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70870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八年级语文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3.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2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4分)青春,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它像彩霞一样灿烂,像杨柳一样p su;它像蓝天一样明净,像云朵一样pio y。它充满激情,充满希望,充满力量。它是人生之书,以“青春”的名义向青年人 A (强聒不舍语重心长)地诉说生命的华章,它是生活赐予我们的极其无限高贵的礼品。站在青春的门槛上,我们需要yn ning,需要奋斗,也需要感恩。让我们释放活力,展现魅力,朝着梦想指引的方向,现在就出发!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A处横线上。(1分) A处的成语是 。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4.江海中学学生会拟创办“青春励志”校刊,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9分)(1)栏目设计。校刊中有一个栏目报道青年人拼搏的事迹,请你为这个栏目取一个名称。(不超过6个字)(1分) (2)来稿选登。请你以江海中学学生会的名义为校刊草拟一则征文启事,要求广大投稿者围绕主题进行创作,体裁不限,并于5月中旬将稿件交至学生会处。(5分) (3)妙笔点评。原文: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何如?”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 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 金圣叹点评: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请根据选文,针对鲁达的为人写点点评(不必仿写)。(3分) 5.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1)低头乍恐丹砂落, 。(白居易池鹤)(2)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4)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5)刘禹锡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 (6)范仲淹渔家傲中,既慨叹功业未立,又流露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 二(6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6-7题。(6分)天净沙春【元】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注】 帘栊:带帘子的窗户。飞红:花瓣飞舞,像落花。6.画线句展示了一幅 、 的美丽画面。(2分)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虹”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6分)鸟 说戴名世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声啁啾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草节盘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则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雏,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嗟乎!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为世路为甚宽也哉!【注释】啁啾:象声词,形容鸟叫的声音。盏:浅而小的杯子。掬:用手捧,盈掬:这里指用手满握。雏:幼小的鸟。奚:为什么。适:往,到。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1)其旁有桂一株焉 (2)手下鸣乃已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 巢于其枝干之间( ) (2) 雏且出矣 ( )(3) 手下鸣乃已 ( ) (4) 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 11作者从 、 、 等不同角度写出了小鸟的可爱。(3分)12本文与韩愈的马说在写法上异曲同工。马说借马喻人,告诉我们人才的发展离不开 。鸟说则借鸟喻人,提醒我们有识之士的发展需要 。(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17分) 阅读是一种人生方式曹文轩我一直坚信,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人生方式。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阅读的生活和人生的那一面,便是不阅读的生活和人生。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人并不只是一个酒囊饭袋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这种可以行走,可以叫嚣,可以斗殴与行凶的躯体,即使勉强算作人,也只是原初意义上的人。关于人的意义,早已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便是:两腿直立行走的动物。现代,人的定义却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种动物,叫人。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或者说是重要渠道,便是对图书的阅读。另一种人认为其实,他们并没有所谓的“认为”,他们不阅读,甚至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阅读持有否定的态度,他们不阅读,只是因为他们浑浑噩噩,连天下有无阅读这一行为都未放在心上思索。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它们是什么?它们与我们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比如麻将,比如赌博,比如洗脚房。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却又禁不住被此类享乐诱惑而不去亲近图书的人,我们更要诅咒。因为这是一种主动放弃的堕落。几乎可以说:这是一种明知故犯的犯罪。古人对读书很在意,尽管读书人在社会上位置不高。但读书与读书人是两回事。看不起读书人,但却看得起读书。于是留下了许多发愤读书的故事。如“萤入疏囊”,如“雪映窗纱”,如“凿壁偷光”,还有“头悬梁,锥刺骨”之类的故事,等等。但是古人对读书的益处,认识似乎并不很深刻。在某些高雅之士那里,也有“读书可以修身养性”的认识,但在一般人眼里,读书的目的也就只剩下一个功利: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此,过去一般读书人,总不在一个较高的境界。虽也孜孜不倦,但读来读去,还是脱不去一番俗气。很少有阅读的快意,更少有达抵人生审美境界的陶醉。他们没有看见一个精神的殿堂,没有看出那书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读书则是拾级而上,往那上方的殿堂里去的。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读书人的气质是读书人的气质,这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了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可以说很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我认识的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你就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使你对眼前的这些形象过目不忘,永耸心中。有时我会恶想:如果这些先生不是读书人又将如何?我且不说他们的内心因精神缺失会陷平庸与俗气,就说其表,大概也是很难让人恭维的。此时,我就会惊叹读书的后天大力,它居然能将一个外表平平甚至偏下的人变得如此富有魅力,使你觉得他们的奕奕风范,好不让人仰慕。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13本文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分) 1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两位作者对“人”的理解共同点是什么?(4分) 【甲】人并不只是一个酒囊饭袋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乙】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与平庸,乃至高尚和卑鄙。(选自周国平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15阅读第段,作者认为阅读的目的是什么?(4分) 16下面两段话皆出自培根之口,你认为其中哪一句话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放在哪一段比较合适?为什么?(5分) 【甲】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乙】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题。(23分)生命之芯李雪峰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然后,那些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就像一串串栖落在枝条的翠鸟。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弄乱了,先是把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然后,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扬的葡萄叶子的。清晨站在二楼的阳台上推窗一望,绿叶田田,满眼碧绿的饱满苍翠,一夜的残梦仿佛一下子便被洗净了,让人感觉到新一天的爽朗和清新。尤其是那绿叶缝间弥漫的清新气息,淡淡的,将人的心一下子就氤氲了。但妻子对这些葡萄叶子却颇有微词。飒飒秋风一吹,三三五五的叶子从藤架上飘飘扬扬地凋落下来,落在庭院里、墙角和台阶上,像一只只再也不能飞起的黄蝶。这时素爱清爽的妻子便不得不时时清扫那些落叶。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者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的一层,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今年中秋,妻子一改往年隔三差五摘一次葡萄的习惯,而是一次将葡萄全摘了,摘得一串不留。我很惋惜那些没有彻底紫透的葡萄,埋怨妻子说:“有些还没有完全熟透呢,怎么一下子就摘尽了?”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不久我就有些惊讶了。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个夜晚或半天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地栖落在上面,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地飞走了。我的心一阵痛惜。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莅临了,作物们就再也找不到那条让它们真正抵达秋天的时光之路了。而我们的生命果实是什么呢?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呢?我们生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是在为自己的生命使命而生活的吗?什么才是我们人类生命的真正秋天呢?春天的庭院里,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蛰伏在绿叶间的虫子,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一切都是有着自己的梦想或灵魂的。 (选自时文选粹,有改动)17. 阅读全文,用文章中的词语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4分)喜爱 惋惜 痛惜 18. 阅读第段,思考本段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19. 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地栖落在上面,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地飞走了。 20文章第段划线句有什么含义?(5分) 21.【甲】【乙】两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叶”和“花”。在作者笔下,它们都是生命。请从作者抒发的情感的角度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甲】春天的庭院里,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蛰伏在绿叶间的虫子,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一切都是有着自己的梦想或灵魂的。【乙】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宗璞紫藤萝瀑布)相同点: 不同点: 三(65分,其中含写字5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生活中总会有一种美,不期而至,如花绽放在我们的心田之上。让我们用眼睛去发现美,用耳朵去倾听美,用双手去呵护美,用心灵去感受美。美,也许是一种自然流转的感动;美,也许是一种沐浴亲情的温暖;美,也许是一种生命良善的震颤美丽如花绽放,幸福由心而生。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有一种美,如花绽放”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个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22分 1.(3分)婆娑 飘逸 酝酿2.(1分)语重心长3.(1分)去掉“极其”或“无限”。4.(1)(1分)内容与青年人拼搏有关即可。(2)(5分)不设统一答案。格式和内容符合征文启事要求即可。示例: 征文启事为调动广大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学校青春励志校刊向全体同学征文。要求来搞以“青春”为主题,体裁、字数不限,来搞请于5月中旬前交至学生会。江海中学学生会2015年4月14日(3)(3分)不设统一答案。示例:鲁达为人耿直,仗义疏财,侠肝义胆,真不愧为英雄豪杰,实在令人钦佩。(意思对即可,答案不唯一)5(8分)(1)晒翅常疑白雪消(2)断肠人在天涯(3)举杯销愁愁更愁(4)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二、63分6. (2分)风和日丽、和煦明媚、春意盎然(意思对即可)7(4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而这首小令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虹”之景,抒发了在明媚春光里陶醉、喜悦、惬意之情。(意思对即可)8. (2分)(1)其旁/有桂一株焉 (2)手下/鸣乃已9. (4分)(1)筑巢(2)将要(3)停止(4)离开10.(4分)因为这鸟的羽毛洁白而且鸣叫声音好听,为什么不到深山里去寻找茂林栖息呢?11(3分)巢穴 体型 毛色12(3分)伯乐的赏识(伯乐)(1分) 选择好的生存环境(2分)【主旨情感:对鸟儿悲惨遭遇的遭同情,对毁鸟人的行径的痛恨,对暴虐凶残的统治者和黑暗世道的抨击。告诫人们要选择好的生存环境。】【译文】我读书的房屋,它旁边有一棵桂树。桂树上每天有关关叫声,靠近一看,是两只鸟在枝干之间做巢,离地不到五六尺,人的手可以碰到它。巢像小杯子一样大小,精密完整而牢固,用细草缠结而成。鸟是一雌一雄,小的不能满一捧, 毛色明亮而洁净,美好洁白可爱,不知道是什么鸟。雏鸟将要出壳了,雌鸟用翅膀盖着它,雄鸟去捕食。每次得到食物,就栖息在屋上,不马上下来。房屋的主人戏弄地用手摇它的巢,它们就向下看着鸣叫,轻摇它轻叫,重摇它就大叫,手拿下来,鸣叫就停。 后来有一天,我从外面来,见鸟巢掉在地上,找两只鸟和雏鸟,没有了。问它们的去向,是屋主的童仆抓走了。唉!因为这鸟的羽毛洁白而且鸣叫声音好听,为什么不到深山里去寻找茂林栖息呢,托付身体到不合适的地方, 才会被奴仆屈辱而死。那人生上的路就很宽吗?!13(4分)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或阅读是一种人生方式。)14(4分)不否定肉身生活,更强调具有灵魂的生活(人);或者要有肉体生活,更要有灵魂生活;或者具有灵魂的肉身(躯体)。15(4分)寻找人生的快意,抵达人生审美的境界,到达精神的殿堂。16(6分)选乙。可以作为第(7)段论据。这段话与第(7)段都表达了阅读对人的精神、性格的影响。17惊讶(2分) 敬意(2分)18第段描写了葡萄藤叶子长成后浓密的景象和给作者带来的美好感受(1分),表达了作者对葡萄叶子的喜欢(1分);与葡萄摘尽后叶子掉尽的凄凉景象形成后对比(1分),为作者书写人生感悟作了铺垫(1分)。19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因叶子落尽鸟儿的失落、失望,从侧面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4分)20果实是作物的梦想、使命和灵魂,是作物生长的动力和目标。失去了果实,作物也就失去了生长的动力和目标。其生命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人生也是如此,理想、事业是人的生命之芯,失去了对理想和事业的追求,人生也就是失去了价值和意义。(5分 言之成理即可)21相同点:都表达了对生命的喜爱、赞美、敬意。(2分)不同点:甲段:对生命拥有梦想、灵魂的敬意或赞美。(2分)乙段:对生命历经磨难后依然焕发活力的不屈精神的赞美;对生命无限的赞叹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怀;歌颂社会的进步、生活的美好;鼓舞人们自奋自强、加快前进的脚步。(答对其中一点即可,2分)三、65分22作文评分标准一类卷5460分二类卷4553分三类卷3644分四类卷2435分五类卷24分以下内容中心突出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思想感情较真实健康内容比较具体中心不明确思想感情不够真实健康内容空泛文不对题内容失真语言语言通畅表达方式恰当语言通顺表达方式较恰当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表达方式不够恰当语言不够通顺语病较多表达方式不够恰当文理不通表达方式不当结构结构严谨脉络清晰结构完整层次清楚结构基本完整层次较清楚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清楚层次混乱写字(5分)书写美观、规范,5分;书写清楚、规范 ,4分;书写较清楚、规范,3分;书写潦草、尚可辨认,2分;书写难以辨认,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