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4课《 探索宇宙》教案(汪福堂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49452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4课《 探索宇宙》教案(汪福堂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4课《 探索宇宙》教案(汪福堂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4课《 探索宇宙》教案(汪福堂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六下探索宇宙教案教学内容:探索宇宙教学目标:1科学认知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2) 认识到空间科学对现代生活2. 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2)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教学时间6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 科学概念 银河系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是用来计量恒星距离的单位;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2. 过程与方法 了解宇宙的组成结构,认识到宇宙是运动着的、膨胀着的;能对提供的资料和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和成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课外能积极地从事有关宇宙的信息收集活动;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有关宇宙的信息;认识和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从事科学事业是要付出艰辛的,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可敬的;意识到物质世界是运动和变化的。 【教学准备】有关宇宙的各种信息: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宇宙的信息。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 回忆一下,太阳系是怎样一个星系?2. 太阳系在宇宙中是惟一的吗?二、认识宇宙的组成结构 1. 天空中的每一颗恒星都类似太阳一样发光发热,也有可能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通过观察星空,我们就知道有许多这样的系统。我们的太阳系属于一个恒星集团银河系。 2. 出示银河系俯视和侧视的图片,说说你们觉得银河系像什么?3. 阅读课本资料,说说 银河系中有多少颗恒星?银河系有多大?4. 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看得出来吗?光年是一个什么单位?1 光年等于多少千米?算一算。 5. 了解了银河系,你们有什么感受?6. 教师小结:银河系大约由 1000 亿到 2000 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 10 万光年。但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 100 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目前我们已经能观测到距我们 120 亿光年的宇宙空间,但还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宇宙还处于青年时期,还在长大,还在膨胀。 三、认识恒星的运动变化 1. 组成宇宙的恒星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 2. 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录像资料。 3. 新星爆炸是怎么回事?你们有没有收集到这方面的资料。 4. 你们能用一个词来描述恒星吗?能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个宇宙吗?四、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 我们看到的这些资料,是人类不断对宇宙进行探索的结果。 2. 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你知道吗? 3. 人类在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有哪些杰出人物?他们分别有哪些贡献?4. 补充一些相关资料。 五、教学小结 第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系范围内的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天体。2.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3. 向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1、 导言:同学们,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宇宙空间里有许许多多星体,你都知道有哪些星体呢?你还知道有哪些呢?(小结)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人类为了更加科学的研究星体探索宇宙空间,把你们所知道的星体进行了科学的归类,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进一步学习宇宙探索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2、 揭示目标: 谈到宇宙探索,你都想知道些什么?生。大家所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人类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也是人类已经和即将揭开的宇宙秘密,今天老师和大家重点来研究太阳系范围内的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天体。(板书)3、 自学那么,什么叫恒星?什么叫行星?什么又叫卫星呢?在太阳的周围一共有几颗大行星呢?带着这些问题请大家自学教材78页,那里有我们大家所关注的问题答案。4、 反馈:通过大家自学你知道什么叫恒星吗?生汇报:恒星、行星、卫星及九大行星二、 自主探究:1、 分工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太阳系、探索宇宙,我们今天就以小组为单位来分工探究与考察。为了使我们每个小组研究的任务更加明确细致,我们首先来进行一下分工:这样我们临时成立6个探索队,我们就以要了解的科学内容分为恒星队 、行星甲队、行星乙队、行星丙队、卫星队、流星队、彗星队(出示分组情况表)2、 要求:下面老师提出以下要求:每队由队长带领组员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不同任务,每一组的任务都有不同的要求,都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档案袋里。 老师的建议:你们的任务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去解决:1、 图书角查找相关资料;2、 浏览教材;3、 电脑课件4、 观看看图片;5、 参观天文展版;6、 上网查阅资料;(相关网站)7、 向听课的教师请教或邀请听课的老师和你们一起去探究;我给你们20分钟的时间,小组长首先要分好工,考察完毕后,希望你们通过不同的形式汇报你们小队的收获。你们知道该怎么做了吗?好,下面我们探究考察开始。三、 汇报探究结果汇报你们科学探究的结果四、 课时总结通过今天我们的科学探究,你有什么收获?生:(略 )五、 学生质疑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六、 教育激励同学们,今天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通过各种形式探索了太阳系,了解了许多关于宇宙的奥秘,由于时间有限,同学们还有很多的感性趣的问题没有解决,这没有关系,这本文件夹老师把它送给你们,希望我们在业余时间里继续探索,把收集到的资料图片和你们研究性学习的心得都收入其中,把你们的探索资料簿装得更多更丰满!从小长本领,长大真正飞向太空,探索无穷的宇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人类造福!第3课时【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宇宙运动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运动着的 过程与方法: 1、对的资料或收集的资料信息 2、学习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过程 情感与价值观: 1、从人类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发展的 2、意识到宇宙运动着的 【教学重点】认识宇宙的结构和运动宇宙系统的概念 【教学难点】学习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宇宙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 学生:课前收集宇宙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膨胀的宇宙 1、情境导入:同学们2003年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5号”的发射让“千年飞天梦今朝变成真”现在就让一起乘坐“神舟号”飞船到太空遨游去宇宙 2、师:先来到地球家园的所在地太阳系回想一下太阳系怎样星系? (太阳系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的由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含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3、提问:太阳系在宇宙中唯一的吗? 4、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们认识:太阳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太阳系在宇宙中并唯一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5、(出示银河系俯视和侧视的图片)让看看银河系的模样吧!说说你们觉得银河系像? (银河系俯视像巨大的漩涡侧看像中心略鼓的大圆盘) 6、阅读教材资料说说银河系中有多少颗恒星?银河系有多大? (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7、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看得吗?光年?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算一算 8、了银河系你们有感受? 9、讲解:银河系还宇宙的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10、:已知的宇宙空间到底有多大呢? (说明: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观测到距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但仍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且科学家宇宙正青年时期还在长大还在膨胀之中!教师简单介绍红移) 二、充满活力的宇宙 1、师:组成宇宙的恒星究竟怎样的呢?来一下它们 2、组织学生观看的录像资料并展示恒星一生中的几个阶段的图片和资料 (恒星的一生: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燃料消耗殆尽膨胀变成巨星或超巨星爆炸成超新星变成黑洞或中子星;或者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小型或中等恒星变成红巨星燃料耗尽而缩小变成白矮星能量耗尽变成黑矮星) 3、新星爆炸怎么回事?你有收集到这的资料 4、学生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5、小结:如同人体的细胞在新陈代谢一样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也有许多恒星消亡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有些恒星自身在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恒星在向外抛射物质也正如此的宇宙充满了活力 三、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谈话:自古人类就对宇宙充满了幻想向往着飞向太空看到的资料正人类地对宇宙的结果 2、你知道我国在宇宙了哪些成就吗? (1、我国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 (2、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的地位 3、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人的飞天梦想现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3、你还知道在人类宇宙的历程中有哪些代表人物?分别有哪些? 4、学生们谈的想法 5、教师补充资料并选择性的详细介绍 6、小结:人类对宇宙的探测工具改进的过程体现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宇航事业的发展让感受到了民族的尊严和自豪感;更不会忘记无数科学家和宇航员为人类遨游太空的理想体现出的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人类对宇宙的止境的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宇宙和人类宇宙的资料 1、学生书籍、网络、影视等方法收集;2、学生对资料分类整理如天体资料、工具、航天故事等;3、学生黑板报、科技手抄报等展示交流)板书设计: 探索宇宙一、宇宙空间的天体系统: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 二、宇宙运动的膨胀的充满活力 第4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工具。2、注重事实,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合作与交流。3、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解释与结论。教学重点:了解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工具。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 、导入: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你们对宇宙一定有了一些了解,请同学来说一下。引入对于宇宙的学习。二、活动过程:(一)活动一:人类是怎样观察天体的?1、交流古代人类是怎样观察天体的?2、交流望远镜的发展。望远镜的发展史:(1、折射望远镜:最早的天文望远镜是折射望远镜,是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1607年发明的。他用这架望远镜观察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以及木星的4颗卫星。(2、反射望远镜:1672年牛顿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能更清晰的观测到比较暗天体。(3、射电望远镜:好比是天文学家的“顺风耳”,随着地球的运动,望远镜扫射天空,接受天体发来的无线电波,天文学家就是通过它捕捉来自宇宙的各种信息的。(4、空间望远镜:自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来,全国先后发射了数以百计的人造卫星及宇宙飞行器用于天文观测。著名的哈勃望远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空间望远镜,人们把它的诞生看成是天文学走向空间时代的一座里程碑。(二)活动二:走进航天展厅、结合教材插图交流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果?、交流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历程,得出人类探索宇宙的征程是漫长而曲折的。、交流感受。4拓展活动:讨论人类对宇宙的探测有何意义?宇宙探测具有时代的意义,使人们对一些天体(包括地球本身)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宇宙探测还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三)活动三:做个活火箭工程师教师:你知道“万户”吗?能说说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万户的故事。教师:古代的火箭曾以火药作为动力,你知道现在的火箭用什么做动力吗?学生回答。教师:现在我们用气球做实验来研究火箭的动力问题。学生做气球实验。观察思考:气球是靠什么力量前进的?学生交流。教师:火箭工作的原理是用了反冲力的原理,燃料在一个特制的燃烧室里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向下喷出,火箭便向前飞去。现在我们自己动手来制作一枚火箭。学生制作火箭并试飞。学生研究:哪些因素影响火箭的飞行?你有什么办法让火箭飞的更直、更高?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里。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教师:现在我们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火箭工程师,要成为真正的火箭工程师还需要学习很多,希望同学们努力!我们国家有许多为了祖国的火箭、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钱学森爷爷就是其中的一位,你知道他的故事吗?学生交流。教师:我们应该学习钱学森爷爷的哪些精神?学生交流。三. 教学总结第5课时一、教学目标:1.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2.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3.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载人航天成就在体现我国的综合实力及提升国际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二、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 图片:东方红一号、神州五号发射、“嫦娥奔月”、“鹊桥相会”。 教师:从以上图片中你能从以上的每一张图片得到怎样的信息? 学生:“嫦娥奔月”、“鹊桥相会”等美丽的神话故事,是我们的祖先向往着浩瀚的星空,对于地球以外世界的想象。“东方红一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神州五号”的发射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教师:从古代人类向往宇宙,到实现飞天梦,人类一直在探索着宇宙。(二)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教师:那么,人类认识宇宙是怎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科学家的发现、学说是你了解的?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后整理自己原有的知识,进行课堂全班性的交流知识介绍:(学生提到的或讲述很到位的,教师可以不讲) 对于地球上的万物,我们的古人认为是由“盘古开天”形成的,天圆地方;后来随着农业作物的生产,地域间进行贸易,交通发展起来,人们逐步发现地球是圆的;天文学的发展,在观测天体的运动规律基础上,对地球的了解越来越多 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开始于地球在宇宙的位置,有这样一段发展过程: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就已提出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公元14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发表了他的13卷巨著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根据这一学说,地为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这一学说从表观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现象,又符合上帝创造人类、地球必然在宇宙中居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宗教教义,因而流传时间长达1300余年。 16世纪初,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1543年,在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中系统地提出了日心说。在他阐释的日心体系中,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他对星空,尤其是对行星的运动状况做了将近40年的观测计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 意大利学者布鲁诺进一步认为,太阳只是无数恒星中的一颗,仅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认识使哥白尼日心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由于日心说危及到当时罗马教会的思想统治,反动教会对布鲁诺恨之入骨,用种种恐怖手段逼迫布鲁诺放弃日心说,布鲁诺宁死不屈,最后被活活烧死。 以后的许多科学家利用更先进的观测仪器,经过了长期的观察、总结、计算,从而最终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地动学说。地球的地位从居宇宙之中的特殊天体降为绕太阳运动的一颗普通行星。 “地心说”已经在16世纪时被否定了,“日心说”也随着人们对宇宙越来越多的了解,渐渐露出它的不完整性。 (三)追溯历史(借助多媒体展示)教师:我们知道天体之间相距很遥远,用我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来描述它们之间距离,显得不够用了。在天文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有:l.y(光年光在一年在真空中所经过的路程),AU(一个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光年约是天文单位的1014倍。人类最先了解的是与地球并称为“九大行星”的:水星、金星、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在这些行星中,你知道哪些星球,或者你最想知道哪个星球? (用媒体资料对学生的个人经验进行提升) (根据学生的叙述,在“九大行星”有选择性的点击对应的片断。) 由“九大行星”、卫星、彗星以及其他星际物质,构成了太阳系。 太阳系,据我们现在的了解,并不是整个宇宙,在太阳系之外,还有许多恒星。 知识介绍: 1608年,荷兰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明了望远镜。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里略亲自动手制作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并不断改进,用来观察天体,发现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金星月相、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发现了茫茫银河由无数个恒星所组成。(展示银河系的大致结构和图片) 1718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通过观测和分析,首次指出恒星不动的概念是错误的。1783年,另一位科学家赫歇尔通过对所观测到的大量恒星运动的统计分析,发现太阳以大约每秒20千米的速度朝着织女星方向运动。太阳空间运动的发现彻底动摇了哥白尼的日心体系中太阳固定不动的观念。 1917年,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通过对银河系内天体分布的分析,确认太阳并不位于银河系的中心,而是处于相对说来比较靠近银河系边缘的地方。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毫无特殊地位可言的普通恒星,地球更谈不到了。 教师:到这里,人们认为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 知识介绍: 20世纪初,美国威尔逊山天文台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口径的2.5米天文望远镜。1923年10月6日,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利用这台望远镜拍摄了仙女星云的照片,推算出仙女星云的距离为225万光年,远远超出银河系范围。 教师:随着仙女星系以及其他河外星系的发现,人们从恒星世界走入星系世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又大大地跨进了一步。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在不断的完善着,在这其中起着及其重要作用是的观测工具的改进和更新,以及人类在宇航技术方面的努力,它们把人类了解的空间不断的向外延伸。如我们熟知的在宇宙空间工作的哈勃望远镜,它不断的向地面传输空间照片,对人类了解浩瀚的宇宙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美国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等三位航天员,乘坐“阿波罗11号”,第一次登上了月球。1971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宇宙空间站“礼炮号”,从地球以外的地方来认识宇宙,探索它的奥秘。 我们中国也不甘人后,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75年11月26日,发射“返回型遥感卫星1号”,并于三天后回收成功;1981年9月20日,成功地实现了“一箭多星”得发射;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太空中绕地球14圈后,安全返回。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后,我国将在2010年实现月球探测计划。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以观看“宇宙之旅”片断的形式,回顾了人类了解宇宙的过程。能不能谈谈你们的感受? 当然,还有一些关于宇宙的知识,同学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课堂上没来得及进行交流的,课后大家可以再继续探讨。 说不定,多少年以后,我们在座的同学们中间,在探索宇宙奥秘方面有自己的发现和学说。第6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及九大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2、知道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以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3、了解宇宙是由大量的类似银河系的星系构成,且宇宙是无边无际的。4、知道人类及我国在航天事业中的成就。重点难点分析太阳系的组成,可以从离太阳远近进行分析教学过程一、宇宙 1、宇宙的解释 宇:空间 人类研究能力已达到150亿 光年 宙:时间 人类研究能力已达到100多 亿年2、宇宙包括总星系:河外星系 银河系:其他恒星系 太阳系(2000多亿个恒星系之一):其他行星系 地月星系:月球 (可以结合生命体的结构层次来从小到大的联想)地球二、太阳系:1、太阳系组成 太阳,行星(大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等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一个天体系统太阳系。这些天体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排列有序的,有规律运动的。 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他天体都绕太阳公转。 2、九大行星。 与太阳由近及远:水 金 地 火木 土天王 海王 冥王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木星和土星 他们的显著特征:都有美丽的光环(土星还是卫星最多的行星)木星上有大红斑(木星赤道南侧有大红斑,由气体激烈运动形成的旋涡)思考:土星上的光环是什么?P114图344 【看九大行星的课件资料】 3、彗星 推着尾巴的星星(彗核、彗发、彗尾) 彗核:是冰物质,包括(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形成的大冰球。 彗发:靠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热而部分汽化。 彗尾:受太阳风的吹拂,彗发中的部分被吹成彗尾。 彗星运动:绕太阳自东向西转,(画图关键是彗尾的朝向始终背对着太阳),遇到太阳风,离太阳越近,彗尾越强。也就是说,扫帚尾巴越明显,说明太阳风越强,说明太阳活动越频繁(黑子数量多),旱涝灾害言重。 最著名的彗星:哈雷彗星 大约76年一次(用软件模拟) 4、流星体 流星体:太阳系中有许多绕太阳公转的固体小块,叫流星体。 流星:流星体在靠近地球轨道时,有些被地球引力场俘获,在冲入地球大气层时摩擦燃烧,产生一划而过的发光现象,叫“流星”。 流星群:很多分散的流星体聚集在一起。 流星雨:聚集的流星群冲入大气层燃烧的过程。 陨星:流星或流星雨没有烧尽的部分落到地球表面。 陨石:陨星中,主要由岩石构成的叫陨石,其它还有陨铁。 彗星和流星都是普通的天文现象:阅读,讨论:恐龙灭绝、外星生命三、银河系 由恒星(像太阳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和星际物质组成。 1光年94 608亿千米(距离单位) 银河系直径:10万光年 读图(课件):俯视图、侧视图分别像什么? 宇宙是无限的、均匀的,同时又是有层次的。 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四、探索宇宙 宇宙是广阔无限的,无始无终的,但我们看到的宇宙始有限的。 P116说明:随着宇宙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宇宙的了解将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1、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肉眼望远镜人造卫星(航天探测器)载人航天器 旧阶段(地球上) 新阶段(走出地球) 2、探索宇宙的目的,利用宇宙的 (1)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宇航衣,银白),失重状态 (例如太空种子,果实大,但只能种一年) (2)太阳能资源 (3)矿产资源(如月球) 3、负面影响太空垃圾 处理:(1)推到其他地方 (2)回收五、课堂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