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诗经》教案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9732306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常识《诗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学常识《诗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学常识《诗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文 基础模块 上册 第一单元 文学常识 诗经 第 1 页 共 5 页 文学常识 诗经 教学目标 1 了解 诗经 的思想内容 2 欣赏 诗经 中的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 教学重 难点 1 了解 诗经 的基础知识 2 学习 诗经 的内容 3 了解 诗经 的艺术特点及其影响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告知本次教学目的 内容 教师板书以下成语 请学生思考并回答 这些耳 熟 能 详 的 词 句 出 自 哪 里 一日不见 如隔三秋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求之不得 辗转反侧 逃之夭夭 信誓 旦旦 在水一方 继记载原始劳动的神话等作品问世后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的出现标示着先秦 诗歌已取得重要成就 二 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 步骤一 简要回顾诗歌的起源及其原始形态 1 甲骨卜辞 癸卯卜 今日雨 其自西来雨 其自东来雨 其自北来雨 其自南来雨 比较 乐府诗集 相和歌辞 江南可采莲 一段 2 二字节奏 吴越春秋 中原始歌谣 弹歌 步骤二 了解从 诗 到 诗经 之路 请学生根据已有的文字知识理解 经 的意义 提示 说文解字 经 织从丝也 经 径也 如径路无所不通 可常用也 诗经 又称 诗 诗三百 诗经 是后世儒家学者将其尊为经典之后的称呼 步骤三 了解诗经的编订和体制 1 你认为孔子删诗 编订 诗经 的说法可信吗 提示 诗经 来源和编订有三种说法 献诗 采诗 删诗说 包括采集于各地的 民间诗 公卿列士所献诗及乐官保存下来的宗教和宴飨乐歌 作者有公卿大夫 有中下层的 士 下层平民集体创作 编者应为周王朝乐官 2 请学生就掌握的知识谈谈对 诗经 分类的理解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文 基础模块 上册 第一单元 文学常识 诗经 第 2 页 共 5 页 提示 诗经 诗歌均为入乐的歌曲 按音乐性质不同分风 雅 颂三类 风 音乐曲调 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共 160 篇 雅 正 指朝廷正乐 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 分 大雅 和 小 雅 多是宫廷宴享的乐歌 颂 宗庙祭祀舞曲 分 周颂 鲁颂 和 商颂 步骤四 了解用诗和传诗 1 学生思考并讨论 诗经 在当时有哪些用途 提示 引诗 引证 赋诗言志 不歌而诵谓之赋 诗经 编成书后流行于诸侯国 用于祭祀 宴饮等场合 在政治外交活动 中发挥重要作用 孔子以之教授学生 强调其实用价值 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 群 可以怨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 秦火之后 诗经 为何还能保存下来 提示 因易于记诵的特点 靠口耳相传得以保全 汉有齐 鲁 韩 毛 四家诗 今天我们读到的是 毛诗 三 学习 诗经 的内容 诗经 内容广泛 形象深刻的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叶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以及 世态人情 民俗风习等社会生活各方面 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情况的珍贵资料 步骤一 学习周民族史诗 祭祖颂诗 诗经 大雅 保存了五首古老的周民族史诗 记述了从周世祖后稷诞生到武王灭 商的一些传说和英雄事迹 教师简述 生民 等诗歌内容 请学生讲述后稷故事 了解周王朝开国历史 黑格尔说 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史诗 胡适曾断言 汉民族没有神话史诗 对比 荷马史诗 谈谈你的认识 步骤二 学习农事诗 周王朝以农业立国 重视生产 豳风 七月 是 国风 中最长的诗 共 8 章 真实再现了当时的劳动场面 生活图景和各种人物面貌 及农夫与公家的关系 构成了西周 早期社会一幅男耕女织的风俗画 步骤三 学习燕飨诗 燕飨的特有功能 亲亲之道 宗法之仪 统治阶层的内部人际关系协调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文 基础模块 上册 第一单元 文学常识 诗经 第 3 页 共 5 页 天子宴群臣 宴宾客 小雅 鹿鸣 呦呦鹿鸣 食野之萍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曹操 短歌行 引用 兄弟之会 小雅 常棣 妻子好合 如鼓琴瑟 兄弟既翕 和乐且湛 步骤四 学习怨刺诗 古诗素有 美刺 传统 具有鲜明的功利性和实用性 毛诗序 至于王道衰 礼仪废 政教失 国异政 家殊俗 而 变风 变雅 作矣 揭示了怨刺诗产生的社会 背景和伦理因素 举例 魏风 伐檀 魏风 硕鼠 步骤五 学习征役诗 写征战 徭役所见 所闻 所感 开创了后代边塞诗的先河 1 正面 肯定战争的正义价值 秦风 无衣 2 反面 厌战思乡 战士角度 小雅 采薇 豳风 东山 思妇角度 王风 君子于役 卫风 伯兮 赏析 小雅 采薇 以采薇起兴 最后写战争结束 战士归来悲喜交加的心情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是千古名句 后世折柳赠别的诗源于此 赏析 君子于役 写傍晚怀人 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妻子的思念和关切 情景 交融 缠绵悱恻 第二课时 一 回顾之前讲授的内容 诗经 共计 305 篇 是古人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学遗产 它韵律和谐 优美质朴 内 容丰富多彩 对当时社会各方面都有十分深刻的反映 同时以它独特的文学修养 文学表现 方法和文学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 影响了无数诗人作家 有关恋爱婚姻的诗 篇 诗经 105 篇 是其中最具生命力 最为强烈的旋律 这些诗篇以其永恒的艺术魅力感 染激动了几千年来的无数欣赏者 究其内容 可将此类诗篇分为两大类 情恋诗与婚姻诗 情恋诗主要表达男女恋爱期间的喜悦悲伤 而婚姻诗则主要表现夫妻婚姻生活的酸甜苦辣 二 学习婚恋诗 国风 中最多 艺术性最高 背诵 请学生背诵几首熟悉的婚恋诗 1 热恋的歌 表现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意中人的思念 描绘热恋情景 讴歌爱情甜 蜜 情调欢快 举例 周南 关雎 邶风 静女 郑风 野有蔓草 郑风 溱洧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文 基础模块 上册 第一单元 文学常识 诗经 第 4 页 共 5 页 描写相思 王风 采葛 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如三秋兮 如 三岁兮 歌唱专一 郑风 出其东门 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 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 聊乐我员 2 婚姻诗 邶风 击鼓 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 与子偕老 幸 周南 桃夭 桃之夭夭 宜其室家 不幸 卫风 氓 以哀伤情调 描述婚恋悲剧 揭示了妇女的悲惨命运 对叙事 诗发展有促进作用 三 了解 诗经 的艺术特点及其影响 诗经 是中国古典诗歌之祖 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1 赋 比 兴的手法 成为古诗歌的基本手法 丰富了诗歌的表现艺术 是中国诗歌 民族风格的重要特征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 理解朱熹对赋 比 兴的解释 A 赋 最基本 最常用的手法 灵活多变 包括写境 抒情 对话 形态描绘 B 比 比喻 有明喻 暗喻 个别比喻以外 还有通篇用比 如 硕鼠 博喻 卫风 硕人 写庄姜之美 手如柔荑 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 美目盼兮 C 兴 本意是 起 托物起兴 借对自然界的事物描写 引出诗人内心情感 多放在诗 的开头 比兴融合 起象征 联想 比拟作用 关雎 以鸟成双成对和鸣 相依相恋情景 引起 窈窕 淑女 君子好逑 联想 桃夭 以盛开的艳丽桃花 象征新娘的年轻貌美 起创设意境 烘托气氛作用 如 秦风 蒹葭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描绘了一幅 清秋凄清的意境 渲染烘托了主人公求偶不得的失望心情 2 句式和章法 四言二拍 节奏感强 重章叠句 回旋往复 一唱三叹 一般隔句押韵 韵在偶句 3 诗经 的影响 轻叙事重抒情 抒情诗传统 诗歌内在精神 风雅精神与文学革新 举例 李白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古风一 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 戏 为六绝句六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文 基础模块 上册 第一单元 文学常识 诗经 第 5 页 共 5 页 诗歌艺术手法 比兴手法的深远影响 四 小结 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