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详解.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799451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南通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南通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通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秉持/屏除 启碇/沉淀物 绮丽/倚马可待 B朔风/溯流 祈祷/倒春寒 机杼/毁家纾难 C拓印/拖沓 甲胄/压轴戏 给水/济济一堂D筵席/垂涎 荟萃/市侩气 诧异/姹紫嫣红答案:B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2012“世界末日”的玛雅预言 ,以致有些地方传言出现了耸人听闻的所谓末日现象。但是2012年12月22日,大阳照样升起,地球并未像谣传那样瞬间毁灭,“世界末日”的谬论也就 。一切具有科学头脑的人们,应对这种无稽之谈 ,相信明天会更好。 A不翼而飞 土崩瓦解 置之度外 B不胫而走 不攻自破 置之度外 C不翼而飞 不攻自破 置之不理D不胫而走 土崩瓦解 置之不理答案:C(不胫而走:胫,小腿;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不翼而飞: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土崩瓦解:形容彻底崩溃。置之度外:放在考虑之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3阅读下面关于我国夕阳产业现状和老年人口消费规模发展趋势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图表一 图表二(1)图表一表明: (2)图表二表明: (3)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我国夕阳产业投入严重不足,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需求。(2分) (2)未来40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呈快速增长的趋势。(1分) (3)政府加大夕阳产业的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采取多样化养老方式,减缓社会化养老的压力。(2分)4年度汉字评选,是使用汉字地区的一项评选活动,多见于中国与日本。各地民众根据一年内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选定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汉字反映全年焦点;它能真实再现民意和舆情,表达民众诉求和期望。回眸刚刚过去的2012年,你心中的年度汉字是什么?运用排比手法写一段话对它作简明得体、鲜明生动的诠释,表达你内心的感受。(不超过50个宇)(4分) 答案:示例一:梦 中国梦是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是中国人民的百年追求,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景。 示例二:新 新的建设成就为世界增添光彩,新的领导集体让人民充满期待,新的奋斗目标使祖国明天更美好。 评分建议:选字(所选汉字,须积极健康,富有代表性),1分;排比句式,1分;语言表达,2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上谷郡君家传程颐 先妣夫人姓候氏,太原盂县人,行第二。世河东大姓。祖暠,当五代之乱,以武勇闻。父道济,始以儒学中科第,为润州丹徒县令,增尚书比部员外郎。夫人幼而聪悟过人,女红之事,无所不能,好读书史,博知古今。年十九,归于我公。事姑舅以孝谨称。与先公相待如宾客。德客之盛,内外亲戚无不敬爱。先公赖其内勘,礼敬尤至,夫人谦顺自牧,虽小事未尝专,必禀而后行。从叔幼孤,夫人存视,常均己子。治家有法,不严而整。不喜笞扑奴婢,视小臧获如儿女。诸子或加呵责,必戒之曰:“贵贱虽殊,人则一也。”道路遗弃小儿,屡收养之。好为药饵,以济病者。 先公凡有所怒,必为主宽解。唯诸儿有过,则不掩也。常曰:“予之所以不肖者,由母蔽其过而父不知也。”夫人生子六人,所存惟二,其慈爱可谓至矣。然于教之之道,不少假也。故颐兄弟平生于饮食衣服无所择,不能恶言骂人,非性然也,教之使然也。 先公罢尉庐陵,赴调,寓居历阳。会叔父亦解椽,比陵,聚口甚众,储备不足。夫人经营转易,得不困乏。夫人安于贫约,服用俭素。观亲族间纷华相尚,如无所见。少女方数岁,忽失所在,乳姥辈悲泣叫号。夫人骂止之,曰:“在,当求得,苟亡失矣,汝如是,将何为?” 颐兄弟幼时,夫人勉之读书,因书线贴上,曰:“我惜勤读书儿。”又并书二行,曰:“殿前及第程延寿。”先兄幼时名也。次曰:“处士。”及先兄登第,颐以不才罢应举,方知夫人知之于童稚中矣。宝藏手泽使后世子孙知夫人之精鉴。 夫人自少多病,从先公官岭外,偶迎凉露寝,遂中瘴厉。及北归,道中疾革。召医视脉,曰,可治。谓二子曰:“绐尔也。”未终前一日,命颐曰:“今日百五,为我祀父母,明年不复祀矣。”壬辰二月二十八日终于江宁,享年四十九。始封寿安县君,追封上谷郡君。(选自二程文选译,有删节参考译文: 先母姓侯,太原盂县人,排行第二。世代都是河东的大姓。祖父侯篙在五代乱世时,凭借威武勇猛闻名。父亲侯道济,开始凭借儒学在科举考试中被录取,任润州丹徒县令,赠封尚书比部员外郎。夫人幼小的时候就聪明过人,女工这类事情,没有不会的,喜欢读书,能广泛了解古今的事情。十九岁时,嫁给了我的父亲。服侍公婆以孝顺谨慎著称。和先父相敬如宾。品德、仪容非常美好,内外亲戚没有不敬爱她的。先父依赖夫人持家,对夫人特别敬重,但夫人谦逊温是非曲直,注重自我修养(自我约束),即使是小事,也从不专断,一定禀告父亲后才去做。堂叔很小时就成了孤儿,夫人抚养照顾他,常常同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她治家有方,不严厉而上下做事有条理。她不喜欢鞭打奴婢,把小家奴看作自己的儿女一样看待。儿子们有时呵斥他们,夫人总是告诫他们说:“贵贱虽然不同,但同样是人。”路上遇到有被遗弃的小孩,夫人多次收养他们。夫人喜欢制作药物,用来救济病人。 先父凡是生气的时候,夫人总是为他宽解。只是儿子们有过错,她却不加以掩饰。她常说:“儿子不成器的原因,是做母亲的掩盖他的过错,致使做父亲的不知道。”夫人有六个儿子,活下来的只有两个,对他们的慈爱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了。但在对他们的教育方法上,却一点也不宽容。因此我们兄弟俩平生对衣食不加挑剔,不会用凶狠的话骂人,不是本性就这样,而是夫人的教育使我们这样的。 先父解除庐陵县尉职务,前去接受新任命,寄居在历阳。恰逢叔父也解除了毗陵属官的职务,居住在一起的人口很多,家中储备不足。夫人经营处置,辗转变换,使得衣食不致于缺乏。夫人安于贫穷简朴的生活,衣服器用节俭朴素。看到亲族之间竞相崇尚奢华,就像没看见一样。小女儿刚几岁的时候,忽然走失,乳母们悲痛哭泣,大呼小叫。夫人斥骂并阻止她们,说:“如果在(没有丢失),自然能找到,如果确实丢了,你们像这样,将有什么用呢?我们兄弟幼小的时候,夫人鼓励我们读书,便在线贴上写道:“我爱勤奋读书的孩子。”又并排写了两行字,一行写“殿前及第程延寿”,(程延寿)是先兄小时候的名字。一行写“处士”。等到先兄考上进士,我自己因为没有才能放弃参加科举考试,这才知道夫人在我们幼小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我们的才能了。(我们)珍藏夫人的手迹,让子孙知道夫人有着高明的识别力。夫人从小多病,跟随先父在岭南做官时,偶然因为乘凉露天睡觉,于是染上了瘴疠。到返回北方的时候,在路上病情加重,叫来医生把脉,医生说可以治好。夫人对他的两个儿子说:“(这是)骗你们的。”临终前一天,吩咐我说:“今天是寒食节,你替我祭祀父母,我明年不能再祭他们了。”壬辰年二月二十八日在江宁去世,享年四十九岁。开始封为寿安县君,后来追封上谷郡君。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十九,归于我公 归:归属 B然于教之之道,不少假也 假:宽容 C观亲族间纷华相尚 尚:推崇D谓二子曰:“绐尔也。” 绐:欺骗答案:A(归:女子出嫁)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侯氏“盛德”的一组是(3分) 女红之事,无所不能 事姑舅以孝谨称 贵贱虽殊,人则一也 好为药饵,以济病者 先公凡有所怒,必为之宽解 因书线贴上,曰:“殿前及第程延寿。”A, B C D答案:C(表现其聪悟;表现其精鉴)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颐的母亲出生于太原大姓人家,她的父亲因科举获取功名,她知书识礼,相夫教子,治家有方,深受众人爱戴。 B程颐的母亲心地善良宽厚,不管是遭遇变故的年幼的亲人,还是被家人遗弃在路边、被她收养的小孩,她都能悉心抚养。 C程颐的母亲生活简朴,善于持家,在程颐的父亲和叔父被解职期间,虽家中人口众多,但因她的经营,家人衣食无忧。D,程颐的母亲不仅注重儿子的品德修养,而且通过写书帖激励儿子勤奋读书。在她的教育下,两个儿子先后考中进士。答案:D(程颐放弃科举考试)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夫人谦顺自牧,虽小事未尝专,必禀而后行。(3分)答:夫人谦逊温顺,注重自我修养(自我约束),即使是小事,也从不专断,一定禀告(父亲)后才去做。评分建议:“自牧”、“专”、语意通顺,各1分。(2)在,当求得,苟亡失矣,汝如是,将何为?(3分)答:如果在(没有丢失),自然能找到,如果确实丢失了,你们像这样,将有什么用呢?评分建议:“苟”、“何为”、语意通顺,各1分。(3)宝藏手泽,使后世子孙知夫人之精鉴。(4分)答:(我们)珍藏夫人的手迹,让后代子孙知道夫人有着高明的识别力。评分建议:“手泽”、“精鉴”,各1分;语意通顺,2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感皇恩出京门有感李俊民 忍泪出门来,扬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1)“杨花如雪”这写景句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交代了离京的时间(即暮春)(1分);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气氛(1分);用杨花的纷乱如雪,烘托离京时心绪的烦乱(1分)。(2)请简要说明这首词上阕的行文思路。(4分)答:诗人先写离别时的情状(1分),接着写“忍泪”的原因(1分),再写前路的艰险(1分),最后写登程后的凄切心情(1分)。(3)“一日三秋,寸肠千结”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夸张、对偶;表现离愁之重、思念之苦以及与在京亲友们的情谊之深。 评分建议:修辞手法,1分,只答“对偶”不得分;答到“离愁之重、思念之苦”等意思即可。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2)朝搴毗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离骚) (3)眷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5)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白居易琵琶行) (6)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在树的年轮中生长的乐器王 芸 在许多乐器的身体中,总能找得到一棵树的魂魄。只是不同的乐器,往往渗透着树在不同生命时段或不同部位的某种特质,彰显出各异的面目。 二胡绝对是紧紧抓握着泥土的大树的根部。二胡奏出的声音,悲怆也好,苍劲也罢,哪怕偶尔欢娱一阕,都带有泥土的颜色与气息,都透着一丝苍凉。二胡的弓只一拉,戛然一声,人们的心便不由自主地往内收紧,收成一枚致密的核,被二胡的气场浑然包裹、束缚,却又仿佛随时会胀裂开来,一腔情绪进泻而出,澎湃成汪洋。 笛子是一尾游动在树腔中的气,有时蹿上梢头,只轻灵地一点;有时从树根直贯云霄,荡气回肠。琵琶如茎,精血充沛,刚健有力,是累世风雨也弹拨不断的结实与铿锵。纤指急弦,狂风骤雨仍稳伫如故,不输金石。小提琴是枝干,铺蔓回环,细可撑天,密可栽云。繁花点点,叶稠如幕,阳光在每一处可照耀到的地方,朝着不同的方向闪闪发光。 筝是一片春天新发的叶子,是叶子上恰好滚动的露珠,露珠上闪烁的光芒;是叶子在温润春日里时常承接的下场密雨,雨线上不小心拆散的月光。钢琴是春夏之交满树的花蕾次第绽放,干净、明澈而又激情的天籁彼此衔缀。箫是深秋落霜的树,遍体薄透清越的白,凌凌如月下剑光的寒,满身清肃之气。箫,离一株树的冬天,大概只有咫尺。 独弦的马头琴,是一株躺下来说话的老树。一株缄默了千年的参天大树,就藏在马头琴里对我们开口说话。/一个个颤音,喑哑,低回,连绵,苍茫,悠长。/每一个音符是那历历在目、无边无际的沧海桑田,是那潮起潮落、风起云涌的苦难与欢欣,是那生命无处不在的脆弱与坚强、隐忍与抗争/除了缄口,聆听,我不知自己还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由陶土、兽骨制成的埙,也许不曾掺杂一丝木质,但绝对找得到有着无数年轮的树的一缕精魂。埙是从远古吹来的一阵风,脚不停步,吹过无数棵树的叶子、花朵和果实,搏动树的枝、粗朴的躯干和隐藏在泥土中的根,挟带走漫漫黄沙、树的精魂和时间的碎砾,从远古呼啸而至。 埙一路走来的历程太漫长了,风中汇聚起太多种声音如七彩光谱会合成透明的光线以至我们只听见纯净单调、起起伏伏、无休无止的呜呜。在这质朴无华的声音里,我们情不自禁静敛心神,像盲人那样伸出心灵的双手,摸索着试图将碎砾缝合,将残缺还原,让精魂回到每一棵树的身体之中,将每一粒黄沙归还给早巳消失的土壤可我们知道,永远回不去的,是和埙一道呼啸而来的时间。 埙,听着听着就像一场大梦了。不知何时,泪已浸热双眼。11文章第节在全文中有哪些作用?(4分)答:照应文章题目(1分),总领全文内容(1分);概括说明众多乐器与树的关系(2分)。12文章第节画线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答:运用比喻、比拟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笛声抑扬顿挫的特点,语言富有动感和韵味。 评分建议:修辞,2分;表达效果,4分,意思对即可。13文章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写马头琴的?请简要概括。(4分)答:外形的特征;乐音的特点;音乐的内涵;听者的感受。 评分建议:每点1分。14本文题为“在树的年轮中生长的乐器”,可作者浓墨重彩描写的埙却不是木制的,这样写是否离题?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6分)答:不离题。埙历史悠久,正如大树一样有着无数的年轮;埙的乐音纯净单调、质朴无华,体现了树的本质特征;埙由陶土、兽骨制成,大树最终回归泥土,野兽生活离不开树木,埙蕴含着树的精魂。 评分建议:每点2分;不表明观点,扣1分。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六朝人物”张中行谢志浩 1909年,张中行先生出生于河北香河。1931年,通县师范学校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自由的学术空气在三十年代初期的北平随风飘散。当时东北已沦陷,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做学问还是搞政治,不可能不萦绕在学子们的心头。在胡适、钱穆、陈寅恪、傅斯年、昊宓、梁思成等学术名流的支撑下,尽管政治已进校园,但学府的生态和心态依然存在底线的从容。张中行那一代读书人,耳濡目染,有着自由的呼吸,经过慎思明辨,然后有所确信,最后直道而行。危城北平,还是能够安放得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这一点,对理解像张中行辈分的学者,是很关键的。 张先生一辈子本本分分,兢兢业业。大学毕业后,他在天津、保定、北平当过多年的中学老师。1949年,被分配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将后半生完全奉献于此。文革结束之后,老先生看到了中国社会的真正希望,所以他像出土文物一样,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夕阳红。 那个时代的读书,因为有冯亦代、黄裳、金克木、张中行这样的老先生做台柱子,所以既有趣,又好玩。张先生穿越时光隧道,围绕北大教授,展开记忆。妙趣横生的人物,飘逸潇洒的岁月,把读者带回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也给了读者无穷的力量。难怪洪于城在当代文学史中,特别推崇他的散文,认为有大家风范。 长期的动荡生活,使得具有佛学修养的老先生,更多地想在困难的环境中,寻找一点人生的乐趣。1997年,88岁退休回家后,跟随女儿住在燕园,与季羡林、邓广铭、金克木相过从,被坊间誉为“燕园四老”。这几位老哥,真是老顽童,居然合作研究起八股文。张先生还研究“文言与白话”“佛教与中国文学”。这些东西,可不是一般的教授说干就能干得了的。 先生还支持过河北的一张语文报纸。主持报纸事务的赵晓龙先生与我友善,给我说过老先生的趣事。晓龙兄到北京办事,看望先生,在红楼附近的酒馆小酌。花生米一碟,二锅头一小瓶,简简单单,情趣盎然。先生还提议,和晓龙一起前往正定访古,在86岁高龄,回乡访古,凭吊古迹,发思古之幽情,可谓殊胜因缘,堪称文坛佳话。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党派纷争,内忧外患,兵连祸结,很不太平。但短短三十八年恍惚间,让人觉得和六朝特别接近,有些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风格,产生了不少具有魏晋风度的人物。如今,金克木、张中行、季羡林都已化作云烟。六朝人物,真是越来越稀罕了。 (选自那些有伤的读书人,有删改)15“危城北平,还是能够安放得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这句话如何理解?(6分)答:东北已经沦陷,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北平局势紧张;北平学术自由,学府的生态和心态依然存在底线的从容;学府的生态和大师们的心态真正影响了张中行,使他放弃搞政治,选择做学问。 评分建议:每点2分。16根据文意,概括张中行先生“夕阳红”的具体表现。(6分)答:支持教育事业: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兢兢业业,支持语文报纸;散文创作成果丰硕:为读书撰稿,有大师风范,给读者力量;学术研究精深:研究八股文、文言文与白话、佛教与中国文学等;回乡访古:凭吊古迹,发思古之幽情。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17作者称张中行先生为“六朝人物”的理由是什么?(6分)答:在生活的时代上,民国时期与六朝时代都处于动乱的时代;在学术研究上,都有文艺复兴、思想启蒙的风格;在生活情趣上,都处事淡泊乐观,忘怀得失;在人格操守上,都慎思明辨,有所确信,直道而行。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予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除非你们改变,像小孩一样,否则,你们绝不能成为天国的子民。(耶稣) 那些在名利场上折腾的人,他们既然听不见自己的声音,就更听不见灵魂的声音了。(周国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照2012年江苏高考评分细则分等赋分。 立意提示:第一则材料强调安贫乐道,第二则材料强调保持心灵纯净,第三则材料强调坚守自我,而三则材料的核心是保持生命的本真,或崇尚简单的生活。 评分建议:考生如果选取前三个角度的任意一个角度写作,均算切题;如果能抓住第四个角度写作,为最佳立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