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测试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26973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测试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测试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测试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测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傅雷用( )来指导儿子的艺术修养A . 教授钢琴B . 听音乐C . 书信的方式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2. (4分)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困难的时候,它是ku_甲;n_水的时候,它是小舟。从爱中走来,我们总是x_满力量。我们能迎着风笑,对着水笑,含着泪笑。在爱中,我们用笑声p_写一曲曲动人的青春乐章。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3. (5分)用关联词语“虽然但是”把下面三项内容排列组合成一段话。要求着重肯定吴晨在学习方面的优点,语言要简明。吴晨在学习上有一股子钻劲,各门功课都学得很扎实吴晨集体观念也比较淡薄吴晨性格孤僻,不爱接近同学四、 默写 (共1题;共9分)4. (9分)用诗文原句填空。(1)少壮不努力,_(汉乐府长歌行)(2)海日生残夜,_(王湾次北固山下)(3)黄鹤一去不复返,_(崔颢黄鹤楼)(4)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5)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谁道人生无再少,_(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7)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8)唐果同学爱用古诗句劝解别人,梦凡抱怨身处闹市难得清静,唐果就用_劝她,宁馨要转学到海南省,临行前依依不舍,唐果就用_劝她。(依次用陶渊明饮酒(其五),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填空)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5. (10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采莲曲 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2)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六、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6. (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柳宗元传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注释】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播州:今贵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质:抵押。没:没收。营护:料理,护送。(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非显者刺 _驴不胜怒,蹄之 _例移为柳州刺史 _宗元谓所亲 _(2)下列加横线字与“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是( )A .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赵普)B .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两小儿辩日)C .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论语)D . 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 (于园)(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以为且噬己也,甚恐。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4)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怎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为友:_为官:_为师:_7. (16分)阅读下列文言文。【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乙】 六里, 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独高垂,如匹练界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之下流也。从其后西二里,蹑峻凌崖。其崖高穹溪上,与对崖骈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游大理日记)【注释】派:量词。界:隔断。清碧:溪水名。下流:河流的下游。蹑:踩、踏。穹:隆起。骈:并列。(1)解释下列加横线字:略无阙处 _沿溯阻绝 _颇大_峡中西望 _(2)下列加横线字不是词类活用的是( )A . 乘奔御风B . 鞭数十C . 便实钉之D . 溪破其中出(3)翻译下列句子乃西向觅小径入峡(4)结合原文简析一下甲乙两文写水的特点。七、 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8. (7分)名著阅读。A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做理会。” 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正有一块大石头,拨将过来靠了门。(1)这段文字中A的姓名是 。(2)从这段文字来看,A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A . 疾恶如仇B . 胆小怯懦C . 谨慎细心D . 武艺高强八、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9. (20分)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盥洗,这是每个人日常起居最先做的功课。早在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已形成了这一习惯。礼记内则云:“鸡初鸣,咸盥漱。”说明古人有早起盥洗、漱口的习惯。那时筷子还没有被广泛使用 , 就餐时人们往往共享一个盛饭器,以手抓饭,所以饭前也需要洗手。除此之外,盥洗还是古代仪礼之一,用水使手洁净,以示对神对人的恭敬。那么,古人又是怎样盥洗的呢?有哪些细节可值得我们后人借鉴?古汉语“盥洗”一词,所指的范围较广,当然主要是指洗脸和净手,与我们今天使用的词义相近。不过,古人把盥洗用其归在礼器一类,故具有相应的礼仪性质。这一点,又与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盥”字甲骨文,是一上下结构的会意字。上面,是手的象形,下面,为一有水的盆。两者相合,像一只手放在盆里承水冲洗。造字表意就是在盆里洗手。金文与甲骨文字形相近,但又有所不同。上面,由原一只手变成两只手,而盆里的水则由水滴变成,像有水从上倒下,两手接水冲洗;下面(皿)是接水的容器。说文解字曰:“盥,澡手也。从臼、水,临皿。”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云:“盥字的甲骨文字形从爪,在皿中,象于皿中澡手之形。”“盥”字初文反映其本义仅指洗手,后来词义扩大 , 洗脸洗手均称为“盥”,如盥栉指梳洗,盥沐指洗脸,而现代的盥洗室,是既可洗手也可洗脸,爱美女性还可用来化妆的。从“盥”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我们可大致知道古人是怎样洗手的。那时洗手的器皿主要有两件,且是配套的:一件叫匜(y),用来往手上浇水;一件是盘,用来接洗手洒下来的水。匜和盘都是盥洗用具,前者注水,后者承水,两者相互配套。先秦时期,匜、盘多以青铜制作,十分精美,这在先秦乃至秦汉的墓葬中常有发现。匜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其形制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瓢,底部常铸有三足或四足。青铜器中的盘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到战国时才逐渐消失。(1)请给上文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第段中划线部分除了运用作诠释、举例子外,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段中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3)第段中“那时筷子还没有被广泛使用”中的“广泛”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4)仿照示例,从“歪、体”两个字中任选一字加以解说。示例:“盥”字,上面是手的象形,下面表示有水的盆,意思是在盆里洗手。九、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作文: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渴望得到,把它写出来吧。请以“渴望”为话题,选择合适的体裁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立意正确,思想健康。(2)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2-1、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3-1、四、 默写 (共1题;共9分)4-1、4-2、4-3、4-4、4-5、4-6、4-7、4-8、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5-1、5-2、六、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6-1、6-2、6-3、6-4、7-1、7-2、7-3、7-4、七、 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8-1、8-2、八、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9-1、9-2、9-3、9-4、九、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