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考试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15145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考试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考试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考试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唐朝的诗句是飞翔在蓝天白云之间的,站在云端读唐诗,才能感受盛唐的神韵;唐诗是用五彩云锦编织的,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读唐诗,才能感觉到盛唐的瑰丽与绚烂;唐诗是用盛唐那博大和恢弘锻造的,透过千年风尘,如今读来,仍动人心魄 , 气冲斗牛。A . hui xun p duB . gu xn hn duC . gu xun p duD . hui xn hn du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拖杳 驿路 监督 苔痕B . 妥帖 黑碳 坟墓 隐逸C . 草率 屋粱 卸却 洗濯D . 商酌 修葺 循环 枝蔓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3. (4分)关关编辑“小说延读”栏目,展开想象,续写了最后一课,请你补充其中的一段对话。我(小弗朗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了,大家陆续地离开了教室,韩麦尔先生依然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我走到他的面前。我说:“_”他说:“_”我说:“_”他说:“_”三、 默写 (共1题;共13分)4. (13分)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伤心秦汉经行处,_。(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人生自古谁无死?_。(过零丁洋文天祥)_,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念天地之悠悠,_。(登幽州台歌陈子昂)_,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杜牧)_,晚家南山陲。(终南别业王维)俱怀逸兴壮思飞,_。(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不应有恨,_?(水调歌头苏轼)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与朱元思书吴均)诗人喜欢借各种自然之物抒发情怀。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写出 “_”一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积极乐观的心态。刘桢则在赠从弟中,用一句“_,_”,借松柏严寒而不凋的坚韧本性来劝勉堂弟。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5. (10分)名著阅读。(1)填空水浒传中“智多星”吴用,与晁盖、公孙胜等人在黄泥岗干的一件大事是_ _。在水浒传中,被称为“拼命三郎”的人物是,相关的故事是:。某剧院前贴出一张海报,上写“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据此,可猜测这场戏与水浒中、两位英雄有关。(2)武松是水浒中深受读者喜爱的人物形象,请用简洁的文字说说武松上梁山的原因。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6. (15分)某班以“魅力云南”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参加了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为云南旅游拟写一则公益广告,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旅游。 (2)云南以优美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深受各地游客的青睐。你最喜欢的云南景点是什么,请来为它写一段导游词。 (3)据云南部分景点工作人员反映,不少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致使一些名胜古迹、公共设施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对于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请你来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7. (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鱼镜湖里有鱼,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鱼。就是说不是一米两米长的大鱼,而是三四十米长的大鱼。镜湖大鱼的事情虽不及喀纳斯湖大鱼影响广泛,但也终于是沸沸扬扬的了。这是个噱头吗?抑或是炒作?都不关我的事,我用这样的语气叙述和任何传媒不搭界,只因为等一下!我的伯父住在镜湖边,是个老林业,年轻时在镜湖水运厂,专门把刚砍伐下山的原木放入湖中,排好,原木就顺着湖水的流向被运出山外。我从来没亲眼见过水运原木的壮观场面,它像一种灭绝的动植物永远消失了。我只见过一幅版画,不过我觉得好在只是一幅版画。我的伯父安居山中,和伯母养了一头奶牛、两只猪、三箱蜜蜂、一群鸡、一条狗,侍弄一大块园子。那一次我到伯父家,正是关于大鱼的传说四处播散的时候,但是从没有人通过任何方式捕捉到它。是的,从来没有。我走进院子的时候,伯父和伯母正在八月的秋阳里采集蜂蜜。伯父穿着一件半截袖的老头儿衫,露着两只黝黑的胳膊,一只脚踏着踏板,蜜蜂们“嗡嗡”地围着他转。我看得心惊胆战伯父稀疏的头发里、伯母的鼻尖上都有蜜蜂爬来爬去。我把照相机、摄像机、高倍望远镜等机械,高高架在伯父的院子里,一排枪口一样对着湖面。在这些事情完成之前我没有说一句话,伯父伯母也未理睬我。我问伯父:“真的有大鱼吗?镜湖就在您眼前,您见过大鱼吗?”伯父沉吟了片刻,说:“你记好了,什么事情都不能让人知道。”伯父把“人”字说得很重,“人要是知道了,就不妙了。要是人不知道这山里有大松树,那些大树就还活着,现在还活着,一千年一万年也是它。人知道了,那些大树就没有了,连它们的子孙也难活。”我心里当时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打断大伯,说:“求您说实话,到底有没有大鱼?”大伯深深地看了我一眼,不吱声。我突然感到不同寻常的异样。首先是大黄狗,刚才还在我身边蹦跳着撒欢儿,这一刻忽然夹起尾巴、耷拉着耳朵、耸着肩膀一溜烟钻进窗户下面的窝里去了。几只闲逛的鸡抻长了脖子偏着头,一边仔细听,一边高举爪子轻落步,没有任何声息地逃到障子根去了。我猛地领悟了伯父的眼神,随即周遭巨大的静谧漫天黑云一样压下来。阳光并不暗淡,依然透明润泽,但是森林里鸟儿们似遇到宵禁,同时噤声,紧接着,平静如镜的湖面涌起一层白雾,顷刻一排排一米多高的水墙,排浪似的一层一层涌来,然后等一下,你猜对了。大鱼出现了!大鱼又消失了!一切恢复原样。我带的几件现代化机器等于一堆废铁。是的,我没来得及操作。我懊恼地坐在地上,看着鸡们重新开始争斗,大黄狗颠儿颠儿地跑出院子站在湖边高声吠,森林里鸟儿们的歌声此起彼伏。我忽然想:其他动物或者植物该是怎样的呢?伯父却淡淡地说:“我们活我们的,它们活它们的,互不侵犯。”又说:“你倒是个有缘的,有时候它几年也不出来一次。”伯母在旁边连连点头。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我都住在伯父家里。我睡得很少,吃得也很少,基本上不说话,但是心里很静很熨帖。伯父伯母每天仍然愉快地忙碌着,两只猪、一头牛短促的呻吟和悠长的叹息互相唱和,呈现的都是生命的本来面目。一天晚上,伯母拿出自酿的山葡萄酒,我和伯父喝着唠着,伯父就给我讲又一个惊人的森林故事。野人?外星人?等一下,别猜了,你猜不对。而且,我和伯父一样,不会说出一个字。打死也不说。(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2)结合语境,回答下面的问题。 阅读第段,说说为什么“我觉得好在只是一幅版画”?品析第段画线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含义。伯父伯母每天仍然愉快地忙碌着,两只猪、一头牛短促的呻吟和悠长的叹息互相唱和,呈现的都是生命的本来面目。(3)品析段画线语段的表达作用。 首先是大黄狗,刚才还在我身边蹦跳着撒欢儿,这一刻忽然夹起尾巴、耷拉着耳朵、耸着肩膀一溜烟钻进窗户下面的窝里去了。几只闲逛的鸡抻长了脖子偏着头,一边仔细听,一边高举爪子轻落步,没有任何声息地逃到障子根去了。(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伯父”的人物形象。 (5)文章结尾“我”为什么坚决地表示“打死也不说”? 8.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学会转身董建昌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只要稍稍转个身,我们看到的就会是一个崭新的天空,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算出结果。就在助手搬出大学里学过的知识,准备再一次计算灯泡的容积时,爱迪生进来了。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了各种工具书和身旁的那一堆稿纸,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这时,忙得满头大汗的助手才恍然大悟:自己想的太复杂了。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是的,我们很多人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到头来却一事无成。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种思维,从不同角度看,这样,“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1916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在砖头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过来,每磅要25美元。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镇里的预算。后来,大家又想了许多种货运方式,甚至包括空运都不行。就在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不知谁说了句,邮寄砖啊!结果是,包裹每磅邮费是105美元,比火车便宜了一半多。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更为有趣的是,这个故事后来还被西点军校作为案例选入了教材,用来诠释一条校训: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通过邮局邮寄货物,这无疑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简单而又便捷的方式,很多人就是想不到。为什么呢?他们就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达芬奇语)。细想,我们生活中我们缺少的,不正是达芬奇说的这种将问题简单化的思维嘛。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习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但若能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方式,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远。(1)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那个孩子找到手表是因为他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B . 爱迪生的助手在测量灯泡容积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C . 西点军校的校训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头脑简单就会把任何事情做好。D . 人们常常想不到用简单、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是因为不懂得坚持。(2)请用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阅读选文第3段,理清论证思路。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9. (22分)阅读桃花源记,完成后面小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画线字词。阡陌交通(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便扶向路( ) 寻病终( )(2)下面语句中画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渔人甚异之(异:对感到诧异)B . 处处志之(志:标记)C . 无论魏晋(无论:更不用说)D . 既出(既:已经)(3)翻译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5)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九、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题目一: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云:“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怎么理解?初三年级提出做“最静的初三”,这又寄予了师长怎样的期望?你怎样理解“静”?“静”的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请你以“静”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或者议论文,题目自拟。题目二:刘慈欣在乡村教师中写道:宇宙中的高级生命发现了地球文明。他们疑惑这样的星球在如此荒蛮的宇宙空间里,在没有任何外部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怎么会有生命和高级文明存在。他们更是疑惑,这群生命体记忆不能遗传,只能靠后天口耳相传获得信息,他们的文明到底是如何演进的。原来,这个在他们看来在银河文明的太古时代,承担如此重任的,是“教师”这一角色。未来教师会是什么样子?学生和老师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完成一篇想象作文,题目自拟。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3-1、三、 默写 (共1题;共13分)4-1、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5-1、5-2、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6-1、6-2、6-3、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7-1、7-2、7-3、7-4、7-5、8-1、8-2、8-3、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9-1、9-2、9-3、9-4、9-5、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1、10-2、九、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