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十一册14课教学导学稿.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75409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14课教学导学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14课教学导学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14课教学导学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导学稿设计者:陈家芝 本组参与人员: 黄文 刘雪英 江兰 张伍会 时间:2006年9月导学内容 15古诗两首教材分析古诗两首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古诗两首存在的艰难历,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导学目标基础知识目标1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情感。2有感情地朗读泊船瓜洲,并会默写。基本技能目标1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古诗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的能力。品德素养目标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教学准备诗人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一课时第 1课时导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化修改一、导入激趣二、整体感知,重点品析。(一)一读,初读全诗,了解诗意。 (二)二读,细读全诗,理解诗句。(三)三读,精读全诗,想象意境。(四)四读,品读全诗,领悟诗情。(五)五读,熟读全诗,练习背诵。三、总结全诗,扩展训练。1一提起母亲,一提起家乡,我们倍感亲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吟诵母亲和家乡的诗句。、2、默读“阅读提示”,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1、通过预习,你知道泊船瓜洲的作者是谁吗?(1)这道诗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2)简介王安石的资料。王安石:(10211086)宋代人,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21岁中进士,当过十多年地方官,后来两次担任宰相推行变法改革,是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2再读全诗,读清字音,标画出生字。3指名读诗,纠正字音。4引导学生了解全诗的大意。(1)知诗人:宋,王安石。(2)解诗题:分析“泊”的含义。(3)感知诗意:诗人船泊瓜洲,离钟山近在咫尺,却回不去,于是感叹吟诗,写他在月光下眺望江南,怀念家乡金陵。5小结学习方法:初读知诗意。(1诗人泊船瓜洲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他是怎样描写的?请读全诗,用“”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 ”画出寓有深情的词语。2抓住质疑处,运用多种方法解疑。3理解本诗的特色。前两行看是写眼前景象,但在诗中却饱含深情。所乘之船就在瓜洲停靠,却不能回金陵去,可见诗人怀念家乡的感情是十分浓厚的。4小结学习方法:细读品诗句。1夜深人静,星光灿烂,诗人在月光下眺望江南会产生哪些联想和想像?心中会有哪些感受?2学生扮演诗人,讲述想象到的情景。3小结学习方法:精读想诗境。1出示“泊船瓜洲”的图片,提问:大家认为诗人泊船瓜洲,在月光下眺望家乡江南,要表达怎样的情感?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诗情。3小结学习方法:品读悟诗情。1反复练习吟诵,注意音调、停顿,读出节奏韵味。2当堂练习背诵,并练习默写全诗。3小结学习方法:熟读能背诵。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请你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读、思、思、听读、勾画学习词语理解、感知读、勾画理解小结读、思表演、想象思考回答朗读朗读思考、回答由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重视语文的工具性,扎实基础知识。在多次读中有层次的训练学生扎实读好书的习惯,逐步理解诗意,领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化修改一、导入新课。二、自读诗文,扫清障碍。三、细读诗文,理解意思。四、听录音,看画面,写想象文。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伟大而平凡的爱,这种爱无时无刻地萦绕在我们的周围。对,这就是伟大的母爱。你能从日常的生活中举例说明父母是怎样关爱你的吗?(学生畅谈)2解题。游子吟:古时歌曲的名称。这首诗表现的是伟大的母爱。3简介作者。孟郊(751-814)唐代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年轻时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而未能成功。直到45岁才中进士,一生贫困穷寒。1请大家自己读全诗,学习生字,通过查字典、查资料等多种方式理解诗句意思,并找出不懂的词。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学习成果。1解题。游子:离家远游的人。吟:轻轻地哼唱。2逐字逐句理解。(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指名读诗。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慈:和善。 衣:衣服。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线:穿针引线。指名读诗,说说诗句的意思。慈祥的母亲穿针引线,儿子要出门远行,赶紧把衣服缝好。(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指名读诗。说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临行:快要走的时候。密密:细细密密。归:回来。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不懂诗句作出解释,说明。意恐:生怕,担心。迟:晚,比规定的时间或合适的时间靠后。指名读诗,并说说这句诗的意思。临走前,母亲还在细细密密地缝着。生怕儿子在外迟迟不能回来。(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指名读诗。说出你对诗句的理解。寸草:小草。这里指游子。三春晖:这里指慈母的恩情。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晖:阳光。教师补充解释。言:说。寸草:这里比喻子女。心: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儿女的心意。报:报答。报得:报答得了。心:赤子的心。指名读诗句,说出这句诗的意思。谁说那小小的草儿赤子的心,能报答得了阳光母亲的恩情。3指名读全诗,两人互说诗句的意思。4从诗中的哪些诗句中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心?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手中线”“密密缝”)(年迈的母亲手中那一针一线充分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无微不至的关心。)5教师小结:这句不仅写出了慈母为将出门远行的儿子细针密线地缝制衣服的动作神情,而且写出了母亲的内心世界,担心儿子迟迟不能回来。真挚感人。6齐读最后一句,这里把阳光、小草分别比作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这里把小草比作儿女的心意,把阳光比作母爱。比喻意味深远。)1播放游子吟的歌曲录音,展放课本中的插图。请学生想象一位母亲在儿子即将出门远行前,借着灯光为儿子缝制衣服的情景,再写下来。2同学相互交流。举例听自学生字、理解词语。交流理解题目读诗、质疑、理解诗句意思读、理解读、理解思考朗读思考回答观看、想象、写由学生的亲身经历引入,自然了解诗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由重点字词入手,理解诗句意思,训练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中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自主性作业设计1背默两首古诗。2搜集有关思念家乡、亲人的诗句,记录在作业本上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