历年中文系毕业论文经典参考选题.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80066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中文系毕业论文经典参考选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历年中文系毕业论文经典参考选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选题 历年中文系毕业论文经典参考选题 中文系毕业论文经典参考选题如下文把语言学的语境理论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诗史互证法并置、比较的目的是,探究二者的相似与相异之处,也许对比研究中可以发现对于双方都有启发意义的所在,分析之后有望发现,双方可以互相吸取有益内容,从而得到丰富和发展。语境是语言学的重要概念,具有一定的理论阐释力;诗史互证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源远流长的重要的研究方法;语境的研究范围颇为广泛,而诗史互证所涉及的所指。则是相对较为集中的。语境重要性的原因在于语境概念自身的独特性。“大约1960以来,语言学模型在文学文本描述中的直接或间接运用取得新发展”、“总而言之,诗学的许多问题也就是话语和语言的问题,反之亦然”换言之,诗学的问题即语用学的问题,“语用学研究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意义和语境”,作为语言学重要概念的语境是和文学研究紧密相关的。古典诗歌是脱离了具体环境的文本,其阐释主要依赖语言语境,而在一般观念中可信度较高的历史文本则成为古典诗歌研究经常参阅的重要资料,最为典型的是古典诗歌研究界盛行至今的“诗史互证”法,就是在预设了历史文本的真实性后对古典诗歌进行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语境与“诗史互证”表面上看起来似乎相去甚远:前者是语言学的概念,后者是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重要方法,实际上二者在文学研究中有着密切关系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的“诗史互证”法与语用学中的语境概念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这在*的比较研究中将会得以体现。一、语境概述语境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区分语境为两类:“情景语境”、“文化语境”;语境是语言学的核心概念,语境概念的重要性还体现在语言学家给语用学下的定义之中,如,语用学研究话语与言辞情境相关的意义;语用学研究由社会语境确定的人类使用语言的条件;语用学研究怎样运用语境来推断出意义;语用学是研究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的(yule,1996:3)。从以上几种语用学的定义可以看出:虽然在具体的用词上略有差异,但主要观点是一致的:从语境的角度研究语用学,充分肯定了语境在语用学研究中核心概念的地位。语言与语言学词典routledge dictionary 0flanguage and lingustics语境的定义,语境指交际情景的所有因素: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特定的言语情景语境和发话者和受话者间关系、他们的知识和态度的社会语境。动态性是语境的重要特性之一,徐盛桓强调语境是个动态的概念,语言是在社会语境中形成的,语境决定了语言的运用;朱永生及其他学者的对语境动态性的研究表明:动态性是语境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动态性就其实质而言,是从历时角度对语境研究的深入;历时性与共时性是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中对语言研究的著名的几对区分中的一对。动态性是在时间变化着的历时性中的动态,动态性与历时性关系密切,语境的动态研究是索绪尔历时性观念在语境研究中的具体化。二、诗史互证概述关于诗史互证传统的形成及对于该种诗歌研究方法的具体研究,郝润华的博士论文(钱注杜诗)与诗史互证方法,作了历时的、系统的、深入细致的研究,该论文从古代经疏到诗注方法的嬗变过程、论述了以杜诗笺释为主的宋代诗歌诠释学的发展、探讨明清诗歌诠释与诗史互证法的确立,认为诗史互证法成熟的标志是钱注杜诗的产生,钱注杜诗是诗史互证方法的典型范例。“诗史互证是我们优良的学术传统。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黄宗羲则提倡以诗补史,曾说:今之称杜诗者以为诗史,亦信然矣。然注杜诗者,但见以史证诗,未闻以诗补史之阙,虽曰诗史,史固无籍乎诗也。”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有鉴于此,从事 “以诗证史”研究,他的元白诗笺证稿学术价值很大,深受学界推崇。通过辨伪存真的“以诗证史”,可补史书之缺,从而有可能接近历史的真实。语境视角对于儒家文论的看法,儒家文论的根本点在于“过于看重文学的功利性,看重其政治、伦理、教化方面的美刺讽喻作用;虽然也认识到文学与情感的关系,体会到文艺的审美性能,但都放在次要地位。”从语境的视角来讲,认为儒家文论对文学与语境的关系有过分强调之嫌,过于强化了文学的社会服务一面,而对文学与其它元素的,如与情感、审美的关系则是过于弱化了;实际上,社会因素只是语境的组成成分之一,但绝非唯一的成分。由此可见,语境的视角有助于从系统化、学理化的层面透视默写传统的文论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