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51376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平仄(z) 诘问(ji) 蘅芜苑(wn)B . 黛玉(di) 潇湘(xio) 废墟(x)C . 暧暧(i) 胡诌(zhu) 颦儿(pn)D . 翡翠(fi) 村坞(w) 皎皎(jio)2. (2分)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无端:无缘无故。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左右流之:捞取。B . 骈进:一同前进。 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马作的卢飞快:变作。C . 诘责:质问并责备。 煞它风景:破坏人的兴致。 万钟于我何加焉:什么好处。D . 呈报:报告(上级)。 伧俗:粗俗鄙陋。 尔辈不能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我校的教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上级教育部门表彰。B . 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百分之十。C . 当外国友人来到盐城游览时,受到盐城人民的热烈欢迎。D . 蒙古草原的八月,是一个天高云淡、绿草如茵的好地方,也是各地游人最佳的旅游圣地。4. (2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 ) A . 慧思B . 慧能C . 神秀D . 玄奘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5. (4分)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正当好年龄,长得又峻,已经把终身许给自己心爱的情郎了,谁料想一家大财主杖势欺人,强逼着要娶她。错别字:_改正: _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6分)6. (16分)按要求填空。 (1)“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2)念天地之悠悠,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山随平野尽,_。(李白渡荆门送别)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李煜相见欢) (5)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_,_。(礼记学记) (6)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以“_,_”描绘了春意乍露,若隐若现的美景 (7)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表现将士爱国热情的句子是“_,_”。 (8)挫折与磨难改变不了仁人志士的信念岳阳楼记中“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范仲淹的拳拳心语;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的壮志不改;过零丁洋中“_,_”是文天祥面对生死,取义成仁的抉择 (9)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美好乡村生活场景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 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26分)7. (21分)按要求改写句子:(1)模仿例句的修辞方法改写下面的句子。例:那票据好像黄叶跳着优美的舞蹈轻轻地落到地上。春风中一群小鸟在树上叫个不停。(2)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全国人民无时无刻在关心着地震灾区的人们。(3)用上关联词吧两个句子合为一句。他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法。他把自己的走法忘了。(4)改为不用引号的句子,意思不变。唐僧无奈地说:“悟空,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5)下面是一副对联,从备选字中找出合适的组成下联。备选字:心理事益更莫无精为做身神上联:有关家国书常读下联_8. (5分)读下面一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据新华社南京5日电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人员与4月上旬绘制出“全球甲烷排放地图”,得到国际关注。根据这个地图,我国的实际稻田甲烷排量仅为之前国际测量的四分之一。2000年全球稻田甲烷排放总量为25.6百万公吨,远低于当前普遍采用的估计量80百万公吨。据了解,1990年,IPCC第一次出具了全球稻田甲烷排放量为110百万公吨的评估报告,当时国际上估计中国每年稻田甲烷排放量为30百万公吨,这是南京土壤所研究组估算结果的4倍。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9. (10分)综合性学习。(1)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2)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认为陋室铭中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如今还有必要提倡吗?为什么? 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10. (1分)奥斯特洛夫斯基最后的著作是_。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1. (6分)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田家郑獬田家汩汩流水浑 , 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注释】浑:这里是满的意思。残照:夕阳。(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_”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2. (14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松江府通判许君传清刘大櫆许君讳曾裕,字仑高,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少卓荦有大志,年甫六龄,值母病笃 , 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于书无所不读。入赀补官,得通判松江水利船政。松江地滨海,旧设巡海之船,其名曰乌船。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其船遇风辄坏。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奸民取其货,而负其价直不还。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感泣。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故冬日水涸,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有司粗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君独以私一己之稇载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于口粮之外者至百余艘。君念穷民非有大奸宄,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干纪之诛,必加详报,则己虽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贳。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稇(kn)载:满载,这里指牟利多。(1)下列句子中的“之”与“禁之不止”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属予作文以记之B . 怅恨久之C . 水陆草木之花 D至之市D . 至之市(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从“聪颖出其辈类,于书无所不读”这句话可以看出许曾裕是一个勤学的人。B . 许曾裕体恤百姓,亲自试验乌船,解决了乌船遇风容易坏的问题。C . 松江府百姓 为了表达对许曾裕的尊敬,在河边立碑记下了他的许多实际。D . 许曾裕担任松江府通判期间执法严厉,他认为对私运货物的百姓要严惩,才能正民心。(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值母病笃:向者:而其弊始除:因潜请于布政辰:(4)翻译下列句子。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感泣。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九、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9分)13. (44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儿女朱自清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我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做丈夫已是勉强,做父亲更是不成。自然“子孙崇拜”,“儿童本位”的哲理或伦理,我也有些知道;既做着父亲,闭了眼抹杀孩子们的权利,知道是不行的。可惜这只是理论,实际上我是仍旧按照古老的传统,在野蛮地对付着,和普通的父亲一样。近来差不多是中年的人了,才渐渐觉得自己的残酷;想着孩子们受过的体罚和叱责,始终不能理解象抚摸着旧创痕一样,我的心酸溜溜的。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幸福的家庭么?我便是那一类的“幸福的家庭”!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开饭”的命令。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他们一递一个地跑着喊着,将命令传给厨房里佣人;便立刻抢着回来搬凳子。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于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接着可又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吃完了,纷纷爬下凳子,桌上是饭粒呀,汤汁呀,骨头呀,渣滓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吃饭而外,他们的大事便是游戏。游戏时,大的有大主意,小的有小主意,各自坚持不下,于是争执起来;或者大的欺负了小的,或者小的竞欺负了大的,被欺负的哭着嚷着,到我或妻的面前诉苦。我大抵仍旧要用老法子来判断的,但不理的时候也有。最为难的,是争夺玩具的时候:这一个的与那一个的是同样的东西,却偏要那一个的;而那一个便偏不答应。在这种情形之下,不论如何,终于是非哭了不可的。这些事件自然不至于天天全有。但大致总有好些起。我若坐在家里看书或写什么东西,管保一点钟里要分几回心,或站起来一两次的。若是雨天或礼拜日,孩子们在家的多,那么,摊开书竞看不下一行,提起笔也写不出一个字的事,也有过的。我常和妻说,“我们家真是成日的千军万马呀!”有时是不但“成日”,连夜里也有兵马在进行着,在有吃乳或生病的孩子的时候!我结婚那一年,才十九岁。二十一岁,有了阿九;二十三岁,又有了阿菜。那时我正象一匹野马,那能容忍这些累赘的鞍鞯,辔头,和缰绳?摆脱也知是不行的,但不自觉地时时在摆脱着。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日子,真苦了这两个孩子;真是难以宽宥的种种暴行呢!阿九才两岁半的样子,我们住在杭州的学校里。不知怎的,这孩子特别爱哭,又特别怕生人。一不见了母亲,或来了客,就哇哇地哭起来了。学校里住着许多人,我不能让他扰着他们,而客人也总是常有的;我懊恼极了,有一回,特地骗出了妻,关了门,将他按在地下打了一顿。这件事,妻到现在说起来,还觉得有些不忍;她说我的手太辣了,到底还是两岁半的孩子!我近年常想着那时的光景,也觉黯然。阿菜在台州,那是更小了;才过了周岁,还不大会走路。也是为了缠着母亲的缘故吧,我将她紧紧地按在墙角里,直哭喊了三四分钟;因此生了好几天病。妻说,那时真寒心呢!但我的苦痛也是真的。我曾给圣陶写信,说孩子们的磨折,实在无法奈何;有时竟觉着还是自杀的好。这虽是气愤的话,但这样的心情,确也有过的。后来孩子是多起来了,磨折也磨折得久了,少年的锋棱渐渐地钝起来了;加以增长的年岁了理性的裁制力,我能够忍耐了觉得从前真是个“不成材的父亲”,如我给另一个朋友信里所说。但我的孩子们在幼小时,确比别人的特别不安静,我至今还觉如此。我想这大约还是由于我们抚育不得法;从前只一味地责备孩子,让他们代我们负起责任,却未免是可耻的残酷了!(有删改)(1)本文的主要人物是_ , 为什么_?(2)本文的主要人物是_ , 为什么_?(3)联系全文,第一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我的心酸溜溜的”?(4)联系全文,第一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我的心酸溜溜的”?(5)第二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6)第二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7)赏析第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我们家真是成日的千军万马呀!(8)赏析第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我们家真是成日的千军万马呀!(9)作者在文末说自己是“不成材的父亲”,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眼中的朱自清是怎样的父亲?(10)作者在文末说自己是“不成材的父亲”,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眼中的朱自清是怎样的父亲?14. (15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中国人的“忍”“忍”字头上一把刀。每个耳聪目明的中国人或许都听过这句话。孔夫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孟夫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圣人们强调,为人做事,万般皆需忍受、忍耐。中国人因忍字而得以百炼成钢的数不胜数,因逞强好胜而走麦城的也不少。唐代高宗时,张公艺不仅位九世同堂,人生如此圆满,引得皇帝也羡慕,遂问其秘诀,张公艺在纸上写下“一百个忍字”。高宗喟叹,原来如此。大家耳熟能详的韩信,他早年能忍胯下之辱,终成大业,真个是“无度不丈夫”;后来却张扬高调,浑然忘记了“忍”字,颇有些“庸人得志”,最后横死吕后之手也就不冤。“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了遥想中的绚烂未来,人们忍受着当下的种种不堪,人们夸赞着“忍”,绝口不想提心中暗暗怀想的他日之收获;若百忍后仍不能得道,自然也会有诸多温润的慰藉理由。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其论中国人的性格一文中说,“中国人的性格的另一最大特点,是喜欢妥协,易屈服于公众舆论。”封建社会官场中的“见风使舵”,生活细节的“防患于未然”,平头百姓们普遍存在的谨小慎微、办事圆滑等特点,皆可在各怀心事的“忍”字上找到源头。罗素由是感叹,“没有什么能比中国人的忍耐性更令欧洲人吃惊的了”。一个忍字,两副面孔。一面是温和下的良善,一面是摇摆中的功利;有些人得道,有些人中毒。鲁迅笔下的冷漠看客,便是一“忍”成痴,浑浑噩噩,麻木不仁,无异于行尸走肉。忽然明白了鲁迅的可贵,只因他在崇尚忍耐的国度,居然可以从来不忍。“忍”字头上一把刀-“每临大事有静气”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暂时的隐忍蛰伏自是上策,然刀为利器,久忍终恐伤人。忍该忍之事,说当说之话,为比为之事。(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选文第三段除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它有何作用? (3)第二段结尾处的“忍受”、“忍耐”两个词语是否重复累赘?为什么? 十、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5. (5分)每个人都想追求快乐。其实快乐就在你身边,它并不遥远,每个人都拥有一把开启快乐的钥匙;阅读经典可以快乐,欣赏美景也会快乐;参加运动可以快乐,帮助别人也会快乐;承担责任也是一种快乐发现并拥有快乐的钥匙就能带给你别样的体验。请以“快乐的钥匙”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字数不少于600字;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5-1、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6分)6-1、6-2、6-3、6-4、6-5、6-6、6-7、6-8、6-9、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26分)7-1、7-2、7-3、7-4、7-5、8-1、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9-1、9-2、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10-1、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1-1、11-2、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2-1、12-2、12-3、12-4、九、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9分)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3-10、14-1、14-2、14-3、十、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