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测试C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98734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测试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测试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测试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测试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原始社会的一个小男孩,有时跟着母亲采果子,有时跟着父亲去打猎,这个小孩生活的时间最早应该在 A . 母系氏族时期B . “正在形成中的人”时期C . 父系氏族时期D .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时期2. (2分) (2017七上姜堰期中) 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 山顶洞人B . 北京人C . 元谋人D . 蓝田人3. (2分) (2017七上苏州月考) 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 )A . 自然条件B . 生活习惯C . 生产工具D . 劳动技术4. (2分) (2017七上合肥月考) 黔东南苗家吊脚楼是苗族人民智慧的体现,无独有偶,远古时期人们在建造房屋时便能将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以下原始居民中,建造了利于通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屋建筑的是( ) A . 元谋人B . 半坡人C . 河姆渡人D . 北京人5. (2分) (2017七上山西月考) 传说华夏族的始祖教人们挖井,我们已经从考古中得到验证,河南汤阴和洛阳等地,发现了距今数千年的水井遗迹。这说明 ( ) A . 传说是不可信的B . 传说都是历史事实C . 传说中有些资料是可靠的D . 传说太夸张,应该完全否定6. (2分) (2019七上潜山期中) 夏商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B .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C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周朝开始D . 夏朝时期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鼎等7. (2分) (2015七上临沭期末) 每年全国“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两会”代表都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的意见和要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以下制度中,体现朴素的民主观的是 ( )A . 禅让制度B . 世袭制度C . 分封制度D . 册封制度8. (2分) (2017七上江海期中) 盘庚迁都于殷的主要作用是( ) A . 巩固了中国北方边疆B . 使商朝统治稳定下来C . 促进了商朝农耕发展D . 争取到了人民的支持9. (2分)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 . 自然灾害严重,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B . 爆发平民大起义C . 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D . 少数民族入侵10. (2分) (2017七上信阳期中) 它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以象形、假借、形声为主要造字方法。今天的汉字,仍是以它为基础的形符文字,因此它已具备后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这与汉字一脉相承的最早的文字是( ) A . 甲骨文B . 金文C . 小篆D . 隶书11. (2分) (2016七上安岳期中) 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做( )A . 选举B . 世袭制C . 禅让D . 战争12. (2分) (2016八下大庆期末) 四大文明古国中,文化传统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是( )A . 古代埃及B . 古代巴比伦C . 古代印度D . 古代中国13. (2分)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A .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B . 农业技术的进步C . 水利工程的兴修D . 农业产量的提高14. (2分) (2016七上延安期中) 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 . 弱肉强食B . 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C . 适者生存D . 统一15. (2分) (2015七上六盘水期末)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以上对联中的“有志者”和“苦心人”分别是( )A . 项羽、刘邦B . 项羽、勾践C . 勾践、阖闾D . 陈胜、吴广16. (2分) (2018九下苏州月考) “改革”是除旧布新,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要成功,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方向、顺应新生事物的需求。在著名的商鞅变法(“改革”)中,最能体现当时新型经济(新生事物)发展需求的一项主要措施是( ) A .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 . 奖励军功,废除世袭贵族特权C . 建立县制,加强君主专制集权D . 奖励农耕,推行“重农抑商”17. (2分) (2018七上茂名期中) 栗劲的秦律通论指出: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战果如下:这种战局商鞅变法起着极大的作用。从材料看,其直接作用是( )A . 推动了秦朝经济发展B . 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C . 提高了秦国军队战斗力D . “尊王攘夷”口号统一了人心18. (2分) (2015淄博) 下列图片中反映隋唐时期成就的是( )A . B . C . D . 19. (2分) 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之一矣”这一名句。此名句出自( ) A . B . C . D . 20. (2分) (2019七上潜山期中) 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 A . “诸侯争霸”的出现B . “铁犁牛耕”的使用C . “甲骨文”的使用D .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二、 综合题 (共4题;共66分)21. (21分) (2017七上盐都期中)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1) 【方式一:时政学史】“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轩辕”指的是谁?(2) 【方式二:歌谣学史】夏建国属第一,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_。夏桀本是亡国君,汤灭夏建商朝。纣王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亡周立。天子统治有加强,分封制行天下固。周王无道国人起, 西周灭亡在眼前。请在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将歌谣补充完整。(3) 【方式三:图片学史】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图一中首先称霸的是?战国后期最强的是?(4) 【方式四:材料学史】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5) 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22. (15分) (2017七上东台月考) 观察下面两幅著名的青铜器代表作品,回答问题。请回答:(1) 我国青铜文化最灿烂的时期是哪个朝代? (2) 请按顺序写出图A和图B青铜器的名称。 (3) 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回顾这一时期还有什么重要的文明成果?它的地位如何? 23. (10分) (2017七上太湖期中)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上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1) 材料一中,“坏井田,开阡陌(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急耕战之赏”指的是商鞅变法内容中的哪些措施? (2) 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君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4. (20分) (2017宝安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随着生产工具的革新、科技的进步,人类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引发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的进步。材料一:春秋以来,一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摘自人教版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有册改材料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砰,指南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役,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摘目马克思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材料三: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总第407期材料四: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说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一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科教投资的使用要改进,这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把“文化大革命”时的“老九”(即知识分子)提到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嘛。一一摘自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请回答:(1) 材料一中,“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的科技背景是什么?在各国确立封建统治的过程中,哪一事件的效果最为显著?由于当时社会的急剧变化,推动了什么学术繁荣局面的形成?(2) 许多历史概念在形成的时候,往往加入了人们对这一事物的价值判断结合材料二,用自己的话归纳出马克思把“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合称为“三大发明”的原因。我们今天常说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比材料中的“三大发明”多了哪一发明?该发明何时出现?(3) 材料三中,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发生怎样的变化了(请对各行业进行具体分析)这些变化与哪些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类似的变化陆续在世界其他许多国家出现,从产业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产生了怎样的进步?(4) 邓小平在材料四的两段发言中都提出了哪一观点?该观点提出的科技背景是什么?除生物工程外,人类还在什么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文化大革命中”时的“老九”受到怎样的待遇?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请你为我国将来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二、 综合题 (共4题;共66分)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