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国标本教材小学语文二上练习读读背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91908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国标本教材小学语文二上练习读读背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国标本教材小学语文二上练习读读背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国标本教材小学语文二上练习读读背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国标本教材小学语文二上练习6“读读背背”教学设计江苏省启东市汇龙小学 朱春燕教材解读:练习六中“读读背背”的板块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熟记成语”,以成语歌的形式出现,含成语“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等4条。这四个成语,押韵上口,语意连贯,一气呵成,表达了一个中心:勤奋努力,不甘落后才能成功。 另一部分是节选自汉乐府民歌长歌行中的四句诗,其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劝勉学生要珍惜时间加倍努力,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两部分内容既相对独立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诵,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好材料。设计理念:1“读读背背”重在“读”,重在“背”,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增强学生文化底蕴。2儿童的思维带有具体性、形象性,教学过程就要遵循儿童思维的成长规律,创设与儿童年龄相符的故事情境、教学游戏等多种方法,为学生积累语言搭桥铺路。 教学目标:大体了解“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及古诗长歌行的意思,并能反复吟诵,烂熟于胸,熟记在心。课时安排:第2课时教具准备:教材中插图、四个成语卡片、录音故事龟兔赛跑、时钟的滴答声、古筝曲教学过程:一、听故事,学成语(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1播放录音故事龟兔赛跑。(兔子长了四条腿,一蹦一跳跑得可快啦!乌龟也长了四条腿,爬呀爬呀,爬得可真慢。一天,兔子约乌龟比赛跑,谁先跑到前面的大树下就算赢。发令枪一响,兔子撒开腿就跑,一会儿就跑得没影儿啦!它回头一看,乌龟)2(学生正听得津津有味时,故事“意外”中止)教师提议:我们看着图把下面的故事演下去,好不好?(贴教材插图)评:“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精心设计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一波三折的起始环节,酝酿着学生的情绪,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二)故事引路,初识成语 1创设语境,演中体验师生同做小乌龟,作爬行状,教师以语言描述推进故事进程,其间故意设置疑问:(1)看,小兔子跑到前头去了,咱们快追上去!咱们小乌龟爬得太慢,看样子追不上兔子了,不如不比了吧?(2)咱们拿出力量鼓起劲,奋力追上去!小兔在睡觉呢,不如我们也睡一会再爬吧? (3)咱们天生就比兔子跑得慢,趁兔子在睡觉,还是先往前爬吧!一,二,一,二好累,好热,来,擦把汗。 反正小兔子还没醒,我们也在树下乘会凉吧? (4)要想取得胜利,我们就要多化力气,兔子化一分力气,咱们就化十分,百分力气。来,继续爬好,大树底下到了!咱们胜利啦!(师生共同蹦跳欢呼) (5)小乌龟们,咱们的胜利来得容易吗?是怎么来的?评:将熟悉的故事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师生的动作表演在课堂上再现,学生在情绪高涨、充满新奇的同时马上进入角色情境,体验到小乌龟的辛苦与努力,为后面帮助学生大体了解成语提供了依据。2引出成语,反复诵读(1)小乌龟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弥补了自己的笨拙,取得了胜利。这就叫教师领读:勤能补拙。 (2)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个字的读音? (3)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齐读。(4)、读着成语,想想故事,我们该向小乌龟学习什么? (5)小乌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齐读:勤能补拙;只要勤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弥补自己的笨拙,我们要牢记再读:勤能补拙。评:多种形式的读,不但让学生读准读顺读熟,更读得字正腔圆;缘自故事内容的语言引导,不但让学生读出了成语的意蕴,更读出了内心的情感。反复的读,不单是量的垒加,更是质的飞跃。(三)学习成语“笨鸟先飞”“人一己百” “奋起直追”1读准读顺(1)“勤能补拙”还带来了三个小伙伴呢!(贴出三个成语,生自由读 )(2)指名读,正音,当小老师领读,分排比赛读,开双排火车再读读。2猜猜读读(1)读读成语,看看图,想想故事,和周围的小朋友猜猜它们的意思。(2)联系故事交流意思,相机指导诵读。(笨鸟先飞:小兔子在睡觉的时候,小乌龟已经先它一步往前爬了。谁能读出小乌龟的领先一步?人一己百:小乌龟化了百倍于小兔子的力气,多么辛苦和努力,读出来!奋起直追:比赛开始,小乌龟落后了也不灰心。拿出信心和精神读好这个词。)3读出韵味(1)谁能把四个成语连起来读得像一首小诗一样优美,像一曲儿歌一样好听? (2)自由练读,指名读,表演读,比赛读,齐读。评:人的记忆是呈块状结构的,成语歌的编排也是以一个模块的形式出现的。 鼓励学生把成语读成小诗,读成儿歌,不仅符合块状记忆机制,更赋于成语歌以美的意蕴。(四)拓展练习,活学活用1看图片,想成语图一:跑道上,运动员落在后面奋力追赶的镜头。图二:邓小平练书法,旁边堆着许多练过的纸片。图三: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照片用上下面的词语把话说完整(出示:我看到 ,就想到“ ”这个成语。)评:学生刚存入“大脑词库”中的成语一下子被激活,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实际运用中得到了训练。2创语境,记成语(1)看到这些人的努力勤奋,我们就会想起这些成语齐声朗读四个成语。(2)这些人,让我们心里充满敬佩与感动动情再读四个成语。(3)这些成语也给了我们力量和信心,让我们牢记心间激情诵读四个成语。评:教成语歌的重头戏是“读”是“背”。三个层次的读是学生情感的递增,认识的升华,此时,将成语歌熟读成诵,烂熟于胸便水到渠成。 三、学古诗,悟诗情1快乐律动,谜语引出时间(1)课中操:配以律动音乐,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地说谜语,轻快地做动作。(看不见,摸不着,没有脚,跑得快。溜走了,不回来。再多的钱买不到。) (2)揭示谜底并板书:时间评:课中操的设计颇具创意,音乐、律动,既起到了调动学生情绪、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又不着痕迹地引出下面的古诗教学,一举两得。2诵读古诗,感受时间易逝(1)过渡:时间是个淘气包,刚才躲进谜语里,现在又藏到了小诗里。(2)教师配乐范诵。 (3)指名读,正音。齐读 。A学习一、二句诗(1)仔细读读一二两句,想想,这两句是在说什么? (2)明明是在说河流,时间怎么会藏在里面的呢?(完成板书: 时 间 )(3)时间就像流水,流走了,就再也不回来,多令人惋惜!谁能读出这样的语气?(指名读,齐读,相机引导读好句后的问号。)B学习第三、四句诗(1)时间还藏在后两句诗里呢,谁也来给大家说说? (2)交流体会,初步感知。(3)指名读,齐读。(4)伴随时钟的滴答声教师语言渲染:时光老人脚步匆匆,它从来就不会停下来等我们,比如,读书写字的时候它就从我们身边溜走了,再比如(学生举例)(4)感情朗读三四句。评:滴答滴答的时钟声,如记记重锤敲击在孩子心间,唤起了他们心中的惜时意识。此时的读缘于心,发乎情。 (5)观察文中插图,用我们刚才学的两句诗来劝劝他。(导读:读出为他着急的心情,相机引导读好句末的感叹号。)(6)不光是我们,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甚至是邻居街坊也都为他着急呢!谁来演一演他的亲人朋友,用上刚才学的诗句,再来劝劝他?(生扮演多种角色上台表演劝说图中的小朋友)(7)再次齐诵。评: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创造。这一表演劝说的环节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更能让他们把自己的情感、智慧积极投入到演、说、读中去,并将所学的诗文在栩栩如生、丰富多彩的情境表演中内化为己有。 3背诵积累,惜时铭记心间(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背这首诗。(配以古筝曲:高山流水)(2)指名背诵、打擂台背诵、配动作背诵、齐诵。 4拓展延伸,激励惜时乐学(1)小朋友们还知道哪些诗句也是劝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出示相关诗句,读读记记)(2)你喜欢今天学的哪个词哪句诗?把它写下来,贴在你的床头或书桌上,让它时时提醒你,日日陪伴你。希望小朋友在这些成语诗句的激励下,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评:让学生的所得不仅仅停留于课堂,让经典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走进学生生活,影响学生的人生。自我点评:本教学设计中,我着力体现以下几个特色:1趣中学对低年级儿童而言,在富有情趣的氛围中学习能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本课在导入环节,出其不意,巧设悬念,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课伊始,趣已生;课中操的设计又别出心裁,集音乐、律动、语言、思维于一体,同时又顺应教学进程巧妙引出学习内容,课正行,趣亦浓;对于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教学,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来诵读、演绎,入情入境,惟妙惟肖,课将止,趣犹浓。整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涨,沉浸在求知的振奋状态中。2读中悟 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新课标也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因此,本设计中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多次、多种、多层面的读,而且注意引导学生将语言与故事、图画、情境联系起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努力挖掘和体验成语、诗句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用情用心去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自我感悟,并获得了愉悦之感。3积累中承文化我国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底蕴深厚,成语、古诗便是其中的瑰宝。读读背背中的成语、古诗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词汇的绝好材料,对学生读书明理、做人处事都大有益处。本教学设计重在“读”重在“背”,让学生在与这些“语料”进行以读背为主要形式的对话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自觉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