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章节训练之重力弹力摩擦力.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694388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章节训练之重力弹力摩擦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章节训练之重力弹力摩擦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章节训练之重力弹力摩擦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章节训练之重力弹力摩擦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8864)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B放在桌面上的木块受到桌面对它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压缩弹簧时,手先给弹簧一个压力F,等弹簧再压缩x距离后才反过来给手一个弹力D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也不相同解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所以A正确;产生弹力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发生形变,但弹力是由施力物体形变引起的,反作用力是由受力物体形变引起的,放在桌面上的木块受到桌面给它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故B不正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C选项错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性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如向心力,可以是绳子的拉力,也可以是电场力,还可以是其他性质的力,D选项正确答案:AD2如下图所示,A、B两个物块的重力分别是GA3 N,GB4 N,弹簧的重力不计,整个装置沿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的弹力F2 N,则天花板受到的拉力和地板受到的压力,有可能是()A1 N和6 N B5 N和6 NC1 N和2 N D5 N和2 N解析:弹簧的弹力为2 N,有两种可能情形: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因此对应的解应有两组当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时,由A、B受力均平衡可知,D正确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同理可知,A正确答案:AD3如下图所示,用拇指、食指捏住圆规的一个针脚,另一个有铅笔芯的脚支撑在手掌心位置,使OA水平,然后在外端挂上一些不太重的物品,这时针脚A、B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方向的判断,下图中大致正确的是()答案:C4(2013福建四地六校联考)三个质量均为1 kg的相同木块a、b、c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 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轻绳连接如图所示,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静止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取10 m/s2.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A4 cm B6 cmC8 cm D10 cm解析:因缓慢地拉动,故系统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该过程中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等于两个弹簧长度变化量之和;最初,p弹簧处于原长,而q弹簧受到竖直向下的压力N1mbg10 N,所以其压缩量为x1N1/k2 cm;最终,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q弹簧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N2mcg10 N,其伸长量为x2N2/k2 cm,ab之间绳中的拉力F(mbmc)g20 N,弹簧p受到的拉力为N3F20 N,弹簧p的伸长量为x3N3/k4 cm,则弹簧p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为xx1x2x38 cm,选项C对答案:C5(2012浙江理综)如下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 kg的物体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秤相连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秤的示数为4.9 N关于物体受力的判断(取g9.8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 N,方向沿斜面向上C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 N,方向竖直向上D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解析:由题图可知,细绳上拉力等于弹簧的示数,F绳4.9 N设物体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f,则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受到四个力的作用:重力G、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绳拉力F绳、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f,将重力G分解成沿斜面向下的分力Gx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Gy.则Gxmgsin304.9 N,Gymgcos304.9 N,物体受力平衡,NGy4.9 N,选项D错;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垂直斜面向上,选项C错;由fGxF绳,代入数据,得f0,斜面对物体没有摩擦力,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答案:A6如下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块之间,有质量均为m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第2块砖对第3块砖的摩擦力大小为()A0 BmgCmg/2 Dmg/4解析:将四块砖视为一个整体,由于均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如下图(甲)得F1F42mg,方向竖直向上,再将3、4整体视为研究对象,受力如下图(乙)得F230,故答案为A.答案:A7如下图所示,A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1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v2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是v1v2,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B若是v1v2,A受到了B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解析:若v1v2,则A、B相对静止,故A对;若v1v2,则A相对B向右运动,故B对A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B、D错;若v1v2,则A相对B向左运动,故B对A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错答案:A8如下图所示,在0.1的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 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方向向左的大小为10 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10 N/kg)()A10 N,向右 B10 N,向左C20 N,向右 D20 N,向左答案:D二、计算题(31236)9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木块重20 N,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滑动摩擦力近似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求:(1)用6 N的水平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多大的水平拉力(3)木块在桌面上滑动过程中,使水平拉力大小变为6 N,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解析:当木块在桌面上滑动时,其受到的摩擦力为FFN0.420 N8 N.(1)用6 N的水平力拉物体,由于6 N小于8 N,物体不动,所以此时F6 N.(2)要使木块开始运动,水平拉力必须大于最大静摩擦力,而最大静摩擦力可近似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故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8 N的水平拉力(3)木块滑动后,滑动摩擦力与水平拉力无关FFN0.420 N8 N.答案:(1)6 N(2)8 N(3)8 N10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木块A、B间的动摩擦因数,如下图甲、乙所示(1)为了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表示滑动摩擦力,两种情况中木块A是否都一定要做匀速运动?(2)若木块A在拉力FT的作用下做匀速运动,甲图中A、B间摩擦力是否等于拉力FT?(3)若A、B的重力分别为100 N和150 N,甲图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60 N(当A被拉动时),FT110 N,求A、B间的动摩擦因数.解析:(1)甲图中只要木块A相对B滑动即可,而乙图中的木块A只能做匀速运动,因为乙图中,只有当木块A匀速运动时,拉力FT才与摩擦力大小相等(2)甲图中,木块A受上、下两个接触面上摩擦力的作用,故木块A、B间的摩擦力小于拉力FT.(3)甲图中,对木块B研究,已知Ff60 N,FN150 N,根据FfFN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0.411.如下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上静置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求:(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sin370. 6,cos370.8)(2)若用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3.1103 N/m的弹簧沿斜面向上拉物体,使之向上匀速运动,则弹簧的最终长度是多少?(取g10 m/s2)解析:(1)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Ffmgsin37代入数据得Ff510sin37 N30 N,摩擦力方向为沿斜面向上 (2)当物体沿斜面向上被匀速拉动时,如图2所示,弹簧拉力设为F,伸长量为x,则FkxFmgsin37F滑F滑mgcos37弹簧最终长度ll0x,由以上方程解得l12 cm.答案:(1)30 N方向沿斜面向上(2)12 cm来源:Z*xx*k.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