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83547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A卷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分) (共20题;共40分)1. (2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下列与唐朝发明的生产工具有关的一项是( ) A . 耧车B . 曲辕犁C . 水排D . 翻车2. (2分)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是在( ) A . 公元前2070年B . 公元前1600年C . 公元前1046年D . 公元前770年3. (2分)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下列人物与治国主张对应正确的是( ) A . 墨子-以“礼”治国B . 孟子-“无为而治”C . 韩非-以“法”治国D . 庄子-“仁政治国”4. (2分)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下列属于他功绩的是( ) 灭掉六国,实现统一;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采用科举制选官;焚书坑儒;修建都江堰A . B . C . D . 5. (2分)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 ) A .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B . 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C . 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D . 清王朝设置了军机处6. (2分)下列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医疗学的基础华佗发明了“麻沸散”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A . B . C . D . 7. (2分)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正确的认识是( ) A . 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B . 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C . 都加速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D . 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8. (2分)太平天国运动规模大、历时久、影响深远,是中国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标志是( ) A . 定都天京B . 金田起义C . 北伐西征D . 青浦大战9. (2分)利用帝国主义忙于一战之机,1913年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1914年我国面粉入超(指一定时期内,外贸进口总值超过出口总值。反之则称为出超。)200万担以一。从1915年起开始出超,1920年达到300多万担。而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这表明当时( ) 一战客观上有利于我国面粉业发展我国面粉业发展曲折一段时期内我国面粉大量销往海外我国面粉生产技术领先世界A . B . C . D . 10. (2分)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 .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B .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C .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壮大D . 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11. (2分)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了各项准备工作的会议是( )A . 中共“七大”B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2. (2分)我国设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 . 内蒙古B . 西藏C . 广西D . 宁夏13. (2分)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从此,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于外交舞台。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 . 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D . 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14. (2分)2019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回归后,澳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澳门回归得益于( ) A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D . 科教兴国战略15. (2分)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下图所示信息相关的宗教是( ) A . B . 基督教C . 佛教D . 道教16. (2分)19世纪30年代,成为社会生产发展的主要动力,使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的主要发明是( ) A . 珍妮机纺纱机B . 蒸汽机C . 蒸汽机车D . 轮船17. (2分)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该成就的获得主要得益于( ) A . 进行了农奴制改革B . 推行新经济政策C . 实施两个五年计划D . 斯大林模式18. (2分)为了减少失业,扩大消费需求,罗斯福在新政中采取的措施是( ) A . 整顿金融秩序B . 调整农业政策C . 建立社会保障D . 推行以工代赈19. (2分)万隆精神、“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 . 冷战中的对峙B . 动荡的中东C . 世界经济全球化D . 亚非拉的奋起20. (2分)对当前世界格局新变化认识不正确的是( )A . 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B . 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格局形成C .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D . 多极化不断加速发展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共1题;共10分)21. (10分)20世纪初,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了现实,突破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统治,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送来了曙光。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填空。 (1)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_(2)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_(3)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_(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_(5)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_(6)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_(7)中华民族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依靠的战线。_(8)中国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_(9)标志着建国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_(10)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目标。_三、 材料题(第22小题7分,第23题6分,共13分) (共2题;共13分)22. (7.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独立宣言已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于是,美国人民在革命期间和革命之后,通过了旨在使这一宣言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生活中得到实现的种种法律。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伏尔泰说,在法国旅行需要经常更换法律,就像经常更换马匹一样。法国直到1804年以后才成为一个法律上的整体.(1)材料一中汉谟拉比和查士丁尼颁布与编纂法典有什么相同的目的? (2)“自由平等”理念提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在此理论的影响下,美国在政治体制上有何创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宣言在“自由平等”方面的局限性。 (3)“到1804年以后才成为-个法律上的整体”指的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23. (6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国家独立、人民幸福、民族振兴,进行了不懈奋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战绩表(表一)战斗次数12.5万余次消灭日军人数52.7万多人消灭伪军人数118.7万多人材料二: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表二)项目原煤(万吨)钢(万吨)布(亿米)粮(万吨)年份和增长率1952年664913538.3163921957年1300053550.519505增长率(%)962963219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一份档案表(表三)时间粮食产量人均粮食人均收入1976年35000斤230斤32元1979年132300斤800斤200元材料三:1978年,邓小平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该刊认为邓小平“给他饱受极端主义之苦的中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1)根据表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中的作用?如上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表二中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表三中小岗村发生变化主要得益于哪项措施的推行?这一措施贯彻了哪次会议的精神? (3)材料三中的“极端主义”指的是哪一事件?20世纪50年代后期,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发生了什么类似的严重失误? (4)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四、 探究题(共2题,每题6分,12分) (共2题;共12分)24. (6分)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察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材料二:开凿于初唐的莫高窟第323窟绘有张骞出使西域图。该圈讲述的故事是汉朝军队击败匈奴。获得两尊金人,却不知道这是什么神,皇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访金人的来历。沙武田角色转换与历史记忆材料三:(魏晋南北期)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氏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也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各族人民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文化和物质文明,如胡乐、舞蹈、胡床、胡饼等部成丁汉族生活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图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儒家创始人是谁?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张强出使两域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张骞出使西域后开了一条什么道路?这条路住中外交流中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3)材料三中“统治苔的主动政策”指的是什么事件?依据材料三指出民族融合有什么积极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 25. (6分)世界工厂为世界制造,世界工厂因创新而不断变迁;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18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二战以后)20世纪末工业革命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世界工厂英国美国日本特点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制造中心科技中心制造中心分散化摘编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材料二: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新的“世界工厂”。周斌、李水凤中国:做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材料三: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以至于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的说法但是中国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品牌、市场网络、管理诀窍还在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手中,这就出现了“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局面,利润流向国外。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摘编自陶金珏当代中国世界工厂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并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首先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说明了什么?如何才能改变“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现状? (4)综上所述,从“世界工厂”的变迁中,我们可借鉴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分)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共1题;共10分)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1-10、三、 材料题(第22小题7分,第23题6分,共13分) (共2题;共13分)22-1、22-2、22-3、23-1、23-2、23-3、23-4、四、 探究题(共2题,每题6分,12分) (共2题;共12分)24-1、24-2、24-3、24-4、25-1、25-2、25-3、2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