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19412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文言文阅读 (共10题;共147分)1. (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诚以德为性所固有,非若力之赋于生初,而犹待培于生后也。是以骥之为骥,知之而性无所加,不知而性无所损。修其在已,听其在人。辱于奴隶,弗顾也;死于槽奶,不惜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不计也。文公所说千里马,食以千里则马显,食非千里则马晦。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已而听于人。虽马犹是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选自古文笔法百篇岳麓书社1984年版)【注】骥:千里马。(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以千里称也 称:著称B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喂养C . 才美不外见 见:看见D . 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2)下列句子中划线“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A . 人不知而不愠B . 康肃笑而遣之C . 野芳发而幽香D . 乃记之而去(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是韩愈杂说中的一篇,“说”是古代用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看法的文体。B . 甲文分析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生动地表现了有才之士遭受的不公正待遇。C . 乙文认为判断是不是千里马的标准是自身品德修养,不能一味依靠别人赏识。D . 甲乙两文都将千里马比作人才,重点阐述了应如何对待人才,洋溢着不平之气。(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已而听于人。2.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可爱者甚蕃(多)B .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C . 不蔓不枝(长枝节)D . 亭亭净植(种植)(2)下列各组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独怆然而涕下B . 牡丹,花之富贵者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 . 无丝竹之乱耳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D . 香远益清 精益求精(3)对爱莲说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B . 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C . 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D . 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4)将选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往往爱借助某种花草树木来赞美君子的高洁品质,请写出相关的一句(连着的两句为完整的一句),并作简要说明。3. (20分)阅读芒山盗,完成小题。芒山盗宣和间,芒山有盗临刑,母亲与之诀(ju)。盗对母云:“愿如儿时一吮母乳,死且无憾。”母与之乳,盗啮断乳头,流血满地,母死。盗因告刑者曰:“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 , 以至不检,遂有今日。故恨杀之。”呜呼!异矣,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注释】宣和:宋徽宗赵佶年号(公元1119-1126年)。芒山:山名,在河南省砀山北。诀:永别。(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愿如儿时一吮母乳,死且无憾。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2)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 (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注释】氓(mng):百姓。 绝:横渡。 中济:渡到河中间。 济,渡河。 益怠:更加疲倦,疲惫。蔽:蒙蔽,这里是糊涂的意思。 货:财物,这里指钱。 哀溺哀,哀叹。(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A .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B .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C .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D .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2)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咸_去_(3)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吾腰千钱,重,是以后。(4)用自己的话说说善游者为何会溺死?(5)作者写该文难道只是对溺死者的哀叹?请谈谈你的理解。5. (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二红饭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乃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日中腹饥用浆水淘食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小豆作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日:此新样二红饭也。(两文均选自苏轼文集)【注释】课:督促完成指定工作。 浆水:米汤之类。 庖人:做饭的人。(1)请给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三个词选择恰当的义项。 序号句子古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选项月色入户A.门 B.住户 _卖之价甚贱A.什么,为什么 B.很、非常 _小儿女相调A嘲笑、挑逗 B.协调、调和_(2)用 “/”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段三处) 日 中 腹 饥 用 浆 水 淘 食 之 自 然 甘 酸 浮 滑 有 西 北 村 落 气 味(3)甲乙两文一雅一俗,苏轼的心境是否相同?请简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6. (1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日:“政乱兵弱。”庄子日:“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自见之谓明。(节选自韩非子)【注释】越:越国。睫:眼睫毛。庄蹻(qi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A .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B .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C .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D .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丧_明_(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4)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5)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7. (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刘善明,平原人。元嘉末,青州饥荒,人相食。善明家有积粟,躬食饘粥,开仓以救乡里,多获全济。少而静处读书,刺史杜骥闻名候之,辞不相见。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甚异之。五年,青州没虏,善明母陷北,虏移置桑乾。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帝每见,为之叹息,时人称之。转宁朔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善明以母在虏中,不愿西行,涕泣固请,见许。元徽初,遣北使,朝议令善明举人,善明举州乡北平田惠绍使虏,赎得母还。建元二年卒,诏曰:“善明勤绩昭著,不幸殒丧,痛悼于怀。谥烈伯。”善明家无遗储,唯有书八千卷。(选自二十四史南齐书,有删节)【注】饘:zhn稠粥。持丧:守丧。见:被。(1)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画一处。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实词。多获全济_ 甚异之_见许_ 唯有书八千卷_(3)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 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B . 为之叹息 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C . 善明以母在虏中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活板)D . 痛悼于怀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治水必躬亲)(4)翻译下列句子。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5)请用四字短语简要概括刘善明的特征。8. (16分)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窃糟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有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今子以佛夸之,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注释1道理:指宋元道学、理学。2驾:驾驭、统摄。 3方:酒方。 4仕:做官。(1)下面一句话没有标点符号,请用“/”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昔 者 鲁 人 不 能 酒 唯 中 山 之 人 善 酿 千 日 之 酒 鲁 人 求 其 方 弗 得。(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主酒家_以鲁酒渍之_索而饮之_今子以佛夸之_(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4)本文讽刺了什么样的人?9. (12分)阅读晏子仆御 一文,完成小题。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注】窥:暗中查看。御:驾马车。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志念:志向,意念。 自下:谦卑,认为不如别人。抑损:抑制,克制。(1)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晏子怪而问之A . 然子之意B . 此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C .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D . 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2)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既而归,其妻请去。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4)试说说文中晏子和仆御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10. (15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题目。期 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期_去_委_顾_(2)翻下面的句子。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待君久不至,已去。日中不至,则是无信。(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4)“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5)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文言文阅读 (共10题;共147分)1-1、1-2、1-3、1-4、1-5、2-1、2-2、2-3、2-4、2-5、3-1、3-2、4-1、4-2、4-3、4-4、4-5、5-1、5-2、5-3、6-1、6-2、6-3、6-4、6-5、7-1、7-2、7-3、7-4、7-5、8-1、8-2、8-3、8-4、9-1、9-2、9-3、9-4、10-1、10-2、10-3、10-4、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