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99509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D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7七上天门期中) 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 ) A . 北京人遗址B . 河姆渡遗址C . 半坡遗址D . 大汶口遗址2. (2分) (2018九下扬州月考)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重农抑商”思想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 A . 承认土地私有B . 统一度量衡C . 建立县制D . 奖励生产3. (2分) 观察下图,下面对此文物的解释正确的是A . 此文物是唐蕃会盟碑B . 现在立于布达拉宫门前C . 是汉回民族团结友好的见证D . 碑上记载了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4. (2分) 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在苏州和杭州的丝织业,其原因是( )丝织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 苏州和杭州是丝织业的发展中心机户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资金 有一定的社会需求 A . B . C . D . 5. (2分) (2017八上鞍山月考) 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网上答题,她回答的题目是选择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 . 鸦片战争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甲午中日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6. (2分)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以原北京大学红楼(如下图)为基址。这主要是考虑到( ) A .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B .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C .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全部是北京大学的教授D . 青年杂志创刊于北京大学7. (2分) (2017九下回民期中) 与下图历史人物无关的历史事件是( )A . 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B . 参与领导1927年的南昌起义C . 西安事变中被中国共产党派往西安参与调停D . 领导新文化运动8. (2分) 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摩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文字应放置哪个纪念馆门前( )A . 台儿庄战役纪念馆B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纪念馆C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D .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9. (2分) (2018九下吉林模拟)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某校学生决定编排历史情景剧红旗飘扬。下列场景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 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B . 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 . 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D .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0. (2分) (2017邵阳模拟) 习近平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 中共十三大C . 中共十四大D . 中共十五大11. (2分) 下关于“一国两制”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 . “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B . “一国两制”的“两制”即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社会主义制度为主题C . 成功运用于香港和澳门回归D . 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12. (2分) (2017广东模拟) 1960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1971年尼克松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对这两段互相矛盾的材料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 . 反映了美国外交原则根本性转变B . 证实了新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必然性C . 见证了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建交D . 预示了中美关系将有实质性的突破13. (2分) 这是一部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西方最早的史书。这部书是( )A . 荷马史诗B . 伊利亚特C . 奥德赛D . 一千零一夜14. (2分) (2017揭西模拟) “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是欧洲范围的革命。他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在这里所说的新政治制度指的是( )A . 奴隶制度B . 封建制度C . 资本主义制度D . 社会主义制度15. (2分) (2018九上东台月考) 近百年前,中国某位外交官曾愤慨地说:“偌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国,这就是我们加入协约国参战的报酬吗?”与该外交官愤慨有关的这次国际会议应是( ) A . 巴黎和会B . 华盛顿会议C . 雅尔塔会议D . 万隆会议16. (2分) 感天动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把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坚守和平的希望。下列事件,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苏军攻克柏林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的召开A . B . C . D . 17. (2分) 与1953年相比,1958年苏联谷物产量增长91%,肉类产量增长62%,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B . 苏联“一五”计划的实施C .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D .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8. (2分) (2016八下山东期中) 近代以来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与特色标题“先声夺人称大国”“手伸五大洲”“亚洲诸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所指国家相对应的一组是( )A . 法国、俄国、英国、德国B . 西班牙和葡萄牙、英国、美国、德国C . 英国、德国、日本、美国D . 西班牙和葡萄牙、英国、日本、美国19. (2分) (2015九上郴州期末)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源泉下列人物与科技发明搭配正确的是( )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卡尔本茨火车爱迪生耐用的电灯泡 史蒂芬孙汽车A . B . C . D . 20. (2分) (2016九上新泰期中) 下表的内容与社会主义运动有关,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史实结论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革命第一次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打破资本主义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失败A . B . C . D . 二、 综合题 (共3题;共45分)21. (15分) (2016七下民权期末)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因而深深烙下了时代的印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举制推动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它促使一些读书人平时注意加强对古诗、律诗、词赋、散文、小说的写作训练,认真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唐玄宗时,诗赋定为科举的必考项目。唐诗名家辈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近五万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观。科举考试还专设“书学”一科,以书取士,更把书法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唐代书法成就以楷书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极大。唐代书法家更是不计其数。摘编自中华文明史讲义材料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辛弃疾于1205年所作。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材料三:四库全书成书于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所收古籍许多经过篡改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如岳飞满江红名句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百家讲坛历史频道请回答:(1) 依据材料一指出唐诗繁荣的原因。 结合所学,举两例说明材料一中的“唐代书法家更是不计其数”。(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属于什么文学形式?请指出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历史背景。(3) 材料三中,编撰四库全书时对古籍篡改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什么政策?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22. (15分)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30多年前冬天的一个夜晚,安徽凤阳县某村18户农户聚集在一起,在一份实行”包干到户“的合同上,庄严地流下了自己鲜红的印章和手印,实行包干到户的第一年就迎来了大丰收,这一年的粮食相当于以往五年的总和,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增加为200元,还破天荒地向国家交了3万多斤粮食。摘自教材(1) 材料中的“某村”是什么村?(2) 从材料中看出,该村的农民怎样经营生产?结果怎样?(3) 材料中的事件揭开了我国农村改革序幕,从此农村建立了什么制度?结合教材说说这项制度在当时农村中产生了什么作用?23. (15分) (2016九上相城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1所示。瓦特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利用当徒工的机会,学会制造高难度仪器,1769年,他开始改良效率不高的纽可门蒸汽机,经过不懈努力,1785年完成了对蒸汽机的革新。从此,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材料二:电力的广泛应用与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发明和改进了我们在工作与日常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材料三:如图2所示,1874 1890年日、英、美、法、德五国工业发展速度比较请回答:(1) 据材料一、二,指出瓦特、爱迪生的成就在工业革命进程中分别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并归纳他们取得上述成就的相同原因有哪些?(2)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重要信息?(3)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日本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二、 综合题 (共3题;共45分)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