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案设计 (完整).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99883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案设计 (完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案设计 (完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案设计 (完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长城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读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教学重、难点: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PPT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学导入1.谈话激学2.引入课题。板书课题3、看长城图片,谈感受二、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三、检查生字自学情况1.个别读; 2、齐读 3、指出难读的拼音,全班拼读。4、去掉拼音读词语,指出难写的字:旋、嘉、垒、智慧、隔5.堂练写难写字。四、细读课文,感悟体会、昨天大家已预习课文,谁拉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什么?(指名说。)(学生可能会交流到长城很长、长城高大坚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等等。)、出示全文的中心句最后一自然段:(课件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指什么?(长城)(2)指名理解“气魄雄伟”和“奇迹”的意思;(2)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想一想你从哪儿体会到长城气魄雄伟?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3、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句子,交流)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1)这段话作者抓住哪方面写长城气魄雄伟?(长城的长),你从哪里知道?(学生抓住“长龙”“一万三千多里”“蜿蜒盘旋”等词语体会。)(2)结合图文理解“崇山峻岭”和“蜿蜒盘旋”;(3)这段话作者是从哪里看长城?(板:远看长城)(4)作者用运用什么说明方法写出了长城的长?(打比方、列数字)(5)小结:作者在这段描写中,分别运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城长,突出长城气魄雄伟的气势,这是我们今后在习作中需要学习的一种方法,用打比方、列数字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指导朗读:请同学们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读出长城的气魄雄伟?(指名读、男生读、齐读,给予鼓励。)4、学习第二自然段:(1)请全班读第自然段,看看这一段这段话作者从哪里看长城? (板:近看长城) 你从哪儿知道的?(从北京出发长城脚下)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 (高大坚固)(2)这段话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 (高大坚固)(这个句子是这段的中心句,它概括了全段的主要意思,它后面的几句话都是围绕捉这句话写的。)(3)同学们看看从哪些句子看出长城高大坚固?四人小组交流交流(4)个别说A、从哪些词看出长城高大坚固(方砖、平整、五六匹马可以并行。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有一座方形的城台)B、理解长城的结构(设计):请同学们参考书上第二幅图和文字,试着用简笔画画出长城的结构图。(标出瞭望口、射口、垛子、城台)C、说说当时秦始皇的军队是怎样利用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的? (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和生活想像展开。)D、小结:可见长城的设计十分巧妙,特别在军事防御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你觉得古代劳动人民怎么样? (聪明、有智慧等)(5)指导朗读:作者从高大坚固写出长城的气魄雄伟,请大家用气魄雄伟的语气读读这一段。五、归纳这两段的学习方法,帮学生归纳学习方法:读段落找句子品重点词指导读。六、总结:长城不但很长,而且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所以说它在世界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再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那么,长城又是怎样建成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板书 17、长城远看:长 (气魄雄伟、奇迹)近看:高大坚固联想: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第二课时一、 复习引入: 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二、学习第三段:(出示)1、引入: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出示:“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指屏幕)划出动作的词(站、踏、扶)从这些动作的词说明了当时作者就在联想作者想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你从哪里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并且指导朗读。)(3)学生汇报(4)出示句子:“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A、同学们算算相当于多少个同学的重量?你从这体会到了什么?B你从哪些词可看出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数不清的条石、两三千斤重、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可见为了修筑长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啊!C、你能联想到当时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哪些情景? (学生展开想像)2、课件出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从“才”你体会到了什么?再读这一句话。3、指导朗读: 你能读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不易?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5)教师小结:A、在崇山峻岭之间修筑长城,怎能不流血流汗,怎能不付出大量的人力?古代劳动人民巧妙设计长城,不正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吗?B、假如这时你站在长城上,你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呢?C、正是这雄伟的长城,正是这伟大的劳动人民,让作者激动、感慨。让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1)学到这里,你知道为什么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吗?(2)指名说:师小结:原因是一、因为它又长又高大坚固、气魄雄伟。二是在当时条件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建成这伟大的建筑,真了不起!(3)指导读。三、创设情景,感情升华、再次朗读全文。2、你学了课文有什么话要说?(学生自由谈话)四、课外延伸: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年会迎接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朋友来,他们一定也会参观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会怎样把长城介绍给这些外国朋友呢?请你写一篇长城的导游词。五、板书 17、长城远看:长 (气魄雄伟、奇迹)近看:高大坚固联想: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18、颐和园教学目标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等15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我国“世界遗产”的兴趣。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教学准备: PPT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预习:1读课文两次,给生字注音。在文中划出与生字有关的词语。2课文按什么顺序游览的?写在书上。分别读文中25段的第一句话,划出25段作者游览的地点。(三角形)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用“”线划出)3搜集颐和园的风光图片或文字资料。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教师板书课题:齐读两次题目)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2出示幻灯片,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景观,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二、检查生字预习情况:1、个别读-齐读-读个别说难读的拼音-再全班拼读:廊、筑、提、栽2、个别说容易写错的字:廊、雕、栽、殿,堂练本写容易错的词语。去掉拼音读词语。四、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作者是按顺序写颐和园的?全班读25段第一话。四人小组交流。2、个别说,生边说师边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游览的顺序)3、课文是围绕着哪句话也的?(第一自然段)五、学习第二自然段:长廊部分一、齐读第二自然段这段话哪个词是描写顺序的词?(进了、绕过)“有名”你还能说说它的近义词吗(著名、出名、闻名)理解“神清气爽”这段话写了长廊的哪两个特点?(长、美)哪里看出长廊的长? 汇报出示句子:“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哪个词语让你体会到长廊的长?(一眼望不到头、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这里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列数字)(6)、哪里看出长廊的美?A、汇报。B、出示句子:“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使人神清气爽。”C、写了长廊的什么美?(画美,颜色美,两旁的风景美)D、欣赏长廊的 “横槛”上的画)(7)有感情地朗读。(8)、多元写话,表达心声。同学们假如你就置身在长廊之中,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徐徐吹来,移步换景,那几千幅各不相同的画就展现在你的眼前,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吧!把你此刻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吧!出示:我想说:“( )。”(9)小结学法;读找重点词理解品读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A、 生字词。B、学习方法:读找重点词理解品读二、 学习万寿山部分。1、 出示自学提示:(1)、在万寿山脚下,作者看到什么?他们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用划下来。2、 学生自学。3、 汇报:A、看到什么?(佛香阁、排云殿)B、他们有什么特点?(佛香阁:高、排云殿:大、美)C、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耸立”一词感受到佛香阁高;“一排排”感受到排云殿占地面积大;“金碧辉煌”是看出排云殿排云殿华美)D、出示图片欣赏感情朗读。4、登上万寿山,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1)根据小状元的阅读练习进行自学的检验。小状元的问题如下:(1)找出这一自然段中体现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依次写( )、( )、( )、( )(2)用波浪线划出文中的比喻句。这个比喻句用( )和( )来比喻( ),突出昆明湖的( )和( )的特点。(3)“慢慢地滑过”中的“滑”还可以换什么词。这个“滑”字用的好,既可以说明游船、画舫行驶得( ),又衬托出昆明湖的( )5、学生汇报老师引导。6、指导朗读。三、畅游昆明湖。1、小声读,划出这段话中每一句话主要写什么景物?2、指名说:师板书:堤岸 石桥 垂柳 小岛 葱绿 十七孔桥 石柱 石狮1、 这一段更让你体会到昆明湖的什么特点?(大|、静、绿)2、 指导读。四、第六自然段1、结尾总结了颐和园的什么特点?(美丽)2、它与哪个自然段相呼应。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说颐和园美丽,这叫什么?(首尾呼应)五、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课文层次清楚,语言优美生动,全文如一幅展开的山水画卷,再现颐和园的美丽景象,蕴含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民族自豪感。六、做练习:七、作业: 1、颐和园的景美,课文的语言也很美,我要有感情的多读几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2、小练笔:我要学习颐和园的写法,记一次游览活动。板书: 18、颐和园(总写)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分写)长廊:长、美万寿山:山下往上看:佛香阁、排云殿 在山上看:宫墙、昆明湖、城楼、白塔昆明湖:堤岸 石桥 垂柳 小岛 葱绿 十七孔桥 石柱 石狮总写::颐和园美丽19、秦兵马俑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 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 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课前准备:兵马俑资料的搜集。教学重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兵马俑的宏大精美。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示图片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课文秦兵马俑把我们带到那举世无双的珍贵文物面前,让我们饱览它们的精美,感受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我们一起去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二、生观看视频全景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 秦兵马俑 师问:你感受到了什么?三、学习第2节:1 师:第2自然段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认真读读这一段,找一找从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秦兵马俑规模的宏大。2 生自己读3 指名交流(师补充: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13000平方米,三个俑坑大约有一个半我们学校这么大。)指名当小导游读第2自然段师过渡: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他们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呢?四、学习第4节:1出示自学要求自学4-9自然段,完成:(1)读一读,划出描写兵马俑外貌、神态、动作的词。(2)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3)演一演,根据书上的描写摆一个造型,其他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2巡视3交流(指导朗读)其中第一题可不必讲解,学生大多会做。以节约时间。如:喜欢将军俑的请举手,为什么? 评价 读(将军俑威风凛凛、神态自若;武士俑英勇无畏、威武凝重;骑兵俑勇猛善战;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弓弩手神情专注、箭术高超;马俑形体健壮、跃跃欲试。)每说到一种俑,则放相应的图片。师:你可以说说你的体会。你也可以读课文,把你体会到的将军俑的个性特点通过朗读体现出来。过渡: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让我们近距离地再看一看。放视频(神态各异) 六、学习第10节1请同学们自己练读这几种神态的描写2你能读好哪一种神态,就选这一种来读。(可邀请伙伴)师评价:能征善战准备以身殉国的勇士勇武干练思乡心切3省略号 兵马俑还有很多种神态呢,你能模仿书上的格式,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话吗?(放幻灯)七、学习第11节师生接读: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总结: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秦兵马俑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八、课外延伸:1.师提问:对于秦兵马俑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学了课文后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2.让我们上网找找答案。补充世界八大奇迹a.埃及金字塔b.巴比伦的“空中花园”c.弗所(小亚细亚)的阿泰密斯神殿d.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像e.哈利卡纳苏(小亚细亚)的摩索拉斯陵墓f.地中海罗得岛上的太阳神巨像g.亚历山大城的灯塔h.中国的兵马俑3.自选题:(1) 请你谈谈学了课文后的感受。附:板书设计19、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 威风凛凛、神态自若面积大 武士俑 英勇无畏、威武凝重 数量多 骑兵俑 勇猛善战 车兵俑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团结协作 弓弩手 神情专注、箭术高超 马俑 形体健壮、跃跃欲试语文园地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背诵积累古诗望岳,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过程与方法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2.激起名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难点:习作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揭示话题.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出示相关报道。.你有什么感受?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二、展开讨论,提出建议.3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二、创设情景,模拟交际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三、课堂小结,表扬激励四、布置作业预习习作部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习作一、创设情景,.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要求:() 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 写出并熟悉导游词。二、交流资料.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三、阅读范文,借鉴写法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四、自主完成习作布置作业:继续习作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习作评讲教学过程:1与同桌、自己的好朋友交换阅读各自的习作,有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在文中改一改。2自荐或推荐在全班交流:(1)当小导游讲解;(2)宣读全文,或宣读一个片段、一个语句;(3)可以自荐,也可以推荐他人习作,教师要积极推荐以下方面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内容上丰满者、语言上出众者、表达形式上创新者、表达水平上进步明显者.3教师小结全班同学本次习作的优缺点。4出示普遍性问题,引导全班评议与修改,如错别字、不通顺语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内容表述不准确等。 5修改习作中语句等方面的明显问题,订正文中的错别字、错误标点。 6.誊写习作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读一读个例句和小林、小东的对话,引导学生发现比照的表达方法:2.熟读并背诵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交流自己对这几副对联的大体理解,感受风景名胜的优美。3.课外搜集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传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并与同学分享信息的习惯。教学过程:一、我的发现1出示句子读一读,学生自主发现悟一悟:你从中发现了什么?2结合小林、小东的发现,谈一谈自己的理解。3举出实例说一说:在读过的课文或习作书中,你发现了这种“用熟悉的事物来比照”的写法吗?4仿照例句写一写,指名读一读,评一评。二、日积月累1读对联。2.找出欣赏的句子讲讲对它的理解,例: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写出云漫月浓的境界)一径对半帘竹阴对花影云满地对月笼纱 3.读、记、吟。.另举几例对联。5.小组合作讨论交流。6.各组展示。三、宽带网.明确任务: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交流方法:方法展示台: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资料展示会: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老师的建议: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四、布置作业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我国世界文化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