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67137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15分) (共3题;共15分)1. (8.0分)用课文原句填空。 (1)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岳阳楼记) (4)人们常常用出师表中“_,_”来形容一个人临危受命,勇挑重担。 (5)在古代诗词中,诗人常常将自己的情怀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借雪地马蹄印来抒发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诗是“_,_。” 2. (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最近,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满屏喧嚣浮躁的泛娱乐化包围中,一鸣惊人。此档栏目,和诗以歌,让诗文与音乐“金风玉露一相逢” , 将传统经典诗词与新时代流行元素相结合,为古雅的字句注入时尚新鲜的旋律血液。在音乐竞演节目大行其道 , 传统文化节目屡遇瓶颈之时,这种结合的尝试无疑是一次颇具巧思的突破。传统文化因与时俱进的创意融入,发挥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当某些传统文化走入困境,陷入迷惘,我们不必束手无策 , 只需要一双创意的翅膀,便能飞跃阻挡的高墙 , 奔向新的远方。(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喧嚣B . 一鸣惊人C . 束手无策D . 创意(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3. (3分)下面一则应用文是刘小明向王大亮借钱所打的借条,有几处错误,请找出三处并改正。 借条今借王大亮现金六十元,两周后还清。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决不抵赖。此据。收款人:刘小明2019年3月20日二、 阅读理解(45分) (共4题;共45分)4.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鲁人徙越韩非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注】屦(j):用麻、葛等制成的鞋。缟(go):白绢,周时人用缟做帽子。履:鞋。跣(xin):赤脚。被:同“披”。(1)下面句子中的“穷”字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子必穷矣B . 欲使无穷 , 其可得乎C . 穷困潦倒D . 无穷无尽(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以 子 之 所 长 游 于 不 用 之 国 欲 使 无 穷 其 可 得 乎?(3)你认为故事中的鲁人夫妇是否应该移居越国?理由是什么? 5. (5.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刘羽冲读书刘羽冲,性孤僻,好讲古制。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 , 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注】经年:一年左右。将:率领。沟洫:沟渠。甫:刚刚。(1)选文写了刘羽冲的两次失败经历:第一次,用古兵书之法训练乡兵,与土匪战斗,结果一败涂地;第二次,_。 (2)下列选项中与选文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 A . 言行不一B . 才疏学浅C . 巧言令色D . 泥古不化6. (2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朋友姓骆,叫其父为骆父吧。骆父瘦,腿长,更显瘦,杆子似的。骆父不爱说话,爱运动,日日带着干粮上路,奔波在漫山遍野,把力气和脂肪全通过汗水洒在路上。骆父年轻时在石灰厂做工,双肺吸足尘灰,年纪轻轻便落下慢性支气管炎,未及中年,已同老人一样虚弱,气力不足。生产队劳动,评工分,别人十分,他要打八折,因为身子虚弱嘛。都以为他寿数长不了,老早就病怏怏的,一副阎罗王随时要叫走的样子。他却一路蹒跚,踉踉跄跄,挺到八十四,全村人当稀奇事讲,编织出各种故事。故事的配角是朋友,讲他手眼通天,花钱收买了阎王爷。在乡下,阳世阴府是打通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朋友实是普通人,理工男,嘴笨性平,通人的功夫都不及格,谈何通天?只是做事钻,下海早,挣到了钱。朋友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做了合适的事,摇身变为一个做八辈子梦都想不到的大款。他却从不款待自己,生活节俭,不嫖不賭,不抽不喝,不养小三,不慕虚荣,不贪享受,不显山露水,甘于平常,标准的五好男人。他唯一款待的是病父,细心地呵护着,真不愧是大孝子!骆父持之以恒,不论严寒酷暑,只要出得了门,绝不待在家里。他从不懈怠,也得到好报。生命在于运动,骆父是顶好的例子。但病肺终归不饶他,不时向他报警,2016年,他终因肺衰竭撒手人寰。医生说老人家的肺像老透的丝瓜瓤,只剩网状的筋络,凭这样一对肺却能活到这个年纪,是奇迹。奇迹是儿子的孝心和父亲的双脚联袂创造的。骆父还创下另一个奇迹。整理遗物时,朋友发现父亲房间里,那张他小时候曾做过作业的小书桌,有一只抽屉牢牢锁着:一把明锁,一把暗锁,双保险。父亲是突然跌倒,然后在多家医院辗转、深度昏迷半年之久才走的,没有临终交代,没有遗嘱,朋友不知道“重兵把守”的抽屉里到底藏着什么宝贝。当然要打开,兴许里面就有遗嘱。朋友到处找,找不到钥匙,只好找刀钳帮忙。撬开看,小小的抽屉里塞满五花八门的存折,有黄的,有红的,有蓝的;有的新,有的旧,有的破;有的只是一页纸,是最老式的存单。数一数,总共七十二本(张),存款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大多是一万整数,累计八十三万多。朋友讲,当他看到这些存折时这么多,摞起来,要排成两列,否则就要坍倒完全傻掉了。他瘫坐在父亲的床上,足足一个下午,都在流泪、心痛,好像每一本存折都是一本令人心碎的书。存折有的已经存放二十多年了,变色、发霉,房间也已经空落半年之久,四处积满灰尘,在夏天的高温天气里,不可避免地散发着一种酸腐味。但朋友讲,这是他闻过的最好闻的一种味道。一年多来,他坚持每周末回去,到父亲房间坐一会儿,重温这个味道,好像是上了瘾。我曾陪朋友去他父亲日日行走的路线走过一趟,走得饥肠辘辘,看见一家野菜馆,便去就餐。菜端上桌,热腾腾的,我们举杯。朋友举起又放下,流下泪水,捂着脸出门,不回头,一意孤行地走。我付完账,追上去,什么都不讲,忍着饥饿,默默陪他走。我知道,他一定是想起父亲每天带着干粮在这条路上走。我纳闷,难道他不知道你有钱?朋友讲,其实他是知道的,只是出身苦,舍不得花钱。我想也是,我母亲也是这样。据说我给她的钱大多存在银行里,密码是我儿子的生日。我让她花掉,她总是讲,她少花一块,我就可以少挣一块。我不知道这是什么逻辑,只知道,天下父母都这样,宁愿自己苦着、累着、熬着,啼着血,也要对子女道一声岁月静好。(选自读者有删改)(1)骆父创造了两个奇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2)朋友为什么说父亲房间里发霉的味道是“他闻过的最好闻的一种味道”?请说说你的理解。 (3)按要求回答句子后面的问题。 他瘫坐在父亲的床上,足足一个下午,都在流泪、心痛,好像每一本存折都是一本令人心碎的书。(从描写手法角度赏析句子)朋友不知道“重兵把守”的抽屉里到底藏着什么宝贝。(说说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文章两次写到骆父自带干粮这一细节,有何作用? (5)文章以“七十二本存折”为题,有何作用? 7. (5.0分)阅读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1)从全文看,随着事情的发展,作者心情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做简单分析。 (3)对比是五猖会中突出的艺术特色之一,朝花夕拾中还有哪些文章也运用了对比手法呢?请举例分析。 三、 综合他学习与写作(60分) (共2题;共60分)8. (10分)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心、爱护、孝敬老人,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应有的美德。班上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新闻2018年4月28日,荆州广播电视台好人开讲之“以孝传家”节目播出,最后开讲的是11岁的小女孩覃可欣。去年5月,可欣的妈妈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可遗憾的是,与家人的多次配型都失败了。这时候,可欣站了出来,希望能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救妈妈。可欣身高一米七,体重只有84斤,为了顺利移植,她5个月增重18斤。今年3月,可欣成功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4天的时间,每天都要采集三到四个小时,但坚强的可欣从没叫过一次苦。可欣的故事感动了万千观众。【材料二】漫画(1)将【材料一】改写成一句话新闻。 (2)班上准备依据上面的漫画创作一幕情景剧,请你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皮球得知奶奶病了,急忙赶到医院。爸爸:妈,快站好,一会就轮到你了!奶奶:_。小皮球:_。(3)班上准备举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演讲赛,请你写一段演讲词。(不少于100字) 9. (5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三字经中说:“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人的情绪多半离不开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生活中时常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情,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总有些时刻值得记录,总有些情绪值得抒发,拿起笔,世界都是你的。请围绕一种或几种情绪,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5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等。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15分) (共3题;共15分)1-1、1-2、1-3、1-4、1-5、2-1、2-2、3-1、二、 阅读理解(45分) (共4题;共45分)4-1、4-2、4-3、5-1、5-2、6-1、6-2、6-3、6-4、6-5、7-1、7-2、7-3、三、 综合他学习与写作(60分) (共2题;共60分)8-1、8-2、8-3、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