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799566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12 页 人教版 2019 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B卷 一 选择题 共 6题 共 12分 1 2 分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略无阙处 qu 林寒涧肃 ji n 修葺 q 纰漏 p B 猿鸟乱鸣 yu n 沉鳞竞跃 I n 虬龙 qi 旖旎 n C 艨艟数百 m ng 僦赁看幕 I n 河畔 p n 忸怩 ni D 长堤一痕 t 缘木求鱼 yu n 瑰丽 gu 羁旅 j 2 2 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贮蓄 火侯 迫不及待 B 隧洞 眷念 众妙必备 C 震撼 引擎 逢场作戏 D 彷徨 娇奢 独具慧眼 3 2 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了网格化管理 社区干部对社区内的民情民意了如指掌 能更好地为群众解决问题 B 中学生每天同书本 作业 试卷打交道 用眼频率之高不言而喻 绝对是近视的高危人群 C 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 欢声笑语 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 一席话让在座的所有班主任啧啧称赞 年轻班主任更是感到茅塞顿开 4 2 分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 将 改正并找出 改为 找出并改正 B 地铁 5号线的正式运营 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 在 交通拥堵 后加上 状况 C 我们必须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 将 提高 改为 加强 第 2 页 共 12 页 D 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 删去 大约 或 左右 5 2 分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程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 头发剪得短短的 眉毛也是粗粗黑黑的 嘴巴棱角分明 模样有点像男孩 子 B 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 喂 菲利普 C 我孩子时候 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 人都叫伊 豆腐西施 D 熟悉的树木 村庄 桥梁 都在不停的后退 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6 2 分 下列句子中 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许多同学围着在这次考试中表现出色的周洋同学 让他介绍经验 周洋说 你们先到一边等等 等我 喝杯水再赐教 B 只见大厅的角门一开 走出一位老人 手拄拐杖 答道 老朽写得不好 让大陆的兄弟见笑了 权当 文字游戏吧 C 班会课上老师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 使我陷入了沉思 D 今天是哥哥 18岁的生日 妹妹端起酒杯说 哥哥 今天是你的寿诞 祝你长寿 二 其他 共 2题 共 8分 7 3 分 文学常识填空 昆明的雨 的作者是 江苏高邮人 现当代作家 戏剧家 著有小说集 邂逅集 小 说 受戒 大淖记事 散文集 蒲桥集 大部分作品 收录在 中 8 5 分 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句话 要求与例句格式相似 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例句 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 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 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仿写 三 默写 共 1题 共 8分 9 8 分 古诗词默写 根据上下句或提示填空 第 3 页 共 12 页 1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曹操 观沧海 2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 天净沙 秋思 4 不错的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 春 5 王湾的 次北固山下 一诗中揭示了新旧交替的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四 诗歌鉴赏 共 1题 共 5分 10 5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文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 文言文阅读 共 1题 共 23分 11 23 分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鱼 我所欲也 熊掌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 亦我所欲也 义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则凡可以辟患者 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 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第 4 页 共 12 页 一箪食 一豆羹 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 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 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1 选出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 故患有所不辟也 C 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D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2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贤者能勿丧耳 此之谓失其本心 3 下列 而 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C 乡为身死而不受 D 呼尔而与之 4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5 简答 第 5 页 共 12 页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该句中的 是心 是指什么 此之谓失其本心 该句中的 此 指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作者特意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 鱼 与 熊掌 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 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6 联系实际 简要评说孟子所主张的 义 六 现代文阅读 共 2题 共 25分 12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小题 闲读梧桐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 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 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 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 足有合抱之粗 如一位 伟丈夫 向空中伸展 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 繁茂 的叶子如长发 披肩掩面 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 我猜想 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 后来 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 被砍伐了 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 顽强地坚持下来 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 高大起来了 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 母亲从北方来信 寒潮来了 注意保暖御寒 入夜 便加了一床被子 果然 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 棂 我从酣梦里惊醒 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 于是无眠 想起家信 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 想起 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 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 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 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 的机会 然而 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 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 在一个冷雨的冬夜 饮恨自尽 我无缘见到 他老人家 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 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 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 了神的 每次站到它跟前 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 冥冥之中 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 伴以风雨大作 了无睡意 就独自披衣临窗 夜如墨染 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 惊 奇地发现 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 先前原是错觉 根本就没有下雨 只有风 粗暴狂虐的北风 这 时 最让我 心有戚戚 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 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 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 阵风过处 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 时而像俄罗斯民谣 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 不知怎的 外祖父的 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 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 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 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第 6 页 共 12 页 次日醒来 红日满窗 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 推开窗棂 读到的树 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 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 剩下的是虬树挺干 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 无法再幻作一只鸟 向那棵树飞去了 这一夜的风呵 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 而风又奈你何 落的终要坠落 无须挽留 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 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 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 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 而一种禅意 一种宁 静和虚空的玄奥 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 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 任风雕雨蚀 四季轮回 日月如晦 花开花落 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 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 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 悲哀起那个年代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 亲切地叩击着耳鼓 俯目望去 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 径 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 此刻 我的窗台上 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 洒在案前昨夜 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1 闲读梧桐 作者读到的梧桐的外形特征是 不超过 10个字 梧桐内在的精神特征是 2 作者看到风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 并感到两者之伺 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 请结合全文谈谈梧桐与 外祖父的相同与不同 分条请加序号 3 文章尾段中 写轻盈欢快的红衣女孩的用意是 写落叶似乎是在为女孩 伴奏 这 样写要表达的意思是 4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A 梧桐不为时光的流逝感到落寞 也不为暴风夺走了它茂密的叶子而自责伤感 它只是感到寂寞 B 母亲的来信 在文中不仅起到了引出下文的过渡作用 而且表现了母爱的细腻 增加了主题的厚度 C 作者写夜风中的梧桐 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 形象地传达出了梧桐与风暴抗争的坚忍与深沉 D 文章通过从梧桐到外祖父的联想 深情地赞颂了外祖父从容豁达 淡泊功利 忠心报效祖国的光辉一生 E 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借对梧桐由外到内的读解 表达了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 13 7 分 阅读下文 完成下列小题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第 7 页 共 12 页 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 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 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 何种境界 是每一个严 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 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 以引起疗救的注 意 所以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 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 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 他们的校训正是 追求卓越 是的 雄鹰不甘宇下 骏马难守圈栏 一个志存高远的人 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所谓习惯 是一种常态 一种下意识 一种自动化 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 一 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 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 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 一举手 一投足 一颦 一笑 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 都会使人眼前一亮 为之折服和赞叹 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 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 但只要不断追求 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 生命个体终结 后来者 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 步 向着更高的境界 b sh 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 是孪生兄弟 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 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 起码 是比较优秀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 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 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请千 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 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 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 我们听 说过 但没见过 不可太当真 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 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 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 道理很简单 你是你 你不是莫扎特 你我遍地都是 莫扎特只有一个 哲学常识告诉我们 特例不揭示必然性 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 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因为追求优秀 做什么都必须有 争创一流 的意识 食人俸禄 尽其本分 是常人的标准 而在优秀的 人看来 是起码的德性 考上名牌大学 获得全优成绩 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 而在优秀的头脑中 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 因为定位于优秀 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 别人可 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 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 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优秀作为一种品质 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 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 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 才是真正的 命运 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 条件好 人缘好 运气好 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 因 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 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 他们懂得 环境创造人 人也创造环境 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 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 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 他们失败 的时候 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 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 认为自己无知 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 会表白 粉饰自己 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 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优秀是一种酵母 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 套用一句诗人的话 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 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第 8 页 共 12 页 摘自 人民日报 2010 年 4月 19日 文字有改动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b sh 2 根据上下文 填入第 3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 所以 B 一方面 一方面 C 即使 也 D 要么 要么 3 上文的中心论点是 4 怎样追求优秀 作者在 4 6段提出了三条建议 5 下列选项中 不适合作为选文论据的一项是 A 俄国 门捷列夫 没有加倍的勤奋 就既没有才能 也没有天才 B 英国 赫胥黎 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定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 C 法国 大仲马 一两重的真诚 等于一吨重的聪明 D 爱尔兰 萧伯纳 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 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 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 七 命题作文 共 1题 共 5分 14 5 分 阅读下面文字 按要求写作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我们也不必回报吝啬 何必要细细的盘算 付出和得到的必须一般多 第 9 页 共 12 页 如果能够大方 何必显得狠琐 如果能够潇洒 何必选择寂寞 获得是一种满足 给予是一种快乐 上面的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以 获得是一种满足 或 给予是一种快乐 为题 写一篇文章 可讲述经历 可阐述观点 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 除诗歌外 文体自选 不少于 600字 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 校名 人名等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 6题 共 12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二 其他 共 2题 共 8分 7 1 8 1 三 默写 共 1题 共 8分 9 1 9 2 9 3 9 4 第 11 页 共 12 页 9 5 四 诗歌鉴赏 共 1题 共 5分 10 1 五 文言文阅读 共 1题 共 23分 11 1 11 2 11 3 11 4 11 5 11 6 第 12 页 共 12 页 六 现代文阅读 共 2题 共 25分 12 1 12 2 12 3 12 4 13 1 13 2 13 3 13 4 13 5 七 命题作文 共 1题 共 5分 14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