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与细胞工程》专项练习.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721515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与细胞工程》专项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细胞与细胞工程》专项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细胞与细胞工程》专项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与细胞工程专项练习一、 选择题(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1(原创)我国政府早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承诺在2000年以前消灭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现在政府每年免费让儿童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而获得对该病的抵抗力。对该病抵抗力的获得与下列哪种细胞器关系最大( ) A线粒体 B核糖体 C中心体 D质体2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把人和鼠的两细胞融合。融合后的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将融合后的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保持其活性。会发生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是( )A现象:细胞表面发红色荧光 结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现象:细胞表面发绿色荧光 结论: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现象:细胞一半发红光,一半发绿光 结论: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现象:细胞表面红、绿色均匀分布 结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3对于白血病患者,目前较为成功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骨髓移植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正常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来产生正常的白细胞,从而使病人的生理机能恢复正常,在造血干细胞形成白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了哪两个过程( )A先细胞分裂,后细胞分化B先细胞分化,后细胞分裂C先细胞融合,后细胞分裂D先细胞融合,后细胞分化4各种细胞器在细胞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有关 B液泡对细胞内的环境起着调节作用 C线粒体在小鼠受精卵的分裂面附近比较集中 D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都是在叶绿体基粒中进行的5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A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B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C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香料等 D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6.关于细胞结构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拟核和质粒的主要成分都是DNA B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包括DNA和蛋白质C各种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和果胶D各种生物膜的主要成分都有脂质和蛋白质7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A将诱变处理的番茄种子培育成植株 B将紫罗兰的叶肉细胞培育成植株C将番茄与马铃薯细胞融合并培育成植株 D将转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成植株8处于有丝分裂过程的动物细胞,当中心体移向两极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可表示为( )9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死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C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D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10(原创)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生物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相联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A从结构上看,二者都有双层膜,基质 B从功能上看,二者都与细胞的能量代谢有关C从所含物质上看,二者都含有少量DNA D从功能上看,二者具有相同的功能11.右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 B图1中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C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 D图2中细胞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2个染色体组12运用“人工膜技术”制作的携有单克隆抗体的磷脂微球体药物如图所示。当药物被注射到实验鼠血液中一段时间后,首先在某种癌细胞内检测到药物已经进入。据此认为,药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A.抗体与细胞识别后诱发膜融合或细胞内吞B.药物分子透过微球体与细胞膜的自由扩散C.药物分子通过识别细胞膜载体的主动运输D.抗体与细胞识别后诱发微球体的主动侵染13右图是某细胞在进行某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 ( )A抗体 B雄性激素 C呼吸酶 DDNA合成酶14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分裂15.玉米是一种主要的农作物,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科学家在玉米育种中和栽培中作了大量的研究。如图是关于玉米培养的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从繁殖原理上分析,AD属于无性生殖。B植株D和G中的染色体组数不同CEG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EF过程中获得的植株一般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即应用于大田生产。二、非选择题(5道题,每空1分,共40分)16(6分)右图是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在横线上写出细胞或结构的名称,括号内写标号):(1)该图是 细胞的模式图。(2)与烟草叶细胞相比,它所特有的结构是( ) 。(3)细胞内蛋白质等物质的运输通道是( ) 。(4)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有 。(填写序号)(5)图中是 ,在人的细胞中的作用可能与 有关。17(9分)下图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示意图,请据此回答:(1)图中完成植物体细胞融合的过程是(填编号)_。(2)在过程中,可用的化学诱导剂是_,可用的物理方法是_。若在容器中放置若干ab结构,诱导完成且假设所有细胞都发生了融合,然后经过程,形成的d细胞的类型有_种(这里仅考虑2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从中选出_进行培养。(3)f称为_,该植株具有_。(4)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为什么?_,_。18(9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甲图代表阳生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中有气泡产生,其中的气体是_,这种气体扩散到B中被利用要穿过_层生物膜,通过膜的方式为_。假如C18O2作为该细胞某一生理作用的原料,则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图中含有18O的呼吸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_途径(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利用18O对相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叫做_。(2)乙图表示夏季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分布情况,图中数字为一天中的时间,请回答:中午12时左右,叶绿体的方向与其他时段不同,表现为_,其意义为_。图中其他时段显示叶绿体在不同方向的光照下能够随时改变椭球体的方向,其意义是_。在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位置和细胞质流动方向为( )A左侧,顺时针 B右侧,顺时针C左侧,逆时针 D右侧,逆时针19(7分)为了加快优良种牛的繁殖速度,科学家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1)试管牛和克隆牛的培育过程中均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有_。(2)用来促进B牛多排卵的激素可能是_分泌的促性腺激素。E牛的性别是_。(3)产生F牛的理论依据是_,其生殖方式属于_。(4)要培育高产奶率的转基因牛,则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一般是_,转基因牛乳腺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参与分泌物加工的_等细胞器。20(原创)(9分)癌症是威胁人类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它是由携带遗传信息的DNA发生病理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在人的正常细胞中,存在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很多原癌基因的产物都是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的调控因子;抑癌基因的产物会在细胞周期的特定时期阻止细胞周期的进程。 环境中的致癌因子可能通过改变正常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结构或功能使其变为癌细胞。癌 细胞具有扩散性和浸润性,通过一定途径转移至身体的其他部位并增殖,这是癌症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年老体衰的人细胞发生癌变后,癌细胞特别容易冲破细胞识别作用,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所以易患癌症的大多为老年人。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 通常能够引起基因改变的因素可能有 。(填写序号) A紫外线 B甘油 C肝炎病毒 D煤焦油及其衍生物苯 E葡萄糖 F尼古丁 G丙酮酸 H核辐射(2)上述因素使正常细胞中的 由 状态转变成 状态,从而导致癌变的发生。(3)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改变正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而使其产生变异。变异的来源可能是_。 (4)癌细胞的特点之一是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从该特点看,致癌因子改变的基因是_。癌细胞的特点之二是具有扩散性,原因是_。 (5)癌症又叫“细胞周期病”,目前医学上常用化疗来治疗癌症。请分析化疗的原理。_。(6)放疗是利用放射线如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束、中子束、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照射患处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方法。放疗与化疗相比,对患者全身正常细胞影响较小的是 。 试题解析及答案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膜的结构特点一定流动性的理解。A中的白细胞需要细胞膜凹陷为小囊,把病菌包围在囊中,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而进入细胞。C则相反,但也需要膜与颗粒性物质形成小囊,再与细胞膜融合继而把它排出,B过程也是通过膜的“出芽”形成小泡而转移的,它们都离不开膜的流动性。只有D过程,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而不需要膜的变化。【答案】:D2【解析】:本题通过细胞融合实验考查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是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构成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当两种细胞膜相互融合时,膜上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相互运动,均匀分布。【答案】:D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全能性和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这个过程中细胞先分裂增加数目,再分化形成特化细胞以执行生理功能。【答案】:A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掌握,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有关,而与核糖核酸(RNA)合成无关,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答案】:A5【解析】:考查细胞工程的原理和动物细胞工程应用。A项是先利用基因工程,再应用动物细胞工程使受体细胞大量增殖,以大规模生产干扰素,B和D也是应用动物细胞工程。只有C项是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答案】:C6【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考查细胞中各结构的组成物质。拟核是原核生物体内大的环状DNA分子,质粒是小型的环状DNA分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而细菌的细胞壁则是肽聚糖;各种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答案】:C7【解析】:本题考查有细胞全能性的概念。提供一定的条件单独培养细胞,该细胞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体,这是全能性的体现。而A选项是由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不是全能性的体现。【答案】:A8【解析】:考查学生的观察和文图转换能力。根据题意当中心体移向两极时处于细胞分裂的前期,此时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则a应为b数目的一半,一条染色单体中有一条DNA分子,则b、c数目一致。即染色体、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数量比为1:2:2。所以答案选B。【答案】:B9【解析】:解此题时,要对每一个答案都要仔细地分析,并且要对细胞分裂、分化、衰老、死亡的概念、意义非常清楚,特别是概念不能模糊。细胞的分化是在生物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相同细胞即遗传物质相同,其所以形态功能不同主要是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没有细胞的分裂、分化就没有生物的个体发育,有细胞死亡也有细胞新生,细胞进行着新旧更替,细胞的分裂、分化、死亡对于生物体是有积极意义的;细胞分裂和分化贯穿于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多细胞生物个别细胞的衰老,不一定导致整个机体的衰老。【答案】:B10【解析】:叶绿体和线粒体都由双层膜构成,内有基粒和基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储存能量)的场所,线粒体是细胞内有氧呼吸(释放能量)的主要场所,所以,它们都跟生物的能量代谢有关。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含有能量和DNA,在遗传上有一定的独立性。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是不同的代谢方式,所以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功能是不相同的。【答案】:D 11.【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知识,同时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据图1分析可知AB段表示DNA含量发生了加倍,加倍的原因是DNA分子进行了复制,所以选项A正确;图1中DE段给出的信息是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已分开了,可用于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因此选项B的叙述是错误的;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和特点可看出图2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已分向两极,即表示图1中的DE段,因此选项C是错误的;根据染色体组的概念可判断出图2中细胞含4个染色体组,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答案】:A12【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单克隆抗体治疗癌症的机理等。携带单抗的磷脂微球体和细胞接触时,抗体和细胞膜表面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微球体和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层融合或通过细胞融合使药物进入细胞内。本题D选项干扰较大,能主动侵染的应该是寄生的生物。【答案】:A。13【解析】: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相关知识,同时考查学生识图、析图的能力。根据图示可得出的信息是在某生命活动前后内质网得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的膜面积保持不变,细胞膜的膜面积在增加。联系所学的知识即可判断出该生命活动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即分泌蛋白通过“膜泡”运输,由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前者以“出芽”方式脱落转移到后者。分泌蛋白是指酶、抗体、部分激素等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基本要求有两个:一个是必须本质为蛋白质;另一个必须是分泌到细胞外。综合以上两点题中所给选项中只有抗体属于分泌蛋白。【答案】:A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的原理。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细胞壁,以及胰蛋白酶处理处理动物的器官或组织成分散的单个细胞,都是利用了酶的专一性。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其原理是生物膜的流动性。紫草细胞培养是指从离体的紫草细胞培养到愈伤组织这一阶段,它的原理与杂交瘤细胞培养的原理一样都是细胞分裂。对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言,它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而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分裂。【答案】:B15.【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生物的生殖、染色体组的概念、细胞的全能性和植物的组织培养。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可知,子代玉米植株D是由茎尖发育而来的,而茎尖属于植物体细胞,因此从繁殖原理上分析,AD属于无性生殖。由于子代玉米植株G是由花药发育而来,而花药内含有的精子属于生殖细胞,其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因此植株D和G中的染色体组数不同。EG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同属于无性繁殖,也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所以C选项错误。 【答案】:C 16【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区别及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高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低等植物细胞还有中心体。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细胞内有双层膜的结构是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但细胞核不是细胞器。图中的是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答案】:(每空1分) (1)低等植物(2)中心体;(3)内质网;(4)、;(5)高尔基体、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1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为去除细胞壁的过程,为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是诱导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的过程,细胞壁的再生出标志着细胞融合完成。形成的d名称为杂种细胞,为脱分化的过程,形成的e为愈伤组织,为在分化的过程,形成的f 为杂种植株。在融合的过程中常用的化学诱导剂是聚乙二醇,物理方法是振动、电刺激、离心,若仅考虑2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融合后会形成三种细胞,人们需要的是杂种细胞。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的过程不属于有性生殖,因此,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因为只有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答案】:(1) (2)聚乙二醇 振动、电刺激、离心 3 杂种细胞 (3)杂种植株 双亲性状(4)不遵循。因为只有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而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的过程不属于有性生殖。18【解析】:本题以细胞为核心命题点,考查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对叶绿体的观察、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等知识点,综合考查了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1)甲图中A为叶绿体,B为线粒体,a、c、f代表O2,b、d、e代表CO2,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运输到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c),叶绿体与线粒体均为双层膜,所以共穿过4层膜。此为阳生植物,较强光照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C18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生成C6H1218O6,由线粒体消耗再产生C18O2,并自由扩散到叶绿体(d),同时还必须从环境中吸收CO2(b),运用同位素标记法不仅能追踪物质的转移途径,还可知物质变化所发生的部位。(2)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叶绿体呈球体或椭球体,在细胞质中不断运动着,叶绿体可以改变椭球体的方向,在强光下,椭球体的长径与光线近于平行(如正午12点),在弱光下,椭球体的长径与光线近于垂直,这样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阳光灼伤。实际考查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倒立、放大、实像。即看到的像与物的实际位置相反:叶绿体在右侧上方、箭头在上方(或左侧)方向向左(或向下),则物实际在左侧下方、箭头在下方(或右侧)方向向右(或向上)。故选C。最容易误选A,原因是对细胞质的流动方向(实质是对成像原理)没有理解。 【答案】:(1) O2 4 自由扩散 d 同位素示踪(2)以较小的受光面积正对阳光 不被强光灼伤 使叶绿体能接受较多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C 19【解析】:本题用文字图解展示哺乳动物胚胎移植和克隆的过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重大热点问题,并运用相关基本知识和观点解释和解决相关问题。要求在正确理解和比较分析流程图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说出两者共同的细胞工程技术和克隆中依据的原理,判断生殖方式和性别,再现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器官和培育转基因动物的受体细胞,并运用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回答相关的细胞器。【答案】: (1)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 (2)垂体 雌性或雄性 (3)细胞的全能性 无性生殖(4)受精卵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不完整不给分)20【解析】:人体细胞发生癌变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也是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本题围绕癌变的概念、原因、机理、癌细胞的特点以及治疗癌症的方法、原理、治疗过程的评价和相关的实验设计,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癌细胞是一种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它是由正常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使正常细胞中的原癌基因由抑制状态转化成激活状,导致细胞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的结果。致癌因子通常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如电离辐射、X射线;化学致癌因子,如砷、苯、焦油等;生物致癌因子,如150多种病毒。根据癌变的机理,人们在治疗癌症时常采用化学疗法与物理疗法,它们的机理分别是阻止癌细胞的增殖及杀死癌细胞。癌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必须经过DNA的复制,因此化疗时常通过化学药物抑制或阻止癌细胞的DNA复制,某些药物还可干扰癌细胞中RNA与蛋白质的合成。但化疗有明显的缺陷即化学物质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同时对正常细胞的分裂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放疗即通过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束、中子束、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照射患处杀死癌细胞。因此,放疗对患者全身正常的细胞影响小。【答案】:(1)A、C、D、F、H (2)原癌基因 抑制 激活(3)基因突变(4)原癌基因 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从而使癌细胞之间的黏性降低(5)用药物抑制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期)(6)放疗备选题1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1【解析】: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而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的融合需要用物理方法融合、诱导剂或灭活的病毒。【答案】:B2如图表示某细胞正在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有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在进行减数分裂,有4个四分体 B有四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C1和2 1和3 1和4之间均有可能发生交叉互换现象 D全部分裂完成以后,子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2【解析】:图示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图,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2对同源染色体,2个四分体。8条染色单体;正常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减目减半,故子细胞有2条染色体。减数分裂中,四分体中同源染色体的相邻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发生局部交叉互换对应部分,C的描述不正确。【答案】:D 3英国科学家斯勒和米尔坦斯,将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基因转移到肿瘤细胞内,成功获得世界上第二株能稳定分泌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肿瘤细胞增殖方式和产物是A.无丝分裂和逆转录抗体 B.减数分裂和转基因抗体C.有丝分裂和单克隆抗体 D.减数分裂和单克隆抗体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与动物单克隆抗体相关的内容,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基因转移到肿瘤细胞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株,与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组成的杂交瘤细胞相似,同样具有分泌特异抗体并无限增殖的能力,并且由于肿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使得该杂交瘤细胞株,能通过有丝分裂无限增殖,故C对。【答案】:C4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各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无关的是( )A白细胞吞噬病菌 B内质网的分泌蛋白送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C颗粒性物质从细胞内排出 DRNA聚合酶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膜的结构特点一定流动性的理解。A中的白细胞需要细胞膜凹陷为小囊,把病菌包围在囊中,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而进入细胞。C则相反,但也需要膜与颗粒性物质形成小囊,再与细胞膜融合继而把它排出,B过程也是通过膜的“出芽”形成小泡而转移的,它们都离不开膜的流动性。只有D过程,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而不需要膜的变化。【答案】:D5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所谓全能性,是指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使后代细胞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B.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C.为证明细胞的全能性,科学家用胡萝卜木质部细胞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D.红细胞能合成血红蛋白,心肌细胞能合成肌蛋白,这样的稳定性的变异是不可逆的5【解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使后代细胞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更容易表现出全能性,由于已分化的动物细胞受细胞质的高度抑制,动物细胞的全能性不易表现,但利用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质组成重组细胞,这个重组细胞的细胞核在细胞质的调控下能表现出全能性。科学家为了证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用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而不是木质部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获得了成功。细胞发生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如红细胞能合成血红蛋白,心肌细胞能合成肌蛋白,这种分化是不可逆的。 【答案】:C 6下列物质中,属于分泌蛋白的是 ( )肠肽酶 抗体 载体 氧化酶 性激素 胰岛素 A B C D只有6【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分泌蛋白的理解。分泌蛋白是指酶、抗体、部分激素等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基本要求有两个:一个是必须本质为蛋白质;另一个必须是分泌到细胞外。综合以上两点答案选C,因为性激素本质不是蛋白质,而是固醇类物质。载体、氧化酶虽然属于蛋白质,但是它们不分泌到细胞外。【答案】:C7下列属于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主要区别的是( )A.培养基成分不同B.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C.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D.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只能培养成植株7【解析】:考查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区别。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点。其主要不同点是它们的培养基的成分不同。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中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和维生素,另外还有动物血清。植物组织培养所需要的培养基包含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全部营养成分,如矿质元素、蔗糖、维生素、植物激素和有机添加物,没有动物血清。【答案】:A8在污水处理时,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有毒重金属对水的污染,这是模拟了生物膜的( )A自由扩散功能 B流动性 C主动运输 D选择透过性8【解析】:生物膜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这种膜能使水分子自由通过,膜要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其他离子、小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处理污水时,科学家设计的一种膜,就是模拟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D9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不能获得有重要价值的蛋白质生物制品B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 C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于原代培养过程中D培养至50代后能继续传代的细胞叫细胞株9【解析】:取自动物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用剪刀剪碎后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B项正确。动物细胞培养能够获得有重要价值的蛋白质生物制品,如单克隆抗体,所以A项错;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在传代培养过程中,所以C项错;培养至50代以后能继续传代的细胞叫细胞系,所以D项也错。【答案】:B10关于杂交瘤细胞的不正确叙述是( )A有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 B细胞融合过程不需诱导C可分泌特异性抗体 D体外培养条件下可大量繁殖10【解析】:目前采用经抗原刺激产生的鼠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能形成杂交瘤细胞。在细胞融合过程中需要用灭活的病毒(如灭活的仙台病毒)作诱导剂、融合后在特定环境下培养,可大量繁殖,杂交瘤细胞继承了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可产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异性抗体。【答案】:B11科学家培养的转基因绵羊乳腺细胞能够合成并分泌出抗胰蛋白酶,这是动物乳房作为生物反应器研究的重大进展。下列与合成并分泌抗胰蛋白酶无关的是( )A.核糖体上遗传信息的翻译 B.分裂间期细胞产生了两组中心粒C.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联系 D.绵羊基因与抗胰蛋白酶基因重组 11【解析】:本题考查转基因的原理、蛋白质合成、运输和分泌的过程。该过程是将抗胰蛋白酶基因转到绵羊乳腺细胞中,这是基因重组的过程;抗胰蛋白酶的合成分泌的过程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密切相关,是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与细胞的分裂没有直接关系。【答案】:B12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观象。下列属于衰老红细胞特征的是( )水分减少,细胞萎缩 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 某些酶的活性降低 呼吸速率上升 色素积累增多 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 细胞核体积增大 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A B C D12【解析】:衰老的细胞一般具有以下5项特征:1在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度减慢;2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3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4衰老的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颜色加深;5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根据上述特征可判断都符合衰老细胞的特征,由于衰老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不含有色素,因此,还应除去,【答案】:C13破伤风杆菌侵入哺乳动物后能产生破伤风毒素,使动物致死,为获得抗破伤风毒素的单克隆抗体,可以采用如下办法:回答下列问题:细胞融合所用的细胞A应是,要使两种细胞融合,可用作为诱导剂。过程中有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的细胞B是细胞,第二次筛选的细胞C是细胞。实验前用破伤风杆菌感染老鼠诱导老鼠产生特异性免疫的。进行感染时需划破老鼠皮肤进行按种,划破的伤口应深一些还是浅一些?为什么?13【解析】:实验目的是为了获取抗破伤风毒素的抗体,产生抗体的是经免疫的淋巴B细胞。为使细胞相互融合,必须有一定的诱导剂辅助,常用的有灭活的仙台病毒、聚乙二醇等。经诱导后的细胞不一定融合,且融合的细胞也有多种,可能是A与A融合,A与瘤细胞融合或瘤细胞与瘤细胞融合。所以要用一定的方法筛选,选出目的细胞A与瘤细胞融合的杂种种瘤细胞,得到的杂种瘤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抗体。能产生抗体的也不定是抗破伤风毒素的抗体,所以要再一次筛选,选出产生抗破伤风毒素抗体的细胞。抗体的产生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体液免疫。另外,破伤风杆菌是厌氧生物,为使感染成功,需接种得深一些。13【答案】:效应淋巴B细胞、灭活的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杂种瘤细胞、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种瘤细胞体液免疫、应深一些,因为破伤风杆菌是厌氧生物14下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染色体和DNA相对数目(假设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的变化曲线。分析曲线并回答问题:(1)实线ABCDEF表示_的数量变化,虚线abcde表示_的数量变化。(2)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的曲段:实线是_段,虚线是_段。(3)染色单体形成的曲段是_,开始观察到染色单体的曲段是_,染色单体消失的曲段是_。(4)若要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最要在哪一个曲段_,若要用紫外线诱导基因突变,应在哪一个曲段处理材料较好_, 若该植物为低等植物,在BC段细胞中的变化与高等植物不同之处是_。(5)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与高等植物不同的变化分别发生在哪两个曲段:_在这两个曲段中动物细胞发生了什么变化? _。(6)纺缍体的形成和消失分别发生在什么曲段:_、_。纺缍体出现有什么重要作用?_。14.【解析】:掌握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理解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1)实线ABCDEF为DNA变化曲线,而虚线abcde表示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曲线。(2)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含量都是体细胞的二倍,即cd段和DE(3)染色单体形成在间期,即AB段,而到前期由于染色体的螺旋化缩短变粗,才能观察到,即BC段。染色单体消失在后期,即DE段。(4)计数染色体数目的最好时期是中期。这时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数目比较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图像中应是CD。基因突变在细胞分裂间期最容易发生,即AB 。BC段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前期,这时低等植物细胞中变化与高等植物不同之处是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缍体。(5)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与高等植物不同的变化分别发生在前期和末期,即BC、EF两个曲段。前期动物细胞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缍体,而植物细胞是从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末期动物细胞是从细胞的中央向内凹陷最后一个细胞缢裂为二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是细胞中央的细胞板向四周延伸分裂成两个细胞。(6)纺缍体的形成和消失分别在前期和末期,即BC、EF两个曲段。纺缍体的作用主要是牵引染色体运动。【答案】:(1)、DNA 染色体 (2)、DE cd (3)、AB BC DE(4)、CD AB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缍体(5)、BC EF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缍体,从细胞的中央向内凹陷最后一个细胞缢裂为二个子细胞(6)、BC EF 牵引染色体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