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B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00195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这里的房子都没有窗户,由于时间久远,房屋都看不见了,但他们建造房屋时留的柱洞、灶洞、门槛,以及半地穴式的结构都还清晰可见。”材料中的“这里”是( ) A . 北京周口店遗址B . 元谋人遗址C . 半坡遗址D . 河姆渡遗址2. (2分)2015年4月30日,中国首嫘祖文化节在环翠峪景区开幕,传说嫘祖擅长的技术是( ) A . 纺织螺丝B . 书法C . 制作车船D . 挖掘水井3. (2分)下图所示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空格部分应填( )A . 盘庚迁殷B . 武王伐纣C . 夏朝灭亡D . 西周灭亡4. (2分)2006年7月,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东周5. (2分)如图所示为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图中应为( ) A . 东周、战国B . 商朝、周朝C . 周朝、战国D . 战国、东周6. (2分)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 司母戊鼎B . 四羊方尊C .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D . 三星堆神树7. (2分)成语与历史人物不相符的一项是( )A . 卧薪尝胆勾践B . 问鼎中原楚庄王C . 退避三舍齐桓公D . 破釜沉舟刘邦8. (2分)战国后期,落后的秦国一跃成为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主要得益于( )A . 管仲改革B . 尊王攘夷C . 商鞅变法D . 百家争鸣9. (2分)苏州的穹窿山地处姑苏西部,为苏州第一名山,素有“吴中之巅”之称。此山气势雄伟,山色秀美,历史悠长,人文景观丰富。经考证,穹窿山正是当年孙武的隐居地,并在此完成了一部被誉为“天下第一兵书”的著作,那么这部书就是( )A . 孙武传B . 孙子兵法C . 论语D . 孙膑兵法10. (2分)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 . 因材施教B . 温故知新C . 有教无类D . 仁者爱人11. (2分)秦朝统一后,在地方推行的制度是( ) A . 行省制B . 州县制C . 郡县制D . 分封制12. (2分)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B . 西起咸阳,东至鸭绿江C .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D . 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13. (2分)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 A . 丞相B . 御史大夫C . 太尉D . 县令14. (2分)晚清思想家谭嗣同在仁学中阐述道: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那么关于“秦政”的准确含义是( ) A .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 .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C . 中央设三公九卿制D . 废分封设置郡县15. (2分)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下列与“汉武”有关的历史事件有( )派张骞出使西域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将盐铁经营权下放至地方A . B . C . D . 16. (2分)他采纳董仲舒的主张,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他”是( )A . 秦始皇B . 汉武帝C . 唐太宗D . 宋太祖17. (2分)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一带一路”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能引起了广泛关注。丝绸之路的开通,下列哪位人物功不可没( ) A . 张骞B . 玄奘C . 鉴真D . 郑和18. (2分)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 . 伤寒杂病论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C . 华佗制成了“麻沸散”D . 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19. (2分)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朝代众多,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 ) A . 夏、商、东周、西周B . 夏、西周、东周、商C . 商、夏、西周、东周D . 夏、商、西周、东周20. (2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程,下列关于三国形成排列正确的是( )刘备蜀成都 曹丕魏洛阳 孙权吴建业A . B . C . D . 21. (2分)如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图中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 . 商朝、秦朝、三国B . 秦朝、隋朝、唐朝C . 商朝、秦朝、隋朝D . 隋朝、宋朝、明朝22. (2分)下列不属于三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的是( )A . 长江沿岸和太湖周围的稻田产量明显提高B . 江南的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是织造麻布C . 造船技术较高,造船业发达D . 建康是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23. (2分)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北麦南稻”的格局,但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餐桌上除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B . 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C . 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D . 南方人口增多24. (2分)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反映了明代 ( )医学的发展状况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手工业简单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航海业的发展盛况A . B . C . D . 25. (2分)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一位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因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 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的人,他是( ) A . 贾思勰B . 钟繇C . 刘徽D . 祖冲之二、 综合题 (共4题;共67分)26.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材料二 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他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2)秦朝、西汉的统治者对儒家思想采取的政策不同,但目的相同。请你在表格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皇帝名称对儒家学说的政策共同目的秦始皇焚书坑儒_汉武帝_(3)据材料二,谈谈在当今社会弘扬儒学教育的主要目的。27. (20分)【专制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战国时期哪位思想家曾经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主张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2)秦始皇在位时曾对儒家学说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在位时采纳了儒生董仲舒的什么建议?(3)明朝明太祖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推行了什么举措?清朝统治者制造文字狱造成怎样的社会危害?(4)历代统治者采取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什么?28. (20分)战争是贯穿中国古代史的一条重要线索。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战争是改朝换代的一种方式】商朝末年,由于商纣王在位时统治残暴,荒淫无道,最后被西周取代。请问,“武王伐纣”时通过一场什么关键性战争灭亡商朝,建立西周?(2)【战争是争霸称雄的一种手段】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衰微,诸侯为了称霸,在军事上付诸战争,出现了“春秋五霸”。请问春秋时期晋文公通过哪场战争一跃成为中原的霸主?后来晋国被一分为三,分裂为韩、赵、魏三个国家,史称什么事件?(3)【战争是实现统一的一种形式】如图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写诗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的诗称赞的是谁?称赞的是他的什么功绩?(4)【战争是奠定局势的一种因素】东汉末年,东汉王室走向衰落,出现了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群雄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为了控制和统一北方,曹操和袁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进行了一场什么战争?后来曹操又与南方的孙权、刘备展开了一场激战赤壁之战,它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29. (15分)阅读如图所示图片,回答问题。图片是反映历史的重要载体,隋唐至明清时期完成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宏 大工程和高超的建筑。(1)图一隋朝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修建的?以哪里为中心?开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主要作用是什么?(2)图二赵州桥的设计者是谁?它在世界桥梁史上有何地 位?图三故宫是哪两个朝代的皇宫?(3)图四明长城东起哪里?西至哪里?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4题;共67分)26-1、26-2、26-3、27-1、27-2、27-3、27-4、28-1、28-2、28-3、28-4、29-1、29-2、2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