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精编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740710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9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湘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湘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32 页 湘教版 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B 卷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 选择题 共 50 题 共 50 分 1 1 分 读 太阳光照示意图 回答下面小题 1 当太阳光照如图时 所表示的节气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2 关于上图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地所在纬线长约 4 万千米 B 地位于南半球 C 地四季变化明显 D 此时北半球昼夜状况为昼长夜短 2 1 分 演示地球自转 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 太阳 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 自西向东拨 动地球仪 如图 该实验主要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第 2 页 共 32 页 A 昼夜交替 B 昼夜长短变化 C 四季变化 D 地球是 球体 3 1 分 与地球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是 A 极昼 极夜 B 四季更替 C 昼夜更替 D 昼夜长短变化 4 1 分 划分五带的依据是 A 有无阳光直射 B 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C 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D 有无极昼 极夜和和极光现象 5 1 分 读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 第 3 页 共 32 页 1 图中 A 点的地理坐标是 A 40 N 20 E B 40 W 20 N C 40 20 D 20 S 40 W 2 图中各点位于中纬度 北温带的是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6 1 分 读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判断方法 叙述正确的是 A 北极圈以内全部为极夜现象 B 南极圈以内全部为极昼现象 第 4 页 共 32 页 C 直射光线延长大致经过直射点与地心 D 太阳光线从右侧平行照射地球并垂直于经线 2 图示当天 A 点昼长大约为 A 12 小时 B 6 小时 C 24 小时 D 4 小时 7 1 分 太阳斜射得很厉害的是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南寒带 D 南温带 8 1 分 地球自转所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A 昼夜交替 B 四季更替 C 极昼和极夜 D 昼夜长短变化 9 1 分 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 a b c d 为二分二至日地球所在位置 回答下列各题 第 5 页 共 32 页 1 关于地球绕日公转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绕转中心为太阳 B 方向为自东向西 C 周期为一年 D 地轴空间指向不变 2 春分日 3 月 20 日或 21 日 地球处于图中 A a 位置 B b 位置 C c 位置 D d 位置 3 某校于 11 月上旬举行期中考试 这期间 地球公转位置在 A a b 之间 B b c 之间 C c d 之间 D d a 之间 4 下列现象中 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 昼夜现象 第 6 页 共 32 页 B 昼夜交替现象 C 地方时的差异 D 季节变化 10 1 分 根据科学家们的监测 现在地球走得越来越慢 地球每天慢 1 毫秒 或许有一天 走着走着 就走不动了 如果地球真的走不动了 停止了公转和自转 那么地球上会出现下列哪种现象 A 照样寒来暑往 B 仍然有季节变化 C 还有昼夜更替 D 还有寒 温 热带之分 11 1 分 下图为 东半球海陆轮廓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 a b c 三大洲中面积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 a b c B a c b C c a b D c b a 2 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 正确的是 第 7 页 共 32 页 A 地表是三分海洋 七分陆地 B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C 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是以陆地为主 12 1 分 湖南地图出版社与湖北省测绘学会共同编制的竖版 世界知识地图 是对传统横版 世 界地图 的一种突破 这意味着使用了 400 多年的横版地图不再 一统天下 在地图制图领域具有划时 代的意义 换个角度看世界 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甲点经纬度位置是 A 0 105 W B 0 105 E C 0 75 W D 0 75 E 2 图中乙在 A 亚洲 第 8 页 共 32 页 B 北美洲 C 非洲 D 南美洲 3 图中丙在 A 北冰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太平洋 4 甲点位于上海的 A 东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5 换个角度看世界 是哪位科学家观察世界地图之后引发思考并提出了 大陆漂移学说的是 A 麦哲伦 B 哥白尼 C 哥伦布 D 魏格纳 13 1 分 非洲尖毛草是一种生长过程十分怪异的草 前半年长根部 人们看不出它在生长 半年 后 雨水到来之际 尖毛草以每天一尺半的速度向上疯长 三五天的时间 它便会长到一米六至两米的高 度 成为草地之王 读图 回答下面小题 第 9 页 共 32 页 1 尖毛草可能生长在图中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 近些年 在尖毛草生长的地方 建起了很多国家公园 这些国家公园吸引游客的原因是 A 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 B 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C 众多的文化名胜古迹 D 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 14 1 分 读图 回答下列小题 第 10 页 共 32 页 1 关于图中地区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是阿拉伯半岛 沙漠气候为主 B 是西亚地区 临太平洋 C 是东亚地区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D 是南亚 有恒河流经 2 图中 处沟通的大洋是 A 太平洋与大西洋 B 大西洋与印度洋 C 印度洋与太平洋 D 北冰洋与太平洋 15 1 分 2018 年 7 月 20 日至 9 月 26 日中国圆满完成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 据 北半球图 完成下面小题 第 11 页 共 32 页 1 环绕北冰洋各大洲 的名称正确的是 A 北美洲 亚洲 欧洲 B 非洲 亚洲 北美洲 C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D 亚洲 北美洲 南美洲 2 下图公益海报 流浪于人类居住地的北极熊 揭示了 A 北极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 B 北极地区气候寒冷 C 气候变暖 北极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D 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16 1 分 观察下图 完成下面小题 第 12 页 共 32 页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沿着甲所在纬线一直往东走可以回到原地 B 乙是地球的最北端 C 丙位于本初子午线上 D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经过丁 2 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出现的地理现象 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地四季变化明显 B 乙地有极昼或极夜现象 C 丙地全年昼夜等长 D 丁地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17 1 分 读南极地区图 回答下列小题 1 图中横贯南极山脉的走向是 第 13 页 共 32 页 A 西北东南走向 B 东北西南走向 C 东西走向 D 南北走向 2 我国南极科考人员在图中新站选址区工作时最有可 能遇到的问题是 酷寒 烈风 缺氧 暴雨 A B C D 18 1 分 读我国河流分布图 完成小题 1 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可判断 我国地势特点是 A 西高东低 B 中部高 四周低 C 东高西低 第 14 页 共 32 页 D 北高南低 2 关于图中四条河流说法错误的是 A 四条河均注入太平洋 B 四条河都是外流河 C 甲乙两河均有凌汛现象 D 丙丁两河无结冰期 3 关于丙河流说法错误的是 A 发源于唐古拉山 B 最大的支流是汉江 C 因水能资源丰富 被称为 黄金水道 D 是我国第一大河 4 关于乙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A 流经我国的三级阶梯 B 上中游的分界是湖口 C 主要流经湿润区 D 最终注入黄海 19 1 分 下列不能够证明海陆分布是变化的是 A 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 B 在渤海发现了海河故道遗迹 C 日本用城市垃圾填海 造出了 8 个小岛 D 印度发生百年一遇的大洪水 淹没了万顷良田 洪水一个月后才退去 第 15 页 共 32 页 20 1 分 印度尼西亚有 火山国 的称号 其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B 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C 位于欧亚板块 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 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21 1 分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发生 8 0 级大地震 根据下图 分析这次地震是由以下哪两 大板块挤压形成 A 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 北美板块和南美板块 C 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D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22 1 分 下列事实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A 太阳东升西落 B 四季变化 C 海水潮涨潮落 D 沧海桑田 第 16 页 共 32 页 23 1 分 2015 年 4 月 25 日 14 时 11 分 尼泊尔 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 发生 8 1 级地震 余震 100 多次 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此回下题 1 此次大地震发生的原因是 A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作用 C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D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作用 2 地球上 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 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造 B 气候的变化对地表的影响 C 人类的主观世界在客观世界的反映 D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24 1 分 沧海桑田 在科学上正确的含义是 A 填海造陆 开荒种地 B 比喻世事的变迁 C 比喻海陆的变迁 D 在海边种植桑树 25 1 分 下列事例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A 北岭山上有海洋生物的化石 B 冬季塔里木河干枯露出河床 C 台湾海峡内有古河道的遗址 第 17 页 共 32 页 D 香港的填海造陆 26 1 分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板块张裂处可能会形成新的大洋 你认为未来 两处能形成大洋的是 A B C 都可以 D 都不可以 2 A C 两板块相互碰撞 形成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 喜马拉雅山脉 结合世界海陆分布试判断 A C 两板块的名称分别是 A A 非洲板块 B A 亚欧板块 C C 美洲板块 D C 南极洲板块 3 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 发现岩石中含有鱼 海螺 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这 说明了 A 喜马拉雅山上湖泊中有鱼 海藻 海螺等 第 18 页 共 32 页 B 这里曾经是海洋环境 而后山脉隆起 C 古代人在这里吃过海产品并留下一部分 D 鱼 海藻 海螺等也可以在陆地环境下生存 4 C 大洲被称为 热带大陆 是世界上气温最高的大洲 其成因主要是 A 赤道横穿中部 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间 B 火山活动频繁 C 地形平坦 海拔较低 D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高 温室效应强烈 27 1 分 下列选项中 属于海陆变迁的自然原因有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地壳运动 海平面升降 A B C D 28 1 分 读台湾岛水系分布图和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完成第下列小题 第 19 页 共 32 页 1 台湾岛大部分河流 A 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东大门 B 自东向西注入台湾海峡 C 自南向北注入东海 D 自北向南注入南海 2 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是 A 南高北低 四周高中间低 B 南高北低 中间高四周低 C 北高南低 四周高中间低 D 北高南低中间高四周低 3 影响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势和海陆 B 纬度和地势 C 海陆和河流 D 纬度和河流 29 1 分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的影响 B 纬度位置的影响 C 洋流的影响 D 冬季风的影响 30 1 分 读图 完成小题 第 20 页 共 32 页 1 图中 A B C D 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 A 地 B B 地 C C 地 D D 地 2 在 A 地测得气温为 15 若只考虑地形因素 则 C 地的气温应该是 A 3 B 0 C 2 D 3 31 1 分 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完成小题 1 关于北半球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极圈以内均低于 10 B 气温由东向西逐渐降低 第 21 页 共 32 页 C 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降低 D 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2 甲地区年平均气温较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人类活动 C 海陆分布 D 地形因素 32 1 分 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B 同纬度夏季海洋气温比陆地高 C 纬度越高气温越高 D 气温从南向北逐渐降低 33 1 分 读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 1 该同学在地理考察过程中携带了雨具 从 A 地爬坡越过山顶到达 D 地在途中最有可能用到雨具 的地点是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第 22 页 共 32 页 D D 处 2 图中揭示的降水规律是 A 海拔越高降水越多 B 海拔越高降水越少 C 背风坡降水多迎风坡降水少 D 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 34 1 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赤道地区终年高温 降水多 B 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陆地 C 风向指风的来向 D 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西岸降水多 35 1 分 下图中降水量甲坡大于乙坡的影响因素是 A 人类活动 B 纬度位置 C 海陆位置 D 地形地势 36 1 分 形成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位置 第 23 页 共 32 页 B 海陆因素 C 海陆热力差异 D 地形因素 37 1 分 我们的家乡大安市位于四大干湿地区中的 A 湿润地区 B 半湿润地区 C 半干旱地区 D 干旱地区 38 1 分 欧洲河流的哪个特点与欧洲大陆面积小 海岸线曲折有关 A 河网稠密 B 水流平稳 C 流程较短 D 水量丰沛 39 1 分 读图 甲图是某地中海气候区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乙图为地中海气候分布图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 该地中海气候区可能位于 第 24 页 共 32 页 A 欧洲南部沿海 B 非洲北部沿海 C 北美洲西部沿海 D 澳大利亚西南部沿海 40 1 分 亚洲东部 南部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夏季风的强弱 B 寒潮的影响 C 地形的影响 D 洋流的影响 41 1 分 第 31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将于 2016 年 8 月 5 日 21 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 亚马孙平原的气候类型为 A 地中海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草原气候 第 25 页 共 32 页 42 1 分 我国温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A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寒冷干燥 B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多雨 C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寒冷湿润 D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43 1 分 下列有关 哈尔滨 128 E 44 N 叙述错误的是 A 位于北温带 B 位于东半球 C 有阳光直射现象 D 无极昼极夜现象 44 1 分 形成乞力马扎罗山白雪皑皑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影响 B 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 寒流影响 45 1 分 荷兰被誉为 风车之国 那么荷兰的风车是做什么用的 A 美观 B 发电 C 磨面 D 排水 46 1 分 根据西亚的气候特点可推断 其主要的农业类型是 第 26 页 共 32 页 A 种植业 B 林业 C 渔业 D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47 1 分 下列民居与自然环境组合不正确的是 A 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 冰屋 B 中国黄土高原 窑洞 C 东南亚地区 高脚屋 D 中国南方地区 蒙古包 48 1 分 下图是中纬度的某地区 仅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考虑 四地中最不可能形成城市聚落的 是 A B C D 49 1 分 中国 99 的腰果来自越南 以下对腰果生物习性的推测 正确的是 腰果具有耐寒的特点 腰果对土壤要求不高 腰果喜欢常年阴雨的环境 腰果生长期内要求很高的温度 A 第 27 页 共 32 页 B C D 50 1 分 共享单车 是一种新兴的出行方式 它们被安放在人口密集区 打开手机扫扫车身二维 码 便可获得自行车的骑行使用权 关于 共享单车 的叙述 不恰当的是 A 低碳绿色环保 B 实现了资源共享 C 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D 受天气影响小 第 28 页 共 32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 50 题 共 50 分 1 1 1 2 2 1 3 1 4 1 5 1 5 2 6 1 6 2 7 1 8 1 9 1 9 2 9 3 9 4 第 29 页 共 32 页 10 1 11 1 11 2 12 1 12 2 12 3 12 4 12 5 13 1 13 2 14 1 14 2 15 1 15 2 16 1 16 2 17 1 第 30 页 共 32 页 17 2 18 1 18 2 18 3 18 4 19 1 20 1 21 1 22 1 23 1 23 2 24 1 25 1 26 1 26 2 26 3 26 4 第 31 页 共 32 页 27 1 28 1 28 2 28 3 29 1 30 1 30 2 31 1 31 2 32 1 33 1 33 2 34 1 35 1 36 1 37 1 38 1 第 32 页 共 32 页 39 1 40 1 41 1 42 1 43 1 44 1 45 1 46 1 47 1 48 1 49 1 50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