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49474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知识积累 (共7题;共35分)1. (4分)请在下边的方框内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目光如j _;意思:_循规蹈j _;意思:_2. (2分)(2017临沂)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A . 藩篱 口头蝉 滚瓜烂熟 蛛丝马迹B . 门楣 城隍庙 长吁短叹 不容置疑C . 缄默 里程碑 消声匿迹 顾名思义D . 愧怍 中轴线 语无伦次 因地治宜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最近,微信朋友圈中流行一篇文章素颜湖南,该文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湖南的众多美食、美景及民风民俗。B . 钓鱼岛是中国的,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人的阴谋得逞;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日本领导人将把两国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C .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 , 但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社会发展仍需大力提倡节约。D经过长期大量的试验,光是由波长极短的电磁波组成,这一事实看来已经铁证如山。4. (2分)(2013杭州)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B . 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将产生极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C . 二泉映月自始至终让人感受到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想情感,同时,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去世与风格也让人叹为观止。D . 今年母亲节来临之前,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在母亲节为自己的母亲自制一个充满爱心的礼物,从而在校园浓郁地营造出感恩母亲的节日气氛。5. (3分)默写。 (1)_,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所发表的演讲中引用“_,_”来寄语中俄关系将继续破浪前行。(李白行路难) 6. (2分)阅读下面名著中的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鲁迅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下面这段文字写的是唐僧取经途中的什么磨难?你从这段文字中读出了什么“人情世故”?这妖精是牛魔王的儿子,我与他父亲相识,若论将起来,还是他老叔哩,他怎敢害我师父?我们趁早去来。磨难:_人情世故:_7. (20分)(2014恩施州)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材料,回答问题。关于汉字的主题阅读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从古至今一直在使用的最古老的自源性文字。时至今日,随不同文明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诞生的各种文字,只有汉字能够一帆五千载。作为世界上生命力最长的文字,汉字保存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为丰富的纪录。【汉字起源】大约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地方,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它们整齐规范,并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具备了简单文字的特征,学者们认为这可能是汉字的萌芽。汉字形成为系统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考古证实,在商朝早期,中国文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现。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仓颉造字】仓颉 , 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生于陕西省白水县杨武村鸟羽山(另一说山西临汾人)享年110岁,为4800年前轩辕黄帝左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汉字演变】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形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成扁方形;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形体就稳定下来: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来了。【文字纵横】文字时期数量字体状态中国汉字公元前3000年约4500个(甲骨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全世界至今有16亿人使用希腊字母公元前750年24个大写字母至今仍在使用玛雅文符号公元前2500年约270个几何体 头字体消失了500多年巴比伦楔形文字公元前3200年640个基本字刻符、岩画、文字画、图画字消失了2100年埃及圣书字公元前3000年2000多个符号碑铭体、僧侣体大众体消失了500多年古印度哈拉巴文字公元前2300年500个符号印章文字消失了3800年【文化基因】汉字是中国故事的目录。中国是汉字的故乡,有多少个汉字就有多少个故事。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画卷。几千年来的风俗礼仪、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几乎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对所要反映的事物的摩画、概括和美化之中。汉字是中国精神的凝练。中国人从孩提时代就开始捉笔写字,练习的是书法,打造的却是性格与魂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因。每一个汉字都是劳动的产物,是古代中国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描摹。一部汉语词典,就是一个海量信息光盘,贮存着中华文明丰富而神秘的密码,遗传着文化精神坚固而完整的信息。(根据汉字五千年等资料整理)(1)写出表格材料【文字纵横】反映的主要信息。(2)阅读材料【汉字演变】,为什么说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形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3)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每个汉字都是劳动的产物,是古代中国人对大自然的认识与描摹,请仿照示例举出两个例子。示例:休,是由“人”与“木”组成,指的是一个人靠在树下休息。(4)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不重视汉字的书写和使用:键盘敲击替代了汉字书写,提笔忘字的现象屡见不鲜,广告宣传语中错别字也时有发现针对这种现状,你的观点是什么?有什么好的建议?。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0分)8. (30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题。善良的种子朱成玉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她呼天抢地。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1)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父亲是有名的“抠王”( )“女人”的种子被偷 ( )( )(2)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为什么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3)第段和第段两个划线语句矛盾吗?为什么?请结合父亲不同心境简要说说。(4)选文第段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目的是什么?(5)仔细揣摩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结合全文,说说好在哪里。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6)你如何看待文中父亲的行为?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9. (30分)阅读文章第六段并回答问题。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又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1)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第1段文字中哪些地方能看出父亲爱子心切?(3)南京的景点很多,像夫子庙、玄武湖等,作者为什么不写在南京的见闻?(4)找出段落间起过渡性作用的句子,请写在下面。(5)第二段中两个“聪明”各有什么含义?表明作者怎样的心情?(6)如果类似的事发生在你身上,你是否也会像作者一样呢?三、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10. (2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 , 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 , 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 箪瓢屡空 , 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注释】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离开。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个补丁。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因以为号焉_ 便欣然忘食_性嗜酒_ 既醉而退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或置酒而招之A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 . 渔人甚异之C . 于厅事之东北角D . 何陋之有(3)根据要求,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先 生 不 知 何 许 人 也 (标在主谓之间)亦 不 详 其 姓 字 (标在动宾之间)(4)翻译句子。好读书,不求甚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请简述上文中的五柳先生和陋室铭中的刘禹锡在情怀或志趣方面的相似之处。(不少于两点)11. (13分)(2015山东菏泽)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 , 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注】养晦堂:刘蓉居室名。浸淫:渐渐扩展。踬:跌绊。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B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C . 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D . 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B . 丹之爱,宜乎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C . 命童子取土平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D .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_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_(4)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5)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_;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_。12. (11分)(2015江苏徐州)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 , 完成1-4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1)凄神寒骨(_ ) (2) 而适类于余(_ )(3)而善鉴万类(_ ) (4) 乐而不能去也(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_(2)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_ (3)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 。_(3)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因小石潭“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作者“乃记之而去”。“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作者在空寂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B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侧面衬托潭水清澈。“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则从正面直接写愚溪的清澈减低,光洁如玉。C .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小潭源流的蜿蜒曲折。“不可以溉灌”“大舟不可入也”“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连用五个否定词,交代了作者以“愚溪”命名的原因。D .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忧伤与凄凉。“今是溪独见辱于愚”则表现了作者对愚溪的厌恶之情。(4)文中下列几组加下划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B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面山而居C . 于是作八愚诗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 寂寥而莫我知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13. (5分)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知识积累 (共7题;共35分)1-1、2-1、3-1、4-1、5-1、5-2、6-1、7-1、7-2、7-3、7-4、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0分)8-1、8-2、8-3、8-4、8-5、8-6、9-1、9-2、9-3、9-4、9-5、9-6、三、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10-1、10-2、10-3、10-4、10-5、11-1、11-2、11-3、11-4、11-5、12-1、12-2、12-3、12-4、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