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82697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届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届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35题;共70分)1. (2分)2016年1月,由杭州市某博物馆和北京某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我”从远古走来-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物特展在杭州博物馆开幕。这原始人类是( )A . 会钻孔技术B . 会使用天然火C . 会制作陶瓷D . 会人工取火2. (2分)在50万年前的一天,北京人猎获了一头肿骨鹿。他们最有可能采用哪种工具把它切割食用?( ) A . 木制工具B . 石制工具C . 铁制工具D . 青铜工具3. (2分)考古界一般认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山顶洞人D . 蓝田人4. (2分)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到高级往前发展的,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有几位同学将我国境内出现的几类原始人进行了先后排列。下列哪一位同学的排列是正确的( ) A . 小明:元谋人、北京人、半坡人、河姆渡人B . 小芯:北京人、元谋人、河姆渡人、半坡人C . 小华: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D . 小丽:北京人、元谋人、半坡人、河姆渡人5. (2分)黄帝和炎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圣地,千百年来到这里扫墓祭奠的人络绎不绝因为( )A . 炎帝和黄帝发明农耕、历法、船只B .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C . 炎帝、黄帝打败蚩尤后走向联合D . 陵园山环水绕,林木葱郁,风景优美6. (2分)远古传说中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是( )A . 尧B . 舜C . 鲧D . 禹7. (2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下列古代政治制度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分封制 行省制郡县制 世袭制A . B . C . D . 8. (2分)东周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时期。周平王将都城迁到了哪一地点( )A . 西安B . 殷C . 阳城D . 洛邑9. (2分)下列能反映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状况的是( ) A . B . C . D . 10. (2分)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古人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事上就要对人宽容。若要深入研究这种思想,你要查阅( ) A . 诗经B . 论语C . 道德经D . 孙子兵法11. (2分)秦朝北筑长城,防备游牧民族的南下袭扰。当时,长城防御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A . 匈奴族B . 鲜卑族C . 大月氏D . 氐族12. (2分)下图人物创立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统治的基本体制是( )A . 禅让制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中央集权制13. (2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西楚霸王项羽曾亲率大军以少胜多,消灭秦军主力,此战役是( ) A . 城濮之战B . 巨鹿之战C . 垓下之战D . 长平之战14. (2分)秦朝法律以严酷著称,其中“族诛”的含义是 ( ) A . 一家犯法,邻里受牵连B . 一家犯法,家族受牵连C . 一人犯法,亲族受牵连D . 一人死罪,亲族都处死15. (2分)荀子中“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是对哪个朝代制度的描述。( )A . 尧舜时禅让制B . 夏朝的世袭制C . 西周的分封制D . 秦国军功爵秩16. (2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划龙舟、挂香囊等习俗,今天的农历据说来源于( )A . 夏朝B . 商朝C . 周朝D . 秦朝17. (2分)经济的发展一直都是我们关注的话题,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 A .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B .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C .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D . 水利工程的兴修18. (2分)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单位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之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 . 老子B . 墨子C . 荀子D . 韩非子19. (2分)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 ) A . 郡县制B . 中央集权制度C . 郡国并行制D . 君主专制20. (2分)“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A . 周武王B . 齐桓公C . 晋文公D . 楚庄王21. (2分)下列不属于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是( )A . “兵皆罢归家”B . 释放奴婢为平民C . 减轻农民的蚊税D . 修建阿房宫22. (2分)山东是儒教文化的发源地,在人类历史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过的古代文明,以下属于儒家学派治国主张的是( )A . 兼爱非攻B . 法治、中央集权C .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D . 为政以德,以礼治国23. (2分)观察战国形势图,其中处为( )A . 燕B . 齐C . 秦D . 楚24. (2分)“汉并天下”瓦当(图)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了( )A . 西汉的建筑技术高超B . 汉王朝的兴盛和统一C . 西汉想统一的愿望D . 震慑少数民族的手段25. (2分)汉武帝时期的学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 ) A . 长安B . 洛阳C . 咸阳D . 开封26. (2分)下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汉武帝为消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 )A . 实行“削藩”B . 颁布“推恩令”C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 在地方设“行中书省”27. (2分)有人说:“秦始皇既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又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汉武帝则开创了一个巩固的新时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B . 秦始皇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C . 汉武帝推行大一统措施,是中央集权的中华帝国进入一个鼎盛时期D . 汉武帝从思想、政治到经济、军事方面的措施完全照搬秦朝制度28. (2分)下侧汉代讲经图为东汉画像砖的拓片摹本,反映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场景。当时学校所讲的“经”主要是( )A . 法家思想B . 儒家学说C . 道家理论D . 佛教观点29. (2分)秦始皇“焚书坑儒”压制儒家学说,而汉武帝却采纳了“独尊儒术”的建议,这主要表明统治阶级( ) A . 为了选拔知识分子B . 在思想领域加强封建专制C . 打击或扶植儒家学派D . 打击思想领域的敌对势力30. (2分)西汉建立后,社会十分贫困。汉高祖通过实行下列哪一政策来恢复经济、发展生产( )A . 统一度量衡B . 休养生息C . “分封同姓诸王”D . 抵御匈奴,巩固边防31. (2分)从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的趋势是( ) A . 君臣礼仪的规范B . 君主专制的削弱C . 君臣关系的融洽D . 君主专制的强化32. (2分)对汉武帝的“大一统”,理解正确的是( )A . 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的统一,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局面B . 国家加强了对边疆的统一C . 消除王国的势力,使王国不再与中央对抗D . 革除秦朝的弊病,沿用秦朝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33. (2分)今天山东文化传媒栏目多以“齐鲁”名,而河北各栏目则以“燕赵”定名,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 . 禅让制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行省制34. (2分)下列情节与秦朝的历史事实不符合的是( )A . 秦始皇让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万里长城B . 商人张三前往咸阳城做生意,随身携带了很多圆形方孔铜钱C . 小吏李四用小篆誊抄了一张政府告示,呈交给县令大人过目D . 王五去世后,他儿子世袭了他的职位当上郡守,负责地方政务35. (2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 A . 战国B . 西周C . 商朝D . 夏朝二、 综合题 (共3题;共56分)36. (16分)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又因皇帝姓刘而被称为“刘汉”。汉朝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西汉_东汉_(2)西汉初期和东汉初期各有一个治世局面,请写出这两个治世局面的名称及采取的共同措施。(3)西汉和东汉的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哪些值得称道的措施?请结合汉武帝和光武帝的事迹,各举出两例进行说明。37.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二:“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胡曾(1)材料中“秦王”“秦皇”指的都是谁?两位诗人对他的评价情感是否一样? (2)材料二中“防胡万里城”的诗句反映了哪一史实?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 “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 38. (25分)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的历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和见证。自古以来,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发展,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并广招学生,大办私学,最终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材料二: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材料三:某史学家在评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在此运动期间,意大利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诗人但丁的作品强调了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材料四: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了,但民主共和制并没有真正实行,一批知识分子秉承西方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发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1)材料一中的“繁荣局面”指的是什么?材料中“创立学说并广招学生,大办私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谁?(2)请你举出一项能体现中华民族创新能力的宋代科技成就。宋代科技成就主要是通过谁传到欧洲的?(3)材料三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欧洲的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其运动的实质是什么?(4)依据材料四写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并列举出两位主要代表人物。(5)材料一、三、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影响?由此你有什么启示?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5题;共7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二、 综合题 (共3题;共56分)36-1、36-2、36-3、37-1、37-2、37-3、38-1、38-2、38-3、38-4、3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