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75170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小学语文名师 学号: 培育工程结业论文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 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改探讨学校名称:河南师范大学 学院名称:文学院 姓 名:周金然 2015年6月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 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改探讨摘要: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文是对生活的客观反映,现实生活应该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但目前作文教学存在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害怕写、写得假等现象。我们有必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重新认识生活对作文教学的重要意义。我认为作文教学,尤其是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应该以“生活教育”理论为依据,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跳出课堂小圈,从而放大生活外延,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潜能,开拓视野,找回写作的乐趣。关键词:生活 写作 体验 生活化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认为,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生活本源”这一先进理念。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培养对生活的感情,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圈子,带领学生多接触自然,认识社会,培养健康的人格。教学经验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就能更好的开放学生的心扉,写出个性鲜明突出、感情自然真挚的习作来。生活化作文就能很好的贯彻新课改这一要求,符合叶圣陶“生活教育”的理论,使学生跳出课堂小圈,从而放大生活外延,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潜能,开拓视野,找回写作的乐趣。 一、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学生习作,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然后是“怎么写”,也就是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审视当下的小学习作教学,我认为存如下问题:(1) 有任务无指导。布置课外作文,教师往往只提供作文题目,有时候连题目都没有,就让学生自由写,关于内容的指导几乎没有。在某种程度上,这就催化了学生作文造假、套作与抄袭现象。(2) 有指导无育人,学生写作内容不真实。内容指导时只关心学生写了什么,而不去关注材料的真实与否;作文评价时只关注习作结果,对造假、套作等现象视而不见。(3) 学生害怕写作文、不知写什么。看到作文题,大部分学生都是皱着眉头、抓耳挠腮、苦思冥想,没有主动写、乐于写的兴趣,使作文成了一大难题。 二、体验生活 激发兴趣 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写作的素材是写出好文章的前提条件。现在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空间被禁锢在学校至家庭的两点一线,封闭在狭小的课堂之内,生活的空间越来越狭小,生活趋于单一平淡。在这种生活空间下,如何能写出逼真、生动、有情趣的作文呢?学生害怕写、不会写、作文内容单调、虚假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没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朱熹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材料的源头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因此,应该引导学生接触生活,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中观察、体验、积累写作素材。为了丰富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的精彩,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我从学校、班级、家庭三个方面,精心设计、科学组织学生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亲身感悟来获得具体的素材和丰富的生活体验。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缤纷多彩的节日活动,我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各项节日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挖掘写话素材。六一儿童节,带领学生一起看表演,在班里组织“我是才艺小达人”活动,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活动后写下他们欢乐的六一。有学生写道:“六一儿童节,我们班许多小朋友都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唱歌、跳舞、绕口令、朗诵我最喜欢王润祥表演的绕口令,语速超快,像机关枪扫射一样。王亿珂表演的舞蹈特别优美,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我很喜欢六一,因为那一天,我很开心。”国庆节、中秋节、端午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孩子们虽然在家,但他们都会自发地将过节时的场景用笔记录下来,用真挚而简单的话语写着他们的心情,想说就说,想写就写。这就是因为这些节日活动增加了他们的生活体验,也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真实的素材。而家庭生活也有很多作文材料,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布置一定的“生活作业”,让学生做一些难易适中、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或指令分明地去观察某一物、了解某一事,这也是创造作文素材和积累材料的好办法。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参与家务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等,引导学生把这一切装进自己的“作文素材库”。社会是个大学校,它具有广阔的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实践后,再尝试练笔。如09年借“家乡文化大搜索”开展夸夸我家乡主题队会活动,孩子们通过收集资料,调查访问了解家乡鄢陵的悠久历史文化、闻名遐迩的花木、美食特产小辣椒等,从而写出了夸家乡爱家乡、做文明的鄢陵人等多篇佳作,做了两期校级优秀习作展览。学生通过体验生活,情感有了积蓄,从而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进入描绘社会生活情境作文中去。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引领学生走向自然,不但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还可以为写作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如果能细心观察、细心体会、真心感受,定能从生活中挖掘出丰富的资源。农村更有着与城市不同的风土人情,只要善于观察,农村小学生也不缺乏作文的素材。比如农村田野中小麦、大豆、果树、棉花等各具风韵,它们的形状、色彩、生长过程,又各具特点,农村小学生采集如此富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写作素材,哪愁写不出具有特色的文章?三、鼓励孩子 善于表达学生愉快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就有了表达的冲动。教师适时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清晰流利地表达出来。引导学生小练笔、勤练笔,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下来,做到用自由之笔,写自得之见,表自我之意,抒自发之情。鼓励他们在课堂内独立完成作文,同学之间互评,相互学习,能做到中心突出,条理清晰。只要多说、多写,学生的作文能力自然才能逐步提高。例如:作文课上,屈万梅老师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们打开话匣子,利用孩子们喜欢的漫画作品上了这样一节作文课。先让孩子们谈谈喜欢漫画的理由,孩子们讲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然后不露声色地出示了几幅精心挑选的漫画,并别出心裁地将文字去掉,只留着画面,让学生仔细观摩,能否看懂没有文字的漫画。孩子们兴趣不减,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最后找来几个平时在班里不大爱说话的学生,请他们说说图意,这些孩子基本上都能把大概意思讲出来。鼓励他们拿出手中的笔,把喜欢的漫画用文字表述出来,学生们立即伏案写作,奋笔疾书,这可是平时作文课中少有的情景啊。四、立足生活 写法指导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也并一定就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还需要教师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能力,正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1.阅读教学 学习写法。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离开阅读教学去搞作文教学,必然使学生作文失去依拖而造成作文难的后果。因此作文经常是从阅读教学开始的。课堂上,学生对文本有了较深的理解与感悟后,容易与文本产生共鸣。此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营造写话氛围,挖掘写话素材。2、单项训练 强化基础。小学生往往对客观事物描写不够具体、真切,单项素描是小学生是否重要的写作基础训练,也是小学生必不可少的写作基本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结合教材单元训练重点,具体抓住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景物描写等练习,老师重在指导学生观察,展开适当的合理想象,把观察到的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例如:秋天到了,我组织孩子们在校园里寻找“秋天的足迹”,让孩子们观察、收集形态各异的树叶,孩子们开心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寻找自己喜欢的树叶。回到教室,我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观察自己手中的树叶,说说自己手中的树叶向什么。很快就有孩子举起来小手:“我觉得像奶奶手中的扇子。”“我看见这片叶子从树上飘下来,一只在空中慢慢地打转,好像是一片羽毛”孩子们说得经常纷呈,树叶也仿佛被赋予生命。这些训练夯实了学生的写作基本功,为综合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结合范文 分类指导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老师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述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各类文章的写法,把握规律,并适时提出针对性训练。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写下来。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写作训练。常丽华老师给学生们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写一写我们的校园,要求抓住校园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并把这些特点写具体,要把观察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接下来,常丽华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了本单元所学习的课文,分析了作者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来写,然后带领同学们在校园里实地观察。这样学生就把这类型的作文写作方法牢牢的记住了。 五、小结 作文,就是一种作文。孩子学写作,也是过着一种积极、充实、自由、审美的生活。而生活也是作文的源泉,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不断发现和积累写作素材,这样的教是真教,这样的学是真学。毫无疑问,生活化作文的教学是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高效之路。参考文献1、中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S2、张红霞.教育科研方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3、刘云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激扬个性的心灵舞蹈儿童个性化作文的本体视点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5,6.4、谈永康.在定向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素材力小学“真作文”教改探索 J. 小学教学,2014,12.致 谢本论文从选题到查阅资料,论文提纲的确定,中期论文的修改,后期论文格式调整等各个环节中我得到了我校同事的帮助和指导,为我的论文研究提供了大力支持,并给予合理的意见,在此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同时,本论文的写作也得到了研修班同学和课题组同事的热情帮助。再次感谢所有帮助和支持我的同事、同学和家人。周金然2015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