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湘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77094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湘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湘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湘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湘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一、 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有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 A . 酒精燃烧B . 牛奶变酸C . 铁生锈D . 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液态氧气2. (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坚硬的金刚石用来裁玻璃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 酒精被用作燃料D . 铜用于制造电线3.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天平称物 C . 读取液体体积 D . 稀释浓硫酸 4. (2分)进入实验室后的下列行为,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 . 根据实验需要及时查看、添加实验所需仪器和药品B . 养成实验过程中用完药品后及时盖上瓶塞、仪器药品及时回位的习惯C . 在个人实验数据不一致时,可小组内轻声进行交流分析原因D . 仪器使用后要及时涮洗,所有废液倒入下水道5. (2分)想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A . 木炭B . 硫磺C . 铁丝D . 红磷6. (2分)下列各组物质对应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A . 硬水和软水观察是否澄清全品中考网B . 合成纤维和羊毛用手触摸C . 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D . 食盐水和白糖水观察颜色7.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硫酸铝的化学式是AlSO4;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B . 液化气能被压缩装入钢瓶是因为分子大小可发生改变;湿衣服凉晒变干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 . 金刚石与石墨物理特性差异很大是因其内部碳原子结构不同;CO与CO2性质差异很大是因其元素组成不同D . 洗洁精去除油渍是因其有乳化作用;煤粉遇火源易爆炸是因其与空气接触充分8. (2分)下列图示表示的是阳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9. (2分)对于Fe、Fe2+、Fe3+三种微粒子判断,正确的是( ) 核电荷数相同 核外电子数相等 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质量几乎相等 等质量的三种微粒所含的质子数相等A . B . C . D . 10. (2分)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利用压缩的CO2吹出干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磷酸铵盐)。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灭火时要朝向火焰的最上方喷射B . 灭火时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 . (NH4)3PO4中N:H:O的原子个数比为1:4:4D . NaHC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100%11. (2分)我国自2015年1月1日起,对地级及以上城市执行空气质量监测新标准,监测数据包括可吸入颗粒(PM10)、细微粒物(PM2.5)、SO2、NO2、O3和CO等6项指标某同学对SO2、NO2、O3和CO四种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 O3属于单质B . SO2、NO2和CO都属于氧化物C . SO2、NO2中都含有氧分子D . SO2、NO2、O3和CO中都含有氧元素12. (2分)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 氧化汞 汞+氧气B . 乙炔+氧气 二氧化碳+水C . 一氧化碳+氧气 二氧化碳D . 水 氢气+氧气13. (2分)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认识完全正确的是( ) A . 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B . 催化剂的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发生改变C . 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D . 使用催化剂能提高生成物的产量14. (2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 电解水B . 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C . 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情况下D . 一定量的双氧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15. (2分)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词句进行解释,错误的是( ) A . 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说明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高B . 真金不怕火炼金(Au)化学性质不活泼C . 釜底抽薪通过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D . 百炼成钢使生铁中碳等杂质的含量降低,达到钢的标准16. (2分)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B . 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因为有氨气分子生成C . 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OHD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17. (2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B .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 .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D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18. (2分)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工业制取氧气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 A . 都是化学变化B . 都是分解反应C . 所用原料不同D . 都能制得很纯净的氧气二、 多选题 (共2题;共6分)19. (3分)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 . 硫在氧气中燃烧D .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20. (3分)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m=37,n=37B . 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68C . 氧化铷的化学式为RbOD . 铷原子的质量主要由构成其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三、 填空题 (共3题;共17分)21. (9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mL,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原因_。 (2)用量简量取一定量的液体体积时,量简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_保持水平。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的水或细沙,原因是_。 (4)有一瓶新配制的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贴标签,请将标签内容填写在空格处。 22. (4分)如图是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118号元素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有_(填元素符号)。 (2)He和Be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均有2个电子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相似?_。(填“相似”或“不相似”)。 (3)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它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电子_(填“得到”或“失去”)。 (4)由图可知得到的信息是_23. (4分)周期表中13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37号元素铷(元素符号为R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1)在第二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_; (2)第二、三周期中,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 (3)第三周期元素中,核外电子排布与Ar相同的离子符号是_(写一个); (4)铷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周期,写出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 四、 实验题 (共3题;共15分)24. (3分)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 、 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 中,金属X是_。 (2)写出步骤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步骤 和 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 (4)在步骤 中,还能将金属混合物分离开的物理方法是_。 25. (5分)看图回答问题: A、用滴管滴加液体 B、加热液体 C、向试管中加固体 D、熄灭酒精灯 (1)上面的实验操作图,正确的是_(填字母)。 (2)指出上图中两个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_;_。(3)请结合上面的错误示例,任举两例(上图错误示例除外)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并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 _;_。26. (7分)在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铁锈,过氧化氢就会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反应结束后将铁锈取出还可重复使用且质量不变。小雯同学将该反应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并探究氧气的性质,实验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_,_。 (2)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它是该反应的_,该反应的表达式为_,反应类型是_。为保证收集到纯净的氧气,收集时所用到的装置应是_(填字母序号);该方法与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比,优点是_(答一条)。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时,即用装置D收集氧气,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瓶口、瓶中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 (4)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由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填序号)。 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加热反应物。(5)若将分液漏斗改为长颈漏斗,长颈漏斗的末端应插入液面以下,原因是_。 (6)反应乙的现象为_,丙的化学反应是_。甲和丙在实验时都要在集气瓶中保留少量水,甲的原因是_,丙的原因是_。所以为了方便实验,可以选择_(填字母序号)方法收集氧气。 五、 计算题 (共1题;共4分)27. (4分)据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到300万吨。地沟油,又叫“黑心油”,是一种质量极差、极不卫生的非食用油,它含有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M1(化学式为C17H12O7)。M1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1)M1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 (2)M1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二、 多选题 (共2题;共6分)19-1、20-1、三、 填空题 (共3题;共17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2-4、23-1、23-2、23-3、23-4、四、 实验题 (共3题;共15分)24-1、24-2、24-3、24-4、25-1、25-2、25-3、26-1、26-2、26-3、26-4、26-5、26-6、五、 计算题 (共1题;共4分)27-1、2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