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51087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B . 青海湖,醉人的湖,那充满梦幻色彩的奇异景色总是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安之若素 , 久久不愿离去。C . 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沾满灰尘的小阁楼。D . 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B . 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C . 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D . 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关键。3. (2分)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现在,科技治霾已经成为共识,希望科技可以治理雾霾,还我们一个蓝天。与此同时,各个省市环保部门也在加快推进科技治霾的进程。如果舍本而逐末,那么雾霾的治理效果将大打折扣。雾霾是当今各大舆论场不可避免的热点,而日新月异的新科技、新手段为雾霾问题的解决带来一道曙光。但环境污染的主体在人,根治雾霾在于约束人的行为,科技只能为治理雾霾提供依据和手段。很久以来,科技部就已经开始探索科技治霾的路径A . B . C . D . 二、 默写 (共1题;共10分)4. (10分)古诗文默写。兔从狗窦入,_。中庭生旅谷,_。十五从军征_,悠悠,_。南乡子_?_。莽红尘、何处觅知音?满江红朝天子咏喇叭中描写喇叭、唢呐特点的句子是“_”,描写喇叭功用的句子是“_”。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_,_;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5分)5.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巨大的火山突然爆发,狂风呼啸,气浪灼人,沙石飞腾,岩浆横溢,霎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火山摧毁了生命,抹掉了生机,骸骨无存。多少年过去了,一粒粒树的种子飘来,一声惊雷过后,雨水把它们唤醒。悬崖上,山岭间,一片郁郁葱葱。几年过后,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我们看到的是zh tin br,ho hn w yn般绿色的海。(选自地下森林断想有删改)(1)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_气浪灼人骸骨无存(2)写出文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zh tin b rho hn w yn_6. (11分)恩施是民歌的海洋,恩施民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动人的音符之一。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名曲“下里巴人”就盛传于巴山楚水;2012年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曾多次播出“恩施民歌”专题。优秀的文化需要保护、传承和推介。为了让恩施民歌这朵奇葩常开不败,学校开展“恩施民歌”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请你从地位或内容方面,用简明的语言为恩施民歌名曲龙船调写一段推介词。 (2)请将下面清江河歌词选段仿写完整。清江河水清又长, 清江河水清又长,五里沙洲十里浪。 五里沙洲十里浪。妹摇桨来哥撒网, _,滩上滩下忙又忙。 歌满江来鱼满舱。(3)结合题(2)中清江河选段和下面筛子关门眼睛多选段,说说恩施民歌有哪些主要特点。男:对河对面斜对门, 女:铜盆淘米用手搓,看到我小妹长成人。 事事难为我情哥。早盼爹妈来下聘, 本想留郎吃顿饭,晚盼父母请媒人。 筛子关门眼晴多。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7. (5分) 有很多成语可以形容三国演义水浒传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请你从“恩重如山”“惺惺相惜”“尔虞我诈”“同室操戈”中任选一个成语,说说可以用它形容作品中人物之间谁与谁的关系,并说明理由。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9分)8. (49分)阅读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1)词语积累: 摧:_。甲光:_。甲,指_。金鳞开:_。金:_。角:_。塞上燕脂凝夜紫:_。临:_。霜重鼓寒:_。声不起:_。玉龙:_。君:_。(2)本诗选自_,作者_(790816),_著名诗人,史称为“_”,汉族,河南福昌人。字_,与_,_并称唐代“三李”。李贺是中唐_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3)首联写景又写事:第一句运用_和比喻,渲染一个“压”字,把敌军_,_,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第二句写_,借日光显示_。 颔联从听觉和_两方面渲染_。颈联写_的场面。尾联引用_写出将士_。(4)后四句写唐军将士_,_。“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_,_”;“临易水”既表明_,又暗示_。接着描写_: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 (5)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在_,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_,表现悲壮鏖战场面;一个在_,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这首诗有鲜明的色彩,如_、_和_,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_、_、_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6)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战国时_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他慷慨而歌:“_,_!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9. (14分)文言文阅读甲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节选)乙文向文宣、习子舆,天下之名儒也,均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儒学之精华。向嗜酒,每饮必醉,无酒不欢,然性恶鱼;习嗜鱼,无鱼则粒米难进,然性恶酒。适习游历至,向宴之于桃园。盘碗杂陈,独无鱼。习举目无下箸处。向举爵劝酒,习蹙额隐忍而不发,私泼酒于地。酒过三巡,习启齿曰:“此地滨海,何无鱼耶?”向曰:“多矣。鲃鲈鲀鱿、青草鲂鲤、鲑鲥鲱鳀,应有尽有,何言无?”习曰:“然则席间为何不见?”向曰:“某性恶鱼。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以不敢以鱼亵先生。”习默然。明日,习宴向于竹林。鱼鲜满桌而无酒。习揖向坐,堆笑曰:“酒,吾之所恶也,己所不欲,不敢施于君子;鱼,吾之所好也,己之所欲,欲与君共之。”向嗅鱼腥而大哕,挣扎而起,扶墙归。自是,向、习二人无往还焉。(绘图双百喻勿施)(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先帝不以臣卑鄙 _遂许先帝以驱驰 _然性恶鱼 _扶墙归 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白话文。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此地滨海,何无鱼耶?(3)乙文中的两人为什么出现不相往来的结果?甲文中刘备与诸葛亮的相处给我们在人际交往方面带来怎样的启示?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10. (25分)阅读以下文段,回答小题。带白蘑菇回家妈妈爱吃蘑菇。到青海出差,在幽蓝的天穹与黛绿的草原之间,见到点点闪烁的白星。那不是星星,是草原上的白蘑菇。路旁有三三两两的藏胞,坐在五颜六色的口袋中间,仰着褐色的面庞,向经过的汽车微笑。袋子口,颤巍巍地露出花蕾般的白蘑菇。从马岛运回的途中,我买了一袋白蘑菇,预备两天后坐火车带回北京。回到宾馆,铺下一张报纸,将蘑菇一柄柄小伞朝天,摆在地毯上,一如它们生长在草原时的模样。小姐进来整理卫生,细细的眉头皱了起来。我忙说,我要把它们带回去送给妈妈。小姐就暖暖地笑了,说您必须把蘑菇翻个身,让菌根朝上,不然蘑菇会烂的。草原上的白蘑菇最难保存。听了小姐的话,我让白蘑菇趴在地上,好像晒太阳的小胖孩儿,温润而圆滑地裸露在空气中。上火车的日子到了,小姐帮我找来一只小纸箱,用剪刀戳了许多梅花形的小洞,把白蘑菇妥妥地安放进去。进了卧铺车厢,我小心翼翼地把纸箱塞在床下。对面一位青海大汉说,箱子上捅了那多的洞,想必带的是活物了。小鸡?小鸭?怎么没听见叫?天气太热,可别憋死了。我说,带的是草原上的白蘑菇,送给妈妈。他轻轻地重复,哦,妈妈好像这个词语对他已十分陌生。半晌他才接着说,只是你这样的带法,到不了兰州,蘑菇就得烂成污水。我大惊失色说,那可怎么办?他说,你在卧铺下面铺开几张纸,把蘑菇晾开,保持通风。我依法处置,摆了一床底的蘑菇。每日数次拨弄,好像育秧的老农。蘑菇们平安地穿兰州,越宝鸡,直逼郑州不料中原一带,酷热无比,车厢内闷热如桑拿浴池,令人窒息。青海汉子不放心地蹲下检查,突然叫道:快想办法!出黑汁了,而且蘑菇表面已生出白膜,再捂下去,就不能吃了!我束手无策。【A】青海大汉二话不说,把我的白蘑菇,重新装进浑身是洞的纸箱,我说,这不是更糟了?他并不解释,三下五除二,把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对周围的人说:烦请各位把自家的东西,拿到别处去放。腾出这个小桌,来放小箱子。箱子里装的是咱青海湖的白蘑菇,她要带回北京给妈妈。我们把窗户开大,让风不停地灌进箱子,蘑菇就坏不了啦。大家帮帮忙。我们都有妈妈。人们无声地把面包、咸鸭蛋和可乐瓶子移开,为我腾出一方洁净的桌面。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白蘑菇黑色的汁液,渐渐被蒸发了,烘成干燥的标本。青海大汉坐的窗口是迎风的一面,疾风把他的头发卷得乱如蒿草。若不是为了这一箱蘑菇,窗子原不必开得这样大。我几次歉意地说同他换换,他一摆手说:草原上的风比这还大。终于,北京到了。我拎起蘑菇箱子同车友们告别,对大家说,我代表自己和妈妈谢谢你们!大家说,你快回家去看妈妈吧。由于路上蒸发了水分,白蘑菇比以前轻了许多。我走得很快,就要出站台的时候,【B】青海汉子追上我,说,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忘了同你交代白蘑菇炖鸡最鲜。妈妈喝着鸡汤说,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选自毕淑敏散文)(1)本文叙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白蘑菇回家”可谓是一波三折,请简要概括故事内容。(2)结合文章情节,分析结尾“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这句话的表层和深层含义?(3)文中【A】【B】两处的画线句使用了两种称呼“青海大汉”和“青海汉子”,请说说作者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大汉”和“汉子”怎样不同的性格特征?(4)“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表达效果如何?(5)“妈妈”一词在文中反复出现,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用意。11. (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男孩别哭门前有溪,稍远有河,被山岭围着,村只得算山村。山村的孩子一天的时间多是在山里度过,而雨,说下就下,它才不管你回没回家。这样,很多时候我们必须遭遇睛出雨归的劫数。灿烂出门,颓丧回家,这是谁也不愿经历的。很多事情,甚至包括人生的命运,都得是这种结局。有什么办法呢?雨总是起于黄昏,当我们担着柴禾走在蜿蜒山道上的时候,潇潇暮雨要么从后面赶上来,要么在前面截住你,想避都避不开。这时,心情就会像四合的暮色,突然黯淡下来。怎么不黯淡呢?肩上的担子这么重,家还这么远,路又这么崎岖。雨加重了肩上的担子,又阻碍了归路的脚步,透过雨幕,家就显得更加遥远难及。而雨,又不是平时活泼妙巧的那种,而是阴阴的,凄凄的,带点巫性,又带点魅气。印象最深的是十岁那年秋天,独自一个担着柴禾走在黄昏的山路上,山雨沙沙从身后而来,像一张阴暗之网,一下子就将我罩进去了,那颗本来就因孤寂而伤感的心,便进而变得绝望。仿佛淹过我的不是山雨,而是令人窒息的黑水。山雨打湿我的头发,山雨浸透我的衣服,山雨像黑寡妇赖在我的柴禾里,要享受坐滑杆的感觉。柴禾在肩上重若千钧,我把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又从右肩换到左肩,稚肩在与柴担热烈切磋的过程中慢慢火辣,慢慢红肿。脚在山路上不敢停下来,一停就颤得厉害。终于一个趔趄,柴禾从柴担两头滑落下来,柴担弹得老远。我一屁股坐在青石板上放声大哭。山雨沙沙无边,冷寞地下着,没半点怜惜之情,战哭得更伤心了。雨浇灭了我的哭声,在山中没有半点回音,群峰座座在雨中都一副事不关已的样子,我感到小小的自己被大大的世界完全给遗弃了。我坐在青石板上,根本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只能把剩下的那一点气力也哭尽。父亲,我的亲亲父亲,就在这时从山坳的拐角处出现了,他一下子把我从恐惧和绝望的深水区捞救上来。我无法说出那一刻心中的感受。我只知道,那-一刻他温暖的笑容会让我珍藏一辈子,感激一辈子。是父亲温暖的笑容给了我在这个世上继缕前行的勇气,要不然我真会沿原路退离这个陌生的世界。嗨,男孩别哭,我们回家。父亲对我吆喝道。然后像秩起一棵被雨淋趴的庄稼那样将我扶起。男孩,别哭。二十多年后,当我脱口对自己儿子也说这话时,我才发现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竟是一种成长的标识。只是我儿子面对的不再是山雨带来的困扰,我怀疑父亲的父亲肯定也对父亲说了这四个字。而我儿子的儿子也将套在某个未知的时刻对他儿子说出这四个字,后来我看美国著名的成长伤感片,题目竟就用了这四个字:男孩,别哭。只是里面的主人公没能跨越这道标识,死了。(1)本文写景的手法很多,请你举例说明其中的一个特点及其作用。(2)文中的“我”是怎样一个人?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将结尾第二段中“父亲对我吆喝道”改为“父亲对我亲切地说”会影响原意的表达吗?说出理由来。(4)你认为文章结尾引出美国影片男孩,别哭,并交代主人公“死了”这一结局的用意是什么?(5)本文刻画人物的手法有哪些?请你至少从两个角度分别举例加以说明。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保留自己的一份兴趣和爱好,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在寻常的家庭生活中,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中,拥有一份快乐的心情,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 请以“ , 让生活更美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请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题目补充完整,如“爱”“阅读”“拥有快乐”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XXX”代替。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默写 (共1题;共10分)4-1、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5分)5-1、5-2、6-1、6-2、6-3、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7-1、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9分)8-1、8-2、8-3、8-4、8-5、8-6、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9-1、9-2、9-3、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10-1、10-2、10-3、10-4、10-5、11-1、11-2、11-3、11-4、11-5、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