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八课.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43544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人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八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冀人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八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冀人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八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人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八课生理与适应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在学习了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功能基础上,渗透神经系统在维持人体正常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考虑到神经系统不似其它生理系统直观易懂,因此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一系列趣味性的体验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心理活动的兴趣,逐步认识神经系统协调人体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了解一些适应的现象,及对错觉的体验。在教学中通过游戏使学生在玩中产生问题,体现了游戏活动(动作思维)-形成问题-初步猜测-资料阅读(分析与综合、抽象)-科学解释(演绎)的科学思维特点,通过“反应时”的科学阅读来印证猜测,培养学生科学阅读的方法,培养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拓展活动中,通过对适应、错觉的举例,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课中充分体现协商教学的魅力,结合多种方法的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有高度探究的兴趣,通过作业使探究延续。n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游戏认识刺激-反应现象。 2.能辨别出每个刺激-反应过程中的刺激、接受刺激的感官、反应行为和参与反应的结构。 3.能用比较分析法分析出“适应现象”。n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能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2. 认识自身潜能无限,增强自信,形成科学的价值观n 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游戏中刺激-反应的过程及产生“反应时”现象的原因。 2.能举2个以上的例子说明什么是“适应”、“错觉”。n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 1.能举出3个以上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适应现象的例子。 2.能设法找出1-2个自己身边利用错觉现象的实例。n 教学重难点: 通过真实的体验活动感悟人的心理感知、思维等功能。学生准备:课前实验:把手放入冷水中两分钟,感受刚放入和两分钟之后手的感受有什么不同。教学过程:一、认知新知识1、游戏导入,创设问题情境知道同学们特别喜欢做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两个有趣的游戏。提出打手和抓笔游戏规则,每个游戏玩三次,快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输赢情况。提示:游戏的同时思考,我们身体的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学生带问题有目的的活动。在此鼓励学生学会速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进行游戏提问:同学们玩得都很尽兴,那游戏中“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学生很容易会认识到有手、眼参与,也有同学认为还有脑的参与)提问:你为什么会认为还有脑的参与?手感觉到了,眼睛看到了,你认为是怎么到达脑然后进行思考的?出示神经系统幻灯片。通过视神经图片认识神经,然后指出我们把遍布全身的神经和脑,以及在我们脊柱内的脊髓称为神经系统,可以说主要是我们的神经系统参与了游戏(由游戏引入,使学生初步认识神经系统的概念)谈话:刚才游戏中你的输赢情况如何呢?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2、 提出问题关于刚才的游戏你有什么要说或要问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安排学生在游戏的兴奋中发散性提问。)把学生的问题归纳为:A、 为什么从刺激出现到做出反应会间隔一段时间?B、 以任意一个游戏为例分析由刺激到做出反应的心理过程。大屏幕出示以上讨论题学生小组讨论3、 猜想与假设全班交流,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测。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可以引发新的想法(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并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或动作作假设性解释。)4、印证假设,得出结论看书中“科学在线”,看我们的猜测对不对。并仔细阅读,试着分别用一个词来描述从刺激到做出反应的各个过程。带问题有目的阅读看完书后,回忆什么是“反应时”谈话:从刺激到作出反应需要几个过程,我们试着分别用一个词来描述各个过程。提炼为:感受传递(信息)加工传递(指令)反应(引导学生认识科学阅读的方法,首先带问题速读,感知内容,解释假设,在整理资料过程中通过分析综合,抽象与概况,提炼出关键词,最后再实践运用即将概括出的理论具体化和系统化)5、运用请学生详细分析两个游戏的心理过程二、 拓展(一) 、适应我们已经认识到当有外界刺激时,神经系统会使我们的机体做出相应反应,但当这种刺激持续存在时我们的机体做出的反应是否一直不变?谈话:昨天让同学们把手放入冷水中,然后感受刚放入时和持续放入两分钟后我们手的感觉是否一致?你能试着解释吗?通过实验体验“适应”这一概念。出示表格:事例刺激感觉器官反应瞬时一段时间后提问:把手放入冷水这一事例中,刺激物是什么?有变化吗?感觉器官是什么?有变化吗?但反应有变化吗?通过比较深入理解“适应”这一概念你还有哪些这方面的经验?以小组为单位找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填入表格中。(学生通过发散性思维,列举出更多的例子,通过交流,从众多的例子中分析比较找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填表过程中又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加深对适应的理解。)小组汇报,实物投影表格,学生自己来介绍谈话:这些都是适应使感受器官感受性降低的例子,也就是感觉器官没那么敏感了,你能举出适应使感受器官感受性提高的例子吗?每人在纸上分别用左右手各写一个字,比较区别。(学生可能一下想不到这样的例子,教师提示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感受另一类适应)学生总结出因从小用右手所以适应了,写得就顺手而且好看。适时提示这就是适应使我们的感应性提高的例子。谈话:前段时间举行春季运动会你们班有参加的吗?成绩如何?从上一年级就有这么好的成绩吗?如何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这说明什么?或以六一活动中多才多艺的同学来分析。拓展学生的思路下面我这有组数据,我们来比较一下适应可以使我们的感受性提高的程度磨工的视觉感受性异常发达,能看到0.0005mm的空隙,而普通人只能看到0.1mm的空隙。通过这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谈话:可见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力,如果你现在有意识的在某方面加强锻炼的话,不久的将来你肯定会在这方面出类拔萃的。(通过学生亲身感受,及实例佐证,并有科学数据的比较,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渗透)(二)、错觉谈话:同学们今天表现这么棒,下面呢我请你们看一组图片出示错觉幻灯,说出看到的感受究竟是不是这样?请一个同学上来比较试试。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和我们感觉到的不同呢?经常说“眼见为实”,今天这句话在这受到了考验。谈话:在大多数条件下,我们对刺激产生的感觉与实际情况是一致的,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真实情况并不相同,这就是错觉。(通过学生的直观感受和亲自比较来理解错觉。其实本课中的三次认知都是沿袭由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最终到抽象思维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对自己头脑中的知识经验进行逐步的更新与改组,从而形成新的认知。)你能举出生活中的错觉的例子吗?如果学生提到海市蜃楼,可欣赏一些海市蜃楼图片。错觉这么的奇妙,你知道生活中哪利用错觉帮我们达到一定的目的吗?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也使学生逐渐形成学以致用的习惯。可提示:如果我想显得瘦些你提议我穿什么衣服,要想显得丰满些我换什么衣服?等等(学生可畅所欲言,甚至因此而产生一系列的联想都可以,鼓励学生,课下可以把所想付诸实施,对生活中已有的我们可以改进,没有的我们可以创新。)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充分认识到神经系统是我们人体一切活动的司令部,尤其是我们的大脑,它是一套无比复杂的器官,直到现在科学家仍然只能说只认识了人体大脑的皮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把探究延续到课下)作为学生我们最关注的是如何开发脑中的无限潜能,使它越来越灵活,你认为我们需要怎么做呢?(平时多思考,勤动脑)本课适应可提高感觉器官感受性这一内容的拓展同时我们可以课下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办一期开发大脑潜能的手抄报。以内容吸引学生延续探究,以作业方式延续探究生理与适应课后有感:1、 好的教学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张光鉴在相似论中曾经说道:“学生只对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感兴趣”。基于此,直接把游戏作为导入,再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潜在的求知欲,主动提出本课要探究的主题:探究“刺激反应”活动,此时,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探索的“生成者”。 2、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本课教学中力求体现孩子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满足孩子发展需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创设条件让他们能直接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大量的亲历活动中,指导学生大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物和现象进行有根据的推测,作出假设性解释,在过程中体会并学会科学探究和科学阅读的方法。3、教学中重视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学生活动只是科学探究的外在形式,而科学思维才是探究的灵魂,没有思考的活动,只能是一个忠实地参与者,不可能获得重大发现和规律性的认识,故此教学中的每个活动我都要学生动的有目的,有方向。使学生在动中思,思中动,通过探究的过程,得到科学思维的培养和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