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32728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3题;共31分)1. (11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xntnxgunlitng_衣草_塌废_浇_缝流_干涸缝隙酬劳琢磨沉默寡言2. (8分)请你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古今词义。 开张圣听 古义:_ 今义:_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_ 今义:_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_ 今义:_由是感激 古义:_ 今义:_3. (12分)古诗文默写填空。(1)独坐幽篁里,_。深林人不知,_。(王维竹里馆) (2)草树知春不久归,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_,关山度若飞。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一份乡愁,不同倾诉。李白化曲成诗,用“_,_”来表达远游在外的无尽乡思;岑参遇使托语,用“_,_”来表达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5)小姝暑假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增长了知识,扩大了眼界,回校后与同学畅谈中华诗词之神韵,同学们用孙权劝学中吕蒙的话“_,_”来为她的惊人进步点赞。 二、 名著阅读 (共3题;共26分)4. (6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前天已将野草编订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它改了一个名称:_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1)上面这段文字画线处应该填上的作品名称是:_。 (2)这部作品为什么多以第一人称角度展开叙写? 5. (8分)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品味经典,品味文学魅力。读_的敬业与乐业,反思自己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态度;读水浒传时,感受到_得知好友林冲遭太尉高俅陷害,被刺配沧州时,一路暗中保护的嫉恶如仇、侠胆义肝;读明初文学家宋濂的_,感受到了学习的艰辛和辛酸,也体会到了文章感情表露的真挚与诚恳。、(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请你帮她从以下几个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其具体的事例(不少于2个事例)来印证这一观点。A简爱 B武松 C祥子6. (12分)名著阅读。 他的父亲是清朝一个武官,一天,别的武官请他的父亲去赴宴,他的父亲把他带去。做爸爸的吹嘘自己的儿子如何勇敢无畏,有个客人想试他一下,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结果,他面不改色,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红星照耀中国(1)上述文字中的他是谁? (2)关于他,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还介绍了什么事?请另写一件。 (3)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一名新闻记者的经典纪实作品。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B . 红星照耀中国真实地记录了自1936年6月到10月在中国西北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的情况。C . 作者先在百家坪见到毛泽东,之后在毛泽东的安排下,作者在苏区临时首都保安采访到了周恩来并搜集到相关资料。D . 书中对毛泽东的描述最为详尽,文中写到,他在生活上是一个很随意很幽默的人,他甚至当着作者的面抓虱子,让人实在为他的不拘小节而感到惊叹!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7.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雨的四季刘湛秋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而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净,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1)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文章开头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结合了全文,谈谈作者“喜欢雨”的原因。(3)本文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景物特征。请从第段中摘录一个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谈谈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选文第段,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描写雨后的世界,再加上美妙的联想和想象,带给我们全方位的感受,请描写一段雪后的世界。(不少于50字)8. (9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谈吐上、在胸襟中、在气质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这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第段提到“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表明这则例子虽已被反复用过,但每次引用都足以让人震撼。B . 本文第段中画线句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C . 第段中武亦姝和雷海为身上那种从容淡定的独特气质就是“内在丰沛”的体现。D . 本文从多角度论述了阅读的作用,尤其是第段针对一般人可能有的认识进行论述,使论证更严密。(2)下面不能用来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 二战期间,美国士兵往往因为战争间歇期间生活乏味而士气涣散、训练消极,长官为此头痛不已。在政府向军队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后,士兵很快就恢复了士气,积极投入训练中。B . 著名学者黄侃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C . 我把阅读比喻为“人生的方舟”,并没有想掺进那种生死攸关的意味,而是意谓人生途中不论出现了多少危难痛苦,一旦具备了从阅读中汲取精神养料的能力,便不会被生活的河流所淹没,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不死”。秦文君D . 读孔得仁,读孟得义,读老得智,读庄得慧,读墨得力行,读韩得冷眼,读荀得自强不息。易中天(3)联系语境,理解文中第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四、 古诗阅读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1)“还应说著远行人”中“远行人”指谁?(2)这首诗表达出诗人当时怎样的情感?五、 古文阅读 (共1题;共60分)10. (60分)文言文阅读,完成1-7题。山静日长宋 罗大经唐子西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 , 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既归竹窗下,则山妻稚子,作笋蕨 , 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一晌。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 , 变幻顷刻,恍可入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则月印前溪(A )。味子西此句,可谓妙绝。然此句妙矣,识其妙者盖少。彼牵黄臂苍,驰猎于声利之场者,但见衮衮马头尘、匆匆驹隙影( B ),乌知此句之妙( C )!人能真知此妙,则东坡所谓“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所得不亦多乎!【注释】:剥啄:象声词,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麛,音m,小鹿。山妻:隐士之妻。对自己妻子的谦词。笋蕨:竹笋和蕨菜。玉露:指作者所作笔记鹤林玉露。剧谈:畅谈。驰猎: 奔驰追逐。乌: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何。(1).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盈(_) 濯(_ ) 既(_ ) 相与(_ )(2).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盈(_) 濯(_ ) 既(_ ) 相与(_ )(3)请将文言语气词“耳”“哉”“矣”正确填入文中的A、_B、_C_。(4)请将文言语气词“耳”“哉”“矣”正确填入文中的A、_B、_C_。(5)请用两个逗号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准确断句。归 而 倚 杖 柴 门 之 下 则 夕 阳 在 山 紫 绿万 状(6)请用两个逗号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准确断句。归 而 倚 杖 柴 门 之 下 则 夕 阳 在 山 紫 绿万 状(7)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8)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9)作者认为子西诗句“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妙绝,但“识其妙者盖少”,这是为什么呢?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10)作者认为子西诗句“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妙绝,但“识其妙者盖少”,这是为什么呢?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11)读完全文,从文章描绘的一幅幅画面里,你发现作者崇尚一种怎样的生活?(12)读完全文,从文章描绘的一幅幅画面里,你发现作者崇尚一种怎样的生活?(13)积累链接:文中的国风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_ ,“韩苏文”中的“韩”是指 _(填写人名),“陶杜诗”中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直接展现其早出晚归这一田居生活的诗句是_ 。(14)积累链接:文中的国风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_ ,“韩苏文”中的“韩”是指 _(填写人名),“陶杜诗”中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直接展现其早出晚归这一田居生活的诗句是_ 。六、 写作 (共1题;共5分)11. (5分)任选一题作文(一)生活中,总有一缕阳光,曾经照亮过我们心中阴暗的角落;生活中,总有一缕阳光,曾经融化过我们心中的那份冰凉。一个热切的眼神、一张真诚的笑脸、一双在我们跌倒时伸出的双手阳光,正以她五颜六色的色彩,绚烂着我们的记忆。请以“难忘那一缕阳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二)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着,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面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都是真情流露。请将题目“有时,我也想_”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作文。要求:(1)任选一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感情真挚。(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3题;共31分)1-1、2-1、3-1、3-2、3-3、3-4、3-5、二、 名著阅读 (共3题;共26分)4-1、4-2、5-1、5-2、6-1、6-2、6-3、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7-1、7-2、7-3、7-4、8-1、8-2、8-3、四、 古诗阅读 (共1题;共10分)9-1、9-2、五、 古文阅读 (共1题;共60分)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10-11、10-12、10-13、10-14、六、 写作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