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奎三年级集体备课.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48491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奎三年级集体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罗奎三年级集体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罗奎三年级集体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 教学目标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教学重难点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教学内容一、复习导入1、猜谜语,复习旧知谜底:钟你们认识钟吗?那老师要考考你们。(1)在钟面上拨出一个整点时刻。让学生说说是几点。(2)请学生拨出起床的时间,并说一说。拨出吃午饭的时间,说一说。(3)说说一日有多长。1日=24时2、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小明看节目预报知道星期六有大风车的节目,他急忙告诉了好朋友小红和小强,他打电话让他们星期六六点半准时收看中央台。可是星期六的早上小红和小强一早就等候在电视机旁,等了很久,还没看到大风车。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思考讨论,可以让学生拨出大风车播放的时间。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说?3、导入课题。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记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记时法。出示课题。二、新授1、讲解 0时到12时24记时法是怎样记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面。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盼望以久的新年钟声是在什么时间敲响?请生在钟面上拨出这个时间。说明,这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作为一日的开始,我们把这一时刻称为0时。(在线段图上写出)24时记时法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新的一天开始了,(继续拨时针)接下去是几时?夜静悄悄的,同学们这时都早已经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在一步一步往下拨,让学生边看边说,2时、3时6时。(在线段图上依次写出,其中板书2:00,其他让学生学写)天亮了,太阳公公也露出了笑脸,我们该起床了,7时,吃早饭了中午11时30分,我们该吃饭了,中午12时。问:这个时候时针走了几圈?经过了几小时?2、讲解12时到24时下面开始走第二圈,把时针指向下午1时的位置。问:钟面上现在表示的是几时?用24时记时法,我们可以表示为13时。(在线段图上注出)再拨到下午2时,这时24记时法可以怎么表示呢?让学生说说。(线段图上写出)这一部分不急于给学生说时道理,而是让学生感知,自己感悟出记时的方法。接着往下拨,指向2点30分,问:下午2点30分用24时记时法怎样表示?(板书14:30)时钟在往下拨,到7点,让学生说怎样表示。这时,同学们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回到宿舍。时间一晃就到了20时,也就是我们说的晚上几点,这时我们该上床休息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又是午夜12点,夜深人静,一天又过去了。这个时候,我们称为晚上12点,用24时记时法是几时呢?再仔细观察一下,24时又正好是第二天的几时?这时,一昼夜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3、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联系引导学生明确时针走了两圈,走了24小时。在时间线段上找找普通记时法和24时时法的联系。明确:在一日内,由于第一圈走了12小时,所以时针在走第二圈时,就把时针所指的钟表上的时刻分别加上12。想一想,16:00是下午几时?18:30呢?同桌说说怎么想的。4、交流,练习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24时记时法来记录时间。把小明看的节目预报用普通记时法说一说。三、练习1、完成P54(1)出示情景图。读出钟面上的时间。说说他们都在做什么。试着用24时记时法表示出来。交流订正。2、完成P54(2)出示情景图。说说银行储蓄业务上午几时几分开始营业,下午几时几分停止营业?3、完成P54(3)出示情景图。说说这一路公共汽车最早是几时几分开出?最晚呢?4、完成P55(5)看火车票。弄清13:37开的意思,回答所提的的问题5、完成P55(8)看着钟面想一想,这时你可能在做什么?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P55(4)、P55(6)、P55(7)读一读“你知道吗?”第28课时教学内容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目标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教学重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24时记时法出示节目预报:节目预报上午8时50分 金色的童年上午9时30分 儿童英语 下午2时 六一剧场下午4时 美术星空下午4时40分 七巧板 晚上6时30分 大风车晚上7时 新闻联播 你能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吗?同桌两人练习。二、新授1、教学整时的计算出示节目预报表。说说你喜欢看什么节目,各要多少时间。思考“六一剧场”播放了多少时间。指名说说怎么想的。2、教学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的计算思考“金色的童年”播放了多少时间。出示时间线段图。在时间线段图上找出8:50和9:30。交流怎么想的。有两种思路:(1)先算从8时50分到9时是10分,再算从9时到9时30分是30分,一共播放了40分钟。(2)先算从8时50分到9时50分是1小时,9时50分与9时30分比,超过了20分,所以一共播放了60分-20分=40分。三、练习1、完成P57(1)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交流怎样想的。有两种思路:(1)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各有多长时间,再加起来。12:00到13:30是1小时30分,15:40到17:00是1小时20分,合起来是2小时50分。(2)先算12:00到17:00是5小时,再从5上时中减去不借书的一段时间13:30到15:40是2小时10分,所以是2小时50分。2、完成P58(2)看图理解题意。先估计哪个商店的营业时间长,再计算实际营业的时间,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正确。(1)百货商店:9:30到20:30是11小时。(2)快餐店:6:00到9:00是3小时,中午11:00到1:00是2小时,下午5:00到8:00是3小时,合起来是8小时。(3)超市:周一至周五8:00到22:00是14小时,周六至周日9:00到23:00也是14小时。3、完成P58(4)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决方法。有两种方法:(1)先算第一天的时间晚上8时到晚上12时是4小时,再算第二天的时间凌晨0时到清晨6时是6小时,合起来是10小时。(2)也可以假设从第一天晚上8时睡到第二天早上8时,共睡了12小时,再减去2小时,是10小时。4、完成P59(5)看懂火车时刻表,弄清到达和出发的时刻,明确“运行”和“停靠”的含义,再计算经过时间。四、布置作业P58(3)读一读“你知道吗?”第29课时教学内容周末一天的安排教学目标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结合实际,能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过程1、了解小华的作息时间表出示小华的周末作息时间表:6:30 起床6:40-7:00 早锻炼7:00-7:30 吃早饭7:30-8:10 做家务8:10-8:40 做作业8:40-10:00 到新华书店购书10:00-11:30 看课外书11:30-12:00 吃午饭12:00-13:10 午睡13:20-16:20 参观动物园16:20-18:00 看电视18:00-18:30 吃晚饭18:30-20:00 制作航模20:30 睡觉从这表中了解小华周末一天的生活,说说,自己从这张作息时间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问题,受到哪些启发。2、解决教材中提出的几个问题。(1)小华做家务用了多少时间?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到新华书店购书呢?(2)小华参观动物园的时间是从下午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制作航模呢?(3)看了小华周末一天的安排,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制作一张时间安排表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哪些方面与小华的安排相近,自己还准备安排哪些活动,然后各自设计一张时间安排表,并在小组里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调整自己的活动,使活动安排得更合理、更有意义。第30课时教学内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难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大家欣赏。(多媒体显示一组图画,都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看了这些美丽的画片,你有什么感想?发现了什么?2、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呢?3、长方形和正方形中还藏着很多秘密。到底是哪些秘密呢?你们想知道吗?(揭题)二、猜想验证,归纳发现1、观察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同桌交流。你有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吗?同桌交流。2、操作验证(1)拿出自己的学具,用自己的办法验证。(2)把自己的猜想和验证向小组汇报。(1)对长方形的边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比等)相机教学“对边”。指一指长方形的对边在哪里,一个长方形有几组对边?长的一条边,请你给它起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短的一条边呢?(2)对长方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等)(3)正方形的边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怎样来证明?正方形的边你会叫它什么?(4)正方形的角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怎样来证明?4、归纳(1)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练习:下面哪些图形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哪些不是?为什么? 5、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好朋友,它们之间有干什么相同的地方?三、练习1、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变成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它们的特点。2、在书上P64第7题的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小青菜提的问题。3、完成书上P64第4题。先自己拼一拼,再与同桌交流一下。(1)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2)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再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4、思考: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 边 角长方形 对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 每条边都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第31课时课题认识周长教学目标1、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指出并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教学过程一、复习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二、导入新课1、初步认识周长(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来研究周长。你能猜猜周长的含义吗?学生回答。拿出数学书,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在哪里。指一指课桌面的周长在哪里。出示游泳池的图片,你能指出游泳池的周长吗?2、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1)学具盒面的周长在哪里。你能知道它的周长有多长吗?想办法算一算。交流算法。(2)三角尺的周长在哪里,你能算一算吗?(3)拿出一片树叶,你能指出树叶的周长在哪里吗?想办法算出树叶的周长。学生交流算法。3、教学“试一试”先指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再实际量一量,算一算,然后交流是怎样计算的。三、巩固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2题沿着图形的边描出一周的边线,增强对周长的理解。2、做想想做做第4题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图形的周长。然后交流算法。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第32课时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目标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教学重难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用小棒搭一个长方形,再搭一个正方形。看着图形,说一说。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2、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边的名称。3、周长。二、新授1、长方形的周长你能说出小棒搭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几条边组成的?哪几条?想办法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集体交流。学生回答算法,老师板书出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算法?交流。在小组里说说长方形周长可以怎样算。即时练习:长24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长13米,宽8米的长方形。2、正方形的周长用小棒搭一个正方形,说说开放型是由哪几条边组成的?试着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独立思考后,交流。即时练习: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边长是25厘米的正方形。三、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先量出两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计算出周长。做完后交流,你量了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2、做想想做做第2题先量出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再计算出周长。做完后说说你是怎样量的。完成1、2题后,讨论:要计算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一般应知道哪些条件?3、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先拼图,再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四、布置作业第33课时练习六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有关的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重难点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发展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回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二、基础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先量一量两个图形每条边的长度,再说一说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和各自的特点。2、做想想做做第2题看图计算两个图形的周长。三、综合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题目,独立思考。组织交流。2、做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题目,独立思考。组织交流。3、做想想做做第5题先估计哪张书签用的金线最长,再想办法量出每张书签大约用了多少厘米的金线。4、做想想做做第6题先拼出图形,想想它们的周长会相同吗?由于拼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图形的形状也不一样,周长也有可能不一样。5、做想想做做第7题根据周长设计图形。先独立设计,再交流和讨论说一说怎么设计,怎样想的。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出长、宽各是多少。想一想,怎样更快设计出不同的花圃。四、思考题出示思考题。先指出这个图形一周的边线,再要求独立计算,最后组织对不同方法的交流。第34课时课题周长是多少教学目标通过活动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同时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以及合作交流能力。教学重难点组织有序的活动,通过活动巩固知识。教学过程一、围一围用一根线围成你喜欢的图形。围成图形的周长是多少?怎样量最方便?通过围一围,量一量,加深对周长的认识。二、摆一摆先几根小棒,摆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先自己摆出来,然后大家交流,说说自己摆出的是什么图形,怎样计算图形的周长。三、拼一拼用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看看可以有几种拼法,这些拼法有没有什么规律。然后再比较它们的周长。四、量一量先量一量,再算出图形的周长。怎样才能更巧妙、更方便地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五、估一估估计手帕和课桌面的周长,再量一量,算一算。再选择生活里的长方形、正方形或其他简单的图形估估、量量、算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