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第1课时)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972504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第1课时)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第1课时)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第1课时)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声现象,第 2 节 声音的特性,第一课时 音调、超声波和次声波,课前预习,1. 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_来描述物体振动的_,单位是_,符号为_. 2.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_有关,频率越_,音调越_. 3. 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约为20 20 000 Hz,高于_Hz的声叫超声波;低于_Hz的声叫次声波. 4. 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_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会产生次声波.,次声,频率,快慢,赫兹,Hz,频率,高,高,20 000,20,课堂演练,知识点1 音调 典例精练 【例1】(2017安徽)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 Hz,D调“1(do)”的频率是294 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_ (填乐音的三要素)高.,音调,模拟演练 1. (2017眉山)古筝是通过演奏者拨动琴弦,使琴弦_而发声的. 演奏时,分别拨动长度、粗细不同的琴弦,古筝就能发出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声音.,音调,振动,知识点2 听觉与频率的关系 典例精练 【例2】(2017广东)如图2-2-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的听觉频率范 围是851 100 Hz B. 狗的听觉频率范 围是1550 000 Hz C. 蝙蝠能听到次声波 D. 大象能听到超声波,B,模拟演练 2. 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两个分别标有256 Hz和512 Hz的音叉对着话筒发出声音. 如图2-2-2所示是256 Hz的音叉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则下列图中512 Hz的音叉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合理的是( ),B,课后作业,夯实基础 知识点1 音调 1. (2017南京)如图2-2-3所示,小华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老爷爷所说的话是指唱到“高原”的“高”时,要求声音的( ) A. 音调高 B. 音调低 C. 响度大 D. 响度小,A,2. (2017绵阳)物理课上,老师用力吹一根较长的塑料吸管的同时,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图2-2-4所示. 同学们听到的声音( ) A. 音调不变 B. 音调变了 C. 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D. 后排同学听到的与前排同学听到的相同,B,3. 男同学一般总是比女同学发出的声音沉闷、浑厚,即音调一般比女同学的低其原因是男同学声带振动的频率与女同学的相比( ) A 较低 B 较高 C 一样 D 时高时低 4. 物体在1 s的时间里如果振动150次,频率就是_Hz. 5. 弦乐器的音调高低决定于弦的长短、松紧、粗细. 在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_,音调越高;在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越_,音调越高;在弦的长短、松紧相同时,弦越_,音调越高.,A,150,细,短,紧,知识点2 听觉与频率的关系 6. 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 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 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 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 000 Hz D 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 Hz,D,7. (2017乌鲁木齐改编)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出次声波. 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 B. 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 C. 次声波频率较高 D. 超声波频率较高 8. 若某一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听不到声音,而猫狗却竖起耳朵能听到声音,这是因为( ) A 在振动的声源周围没有介质 B. 振动的声源离人太远 C 声源发出的声音音调太高,超出人耳的听觉范围 D. 声源振动的频率太小,D,C,能力提升 9. 在学习二胡的演奏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决定对此进行研究,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几种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表中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编号_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2)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位置所缺数据为_. (3)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控制变量法,A、C,55,10. 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2-2-5所示,读数是_cm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_(填“能”或“不能”). 理由:_ _.,20.50,3,不能,研究一个变量的影响时,没有控制另一个变量不变,(4)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 实验方案:_; 判断方法:_ _,将金属管悬挂,轻推使其摆动,若能听到其发声则说明发声是由摆动产生的,反之则说明不是由摆动产生的,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如果用蜡封住其耳朵,即使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蝙蝠采用的方法叫 材料二 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船员们的“死亡之谜”,他们都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 Hz,而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震坏而丧生,(1)请在上面材料中和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_; _. (2)亚声波是指我们学过的_.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低于_,亚声具有_,能量,超声,回声定位,次声波,20 Hz,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