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月考(二)试卷.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722986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月考(二)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月考(二)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月考(二)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月考(二)试卷语 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4.考试结束后,请将 “答题卷”交回。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浊酒一杯家万里,_。 (范仲淹渔家傲)陈涉太息曰:“嗟乎!_。 (司马迁陈涉世家)_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了却君王天下事,_。 (辛弃疾破阵子)足蒸暑土气, 。 (白居易观刈麦)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2)依情境默写。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意思一致。望江南中表明思妇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产生的原因的句子是 ,本词的主旨句是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做题(11分) 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p)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 p)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都在向人们展示大自然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潜蛇( ) 参错( ) (2)根据文中提供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田(p) ( p)墨 (3)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纤细: 依稀: (4) 写出下列短语所用的修辞手法。(2分) 城犹潜蛇,山若伏鳖(5) 文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并修改。(3分)3、名著考察: (3分) 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 。4、综合实践考察:请你读一读,完成(1)(4)题。(11分)河南中学某班准备开展以“雨的述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学生,相信你一定会积极参加,并且完成以下任务。(1)古代诗词中,写春雨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完整的上下两句来。(2分) , (2)请你写出含“雨”的一个成语或者一句俗语。(1分) 成语(俗语) (3)阅读下面描写“雨”的诗文。材料一: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雨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大地织在一起。(郑愁予雨说)材料二:走到庭院一看,雨点撇在污秽的积雪上,簌簌有声。再来到屋外一望,残雪都被雨水融化了,露出了灰暗色的土地。(岛崎藤村暖雨)材料三: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纪伯伦雨之歌)你从以上三则材料中读出雨的什么特点?从三位作家对“雨”的描写中,你得到什么样的写作启示?(4分) (4)请你仿照下面的句子,从雨的角度来向人类诉说你的心声。(4分)人类朋友,请你听听我的诉说,我可以是一场及时雨、一场酸雨、一场暴雨,给人类带来福祉或灾难。我是一场及时雨,用我的甘甜的乳汁哺育久旱干渴的大地; , ; , 。二、阅读(55分)一(22分) 泪水中收获力量 新华社记者 白瑞雪 金黄的麦田,刚刚收割的油菜若不是从直升机上清晰地俯瞰巴蜀大地,我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这本应该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当哀悼逝者的警报声响彻中国,当泪水模糊了灾区和所有心系灾区人们的双眼,悲伤让我们痛彻心扉;悲伤,也让我们的心灵收获了从废墟中站起来、向前走的力量。 我们收获的,是永不放弃的希望。 在绵竹汉旺采访时,一位刚从山上走下来的妇女,向我摊开了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 山里长大、山里结婚生子的黄惠兰,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她在大山里拥有的一切。没有食物,没有水,要走到最近的聚居点清平乡政府,还有公里的路。 地震发生后第天下午,寂静的山谷里响起了轰鸣声。黄惠兰和几个幸存的同伴们挥动着他们从废墟中捡来的一根红纱巾,朝着空中的直升机大声呼喊。挥了又挥,喊了又喊,直升机又走了。 此前,一直鼓励别人要坚强的黄惠兰,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黄惠兰开始了走出大山的漫漫征途。红纱巾是她唯一的行李,因为她相信,直升机总会再来的。在山中跋涉了整整一夜后,她又听到了直升机的声响这一次,她和同伴们捡到了空投的物资。 或许,一根小小的红纱巾,根本不足以成为直升机的参照物。但黄惠兰说,她会把纱巾珍藏一生,用来提醒自己,生活永远充满希望。 被埋小时后获救的邓中群、小时的虞锦华、小时的李宁翠几天来,生命奇迹的纪录不断被刷新,几乎所有神志清醒的获救者都说,他们在废墟下面从来没有放弃过生的希望。同样不言放弃的,还有在北川县城里一遍遍寻找生命的救援人员,还有奔波在寻亲路上的人们 我们收获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地震后的清平乡,所有商店免费开放,清平小学的孩子们,正是靠着商店里的牛奶和面包,安然度过了被困的两天。清平的山下停满了从德阳、成都甚至更远的地方赶来的车辆,接送素不相识的受灾群众。在我随救援部队奔赴重灾区的路上,总有群众端着矿泉水要部队停下来歇一歇 所有进入灾区采访的记者都会发现,志愿者,已经成为了抗震救灾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前几天从汉旺到成都的夜路上,一支由多辆“标致”组成的车队引起了我的注意。一问,是车友会发起的义务接受灾群众的活动。他们的车牌,清一色地遮住了两位数,这让我想起了这些天来我所接触的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有工人、农民、退伍老兵,还有与学校签了“免责协议”的中学生,几乎没有人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 即使日常的喧嚣让我们彼此疏远,即使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让我们相互戒备,在灾难袭来的时刻,我们都以最善良、纯真的一面坦诚相对。这,才是这个世界本来的面目。 我们收获的,是承诺与责任的重量。 在绵阳采访时,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总装驻四川某基地医护人员正在为一名产妇作剖宫产缝合手术。当剧烈的震动袭来,医生李春梅立即俯身护住产妇,大声招呼助理医师和护士固定手术台。麻醉师韦满的第一反应是抱住摇摇欲倒的空调,以免它砸倒在手术台上,而已经走出手术室的助产士钟婕又返回室内,一把扶住左摇右晃的手术灯所有人都在用身体保护产妇,没有谁选择逃生。 从太多太多真实的故事里,从士兵们伤痕累累的肩膀上,从救援人员倒在废墟上睡着的倦容里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读懂了那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责任。 离开汶川时,岁的羌族妇女郭秀莲往我的背囊里塞了一袋红樱桃。 今年的樱桃又大又甜。郭秀莲曾经算过,自家的两亩樱桃能卖到两万元。然而,樱桃还没来得及摘,地震就发生了 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 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那红彤彤的一片,是山上最鲜艳的色彩5、品读全文,指出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4分)6、选文第一段使用了什么描写方式?此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4分)7、“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一句中的“思忖”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5分)8、划线句中的“纱巾”在文中出现了多次。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有什么值得珍藏的?请谈谈你的理解。(5分)9、读了选文你有何感想?请拿起笔写出你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4分)二 (18分)神奇的一步 刘鹏时间 这一刻度:2008年9月27日下午4时41分00秒。空间 这一位置: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历史 这一画面:中国航天员翟志刚迈出了中国人的太空第一步,五星红旗,挥舞在了迄今为止的最高点。“太阳沐浴在一种闪烁的金黄色的光线中,就像来自梦境。”这是前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在迈出人类太空第一步时,从心灵流出的感叹。“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这是茫茫太空中,中国人首次发出的雄浑而沉稳的声音。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可以信步太空的国家;中国航天事业,又树起了一座里程碑。这是真正具有时空意义的经典画面。天地转换,神舟七号像一叶扁舟,浮现在深邃无垠的真空中;地球悬挂于天幕之上,发出蔚蓝色光辉。翟志刚身着中国自行研制的舱外航天服,飘飘“行走”,淋漓尽致地抒发着中华民族浪漫的飞天梦想。这是神奇的一步。在发射载人飞船之前,前苏联进行了5次不载人的飞船升空试验,美国进行了8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而中国仅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就成功地把航天员送上了太空,并在短短5年里,实现了从载人上天到出舱活动的跃进,为建造空间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步,是名副其实的飞越。从有形的距离看,19分35秒的舱外活动,翟志刚飞过了9165公里;从无形的距离看,亘古梦圆,一步越千年。 这一步,让中国完全进入开放的宇宙空间,不仅自信地面对地球,而且自信地面对充满不可知的宇宙;这一步,让13亿中国人注目天外,身未动,心已远。 太空一小步, 。这历史性的一步,显示出中华民族改革开放积蓄的雄厚实力,展示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风貌,昭示出中华民族面向未来的雄心壮志。 这一刻,国人骄傲。这一刻,历史永记。(摘自9月28日楚天都市报)10、(1)至(3)段横线处应该填写的词语已经给出,请你选择:(3分) A定格 B指向 C定位 11、中国人太空第一步“神奇”具体体现在那几个方面?(6分)12、根据第段内容,在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注意与前句字数相同。(2分)13、第段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4分)14、在翟志刚出仓行走,留下中国人太空第一步时,各大报纸纷纷推出神七专题,记录这一历史性时刻。其中标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果你是报纸的编辑,你又会拟制一个什么样的标题呢?相关链接:河南商报:浩瀚太空 中国舞步;中国青年报: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足迹;北京日报:中国人首次实现太空行走;东方早报:太空漫步的感觉很好我拟制的标题: (3分三(15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5、解释下列加黑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_ 。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不毛:_。 16、翻译下列句子。(6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_ _。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_ _。 17、诸葛亮“出师”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3分) 。 18、最后一句的“报先帝”呼应了文中的哪些事?(用文中语句回答)(4分)三、写作(55分)19、请以“这件事我做对了”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和要求】 写成一篇字600字左右的记叙文,线索清晰,叙事完整,内容充实; 写出“我”对这件事的认识、判断、决定的过程,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试题卷 第 - 3 -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