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752435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湖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湖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湖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湖州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 全卷分试卷和答卷。试卷4 页,答卷 1 页,共 5页。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100 分。2. 本卷的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选择题用答题卡的,把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3.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班级、学号、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试 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大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对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清朝2、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这一制度是A世官制度 B察举制度 C九品正中制 D科举制度3、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下表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省份农会会员数 时间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山东直隶河南1926年6月647,766814438,150412011532841342270,0001927年6月700,00081444,517,1402,502,600382,617284360245,500A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4、“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A国民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 C延安时期 D过渡时期5、美国记者谈到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他所说的“统一”指的是A.国共两党正式组建联合政府 B.蒋介石获释并重掌军政大权C.国共两党从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6、从将法仅当作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提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这一理念的是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7、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做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等明显的狭隘性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当时,“政治民主化”体现在权利分配标准发生的变化,即A扩大民主权利 B打破贵族世袭特权 C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 D实现雅典民主政治9、近代资本主义各国宪法大都规定设立国家元首一职,近代英国、美国的元首都是A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世袭 B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C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D直接领导政府,统帅武装力量10、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一边倒”政策 B不结盟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多边外交政策11、下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12、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 “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C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13、“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词。以下关于我国古代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汉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 B唐朝前期长安城的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C两宋时期城郊“草市”已经十分普遍D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清时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14、阅读“张一元”企业大事年表(部分),以下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时间 事件 1900年安徽人张文卿于北京花市创办张玉元茶庄 1906年在前门大栅栏开办第二家茶店,始称“张一元”193040年代开始利用电台、电影等手段进行广告宣传企业创办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清政府放松了“民间办厂”的限制在第二家茶店开业初期,经常有穿着改良的旗袍的女子和穿着西服的男子出入茶店二十年代开始中国人自办的电台与商业活动密切相关,非常重视广告播报“张一元”企业还可以通过商情类报刊进行广告宣传A B C D15、针对下列情况,我国采取相应政策是人均产量中国(1950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钢产量2.37kg538.3kg4kg发电量2.76kwh2949kwh10.9kwhA.没收官僚资本 B. 兴起“大跃进”运动 C.土地改革 D.优先发展重工业16、1960年11月,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毛泽东直接组织和指导三个调查组,分赴浙江、湖南、广东农村进行调研。并在这期间主持起草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这些行动表明中共中央A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B为八字方针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C放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速度 D坚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7、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上海资本家接受公私合营 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下线 超英赶美大炼钢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18、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从社会生活近代化的演变来看,民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新时尚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ABCD19、20世纪初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奢好和说话腔调,传布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何者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A报纸和广播 B铁路与飞机 C电视和电影 D网络与漫画20、“三角贸易”是15到19世纪西方殖民掠夺的一个重要方式。读右侧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航程B贩运的主要是A枪支和工艺品 B香料和布匹 C黑人奴隶 D黄金和白银21、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来源22、“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由平民出身、从事贸易或其他资本主义冒险事业的人组成的中产阶级的相应发展。到19世纪末,资产阶级政治家在西欧很多国家中担任最高领导职务,同贵族分享权力,因为出身不再能保证贵族对国家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的垄断。富有的资产阶级花钱买地产,模仿贵族的习惯和爱好,成了遍及欧洲各地的寻常的事。”上述现象主要说明A资本主义国家人民获得了自由平等 B工业革命促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C工商业的发展使贵族阶层扩大 D世界经济格局逐渐改变 23、英国崛起的进程是从16世纪开始的,直到19世纪,每个世纪都有其突出特征,使近代英国的历史节奏好像是以世纪为单位:16世纪社会和经济的变动首先迈步,推动着17世纪政治和思想改造,反过来又促进18世纪的经济“起飞”,带来社会的深刻变革,19世纪英国进入最辉煌时代。近代英国崛起的历程,似乎在验证着某种历史规律性。 大国衰落之鉴 根据材料,关于英国崛起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16世纪社会和经济的变动”是受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7世纪政治和思想改造”主要是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思想出现“18世纪的经济“起飞”是指英国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英国进入最辉煌时代”主要表现为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A B C D 24、很久以来,糖在欧洲只是作为药用并被视为一种舶来奢侈品,直到美洲被发现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由此推断在下表中,英国人均糖消费量与欧洲其它国家相比,呈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人均糖消费量(磅)欧洲(除英国外)英国16801750180008519019841018 A新航路开辟之初英国率先进行殖民掠夺活动 B圈地运动促使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英国逐步控制了海上霸权从而占据贸易优势 D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英国的生产力飞速提高25、1876年,美国为纪念建国100周年,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当时中国官员宁波海关文案李圭作为中图工商业的代表参加了这次博览会。当时,李圭在博览会上最有可能见到的最新科技成就展品是 汽车 飞机 蒸汽机车 贝尔电话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18分)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经历了从专制、人治到民主、法制的重要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战国时代晚期,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也已有了中央与地方的分层管理。秦始皇统一中国,将秦国已实行的制度施行于全国,汉承秦制,大体未改,但是经过三四代的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秦汉帝国政治制度的特征。(2分)材料二 在西方某些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著作中,总是津津乐道地称颂伯利克里时代的所谓民主政治,并以它的“优越性”来贬抑所谓的东方君主专制。在此,我们很有必要剖析一下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刘自成伯利克里时代新解(2)据材料二,以古代东西方政治为例,说明某些西方学者贬抑“东方君主专制”,赞美“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片面性。(8分)材料三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 “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3分) 材料四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4)材料四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落实的?(3分)综上探究,你获得哪些重要的认识?(2分)27. (17分) 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提出:“社会各阶层的衣、食、住方式绝不是无关紧要的。整理、重视这些场景是饶有兴趣的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明上河图(局部)(1)有人说“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图中可以反映出哪些历史信息?(3分) 材料二 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2)据材料二概括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近代化的表现。(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走向近代化的原因。(3分)材料三 1993年5月,粮票在我国停止发行使用,与粮票一起退出历史舞台的还有其它副食品票证。而布票,纺织品专用券、自行车券、缝纫机券等票证家族其它成员则在早几年已悄然淡出。而在此之前,买什么东西都要用票,买米用粮票、买煤用煤票,就连买件棉袄,还要用到棉花票。(3)材料三反映出了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2分)(4)农民的衣、食、住、行归根结底是与土地联系在一起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党和政府是如何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4分)28(15分)近年来南海局势和钓鱼岛之争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并引发学者们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了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把这项事业继承下来,并推向前进。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业得以奠定。 张传玺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三个阶段(1)用一句话概括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局面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汉时期如何推进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发展。 (6分)材料二:“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儒士与汉制),大新制作。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英总政务者日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在内者,则有寺,有监,有卫,有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 宋廉元史百官制(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初在政治制度设置上是如何传承与创新的?元朝的制度创新对“大一统”的中国有何积极意义?(5分)材料三: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客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和神圣职责。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3)中国政府颁布反分裂国家法的宗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性构想并分析提出这种战略性构想的历史和现实基础。(4分)浙江省湖州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历史答卷(3)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3分)(4)落实:颁布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选举人大代表,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等制度。(3分)认识:民主法制建设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民主制还是专制都有其优缺点,不断改革完善,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要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民主体制。(2分,任答2点给2分)27. (17分)(1)可以了解北宋的城市面貌;市民的生活;商品经济的发展。(3分)(2)表现:出现西式建筑;出现了与人们生活相关的近代企业,如邮 电、银行、轮船公司等;外来宗教的传播;饮食服装出现西化,如西餐、西服成为时尚。(4分,每点1分) 原因:上海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较早受到西方的冲击;近代的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产生较早,带动生活方式的变化;近代科学技术的传入,带来通讯与出行方式的变化;处于沿海地区,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任答三点,3分)(3)变化: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1分) 原因:改革开放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工农业产品丰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不断发展。(2分)。(4)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走上了农业集体化经营道路;(2分)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2分)28(15分)(1)影响: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或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成)。(2分)西汉的推动:解决郡国并行制问题,逐步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在汉承秦制基础上,设置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稳固国家政权,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通过文化“一统”加强政治“一统”。(任意两点4分)(2)传承:元朝中央政府的组织大都沿用宋制,中书省负责民政事务,枢密院负责军政事务;(1分) 创新:中央设置宣政院,对藏族地区实行管理。地方设置行省,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辖。(2分) 意义:宣政院的设置,标志着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2分) (3)宗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1分) 战略性构想:一国两制。(1分) 历史基础: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1分) 现实基础:两岸长期分离,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