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5练习.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76093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5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5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5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综合练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1、请用正楷字,写一句有关“母爱”的古诗名句。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丫杈(ch) 怦怦(png) 羚羊(lng) 分歧(q)B、什物(sh) 虐杀(nu) 匿笑(n) 祷告(do)C、脸颊(ji) 逮着玩(di) 投掷(zhng)尊君在不(fu)D、撒谎(s) 伶仃(lng) 瑟缩(s) 可鄙(b)3、标出下列词组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的方框中改正。错字 :改正 :意想天开 任劳任怨 焕然一新 谈笑风声再接再励 无精打彩 惟妙惟肖 不计其数4.对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孤独的意思)B.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意。(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C.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心里难过)D.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这里是洗澡的意思)5.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半山腰的松柏根深蒂固,才显得枝繁叶茂。B.为提高产品质量,领导深入调查研究,可谓处心积虑。C.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D.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6、给下列加粗字注音。丫杈( ) 瑟缩( ) 什物( ) 虐杀( ) 犄角( ) 允许( ) 嗅到( )逮着玩( ) 脸颊( ) 煎熬()波光粼粼( )一霎时( )祷告( ) 柳絮( ) 拆散( ) 模样( )7、根据上下文理解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1)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伶仃: 憔悴:(2)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苦心孤诣:(3)四面还都是严冬的肃杀。肃杀:(4)失了色瑟缩着。瑟缩:(5)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宽恕:(6)看见她裤子上那条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住她。伤疤:(7)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也不响。匿笑:(8)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各得其所:8、指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为一”。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B“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婆婆嘴老太婆的嘴。C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仗义讲义气。D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反正我己经站了一个钟头”满不在乎完全不放在心上。9、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1)爸爸的声音一直很_(A沉静;B平静;C安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_(A违反;B抵抗;C抗拒)的力量。(2)我是世界上最_(A伤心;B悲伤;C伤感)的人!(3)“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_(A坚强;B果断;C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10、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1)树上的嫩芽也蜜了。( ) (2)我想折散一家人,终不愿意。()(3)儿子虽然很胖,毕竞幼小。( )(4)不过,一切都取绝于我。()(5)我决定委曲儿子。( ) (6)我坐在树底下偷偷地沫眼泪( )11、(1)鲁迅,原名 ,我国现代伟大的 、 、 家,小说集有 ,散文集有 ,散文诗集有 。(2)金色花选自 ,作者是 (国)文学家,曾获 奖。(3)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 ,原名 ,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 、 等。12、文字游戏:请你试一试,完成由“房子”和“茶”,“月亮”和“花”的联想。房子( ),( )( ),( )( ),( )茶月亮( ),( )( ),( )( ),( )花13、仿照示例造句。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1)冬天像个慈善的老人, , 。(2)老师的话像一把开心的钥匙, , 。(3)淋成落汤鸡的我, , 。二、文言文阅读(一)世语新说两则基础知识训练 、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行:_、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过:_舍去: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_去:_、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惭:_引:_顾:_、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_、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朝代)人_(姓名)组织编写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与友期约_未若柳絮因风起_ 撒盐空中差可拟_俄而雪骤_(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6)未若柳絮因风起 、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_8、简答。咏雪只是客观地写出谢家子弟咏雪的事,对“兄子”与“兄女”的两个比喻并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褒贬却已在其中,一望而知,为什么?答:_。9、按课文内容默写填空。俄而雪骤,公欣然曰:“_?”兄子胡儿曰:“_。”兄女曰:“_。”公大笑乐。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_ _ _。_ _,_ , , 。”10、翻译下列各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随风起。译: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译:_。(二)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中:_ 不:_2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又“_”。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4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答:_。5这则故事选自_,作者_,_(朝代)文学家。(三)课外阅读华歆王朗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zh,即)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入。歆曰:“本(当初)所以疑(迟疑不决),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接受他的请托),宁可以急相弃邪(同“耶”,呢)?”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选自世说新语德行门通过患难中对待别人的态度,你如何评价王朗和华歆的人品?答:_ 三、现代文阅读(一)话说风筝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古书中称“风鸢”,南方叫“鹞子”,北方称“纸鸢”。早期用木料制成的叫“木鸢”。由于社会不断进步,风筝的材质也发生了变化,陆续出现了帛鸢和纸鸢。如今也有人选用质轻、不易破损和经久耐用的化纤来替代纸和绢。 “风筝”一词始见于五代,大约唐、五代时风筝已由最初的军事工具和宫廷娱乐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一种艺术性和观赏性很强的娱乐游戏,同时还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每年的腊月初八到清明前后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据说这一时期放风筝可以去晦气,祈平安。明清时期,清明放风筝已成为一种节令性很强的民俗活动。风筝种类繁多,造型各异。中国制作风筝技艺精湛,经验丰富,南鹞北鸢考工志将制作风筝的技艺概括为扎、糊、绘、放“四艺”。其中扎、糊、绘是风筝制作的关键环节。扎是用竹子扎制风筝的骨架。一只风筝能否飞得高、放得远,关键看骨架的扎制。要根据风筝的大小来选择竹子的粗细软硬,还要做到对称均衡。从风筝的骨架结构可以把风筝分为硬翅、软翅、长串、筒式、平挑、拍子、微型风筝等。按形象分有人物、鸟兽、水族、草虫、器皿等。糊是用纸、绢、绸、无纺布等糊在风筝的骨架上。糊的的技艺要求也很高,一定要平整,松紧适度,对称的部位要一致,这样才能保持风筝的平稳。绘是在风筝上绘上各种吉祥如意的美丽图案,有的是画好后再糊,也有的是先糊好后画,制作技艺高超的多选择后者。 中国各地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它们风格各异,有的粗犷豪放,有的活泼精巧,有的色彩绚丽,有的清淡素雅。 北京风筝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借鉴、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真正形成流派乃至高潮的兴起,还是从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开始的。大约乾隆二十年(1755年),曹雪芹所创图式的风筝出现在京城,自此迎来了北京风筝的鼎盛时期。 天津风筝以造型优美、人物生动、色彩艳丽、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其最显著的特征表现在骨架扎法和绘画上。杰出代表为魏元泰,人称“风筝魏”。 山东潍坊旧称潍县,是著名的民间美术之乡,不仅风筝名扬四海,杨家埠也是木版年画的产地之一,“家家能染墨,户户会点青”。把制作木版年画的工艺与风筝艺术相结合,更加突出了潍坊风筝的地方特色。 江苏南通风筝又称“鹞子”,其造型优美,工艺精巧,音响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主要有“板鹞”和“活鹞”两大类。1、题目“话说风筝”指明了本文的什么?2、读第段,看看风筝在材质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由“木”到“ ”,到“ ”,到“ ”。3、 第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说明方法 作用 4、 第段中加点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5、 北京风筝和山工不潍坊风筝各有什么特点? 北京风筝特点: 山东潍坊风筝特点: (二)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_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 )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 )在地下,( )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1根据课文,在括号中选择恰当的动词。A拉 B抓 C掷 D扔 E踩 F踏2结合上下文,在文中划横线处填上一个适当的成语,并解释。3画出关于小兄弟的动作描写,并分析其中一处的作用。4画出在“我”发现小兄弟做风筝后的心理描写,并思考为什么“我”对小兄弟做风筝那么生气?(三)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1选文第段从记叙的要素看,交代了散步的_和_。2下边的文字是从选文中抽出来的,联系选文内容,放在哪儿最合适呢?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3对选文第段中“强壮”“高大”该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意说一说。4为什么说“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把你的理解说一说。5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我说:“走大路。” (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四)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x( )( )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n( )笑,却一声儿不响。1根据拼音写出填空中的汉字,并辨析这两个词的作用。2“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和“孩子,你在哪里呀?”这两个疑问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3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这说明“我”是个坏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五)金色花(1)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2)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3)无论阴睛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着阳光和空气。(4)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5)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6)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7)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8)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9)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10)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11)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12)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13)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14)可以想像,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15)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16)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1根据(4)(7)段内容,分别概括出开花前的“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1)开花前仙人掌的特点:_。(2)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_。2根据(3)(13)段内容,概括出作者对仙人掌的感情所经历的四种变化。_3作者在第(13)段中写道:“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请根据(3)(13)段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是什么原因使作者“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_(2)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浅薄庸俗”?_4文章采用了纵横对比的手法,纵观全文,分别概括出纵向和横向对比的内容。(1)纵向对比为_和_的对比。(2)横向对比为_和_的对比。5本文是一篇状物寓理的散文,作者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要揭示怎样的一个道理(用文中的语句回答)?_参考答案:一、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D3、意 声 励 彩 异 生 厉 采4、C委屈: 5、B6、丫杈( ch ) 瑟缩( s ) 什物( sh ) 虐杀( nu )犄角(j ) 允许( yn)祷告(dao)逮着玩( di ) 脸颊(ji ) 煎熬(o)波光粼粼( ln)一霎时(sh )嗅到(xiu)柳絮(xu)拆散(chai)模样(mu)7、(1)1伶仃:孤独;没有依靠。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指风筝数量少。憔悴:本指人瘦弱,面色不好看。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指风筝色彩黯淡。(2)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这里指费尽心机寻求做好风筝的办法。(3)指冬季草木枯落的样子。(4)这里指因受惊吓 而身体抖动的样子。(5)宽容、饶恕。(6)裤子上被树杈划开的口子被缝合后留下的痕迹。(7)偷偷地.(8)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8、B婆婆嘴:喻指好议论而又言语非常啰嗦的人。9、BCA C10、密拆竟决屈抹11、(1)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呐喊、故事新编、彷徨,朝花夕拾、野草(2)泰戈尔诗选,泰戈尔,印度,诺贝尔文学(3)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繁星、春水等。1房子(主人),(主人)(客人),(喝水)(喝水),(喝水)茶月亮(太阳),(太阳)(大地),(大地)(花园),(花园)花1(1)冬天像个慈善的老人,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过娇弱的童年。(2)老师的话像一把开心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灵之锁,重新扬起了我自信的帆。(3)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掉进了冰窖里,从头到脚都凉透了。 二、约定时间外出、超过不再等候就走了、舍弃离开、惭愧拉回头看、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太丘)去后(友)乃至。、南朝宋刘义庆、时间:寒雪日地点:谢太傅家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约定不如相比一会儿,不久(5)家庭聚会(6)凭借、答:此题答案为开放性的。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笑”前喻,“乐”后喻 为“柳絮”一喻而“笑乐”。8、作者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把雪比作柳絮较好,因为盐是晶状物体,况且当时下的是大雪,盐是很小并不能形象地表达出当时的情景;柳絮是棉花多余出来的一部分,有风吹的时候,就像雪一样,四处飘散。9、(1)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随风起。(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10、(1)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2)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对方丢下自己走了。(二)1中午 通“否” 2无信无礼 3C 4、第一种意见不过分。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第二种意见过分。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5、世说新语 刘义庆 南朝宋(三)华歆谨慎对待别人的请托,但一经接受请托,无论遇到怎样危急的情况都不相弃,表明他重信重义,危难中救人能救到底。而王朗正相反。轻易接受他人的请托,而一旦形势紧急便“欲舍所携人”。这样的人机巧善变,有始无终,不能共患难,不值得信赖。三、(一)1、指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 2、由“木”到“帛”,到“纸”,到“化纤”。 3、举例子。具体说明了天津风筝最显著的特征表现在骨架扎法和绘画上。 注:具体说明了中国各地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4、不能。因为“据说”是无依据的说法。去掉之后,“这个时期放风筝可以去晦气,祈平安”的说法就成了事实,与实际不符。“据说”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注:不能。因为“据说”是据别人说,准确地说明了“放风筝”可以“去晦气”这一说法的来源和依据。5、北京风筝特点:历史悠久; 山东潍坊风筝特点:把制作木版年画的工艺与风筝艺术相结合。(二)1B C F 2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3动作描写:(1)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起来,失了色瑟缩着。这里分号前的句子虽只寥寥数笔,却已写出了小兄弟制作风筝的专心和投入,和前文的“然而最喜欢风筝”相呼应。分号后的句子,“惊惶”、“失了色”、“瑟缩”等词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小兄弟被“我”发现后的慌张和恐惧。 (2)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这里“绝望”一词与前句中“我”的“傲然”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写出了小兄弟心爱的风筝被“我”毁坏后的难受和痛苦。一个“站”字则突出了他在“我”离去后一个人面对空寂小屋时的心痛和无奈。 4心理描写: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作为兄长的“我”,受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的毒害,以管理者自居,以自己的喜好左右小兄弟的喜好,不允许他去接近和制作本属儿童天性喜爱的玩具风筝。这种专横的态度在那个时代是具有相当代表性的。(三)1、地点和人物2、第与第段之间。3“强壮”是从母亲看儿子的角度说的,在年迈的母亲眼里,儿子正值中年,是“强壮”的;“高大”是从儿子看父亲的角度说的。3祖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定夺,“我”的处理,决定着一家人散步的气氛,而家里所有的人又都听“我”的,所以,责任重大。3晚辈尊重孝敬老人。长辈爱惜小孙子。尊老爱幼的品质。(四)1嘻嘻 匿“笑嘻嘻”一词形象地表达出“我”变成金色花后的开心和得意。“匿笑”一词生动地写出了“我”的调皮和狡黠。 2第一个问句是“我”变成了金色花后在心里对妈妈所说的话。作为孩子,他知道妈妈深爱着自己,他希望虽然自己的形象发生了变化,但妈妈依然可以认识自己。但是,他又没有十足把握,所以在心底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表现了孩子对妈妈的依恋和爱。第二个问句是妈妈发现孩子不见时大声寻找时说的,表现出了妈妈对孩子深切的爱和找寻不到时焦急的心情。3不同意。在“我”变成了金色花后,仍不离妈妈左右,注视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为她送去香气,陪伴妈妈读书,这些都说明了“我”非常爱自己的妈妈。之所以在妈妈寻找自己时不说话并且匿笑,是因为他个性天真调皮,在和妈妈开玩笑,而并不是真的捉弄妈妈。所以不能说“我”是个坏孩子,其实“我”是一个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五)1(1)开花前仙人掌的特点:外表丑陋但倔强。 (2)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外表美丽但娇弱。2遗憾厌恶惊奇赞叹 3(1)因为仙人掌赖以生存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2)因为作者在仙人掌开花前曾经厌恶讥笑它丑陋的外表,而忽视了它内在的精神。4(1)纵向:仙人掌开花前和开花后的对比。 (2)横向: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的对比。 5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