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试题(十一)(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44469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试题(十一)(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试题(十一)(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试题(十一)(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试题(十一)(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1. (8分)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1)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 (2)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赋) (3)有约不来过夜半,_。(赵师秀约客) (4)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5)念天地之悠悠,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 (8)山重水复疑无路,_。(陆游游山西村) (9)爱莲说中表现君子行为刚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_,_。 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2.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干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選,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以/千里称也B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 . 才/美不外见D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马也(这)B . 食之不能尽其材(吃)C . 执策而临之(马鞭)D .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千里马”寓指有才华的人,“食马者”寓指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统治者。B . 导致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C .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表现统治者的平庸浅薄、愚妄无知。D . 本文既有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抨击,也有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5)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成为“千里马”的看法。 3. (1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下列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参差披拂(随风飘拂)B . 其岸势犬牙差互(狗的牙齿)C . 四面竹树环合(环绕合抱)D . 悄怆幽邃(凄凉)(2)下列句子中的划线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潭西南而望 中峨冠而多髯者B . 以其境过清 全石以为底C .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坻,为屿D . 乃记之而去 见渔人,乃大惊(3)下列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B .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译文: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C . 皆若空游无所依。译文:(潭中的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D .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译文:在阳光照耀下,水很清澈,阳光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其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四个方面。B . 第二段作者描写潭中鱼时采用了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如“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是写鱼的动态。第二段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直接描摹水,写鱼的主要目的是比衬出人的欢快心情。C . 写岸上景物,则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颜色,“蒙络摇缀”写形貌,“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D . 本文写景采用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到了小石潭以后,又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由远及近写出小石潭以及周围景物的情况。三、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31分)4. (31分)现代文阅读选择李白是唐代诗坛最为耀眼的巨星之一。在他的诗作中,山水诗占有重要的位置。他往往不是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1),如实地具体描写山水景色,而是将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酝酿于心中的诗情幻化成绮丽非凡、 (A.惊天动地 B.惊心动魄)的诗意境界。夸张是诗人常用的手法,然而李白在山水诗中,常常用极致夸张的手法咏唱大自然的杰作,酣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蜀道难中为了强调秦蜀交通阻隔时间之久远,他说“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为了显示蜀道的高耸,他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连为太阳驾车的六龙至此也要掉头东返;为了突出青泥岭山路之盘曲,他又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些极度的夸张,虽不符(2)合事物实际,却有力地突出了蜀道的艰险雄奇。蜀山之险,蜀道之难,在夸张的描写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艺术表现。在这样的基础上,李白情不自禁(3)地咏叹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还有一些山水诗弥漫着飘逸超脱的仙心。在山中问答中,他诡秘地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注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碧山”是李白向往的,它不同于 (A.喧嚣 B.喧哗)的人世,在那里李白获得的是一种闲适逍遥。置身于这样的境界中,李白脱离名利的纷繁,洗去凡俗的污垢(4),超脱了世俗功利。诗中的自然山水与诗人的自我形象融为一体,让人回味无穷。【注】窅(yo):深远。(1)文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1)j (2)f (3) jn (4)huB . (1)j (2)f (3) jn (4)uC . (1)j (2)f (3) jn (4)uD . (1)j (2)f (3) jn (4)hu(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处,处应填_,处应填_。(填序号)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内填写恰当的内容。再塑生命的人中,莎莉文老师教_一遍又一遍拼写“水”字,在她寂静又黑暗的世界里洒下爱的光辉;记承天寺夜游中,张怀民与_“步于中庭”,在贬居的寂寞中共赏明月;回忆性散文集_中,长妈妈将童年鲁迅的心愿挂在心头,想方设法买来了有画儿的“三哼经”。三年语文学习之旅让我们明白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2)“自己的人生,自己掌舵”,请从以下人物中任选其一,并依据相关事例分析理由。A.格列佛 B.林冲 C.简爱。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1分)6. (21分)找出下面词语中有错的字并加以改正。 漠不关心 帐蓬 刨根问底 哄堂大笑 虐待捏轻怕重 废墟 沉默寡言 神彩奕奕 禁涸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7.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此调查数据分析统计图选自00后画像报告,中国青年报社与腾讯QQ于5月4日联合发布)“遇到困难时,你会向谁求助?”作为00后的你,这张图表唤起了你的什么回忆,或者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者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500字;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1-1、1-2、1-3、1-4、1-5、1-6、1-7、1-8、1-9、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2-1、2-2、2-3、2-4、2-5、3-1、3-2、3-3、3-4、三、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31分)4-1、4-2、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5-1、5-2、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1分)6-1、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