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92669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长沙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长沙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沙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一、 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我国古代化学制造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是( )A . 生产石油、天然气、沼气B . 制井盐、烧碱、盐酸C . 造纸、制黑火药、烧瓷器、青铜器D . 制塑料、玻璃、黑火药、指南针2. (2分)如图为大自然中的氧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氧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B . 物质燃烧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 . 食物腐烂发生的是缓慢氧化反应D . .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是一种重要的资源3. (2分)下列实验现象错误的是( )A . 电解水一段时间,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B . 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出现黑色物质C .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固体粉末由红色变为黑色4. (2分)(2017绵阳)下列除杂或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通入适量CO2B除CO2中的HCl气体将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中C鉴别NH4Cl和KCl固体分别取少许固体于研钵中,加熟石灰研磨D鉴别H2和CH4点燃后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A . AB . BC . CD . D5. (2分)生活中有许多与化学相关的现象,请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安全可行的是( ) A . 正在使用的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 .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C . 档案资料着火,可用干粉灭火器扑灭D . 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先进行火把实验6. (2分)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B . 带电的粒子都称为离子C .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 . 原子是实心球体,是最小的粒子,不能再分7.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称量氯化钠B . 倾倒液体C . 点燃酒精灯D . 读取液体体积8. (2分)(2015大连)空气中含量较多,可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是( )A . 氮气B . 氧气C . 二氧化碳D . 稀有气体9. (2分)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下列关于乳酸及其与氧气发生的反应表述正确的是 ( )A . 乳酸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B . 乳酸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C . 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D . 乳酸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3H6O3+5O2=6CO2+6H2O10. (2分)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与分类均正确的是( ) A . (化合反应)B . (分解反应)C . (化合反应)D . (分解反应)11. (2分)从安全、方便、环保和节能的角度考虑,实验室选取制氧原理是( ) A . 2KMnO4 K2MnO4+MnO2+O2B . 2KClO3 2KCl+3O2C . 2H2O 2H2+O2D . 2H2O2 2H2O+O212. (2分)在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 硫在氧气中燃烧B .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 . 给高锰酸钾加热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13. (2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实验测定结果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201226反应后质量/g022待测A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 . 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30 gC . 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4. (2分)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 .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B . 二氧化碳能灭火既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关,也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C . 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D . 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石蕊变红15. (2分)某科学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需要收集一瓶大约含1/4空气的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集气瓶中灌的 水B . 集气瓶中灌的 水C . 导管伸入道集气瓶体积的 处D . 导管伸入道集气瓶体积的 处16. (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水的电解B . 向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Zn、FeC . 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氧气D . 向一定量混有稀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17. (2分)(2011百色)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18. (2分)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可以用于食品防腐等B . 氧气占空气含量的21%,可用于急救病人C . 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是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D .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提高了氧气产量二、 综合题 (共2题;共12分)19. (5分)请根据下图填空:(1)在物质分类中空气属于_。 (2)可制造化肥并可以作保护气的是_;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是_;“温室气体”是指_;温室气体增多的主要原因是_。 20. (7分)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甲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纯净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选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检验装置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3)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少量氨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氨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选填字母)(4)用G装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不掉下来(如图乙),其原因是_(5)为完成上述实验,用10mL量筒量取6mL氢氧化钠溶液,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图丙中_(选填“a”或“b”)处刻度线保持水平三、 科学探究题 (共3题;共20分)21. (5分)原煤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CO2的混合气体同学们在实验室欲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检验生成的气体,准备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其他仪器用品略)(1)装置A的作用是_(2)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上述装置组合后还有明显不足之处,你认为不足之处是_(4)为达到实验目的,将上述装置组合后进行实验,其接口顺序为:混合气体_ (填“ah”接口序号,装置可重复使用)22. (6分)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1)(猜想和假设) 猜想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猜想氧化铜参与反应产生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猜想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2)(进行实验) 用天平称量 氧化铜,取 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填写下表:步骤现象步骤结果步骤现象结论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_猜想、不成立;猜想成立.(3)步骤的目的是_。步骤的目是_。 (4)请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符号(或文字)表达式_。 23. (9分)初三化学上册课本开设了多个学生探究实验活动在复习课上,宋老师列“探究燃烧的条件”和“催化剂的作用”这两个实验进行了重点复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2013年12月广州建业大厦发生严重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_高层建筑同城设计了灭火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_分析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物质代号LMNP熔点-1173550660-259沸点/7848272519-253着火点/510370550580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填“合理”或“不合理”)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C利用如图装置,为验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条件之一,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_和_(填代号);(2)关于探究催化剂作用的实验:氯酸钾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外,还可以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比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更好?影响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设计实验】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几组实验(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实验序号KClO3的质量其他物质的质量温度氧气的体积反应所需时间一 2.0g/330oC100mLt1二 2.0 gCuO 0.5g330oC100mLt2三 2.0gMnO2 0.5g330100mLt3四 2.0gMnO2.g380100mLt4若t1_t2(填“大于”“等于”“小于”),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你认为设计实验三和实验二对比的目的是_:写出实验二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将实验三和实验四对比,可得出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那么实验四中控制MnO2的质量应为_g;若t3t4 , 则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_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二、 综合题 (共2题;共12分)19-1、19-2、20-1、20-2、20-3、20-4、20-5、三、 科学探究题 (共3题;共20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2-4、23-1、2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