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课程刚要.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695818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课程刚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二年级数学课程刚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二年级数学课程刚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数学必修一 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必修 教学材料:教育部2013年审定的,经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 授课教师:范迎娜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课程总目标】1.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程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民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4课时)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4课时)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3课时)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3课时)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五单元、观察物体(3课时)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14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第七单元、统计(3课时)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 第九单元、总复习(4课时)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内容标准: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难点: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教学安排:课时1 学习测量长度(课本P1、2,例1)课时2 学习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课本P3,例2.练习一1、2、3) 课时3 学习认识米 用米量(课本P4、5,练习一相应的习题) 课时4 学习认识线段(课本P6、7,练习一相应的习题)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内容标准: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教学难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教学安排:课时5 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课本P8、9、10) 课时6 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课本P11、12,例3) 课时7 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课本P13、14练习二) 课时8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课本P16、17,例1,练习三13题)课时9 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课本P18、19,例2、3)课时10 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课本P20、21,练习三)课时11 学习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课本P23,例4)课时12 学习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练习课)(课本P24、25,练习四)课时13学习连加、连减(课本P26、27,例1、2)课时14 学习加、减混合(课本P28,例3) 课时15 学习加减法估算(课本P29,例4)课时16学习加、减混合(练习课)(课本P30、31、32)课时17学习整理与复习(课本P33) 课时18学习我长高了(课本P36、37)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内容标准: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点: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 教学难点: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 教学安排:课时19 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课本P38、39,例1、2,练习八中相应的习题) 课时20 学习直角的初步认识(课本P40、41,例3、4,练习八中相应的习题)课时21 学习角在生活中的应用(课本42、43,练习八中相应的习题)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内容标准: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教学难点: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安排:课时22 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课本P44、45、46,例1)课时23 学习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课本P47,例2、3)课时24 学习练习课(一)(课本P48、49,练习九的16题)课时25 学习练习课(二)(课本P49、50,练习九的711题)课时26 学习5的乘法口诀(课本P51,例1,做一做,练习十的13题)课时27 学习5的乘法口诀(练习课)(课本P52练习十的48题)课时28 学习2、3、4的乘法口诀(课本P54、55,例2、3,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1题)课时29 学习2、3、4的乘法口诀(练习课)(课本P57、58练习十一的26题) 课时30 学习乘加和乘减(课本P56,例5)课时31 学习用数学(简单的乘法应用题)(课本59,例6)课时32 学习6的乘法口诀(课本P61,例7,做一做,练习十三的13题)课时33 学习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课本P62,练习十三的411题)课时34 学习整理与复习(课本P65、66)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内容标准: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教学重点: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认识轴对称和镜面对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认识轴对称和镜面对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安排:课时35 学习观察物体(课本P67,例1,练习十五中相应的习题) 课时36 学习对称图形(课本P68,例2,练习十五中相应的习题) 课时37 学习镜面对称(课本P69,例3,练习十五中相应的习题)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内容标准:、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教学重点: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教学难点: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教学安排:课时38 学习7的乘法口诀(课本P72,例1、2) 课时39 学习7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一)(课本P73、74、75,练习十六)课时40 学习倍的认识(课本P76,例3)课时41 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课本P77例4)课时42 学习7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二)(课本P78练习十七的49题)课时43 学习8的乘法口诀(课本P80,例5)课时44 学习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一)(课本P82,练习十八的610题)课时45 学习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二)(课本P83,练习十八的1115题)课时46 学习9的乘法口诀(课本P84,练习十九中相应的习题)课时47学习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一)(课本P86、87) 课时48学习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二)(课本P87)课时49 学习乘法口诀表(课本P88、89)课时50 学习整理与复习(课本P90)课时51 学习看一看 摆一摆(课本P92、93)第七单元 统计内容标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教学难点: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安排:课时52 学习统计与猜想(课本P94、95) 课时53 学习讨论(课本P96) 课时54 学习条形统计图(课本P97、98)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内容标准: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安排: 课时55 学习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课本P99)课时56 学习数学广角(课本P100) 第九单元 总复习内容标准:通过总复习,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通过总复习,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难点:通过总复习,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安排: 课时57 学习“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课本P102、105) 课时58 学习“表内乘法”的复习(课本P102、106、107) 课时59 学习“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课本P103、106)课时60 学习“观察物体 统计”的复习(课本P103、104、108、109)【课程实施建议】课程实施建议: (一) 教学方式:问题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学生生成、探究、交流的问题,进行教学。(二)学习方式:1、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探究等活动。2、讲授与训练:精讲主要知识,精炼主要内容,并认真批改,掌握学情,调整教学。(三)课时安排:新授课两课时,练习课一课时(四)课外拓展性练习:1、课堂拓展练习:主要通过观察、提问、交流、操作、考试等途径来实现。 2、课后拓展练习:主要通过校本作业,谈话等途径实现。【课程评价】(一)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二) 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评价方式:(1)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长档案袋的整理、成绩等构成。1、学习态度包括:(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2、作业情况构成:(1)是否上交(2)是否独立完成(3)是否及时纠错(4)是否定期小结。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2)测试成绩评价形式:卷面测试,统一命题;评定等级:(1)95分以上为优秀;(2)8094为良好;(3)6079为及格(4)60分以下为不及格; 结果处理:需努力的同学不能获得学校图标,补考成绩合格者方能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