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36917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南省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南省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字,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B . 电影红海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C . 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 , 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 . 面对黄石的飞速发展,我们岂能在心中无动于衷?2. (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目前,梁河县正采取措施保护这株古茶树使古茶树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近日,梁河县大厂乡荷花村发现一株野生过渡型古茶树近年来,梁河县对辖区内的古茶树建档挂牌,进行有效保护,并开展古茶树产品研发经初步计算,该株古茶树径围这441米,直径140厘米,树龄约1500年,或为省内已发现的单株最大、树龄最久的野生过渡型古茶树A . B . C . D . 3. (2分)下列关于名著的叙述有误的是( )A .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起起落落的拉车生涯,展现了旧北京穷苦人生活的世俗风情,揭示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B .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凡尔纳,他一生写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说,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C . 童年中高尔基根据亲身经历,以娴熟的艺术技巧成功再现了阿廖沙从觉醒到成长的艰苦历程。D . 名人传中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5分)4. (15分)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它有很多种类,在春节期间张贴的,称为春联。如“一元复始,听爆竹声声辞旧岁,万象更新,看梅花点点迎新春”,就是一副年味儿浓郁的春联。春联在寥寥数语中寄托着人们对新春佳节的美好祝愿,可谓寓意吉祥、语言简洁。(1)请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改写第句画线部分,使表达更生动。(2)第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你认为应该怎样修改?(3)第句中的语句前后不呼应,请写出修改建议。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5. (10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春潮带雨晚来急,_。(韦应物滁州西涧) (2)_ ,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王湾次北固山下“_ , _”的句子既写出了时序交替的匆匆,又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达了戍边将士思乡盼归,却又无法还乡之痛苦的词句是“_ , _”。 (5)面对离别,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吟诵“_ , _”,表达了对故乡山水的眷念之情;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叹“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则表达了对归京友人的不舍之意。 (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抒写“_ , _”,展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和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 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6. (5分)下面文段中有一句话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过去五年,八项规定成为改变中国的一个关键词,让党风政风不仅明显改善,民风社风为之一新,也以动真碰硬、持之以恒的力度,进一步唤醒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敬畏之心。诚如古人所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这正是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的原因所在。7. (5分) 学校正在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老师准备利用星期天时间到你家走访,可是你的爸爸却说因为生意上的事没有时间在家等老师,你该如何说服你的爸爸呢?(1)我对爸爸说:老师骑着摩托车走了几十里的山路到你家走访后,又要风尘仆仆地赶往另一家了,老师临走时,你会怎么说?(2)我对老师说: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8. (7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B . “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C . “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D . “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9. (17分)阅读下面【甲】【乙】段文言文,回答问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 ,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郭伋(j)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别驾从事部下官吏。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下列划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太丘舍去(舍弃、丢下)B . 则是无信(不讲信用)C . 及事讫(完毕)D . 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2)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 . 君与家君/期日中B . 陈太丘/与友/期行C . 诸儿/复送/至郭外D . 儿/曹何自远来(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4)【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乙】文侧重叙述。 (5)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那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10. (2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请你记得歌唱因为一次医疗事故,他在四个月大时成了聋儿,在母亲竭尽全力的教导下,他终于理解了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名字,并慢慢学会开口说话,普通话说得甚至比一般孩子还标准。可是一进学校,他的助听器还是引起了其它孩子的好奇。有时他听不清楚老师提的问题,答非所问,也会招来哄堂大笑。这一切都让他很沮丧,他恨不得把助听器摔烂,再也不去学校。母亲很安慰他,他不听,哭着问:“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母亲回答,他是医生一针给打聋的。他哭得更厉害:“我恨他,我要找他报仇!”母亲难过地别过头:“找不到了,就是找到了,你的耳朵也是这样了?”他只能接受现实,并比其他同学更努力。小学时的听写课,同学们只需记住单词,他还要记住单词的次序,老师嘴巴动一个,他就写一个,同样拿了满分。他甚至报名参加北京市、区中小学生朗读比赛,第一次上台吓得双腿发抖,怕自己吐字不清晰,或者忘词。望着众多正在注视他的听众,他终于鼓足勇气开口,结果获得了一等奖。努力终于总有回报,他一直是学校骨干,并且日益自信起来。可是,因为是聋儿,仍然有尽了努力也无法做到的事情,譬如音乐课的考试。那天音乐课下课时,老师说:“大家都准备一下,明天考试,要唱歌唱祖国。”其它的同学都嘻嘻哈哈的不当回事,他却犯难了。他一直不大会唱歌,难以把握节奏。回家后,他愁眉苦脸,母亲就一边弹钢琴一边教他唱。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过去了,他的嗓子都嘶哑了,但是还是跑调。节奏很对,但他完全是在“说歌”,一个字一个字无比认真地说。母亲摸摸他的头说:“考试时你就这样唱吧。”他说好。母亲又严肃地叮嘱道:“可能大家会笑,但是你自己不能笑,坚持把歌唱完。”第二天音乐考试,轮到他上台了。他舔舔发干的嘴唇,跟着节奏开始“唱”歌。他刚一张嘴,教室里的同学己经笑翻了天。他不理会,在笑声中仍然继续自己的歌唱。他就这样一丝不苟地跟着节奏把歌“唱”完。教室里不知何时己经安静了下来,他突然发现,同学和老师的眼睛里都有些亮晶晶的东西。接,他看到了同学们在使劲的鼓掌。他就是梁小昆,曾多次参加专题电视节目制作,是电影漂亮妈妈中郑大的原型。时下他正在北京电影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摄影界己经小有名气,而且前不久刚在北京“东方新天地”举办了自己的个人摄影展。至今,梁小昆都非常喜欢唱歌,每次去卡拉OK,必唱无疑。他并不避讳自己的跑调,但求能够唱出个性。他深信,不管歌声是否动听,歌唱,首先是一种态度,包含着努力、尊严、坚持和快乐在失败的时候,你仍有歌唱的勇气吗?在绝望的时候,你还会记得最爱的歌词吗?在人生路上,迷失方向、不知所措的时候,你会记得且唱且行吗?(1)阅读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题目中“歌唱”的理解。 (3)文中第5节“努力总有回报”指什么事,第6节“仍然有尽了努力而无法做到的事情”又指什么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两句话看似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4)第8小节的划线句表达了老师和同学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其实有时残缺也是一种美,而且美得让人震惊,让人感动。请你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残缺也是一种美”的理解。 11. (17分)阅读范进中举语段,完成下面小题。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喀!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瑞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1)从本语段中众邻居劝说的话以及他们主动提出拿鸡蛋酒米,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心态?(2)人物总要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要重视环境描写的分析。范进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怎样?(3)“好了!我中了!”这句话道出了热衷功名的范进此时什么样的心态呢?请简要说明。(不超过40字。(4)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作者巧妙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按要求写出相应语句烘托范进昏厥时怕人情景的是:_烘托范进疯走狂奔的是:_八、 中国名著 (共2题;共14分)12. (2分)根据小说骆驼祥子填空。祥子最大的梦想是_。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_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13. (12分),完成下列小题。 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他们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响;也许他们故意开乱枪不想打死他们;也许有些人暗中祈祷对方冒险成功!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突然,他们在南岸的同志们开始兴高采烈地高唿:“红军万岁!革命万岁!大渡河三十英雄万岁!”原来白军已经仓惶后撤!进攻的红军全速前进,冒着舔人的火焰冲过了余下的桥板。纵身跳进敌人碉堡,把敌人丢弃的机枪掉过头来对准岸上。这时便有更多的红军蜂拥爬上了铁索,赶来破灭了火焰,铺上了新板。不久,在安顺场过了河的一师红军也出现了,对残余的敌军阵地展开侧翼进攻,这样没有多久白军就全部窜逃有的是窜逃,有的是同红军一起追击,因为有一百左右的四川军队缴械投诚,参加追击。一两个小时之内,全军就兴高采烈地一边放声高唱,一边度过了大渡河,进入了四川境内。在他们头顶上空,蒋介石的飞机无可奈何地怒吼着,红军发疯一样向他们叫喊挑战。在共军蜂拥渡河的时候,这些飞机企图炸毁铁索桥,但炸弹都掉在河里,溅起一片水花。(1)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美国记者_,选段写的是_的情景。 (2)结合选文的写作手法,说两点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的写作特色。 (3)红星照耀中国再现了一批共产党领袖风采,他们有共性也有个性,请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中选择两位,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说说他们作为领导者有何共性?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题目一:惜,形声字。由古文字形可知,表意的“忄”强调心理,表音的“昔”也有“参差不平、错综交杂”之意,从而可知“惜”字的本义是心里忐忑不安而充满哀怜之情。随着汉字语义的发展,“惜”字由“哀怜”引申出“珍视”的含义,又由“珍视”引申出“舍不得”的含义,由“哀伤”引申出“害怕、担心”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惜”字下有以下词条:惜别:舍不得离别。惜福:珍视自己的福气,不过分享受。惜老怜贫:爱护老年人,同情穷人。惜力:不舍得用力气干活。惜墨如金:写字、绘画、做文章等下笔非常慎重,力求精练。惜阴:珍惜光阴。请阅读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惜”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二:约会名山大川,我们看到了自然的表情;约会古今圣贤,我们感受到亘古的情思;约会宇宙星河,我们思考着人类的未来请你将“我和 有个约会”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个故事。要求: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上。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5分)4-1、4-2、4-3、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5-1、5-2、5-3、5-4、5-5、5-6、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6-1、7-1、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8-1、8-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9-1、9-2、9-3、9-4、9-5、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10-1、10-2、10-3、10-4、10-5、11-1、11-2、11-3、11-4、八、 中国名著 (共2题;共14分)12-1、13-1、13-2、13-3、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