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初春》同步练习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29377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初春》同步练习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初春》同步练习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初春》同步练习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初春同步练习A卷一、 基础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由于我对于学科有偏重,因而对于数理化就不感兴趣。B . 面对咆哮肆虐的洪水,有谁不愿拿生命再去冒险呢?C . 太阳虽然早已下山,但暑气并没有收敛。D . 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2. (2分)阅读,可借用诗文名句进行批注。对下面这段话的批注,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可是在过大雪山时,这些衣衫单薄、气血不旺的南方战士不习慣于高原气候,冻死不少。更难的是爬炮铜岗,他们可以说是自己铺出一条路出来,一路砍伐长竹,在齐胸深的泥淖上铺出一条曲折的路来。(选自红星照耀中国)A . 烈十暮年,壮心不已。B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C .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D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 (2分)下列关于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郭沫若雷电颂)运用排比和反复,突出表达了屈原呼唤正义力量、摧毁黑暗势力的强烈愿望。B . “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吴岗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具体生动的展现了罗布泊消逝之后留下的是一种苍凉和悲壮景象,以及体现对生命的执着、坚强。C . “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大雁从盘旋到着陆时悠闲、飘逸的姿态。D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运用夸张手法,极力表现用具之美和酒菜之贵,突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苦闷。4. (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南方初春的田野!树上的嫩芽也密了;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A . B . C . D . 5. (2分)下列各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B . 田里的冬水也汩汩地起着水泡。C .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D .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6. (2分)下列加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常言道,人性如同水下的冰山,平常时期,相安无事 , 其或真或善或美的本质无法看出或者无法进入公众视野。B . 不少读者认为,阜宁报“校园书香”专版对学生阅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 . 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D . 警察和赞美诗结尾别有用心 , 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7. (2分)下列句子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我决定_ 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月亮出来了,冷冷地,我不禁打了个_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_ 地铺着。A . 委屈 寒颤 随意B . 委曲 冷颤 随便C . 委屈 寒颤 随便D . 委曲 冷颤 随意8. (2分)下列句子方框里的词语,应选哪一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我的母亲又过了一个严冬。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着。A . 度 无奈 生长B . 拖 高兴 覆盖C . 熬 信服 铺D . 活 犹豫 滋生9. (2分)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文字填入划线部分,排列顺序最佳的一组是( )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迅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的野草魂。最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然散发着一点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在雪的下面,已经出现了“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勃发着盎然的春意严冬刚过,残雪犹存为使春意更浓,春色更娇,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A . B . C . D . 10. (2分)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首诗简笔勾勒了江南农村初春的风光及繁忙的农事,表现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B . 此诗第二句写雨景,运用“如烟”的比喻,绘出了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C . 第三、四句写农事繁忙,“才”、“又”两字的搭配使用,不说“忙”而读者已感受到忙的气氛、忙的节奏。D . 全诗色调鲜明,意境朦胧;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11. (2分)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文字填入划线部分,排列顺序最佳的是( )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迅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的野草魂。 。最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然散发着一点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在雪的下面,已经出现了“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勃发着盎然的春意严冬刚过,残雪犹存为使春意更浓,春色更娇,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A . B . C . D . 12. (2分)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短语,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如期而至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颁奖活动让我们柔软的心底顿生暖意,是什么使他们的故事感人至深入?为何他们能让神话大地潸然泪下?是因为他们 , 真诚得让人感动;因为他们 , 纯粹得让人感动;因为他们 , 执着得让人感动 ;因为他们 , 无私得让人感动。大爱而无疆 朴素而高贵 善良而坚强 信诺而重义A . B . C . D . 13. (2分)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诗的开篇即写春望所见,突出写山河破碎、满城荒芜,写长安沦陷后的残败景象。B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触景生情:因感时恨别,见到了本为娱人之物的花鸟反而流泪惊心;一种是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种解释都符合诗意。C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自安史之乱以来,战火不断,企盼亲人消息,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家书抵万金”是说一万两黄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D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句中,“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诗人又叹息衰老,更增了一层悲哀。14. (2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 淳朴的农民朋友邀请诗人到家里作客,他对诗人说,请别嫌弃农家的酒有些浑浊,今年农作物丰收了,家里有丰足的鸡和猪款待您。B . 在前住农家的路上,诗人越过一重重山,蹚过一道道水,正疑惑无路可行之时,忽见柳林浓绿,花丛艳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一路走来,诗人感悟到了生活的道理: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只要努力探索,就一定能寻找到出路,到达目的地。C . 春社祭日已临近,村民们穿着布衣,带着素帽,你吹着箫,我击着鼓,一起快乐地庆祝丰收村子里仍然保存着古朴浓厚的乡俗民风。D . 热情的主人,变幻的美景,淳朴的民风,都使诗人不但流连忘返,还与村民相约;虽然自己年老体弱,即使拄着拐杖,即使是在月夜,以后也可能随时再来登门拜访。二、 按要求默写填空。 (共5题;共5分)15. (1分)自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乱花渐欲迷人眼,_。”两句诗写初春的花草也充分写出了春天的景色。16. (1分)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_,左牵黄,右擎苍”几句词写了作者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一腔报国之志难于施展的情怀。17. (1分)_,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蜂)18. (1分)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19. (1分)天接云涛连晓雾,_。(李清照渔家傲)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共1题;共25分)20. (2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酒的怀念酒,给我的记忆,始于那诱人的糖。每次家里来了客人,去合作社打酒的差使总由祖母交给我。灌满一瓶酒,多余的零钱总被我大胆地换成花花绿绿的糖。口含着糖将酒交给祖母,祖母总要问我口里含着什么,每当此时,我赶紧逃开,身后传来佯装的骂声。吃饭的时候,客人举起杯用嘴抿出悦耳的声响,响声还没停止,客人便迫不及待问是什么酒。坐在桌旁的父亲虽不善饮,但对酒似乎知道得颇多,连声说:“饶州酒,饶州酿的酒。”客人大都是邻县的都昌县人,不甚了解饶州,于是父亲主人般地说开来。客人有味地听着,当然不忘眯着眼抿干杯中的酒,当饶州轶事讲完,满满的一瓶饶州酒也喝干了。于是,我很小就知道了饶州,那里除了有酒,还有响着机器的铁船,有很长很长的石桥,有好高好高的楼房,还有许许多多买不完东西的商店。北京遥远得没给我任何想象,它仅是一个课本上响亮的词语,它的全部意义被饶州代替,走了一回饶州的人,似周游了世界般被孩子们盘问和尊敬。我向往着饶州,甚于那甜死人的糖,这一切都缘于那酒。在大人的怂恿下,我也试着喝酒,酒的滋味远没有想象中的饶州美好,直至一次微醉在如血的残阳里,梦见画般的饶州,才似乎明白酒的妙处了。学会喝酒,便开始替代不善饮的父亲陪客,慈祥的祖母满心欢喜地在旁看着。她对我们管教甚严,来了客人小孩是不能上桌的,然而因为酒,我是一个例外,并得到赞赏。我也学着大人抿酒,说些应酬的话,忽然间发觉自己已长大,似乎也该给客人讲些饶州的事。中考那年第一次走进饶州,然而来不及去与想象中的饶州印证便被老师带进考场,考完后又陶醉在答对试卷的喜悦之中,饶州给我留下的大概只有那美丽的设考点的一中校园了。第二次走进饶州,带着一份激动与一位女笔友走在东湖的夕阳里,耳边响着妇人捣衣的回响。离开饶州,竟想不起饶州的街道,只是清楚地记得那轮美丽的夕阳和夕阳里那位女孩醉酒般的笑靥。与那位女孩的故事演绎至今,我们相聚在异地的一座小城,小城刚办一家酒厂,酒的美丽的灯箱广告把小城的夜晚点缀得同样美丽,我们陶醉在酒般的爱情河里,忘却饶州,忘却饶州的酒。一天傍晚,我们像往常一样在那人工筑起的亭园里漫步、聊天亭园中央有座高耸的灯塔,园中的一切都蒙在它撒下的轻纱下。“那是什么?”她突然大叫起来,掩不住兴奋。我顺指望去,看见塔身上有则酒广告饶州酒。它孤儿般蜷缩在这寂静的角落!我的心一震,继而泪水浸淹上来。饶州已被洪水冲刷掉了她往日的辉煌,饶州酒也在洪水般的商场中苦苦挣扎。看着那幅不起眼的广告,我似乎遥望到家中的母亲正一日日老去,心如刀绞。忽而,我觉得对不起饶州了。我默默离开那亭园,穿越异乡酒的广告灯箱投下的柔暗浮华,心中一直固执地认为:最纯最美的酒在饶州。(1)联系全文内容,简要列出作者喜爱酒的原因。(2)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这篇散文语言清新自然,试赏析下面语句,体会其特色。北京遥远得没给我任何想象,它仅是一个课本上响亮的词语,它的全部意义被饶州代替,走了一回饶州的人,似周游了世界般被孩子们盘问和尊敬。饶州已被洪水冲刷掉了她往日的辉煌,饶州酒也在洪水般的商场中苦苦挣扎。(4)文章按照什么顺序行文的?找出相关词或短句加以佐证。(5)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共1题;共6分)21. (6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 _之情。(2)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14题;共2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二、 按要求默写填空。 (共5题;共5分)15-1、16-1、17-1、18-1、19-1、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共1题;共25分)20-1、20-2、20-3、20-4、20-5、四、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共1题;共6分)21-1、2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