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企业计量实验室防控技术规范

上传人:H****r 文档编号:9772057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企业计量实验室防控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企业计量实验室防控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企业计量实验室防控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JJF(黑)XXX2020JJF(黑)黑龙江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JJF(黑)XXX-202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_企业计量实验室防控技术规范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epidemic situation- Enterprise Metrology Laborator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公示稿)20XX-XX-XX 发布 20XX-XX-XX 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JJF(黑)XXX2020JJF(黑)XXX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_企业计量实验室防控技术规范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epidemic situation-Enterprise Metrology Laborator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归 口 单 位: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起草单位:齐齐哈尔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本规范委托齐齐哈尔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华玉(齐齐哈尔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陈 雷 (齐齐哈尔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何 昊 (齐齐哈尔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李春伟(齐齐哈尔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参加起草人:张天雪(齐齐哈尔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II目 录引 言() 1 范围(1) 2 引用文件(1) 3 术语(1)4 概述(1) 5 计量特性(2)5.1 外观(2)5.2 温度均匀性(2)5.3 温度波动度(2)5.4 温度偏差(2)6 校准条件(2)6.1 环境条件(2)6.2 测量标准(2)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3)7.1 校准项目(3)7.2 校准方法(3)7.3 数据处理(3) 8 校准结果表达(4) 9 复校时间间隔(5)附录A 疫情期间工作人员信息登记表(6)附录B 七步洗手法(6)附录C 口罩的选择与佩戴方法(6)附录D 常见消毒剂及配置使用方法(6)附录E 红外人体测温仪操作使用方法(6)引 言为指导黑龙江省各地企业计量检测实验室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严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计量实验室造成人员的感染和扩散,保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企业计量实验室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人员安全,特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计量实验室防控技术规范本规范为首次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企业计量实验室防控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期间,开展检测工作的企业计量实验室的人员防护、设备管理和疫情控制。本规范中企业计量实验室指企业开展计量检测的实验室以及出具计量数据的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2 引用文献GB37488-2019公共场所卫生指标限值要求。肺炎机制综发202060号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商场和超市卫生防护指南的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15号关于印发公共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卫生防护指南的通知DB23/T2613-2020购物中心及大型超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南公共卫生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80号)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订单)适用于本规范。3 概述针对实验室在疫情期间,因环境密闭无法满足开窗通风的环境要求,存在聚集性传染和疫情扩散的潜在风险,特制定本规范。4 实验室疫情防控要求4.1 防控主体实验室负责人是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除实验室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之外,还负责建立健全防控制度,落实主体防控责任,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4.2 防控内容4.2.1防范意识 实验室门口或显著位置通过视频滚动播放、张贴宣传材料等方式,加强进出实验室计量检测的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对疫情的风险防范认知,提高防范意识。4.2.2体征监测实验室工作人员平时要注意自身健康状况监测,在疫情发生期间,当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7.3)、干咳、乏力症状或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腹泻等疫情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先行采取隔离措施,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全面检查。疫情期间工作人员信息登记表参见附录A。4.2.3外部接触建议疫情结束前,实验室谢绝参观、交流,减少外部接触。4.2.4作息时间 实验室负责人要科学安排计量检测工作时间,安排实验室人员轮休,保证计量检测人员的休息,有条件的增加特殊时期的工作餐和营养食品,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力。4.3 人员防护由实验室负责人及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实验室防控措施的落实。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上岗期间应当经常洗手(七步洗手法参见附录B),可用有效的含醇速干手消毒剂。特殊条件下,也可使用含氯或过氧化氢手消毒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当使用洗手液消毒或在流动水下反复清洗手的各个部位。在工作中避免用手或手套碰眼睛。所有接触、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及一次性手套,必要时穿防护服和配戴防护目镜。口罩的选择与佩戴方法参见附录C。 4.4防控制度实验室负责人根据疫情防疫相关规定制定实验室的防控制度或应急处理预案。 4.5 防控用品配备实验室应备有经检定或校准的测温仪器,以及消毒液或消毒湿巾、口罩、防护服、防护镜等必备的消毒物品和防护用品。常见消毒剂及配置使用方法参见附录D。5 实验室疫情防控措施5.1 工作前期准备5.1.1 环境消毒和人员测温 开展工作前对工作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其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在实验室入口设置专人对每位上岗员工测温(红外人体测温仪操作使用方法参见附录E),测温人员应佩戴一次性手套和口罩或防护服,做好防护工作。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应正确佩戴防护口罩、手套、护目镜或防护服并且体温正常的条件下方可允许其进入。发现体温高于37.3的人员,立即通知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并做好密切接触者排查。红外人体测温仪操作使用方法参见附录E5.1.2 实验室隔离区 实验室设立指定的隔离区域,被检物品应在隔离区域进行消毒。如仪器设备不适合酒精消毒,可用紫外线、消毒柜等方式进行消毒作业。5.2 实验室人员防控5.2.1 人员接触实验室工作人员之间交流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尽量不要直接接触。5.2.2 人数控制20平方米以下原则上不超过1名工作人员,20平方米到40平方米原则上不超过2名工作人员,40平方米到60平方米原则上不超过4名工作人员。5.2.3 外部联系疫情期间尽量减少实验室人员与外部人员接触频次,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沟通。5.3 废弃物管理加强废弃物的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加强垃圾桶等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表面擦拭。生物及化学垃圾的处理应该符合相关实验室规定。使用过的手套、纸巾、口罩以及其他废物都应该放在专用的垃圾袋里面,并标记为污染物再丢弃。5.4 空气环境保障实验室应当保持空气流通、清新,保证室内空气卫生质量符合GB 37488-2019公共场所卫生指标限值要求。因实验室属密闭环境,无法开窗通风,集中式中央空调和独立式空调的使用应按照实际情况,参考疫情期间国家的相关要求使用。5.5 消毒剂的配置和管理 因防疫期间酒精等危险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应设专人管理相关用品的存储和使用,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等事件。6 实验室计量检测过程控制6.1 防止因酒精、消毒剂等防疫用品的使用造成对计量检测数据的影响6.2 避免因计量检测人员穿戴防护用品造成数据处理的误差。6.3 计量检测完成后的物品放在完成区,保证清洁避免二次污染。附录A(资料性附录)疫情期间工作人员信息登记表序号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现期居住地联系方式体温检测身体状况测温人员本人是否有发热、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密切接触人员是否有发热、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123456附录B(资料性附录)七步洗手法B.1 洗手步骤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根据以下步骤进行洗手:a) 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b) 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c) 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d) 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e) 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f) 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g) 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B.2 注意事项搓洗双手至少15秒,重点清洗戴戒指、手表和其他装饰品的部位,应先摘下手上的饰物再彻底清洁附录C(资料性附录)口罩的选择与佩戴方法C.1 口罩的选择C.1.1 医用外科口罩。需遵循医用外科口罩的标准。护理口罩、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C.1.2 N95医用防护口罩。防生物和雾霾的两种中,请选择防生物的1860或9132。C.2 口罩的佩戴方法C.2.1 口罩分为正面和反面,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正对脸部的应是口罩的反面即颜色较浅的一面,并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C.2.2 分清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方向正确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C.2.3 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完全覆盖住鼻子和嘴巴。C.3 摘口罩方法C.3.1 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C.3.2 要从一侧耳朵开始,把挂在耳朵上的口罩带子摘下来,然后再摘下另一只耳朵上面的带子。C.3.3 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C.4 注意事项C.4.1 不应一只手捏鼻夹。C.4.2 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同时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口罩,防护效果均有限,一定要定期更换,最好每2至4小时更换一次。C.4.3 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C.4.4 每次佩戴口罩后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附录D(资料性附录)常见消毒剂及配置使用方法D.1 有效氯浓度500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D.1.1 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100比例稀释;D.1.2 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D.1.3 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480mg/片580mg/片):1片溶于1升水。D.2 75%乙醇消毒液直接使用。D.3 其他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D.4 消毒方法D.4.1 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对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电梯间按钮、扶手、门把手、公共桌椅座椅、公共垃圾桶、购物篮、购物车、临时物品存储柜等),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建议每天至少在营业前消毒一次,可根据客流量增加情况适当增加消毒次数。D.4.2 垃圾桶消毒:可定期对垃圾桶等垃圾盛放容器进行消毒处理。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D.4.3 卫生洁具消毒: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待用。D.4.4 工作服消毒:定期更换工作服;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D.5 注意事项D.5.1 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包括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帽子、手套和工作服等,配制消毒剂时为防止溅到眼睛,建议佩戴防护镜。同时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注意达到消毒时间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D.5.2 含氯消毒剂对织物具有漂白作用,对织物消毒时要慎重。D.5.3 用其他消毒剂进行消毒时,使用前应认真阅读消毒产品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作用浓度、作用时间正确使用。D.5.4 乙醇消毒液使用时应远离火源。D.5.5 所使用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剂应现配现用。附录E红外人体测温仪操作使用方法E.1 尽量要求被测量人在测量环境中停留足够长时间,使得被测量人的表面换热条件相同或相近。比如在机场,要在旅客到达机场候机楼10分钟后进行测量。这时候机楼通风和温度条件基本稳定,旅客前额的外部换热条件基本达到相近。E.2 测量场所应尽量选择在室内,且避免阳光直照红外辐射温度计和被测量人的额头。要对被测量人的距离准确估计。E.3 人的额头温度一般低于腋下温度1到3摄氏度,这时应将发烧的腋下温度判据转换到额头温度。红外耳温计是测量耳温的,1秒钟以内可测量完毕,由于人的耳膜和耳道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较小,因此,红外耳温计能准确地测量体温。人的耳温一般高于腋下温度0.4摄氏度。这时红外耳温计示值应将4、发烧的腋下温度判据转换到耳温的判据。E.5 为确保红外辐射温度计的准确和稳定性,应定期与标准的校准装置进行校准比对。E.6 非接触红外辐射温度计分工业用和医用两种,测量体温时应选用医用红外辐射温度计,因为工业用的E.7 范围宽、分辨率低、误差大。E.8 各种测温仪按测量准确度由高到低排序是:医用体温计、红外耳温计、体表红外辐射温度计。从预防非典的角度,红外耳温计比体表红外辐射温度计准确。-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