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二)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16637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二)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二)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二)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二)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 祈祷(do) 诧异(ch) 婉转(wn) 义无反顾B . 呼吁(y) 后裔(y) 敦厚(dn) 狼奔豕突C . 暇想(xi) 徜徉(chng) 契机(qi) 沁人心脾D . 贮蓄(zh) 澄清(chng) 恣睢(su) 嫣红姹紫2. (2分)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摧枯拉朽 眼花缭乱 白手起家B . 惮精竭虑 屏息敛声 振耳欲聋C . 任劳任怨 为富不仁 抑扬顿措D . 诚皇诚恐 正襟威坐 和颜悦色3. (2分)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B . 我小时候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蛮横残暴)。C .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文字(指品德高尚的正直之士)。D .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高傲:自以为了不起)。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梁启超写的。B . 看来,增强人们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在今天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了。C . 许多附近的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D . 人类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5. (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一次让国人回味无穷,_ , _ , _ , _。也不仅仅是这些美食的前世今生以及故事背后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还有美食背后那些来自乡野、来自草根的命运故事只是,这一回的“舌尖”,让人回味的是不仅仅是镜头前的美食A . B . C . D . 6. (2分)选出下列关于昆虫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 昆虫记是一篇科普作品,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B .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他足足花了三十年时间写成这本巨著,罗曼罗兰称他为“掌握田野无数小子秘密的语言大师”。C . 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读来情趣盎然。D . 昆虫记之所以引人人胜,与作者的独特研究方法有关,他把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睁大眼睛观察触角、上鄂等,努力思考这些器官的功能。二、 说明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7. (19分)阅读卫星数据接收那些事一文,完成下列小题。卫星数据接收那些事吴业炜近年来,我国高分卫星系列、暗物质卫星、量子通信卫星等一系列对地观测和空间科学卫星相继成功发射,传回不少高价值的图片。那么卫星数据是如何从天上落到地面,最后变成人人可以看懂的图像的呢?想要说清楚这个过程,就不得不提到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建站31年来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卫星数据接收。地面站接收最重要指标是卫星数据接收的成功率。(A)1986年建立以来,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逐步建成了以密云站、喀什站、三亚站、昆明站和北极站为基础的国家对地观测卫星与空间科学卫星数据接收站网,负责20余颗对地观测和空间探测卫星的接收任务,2016年接收成功率高达997%。这么多不同的卫星,各个接收站最远相距数千公里,怎么做到及时接收,并保证这么高的成功率?首先,做好任务规划。每天一早,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工作人员会根据任务需求在系统中完成所有资源的分配。如同摄鸟爱好者为了拍到更多鸟类的照片,需要熟悉不同鸟类的习性,规划好拍摄的时间和路线,运行管理系统也需要通过计算卫星轨道,确定不同卫星通过各个地面站的时间,然后根据科学任务安排好地面站的天线、记录和传输等资源。(B)不同的是,摄鸟爱好者只需1部相机,而运行管理系统面对的是5个地面站、20余部天线及配套的记录和传输资源。卫星数据是如何到达地面的呢?这得感谢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卫星会在经过地面站上空时,将采集到的数据转换为适合在自由空间传播的电磁波并发送出去。接下来,就看接收系统的了。在到达接收任务开始时间之前,接收系统就会将天线对准卫星即将出现的方位。当卫星出现并开始发送电磁波信号后,接收系统会对电磁波进行全程锁定、跟踪,这就是为什么接收站的天线在不停转动的原因。同时,接收系统会对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进行放大、变频、解调等处理,并将输出的卫星原始数据基带信号送到下一个目的地数据记录系统。这时,卫星数据将完成落地的最后一步:数据记录系统负责从看不见摸不着的卫星下行信号中,“抽丝剥茧”般提取出卫星基带数据,并如实地进行保存,为后续图像处理或科学数据分析提供可靠的原材料。简单地说,就是将基带数据以“101001111”形式的二进制数据流保存下来。可怎么判断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呢?记录系统通常会提供一些辅助功能,帮助科学家在数据接收记录的同时对卫星数据的质量进行判断,以便及时对系统工作状态做出判断和调整,保障接收成功率。对地观测卫星数据质量最直观的质量判断手段是移动窗显示,就是将接收的卫星数据图像进行实时滚动显示,其效果就像通过卫星上的窗口在观察地球。就这样,卫星数据经过不停地变身和处理,最终完整地到达了地面。落地后的数据将通过高速光纤数据传输链路,从各个地面接收站传输到产品处理中心。在那里,卫星数据经过严密的几何纠正和辐射纠正处理,会变成我们可以看懂的卫星图像,如实地反映不同物体在不同电磁波段下的影像,既可作为导航用的卫星图像,也可用于农业估产、矿藏探测、环境监测等科研或工程用途。(光明日报2017年06月)(1)本文介绍的“卫星数据接收那些事”是指哪些事?(请分点概括) (2)请从划线句中选择一处,说说本句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角度品析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数据记录系统负责从看不见摸不着的卫星下行信号中,“抽丝剥茧”般提取出卫星基带数据,并如实地进行保存。记录系统通常会提供一些辅助功能,帮助科学家在数据接收记录的同时对卫星数据的质量进行判断。(4)读了这篇文章,王刚同学想给朋友讲一讲“卫星数据是如何变成我们看得懂的图像的”,请你阅读-小节,帮忙梳理一下具体的过程。卫星:采集数据_。地面站接收系统:将天线对准卫星出现方位_将原始数据送到数据记录系统。数据记录系统:_将基带数据以二进制形式保存产品处理中心:卫星数据经过处理变成卫星图像。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8. (15分)文言文阅读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1)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舍人相谓曰_ 终亡其酒_(2)解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3)请用一个成语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写在第一根横线上。再请你想出自寓言故事的其它两个成语,写在后面两根横线上。 _ _ _(4)你从本文中得到什么启示?请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 四、 鉴赏与默写 (共2题;共15分)9.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注】宦情:做官的情怀;羁思:滞留异乡的思绪。此诗为柳宗元被贬柳州后所写。春半:春天的中间,即二月。(1)诗的后两句写了哪些意象(景物)? (2)面对二月春景,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10. (5分)默写,根据上下句或提示填空。 (1)_,赏赐百千强。 (2)当窗理云鬓,_。 (3)_,寒光照铁衣。 (4)木兰诗中“_,_”两句诗写出了木兰为报效国家,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 五、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1.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雪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1)作者写“江南的雪”,是写的眼前的景物,还是回忆中的景物?从第一自然段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2)从修辞角度赏析“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句。(3)在作者笔下,朔方的雪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概括)(4)作者对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各有怎样的感情?作者为什么会对朔方的雪情有独钟?六、 语言文字运用 (共2题;共15分)12.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阅读像搏斗。阅读的时候,读者与作者的争辩就像搏斗。我们极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材料二:阅读像睡眠。睡眠中蕴藏着奇妙的物质,起床的时候我们比躺下时信心倍增。阅读也有睡眠的效果,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在书页中你能看得见悲剧的泪痕,摸得着喜剧的笑靥,看得清智者额头的皱纹,触得到勇士鲜血淋漓的创口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薄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1)好的插图能恰当诠释文段内容。请从以上两幅插图中任选一幅,说一说它如何与文段内容相契合。 (2)你认为阅读除了像搏斗、像睡眠,还可以像什么?请以“我认为阅读像”为开头,写一段议论性文字,不少于100字。 13. (5分)假设你想竞选学校的学生会干部,请将你的演讲稿写在下面。 七、 写作 (共1题;共5分)14. (5分)阅读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姿态,但阅读的范畴其实远不止在读书上。阅读父母,你会懂得何谓亲情;阅读乞者,你会懂得何谓尊严;阅读寒梅,你会懂得何谓傲骨,阅读大海,你会懂得何谓胸襟请以“我读懂了你”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书写要规范、美观。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说明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7-1、7-2、7-3、7-4、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8-1、8-2、8-3、8-4、四、 鉴赏与默写 (共2题;共15分)9-1、9-2、10-1、10-2、10-3、10-4、五、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1-1、11-2、11-3、11-4、六、 语言文字运用 (共2题;共15分)12-1、12-2、13-1、七、 写作 (共1题;共5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