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石坎小学).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47732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随笔(石坎小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随笔(石坎小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随笔(石坎小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品读中感受语言散发的魅力龙颈镇石坎小学蔡燕媚语言是有情感、有脉搏、有温度、有灵性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品读语言,让语文课散发无穷的魅力。在我镇开展的小学语文品读式阅读教学的课题实践中,我们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文本时要“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的教学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强大表现力,让语文课散发无穷的魅力。一、 抓住关键字词,品出韵味在课题实践中,我努力捕捉课文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细细咀嚼,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获得有益的启迪。例如一年级课文石榴笑了有一句话“石榴咧开嘴,笑了”其中就有一个非常值得推敲的词“笑”。为什么不用“熟”而用“笑”呢?石榴又是怎样笑的呢?力力又是怎么做的呢?一个字可以引出小同学的思考。虽然是一年级的学生,但教学时,教师可以紧紧抓住一个“笑”字引导学生进行品悟和朗读。二、推敲揣摩,品出余味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文章时,要让学生反复推敲、揣摩文章的语言,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的探究,透过语言文字窥见其思想,领悟其精髓,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再如,选自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一文中,“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这一部分内容是通过一段人物对话表现出来的,廖廖几句就表现出人物鲜明的特点。为了使同学们深刻认识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人物,我先让学生读读这段对话,说说周瑜、诸葛亮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然后再通过细细品读,揣摩周瑜的每一“问”用意何在?而诸葛亮的每一答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在研读每一问一答中,透过语言文字,发现了周瑜表面客客气气,内心暗藏杀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从中,学生更体会到了通过传神的语言描写,也能塑造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样的推敲揣摩,使学生对文章的品读,对语言的感知不再是浅尝辄止,学生的语言得到了积累,理解文章的能力也进一步加强了,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总之,品读语言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充分的思想沟通、情感交流,通过对关键字词的品味,对重点句段的反复揣摩,把握文本的主要意思,领悟文本的思想蕴涵,体会文本的行文技巧,并在言语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文本语言,掌握一定的语言规律,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读法体会文章的意味,这样的品读才能使学生、教师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让语文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读文本龙颈镇石坎小学蔡燕媚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去研读教材,品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中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使语文课返朴归真,充满浓浓书香。在我镇开展的小学语文品读式阅读教学的课题实践中,我们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去。一、抓住文眼 读中品味小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品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如钱学森这篇课文通篇以朴实的语言塑造了杰出的爱国科学家钱学森的形象。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对内容的感知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就会觉得这篇课文平淡无奇。但若是能通过品读语言文字,零距离地与课文对话,就一定能走近科学家,并感受到本课语言独特的美。在教学时,我与学生一起紧紧地抓住能体现钱学森杰出才华的三处地方和表现钱学森爱国情怀的几处内心活动进行深入研读,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伟大科学家钱学森的形象深深留在学生的心中,还使学生从平淡、朴实的语言中品出了浓浓的语文味,培养了自己的语感。二、潜心会文 推敲揣摩读书是需要动脑思考的,只有潜心会文,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应紧紧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引导孩子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学生在品读文章时,要对文章的语言反复理解,体味,推敲,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的探究,透过语言文字窥见其思想,领悟其精髓,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以极其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桑娜淳朴、善良的美德,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学习作家细腻的写作手法。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仔细读读这段心理活动描写,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发现了这段心理活动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运用五个省略号来表现桑娜的矛盾心情后,我又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深入研究每个省略号的含义,联系上下文想想桑娜可能会想些什么?在反复推敲中学生的思维与文本发生碰撞,学生的心灵与主人公更加贴近,逐步体会到桑娜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是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情。学生在与文本作深入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同时,也明白了如何进行人物心理活动的刻划。三、多元探读 激活思维在课堂上,我们总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领悟语言的内涵,然而,要想使学生真正把书读好,读出语言的滋味、读出语言的神韵,就要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地读书。通过多元探读,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并启迪自己的思想,使之更深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有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学生的探究朗读能力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