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课题研究与实践》实施方案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9761990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习作课题研究与实践》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习作课题研究与实践》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习作课题研究与实践》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蕲春县张榜镇中心小学小学习作教学研究与实践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大多数小学生怕写作文,教师也怕教作文。习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并制约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纵观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出现了一些总是不得不令人忧虑的现象。我校学生大部分是农村孩子,他们的生活面狭窄,体验不丰富,素材积累不充分。不留心观察生活,缺少从生活中摄取材料的能力。大部分小学生的作文形式化,比较空洞,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内容与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与创新意识。学生虚假作文,“造文”现象还较普遍。作文教学游离于生活,学生作文兴趣不高,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少灵性与创新。在实际教学中因为一些共性问题起步晚、坡度陡、不得法,使得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内容,不注意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学生写作内容空泛,教师批改不得要领,学生无所适从。无法引领学生的语文兴趣。应当从什么地方切入,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帮助学生摆脱困境,爱上作文呢?根据小学生喜欢生活,喜欢玩的天性,我们想到了生活,提出以“生活”为载体、以“体验”为突破口、以“快乐写作”为主渠道的方法,尝试改进小学作文教学。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习作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二、课题的界定1、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我校1-6年级的学生及相关语文教师。2、作文教学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实践,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爱写作,从而提高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习作教学的价值:吐露真言、抒发真情。2、习作教学的本质:返朴归真,生活本源。3、习作教学的要求:乐于表达,快乐分享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把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习作的新要求与当前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的时弊密切结合,以学生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放飞学生为突破口,以回归生活、自然为载体,以启发想象为催化剂,以阅读教学中有机渗透习作能力为切入点,让学生会写、爱写、敢写、有的写,写出自己的情,写出自己的爱,写出自己的观,写出自己的想。学会用眼睛和心灵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书写世界。五、课题研究的目标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是首要目标。达到“给动力”2、解除学生的畏作心理,培养其关注生活、关爱生命的人文意识,以及认真观察周边事物、勤于攫取生活、勤于思考各种现象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敢于、勤于、善于、乐于说真言、写实话、吐真情。 实现“善学写”3、培养学生会观察、会提问、会联想、会描写的写作能力,把内容写具体。达成“写具体”4、激发学生深度创新、多角度思维、巧妙构思、谋篇布局。力呈“巧构思”5、体现生活,想表达;用心观察,会表达。展现 “会表达”6. 引导学生掌握自主修改的习作步骤与方法,了解习作存在的一些毛病。实施“导修改”六、研究内容1、学生自主积累语言信息。学校储存有几万册书,每班设立“图书角”,要求学生每周读一本书,积累课外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2、结合课标文本要求,扎实达成阶段目标。1-2年级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每天能写几个具体的语句;34年级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5-6年级学生自主组织生活素材,教育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并做日记、周记。3、放手大胆写作,享受自主之乐。习作中不苛求纯技巧的指导,让学生写自己所爱,自己所能的不同形式的习作,形成习作教学中差异性和灵活性,自主命题、自主选材、自主立意、自主修改、自主表达。4、鼓励与众不同,体验创新之乐。充分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大胆鼓励学生想象、求异,开展寻疑习作、进行想象习作、鼓励求异习作、尝试探究习作。5、开展对应活动,推进课题展开。结合学校“快乐阅读”活动的开展及每天20分钟的阅读课时间,大量阅读与动笔有机的结合,让他们自由的阅读,享受阅读的快乐,并时刻注重积累,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促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力求灵活多样感受形式之乐,听与写的结合、画与写的结合、读与写的结合、做与写的结合、玩与写的结合、看与写的结合。6、学生是习作主人,修改评讲有特色。把作文的评讲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学生通过与别人的交流、反馈中,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能够自己得出自己表达之中的优劣之处。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真正动起来,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开动大脑机器,起动各种感官,使想象活起来,思维活起来,语言也活起来,最终使习作评改也活起来,使习作能力在评讲中得到提高。七、研究方法1、调查法。采用问卷、测试、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并研究习作教学现状及小学生习作水平现状、主要问题及其原因。2、行动研究法。采用行动研究法,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3、结合观察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八、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有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新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有明确的要求,为我们进行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导向。 2、展开问题研究,解决各阶段习作难题。习作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使多数学生不喜欢习作,甚至害怕习作。本课题研究与实施将有助于改变学生不喜欢习作的现状,课题研究具有很大载体。 3、把握总体目标,注重低中高段系统性。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它的研究价位较高。 4、细化阶段性目标,课题研究具有可操作性。生活中就有作文,自然中就有作文,阅读中就能学会习作方法。只要落实到实处,就一定能做好。5、横纵向比较反思,聘请专家行家指导。九、实施步骤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6.9-2017.1)(1)开好课题申报准备会,搜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向县教育局上报课题研究方案。(2)落实课题组成员,调查分析学生平时的习作兴趣,原有的习作水平;问卷调查老师习作指导的困惑。(3)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明确课题研究方案;分解和落实课题研究任务。第二阶段:研究探索阶段(2017.2-2018.5)(1)学习、积累与课题有关的相关理论,了解同行的研究动态及研究特色,合理借鉴优秀教师的研究成果。组织教师学习相关习作材料,交流教师学习笔记。(2)课题组成员分头在自己班级上开展实验研究,加强阅读,合理利用好“读书角”、朝读经典、优秀作文集读本等。让学生摘抄、背诵好词,好句,好段,好文。(3)3-6年级积极开展日记、周记、单元作文以及作文竞赛活动;1-2年级开展看图写话、比赛活动。(4)教师与学生以班会的形式,谈谈对开展习作活动的感受。教师作好班会记录,整理材料,并上交心得体会。(5)开展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活动,每个语文教师上一节习作教学观摩课。(6)收集“小学习作课题研究与实践”的优秀案例及学生摘抄笔记,教师论文及该阶段学生作品。(相关教师对应相关6个内容上交6篇论文)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18.6-2018.9)(1)根据中期实施阶段的经验和调整的试验方案,继续做好课题工作,进一步完善课题的工作体系,全面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报告。(2)在总结课题案例的基础上,在习作研究中形成“小学生快乐习作研究教学体系”,完成教师的研究论文、快乐习作教学的课堂教学实录、学生快乐习作集,完成终端成果报告。(3)组织课题结题报告会,接受教育局检查、评估、验收,展示课题研究成果。十、课题管理1、健全组织。成立习作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组,由课题负责人担任组长。2、规范操作。我们将严格按照课题研究的规范进行操作,着力做好“学习-调查研究-评估-总结-推广”五个环节的工作。3、机制激励。对在研究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给予奖励。4、形成合力。协调好社会、家庭、学生等方面工作,形成研究合力。十一、课题组成员(一)领导小组总负责:陈维义 组 长:方正坤 副组长:詹桓桓 张叶刚 组 员:李波 韩桂馨 何琳 刘晓巍 (二)课题组组 长:詹桓桓副组长:何 琳年级组负责人:低段(一二年级):张媛媛 中段(三四年级):刘晓巍 高段(五六年级):刘 奕组 员:朱琼林 叶建豪 张媛媛 操琼 裴晓华等语文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