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限时练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99193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限时练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限时练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限时练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限时练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彼得格勒起义的总指挥部设在( ) A . 克里姆林宫B . 冬宫C . 斯莫尔尼宫D . “阿芙乐尔”号舰2. (2分) 1919年中国发生五四运动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苏俄学习,如果此时有人要到苏俄的首都进行学习,你认为应该到哪个城市( )A . 彼得格勒B . 明斯克C . 斯大林格勒D . 莫斯科3. (2分) (2017九下江都月考)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政府推行(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 新经济政策C . 工业复兴法D . 斯大林模式4. (2分)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苏联出现的哪些现象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正常开展( )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家长制作风盛行A . B . C . D . 5. (2分) 某初三班举行历史辩论会,下图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据此判断此辩论会的主题应该是( )A . 农奴制改革的利弊B . 新经济政策的利弊C .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D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利弊6. (2分) (2017九下东营期中) 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根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而建立B . 无法根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C . 顾及到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D . 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7. (2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得以确立,主要是依据( )A . 凡尔赛和约B . 九国公约C . 四国条约D . 五国条约8. (2分) (2018九下太平开学考) 如图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不包括苏联在内)的柱状图,此柱状图说明的问题是( )A . 1932年的美国工业产值比1929年下降了362亿美元B . 世界范围的大萧条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生产C . 资本主义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繁荣时期D .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工业生产不断扩大9. (2分) (2014天津) 为积极应对美国的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总统领导的美国政府( )A . 实行了自由放任B . 加强了经济干预C . 强化了科技创新D . 大力发展了第三产业10. (2分) 弱国无外交,落后遭欺凌。中外历史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充分表明了这一深刻的道理。在九国公约中体现弱国无外交的内容是( )A . 中国赔款2100万元给英国B . 中国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C .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 . 确立列强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11. (2分) (2016九上腾冲期末) 1933年2月28日希特勒在普鲁士新闻公报的电台上发表讲话,称“这种纵火行为是德国布尔什维克进行的最骇人听闻的恐怖主义行为”。希特勒评价的是( )A . 国会纵火案B . 迫害犹太人C . 向罗马进军D . 军部法西斯建立12. (2分) 如图,硝烟中飘扬着一面残破的美国国旗。画面上有点明主题的文字“REMEMBER DEC.7th!”,意思是“记住l2月7日!”这张海报提醒美国人民不要忘记的历史事件是( ) A .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B . 德国突袭波兰C . 日本偷袭珍珠港D . 苏德战争爆发13. (2分) (2017九下郴州期中) 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这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这次重要会议是( )A . 德黑兰会议B . 慕尼黑会议C . 开罗会议D . 雅尔塔会议14. (2分) (2017九下灌云月考) 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表述正确的是( )A . 不同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不可以联合B .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战争C . 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世界人民的联合D . 战争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不能推动科技的发展15. (2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根本原因在于( )A .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B . 德、奥为了加强同俄法对抗,缔结军事同盟C . 英、德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它同法、俄的矛盾D . 意、法矛盾激化促使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二、 非选择题 (共2题;共50分)16. (25分) (2017深圳模拟) 自古至今,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不竭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主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地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资治通鉴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资本的年代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材料四: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小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许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请回答:(1) 材料一中“魏主”是谁?他在诏书中推行了什么政策?他的改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2) 材料二中反映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思路是什么?结合材料说说与明治维新前相比,这一时期日本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与明治维新同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3) 材料三中社会主义能够建立得益于哪次革命?邓小平所说的“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 “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指什么?这种“僵化的模式”对苏联产生了什么严重的影响?(4) 根据材料四说明罗斯福在农业方面采取措施的目的是什么?这些措施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5) 综合上述改革,你觉得评价改革成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什么?17. (25分) (2017九上南充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列宁评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护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材料二:毛泽东指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材料三:斯大林说:“在一战后,战胜国,主要是英、法和美国建立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请回答:(1) 巴黎和会的性质是什么? (2)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都起操纵作用的国家是? (3)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召开的目的? (4) 华盛顿会议协调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哪些地区的矛盾?在这些地区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 (5) 材料三中的“和平制度”指的是什么? 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二、 非选择题 (共2题;共50分)16、答案:略17、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