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相关专业设置规划方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681247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加工相关专业设置规划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食品加工相关专业设置规划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食品加工相关专业设置规划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北技工学校食品加工相关专业设置规划方案一、专业名称食品加工技术 食品营养与检测 食品生物技术二、学习年限与招生对象三年,普通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或同等学历者,获中技学历;五年, 普通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或同等学历者,获高级工和大专学历;三、课程设置目标根据食品行业对职业岗位的要求,食品技术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够用的理论知识、较高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较强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检验、食品营养、食品卫生检验、食品卫生质量管理、食品生产设备维护、食品生产管理和产品营销等技术应用性工作的具一定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四、人才培养基本规格1.综合素质要求(1)思想道德素质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b、树立遵纪守法、遵章守纪的法制观念;c、树立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d、关心国际国内时事,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知识和修养。(2)职业素质a、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有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和吃苦耐劳、踏实肯于的工作精神;b、能够获取求职信息、撰写求职自荐书的知识和能力,具有求职答辩和签订工作合同的能力;c、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d、具有良好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3)人文科学素质a、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b、具有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c、了解中国文化传承发展脉络,丰富祖国民族文化知识;d、具有良好的审美修养、审美能力,具有高雅的生活情调,广泛艺术情趣;e、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协作、沟通、组织能力,有良好的团队意识;f、热爱生活,朴素自然,待人真诚,处事平和大方。(4)身体心理素质a、树立自觉锻炼、终身锻炼的意识,有良好的运动保健素养,有良好的体魄;b、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具有积极的情感、意志、性格,良好的体验感觉,正确地对待成功与挫折,平和、理智、坚韧的待人处事生活态度;c、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2.公共基础知识要求(1)有一定的文化课基础知识(2)有普通基础英语和计算机知识,初步建立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理念; (3)有本专业必需的基础数学、普通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基础知识;(4)有一定的机械识图基础知识;(5)有文献查阅的基本知识,会使用网络资源。(6)有一定的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知识。3. 基本能力要求(1) 能进行文字和口头表达,能进行应用文写作;(2) 会进行生产工艺管理与质量控制;(3) 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收集处理;(4) 能在检验室对食品的质量进行分析检验和数据处理;(5) 能进行自我学习、人际交往沟通、团结协作、实践和创新(6) 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五、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知识和专业核心能力1食品加工技术(1)职业岗位知识A. 具有基础化学、食品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基本理论知识;B. 具有机械基础、识图、电工与电子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C. 掌握食品生产单元操作、食品生产工艺等基本理论知识;D. 具有食品生产机械设备操作控制与维护的基本知识;E. 掌握食品生产原料、半成品、成品检验的基本知识;F. 具有食品储运、保藏、市场流通经营的基本知识;G. 了解食品行业发展动态,熟悉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具有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基本知识;H. 具有资源节约、爱护环境、清洁生产、安全生产的观念及基本知识;I.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J. 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基础。(2)专业核心能力A. 食品生产技术应用能力,食品生产操作能力;B. 食品生产设备操作使用与保养维护能力;C. 食品分析检验能力,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能力;D. 可持续发展能力、信息交流能力、技术创新和适应能力。2食品营养与检测(1)职业岗位知识A. 掌握基础化学、分析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B. 掌握现代食品的检测与分析,微生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C. 具有食品工艺、食品机械设备、食品保藏、食品流通经营等的基本理论知识;D. 了解食品行业发展动态,熟悉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掌握食品生产管理与安全控制的专业理论知识;E. 具有计算机应用、分析检验仪器维护与使用的基本知识;F. 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清洁卫生、安全生产的观念及基本知识;G.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基础。(2)专业核心能力A. 食品理化检验能力;B. 食品微生物检验能力;C. 食品仪器分析能力;D.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能力;E. 可持续发展能力、信息交流能力、技术创新和适应能力。3食品生物技术(1)职业岗位知识A. 具有基础化学、食品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B. 具有机械基础、识图、电工与电子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C. 掌握食品酿造单元操作、食品酿造工艺等基本理论知识;D. 具有食品生产机械设备操作控制与维护的基本知识;E. 掌握食品酿造原料、半成品、成品检验的基本知识,具有食品储运、保藏、市场流通经营的基本知识;F. 了解食品行业发展动态,熟悉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具有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基本知识;G. 具有资源节约、爱护环境、清洁生产、安全生产的观念及基本知识;H.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I. 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基础。(2)职业核心能力A食品生产生物技术应用能力,食品生产操作能力;B食品发酵生产设备操作使用与保养维护能力;C食品分析检验能力,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能力;D可持续发展能力、信息交流能力、技术创新和适应能力。六、主要职业证书表1 主要职业证书主要证书证书要求食品检验工(初、中级)必考营养师选考高新计算机操作员(中级)必考食品质量审核员选考食品酿造(制造)工选考七、就业岗位(方向)适合各类食品企事业单位的食品、功能性食品的生产和开发;食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质量监督和控制等工作。海关、工商、进出口检验检疫、食品卫生监督、技术监督等部门的食品品质检验、分析。部队、医院、大中专院校、餐饮业的营养膳食设计;食品生产企业和大型饭店、超市的市场营销仪器生产企业、仪器教学与科研单位等工作。八、课程体系与结构设置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有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部分,课程类型可分为考试课程和考查课程。考试课程是指为保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包括公共素质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和技能训练课。考查课为学生可以选择修习的课程。选修课一般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限选课是指学生在人才培养目标内,按社会和个人需求在一定范围内或在若干专门化模块(群)中选修的深化、拓宽与专业有关知识和技能的课程。任选课则为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可以自主选择的课程。(1)理论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包括公共素质课、职业基础素质课、职业技术课三大部分,要重点突出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 公共素质课:公共素质课是针对高职学生应具备的思想政治道德、文化、科学与人文、身体、心理等社会素质培养设置的课程。主要课程有:思想政治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高等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等必修课,以及公共艺术、语文等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选修课。 职业基础素质课:职业基础素质课是为本专业学生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素质培养而设置的课程。要归纳职业岗位能力所对应的知识点与能力点,对职业基础素质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整合,将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通,建立适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可选择设置的课程主要有:基础化学、分析化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基础与识图(工程制图)、食品生产单元操作、专业英语等课程,以及市场营销等管理与科学素质教育类选修课程。 职业技术课:职业技术课是根据学生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而设置的应用性或技能型课程。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以职业核心技能训练为主线组织教学。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改革课程内容,使职业技术课程内容在必要的理论基础上,以最新应用技术为主。(2)专业职业技术课程设置食品加工技术主干课程有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机械与设备、粮油贮藏、粮油加工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发酵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主干课程有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仪器分析、食品检测与分析、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与设备等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主要课程有:生物技术概论、食品生物机械设备、食品工程原理、食品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工艺与设备、发酵工艺与设备、生物制药、酒的品评与勾兑、食品酶学、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食品营养与卫生、生物技术、食品新产品开发等。九、实训实习基地(待续)十、考核与结业(一)考核采用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或由第三方考核。认证获得食品加工与检验相关工种职业资格证书。(二)结业采用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考核合格颁发技工学校学校毕业证书、高级工、大专毕业证书。经考核合格或获得第三方认证食品加工与检验相关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