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导教学”和“五个工程”的基本理念.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676949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导教学”和“五个工程”的基本理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导教学”和“五个工程”的基本理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导教学”和“五个工程”的基本理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12月25日下午四点,由克拉玛依区教研员余磊老师组织并主持的“克拉玛依区小学教书专业发展提升培训”的系列活动,在第十小学一楼会议厅顺利展开。培训主讲专家市教研所张连勇老师应邀对教师们进行了“五个工程”和“四导教学”的提升培训。“四导教学”和“五个工程”的基本理念大家并不陌生,张老师就一年以来实验教师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问题,结合调研中发现的亮点和普遍存在的困惑,做出了精辟的展示和指导。通过他精彩的汇报,大家深深感到“五四” (这里“五个工程”和“四导教学”简称“五四”)的践行,让克拉玛依数学教学变得“真有趣”:真1、 真诚投入张连勇老师是“五个工程”和“四导教学”的发起人,从践行“五四”以来,大家总能看到张老师那消瘦的身影穿梭忙碌在各区各校之间。他深入课堂一线,交流研讨指导,不管酷暑还是严寒都坚持将“真经”传播到每一片需要他的土地上。为了改变数学课业负担繁重,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状;为了革新教师教学理念,融洽师生关系;为了提高克拉玛依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打造具有克拉玛依本土特色的教学模式;为了追求课堂高效,追求快乐数学,张老师潜心研究,探索并推行了“五个工程”(每天赏几个学生赞几句话;每天和几个学生说几句话;每天给几个学生讲几道题;每天析几种错题读几页书;每天用几分钟反思几件事)和“四导教学”模式(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学;新旧知识有直接联系的,类比转化诱导学生学;学生难以理解或不易接受的,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学;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合作互导互帮学),在各区教研员的协助下,开展了与此有关的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让更多的老师认识并参与到新课改的队伍中来。在张老师身体力行真诚投入“五四”教改的影响下,各区各校的小学数学老师们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投入了“五个工程”和“四导教学”的尝试过程中,通过一年的潜心摸索,真诚付出,实验教师们获益匪浅,尝到了意外的甜头。第八小学的顾瑞雪老师坚持记录“五个工程”,用四万字的材料为大家展示了她对学生的爱,她的付出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喜爱,班里的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雅典娜小学的姜巧娜老师,在记录“五个工程”的同时,对其内容进行了创新,增加了“学生想对老师说”这一项,记录材料近五万字,学生爱她给她送礼物,甚至称她为“姜妈妈”,这是对她真诚付出的最好回报;第九小学朱红艳老师,用53页近三万多字记录并首创了“四导”手记和“四导”教案,被张老师称作“教案中的精品,手记中的绝版”,为老师们进行“四导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蓝本。当然,践行“五四”的老师不仅仅是这几位,全市有100位老师参与了“五个工程”的记录工作,各校也经常性地组织“四导教学”的教研活动,“五四”的践行正如“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相信在教师们真诚投入及共同努力下越烧越旺。2、真爱学生李吉林老师说过:“任何一种教育模式,任何一种教学方法,要教好学生,都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素质,需要教师对教育的真情、对儿童的真爱。”在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时期,只有让他们喜欢老师、在感情上接受老师,教学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李子勋先生所言:“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而“五个工程”正顺应了这种需要,使老师在记录中增加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增进了和孩子们之间的感情,通过实验教师的身体力行,我们见证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天天得到改善,学生越来越喜欢老师,越来越喜欢这位老师的课,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记录“五个工程”你会发现孩子更多的优点和可爱之处,教师和学生之间会产生更多动人的故事。3、 真“材”实学教学力求“真”,脱离实际生活的教学是不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还学生一个本真的课堂就尤为重要了。而“四导教学”倡导设计学前情境活动,践行着“先学后导,顺学而导,以导代教,”的生本课堂,追求着“绿色质量”的生态课堂,充满着“生命活力”的生机课堂。例如八小顾瑞雪老师上观察物体一课,课前预习内容就是在家中随意寻找一长方形物品,然后从不同角度观察物品的不同的形状,并把看到的画下来。上课时,课桌上仅有药盒,还有牛奶盒、磁带盒等各种长方体的物品,这些真实存在的物品,让学生们更直观地认识形状,观察物体,学习知识。而在第十二小学周昱含分数的大小比较(几分之一)一课,教师让学生用纸自主折叠,涂色、比较,让学生在比较时联想到图形的大小,从而将数与形结合起来进行比较。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真实感知后,很快就能理解教学所要完成的内容。可见,实践出真知,绝非戏言。有1、 有声有色“四导教学”提出“学生主唱,教师伴唱”的理念,把学习的阵地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帮互助,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样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口才得到更多的锻炼,潜力才能更多地被挖掘出来。例如八小顾瑞雪老师上观察物体一课,在简单介绍课的内容后,顾老师就让学生教学生,学生有声有色自主发言,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讲述做任何对与错的评判,而是将裁判权交给同学,同学之间的碰撞交流是这节课最精彩的部分。通过学生有声有色地叙述讨论,说明他们已经完全进入了独自思考、自主学习的阶段。通过独立思考学到的知识,自然比从老师口中被动接受知识的效果好。实验证明,学生的表现有声有色,整个课堂才会生动起来。2、有的放矢既然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那么就要根据学生的表现,有的放矢,真正做好“伴唱”的角色。“四导教学”下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言堂”的模式,而是“先学后导,顺学而导,以导代教”的 “以导为中心” 的教学,其中“顺学而导”主要方式有:提出学习主题,抛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给予学生必要的赞赏以及及时的引导、提示。v (1)小组开始汇报和汇报结束时要顺势而导。v (2)学生表达不够正确、道理不够明朗时要顺势而导。v (3)在思维阻滞点或知识突变点上要顺势而导。v 教师的介入并不是直接评判孰优孰劣,而是要做个推拿高手,把皮球踢还给学生,此类介入有利于学生反思性思维的培养,当然介入要做得举重若轻、不留痕迹。例如八小顾瑞雪老师的观察物体一课和第十二小学周昱含分数的大小比较(几分之一)一课中,两位老师都有的放矢做好了“穿针引线”的角色。趣1、兴趣盎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疑,在“四导教学”倡导下形成的课堂学生很喜欢。他们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小组合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畅所欲言,不用再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不用再像个木头呆呆坐一节课,他们也可以“活”起来走上讲台作“小先生”“小老师”,学生上这样的课,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这一点有目共睹,“四导教学”的实验教师那活跃的课堂就是最好的见证。2、相映成趣学生改变了,兴趣盎然地爱学习爱上课了,那老师得到这样的反馈自然很开心,也很有信心,越看越觉得学生更可爱更聪明了,老师和学生相互喜欢相互爱戴对方,强烈的成就感使教师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的课题不用老师一遍一遍组织教学,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在践行“四导教学”的实验教师经验交流中都有索证和展示。课堂里,学生唱主角,老师配合学生唱配角,二者相互衬托,不正是“相映成趣”携手并进么?3、妙趣横生学生兴趣盎然,教师相映成趣,在这样一个和谐的课堂里,学生的生成一定非常精彩,妙趣横生。例如九小朱红艳老师说:学生已经越来越会质疑了,无论是在研究单上,还是在课上交流中,还有学生会象老师那样制造认知冲突(邓嘉文)!我越来越惊喜于学生的变化!“四导教学法”实验初期,应该让“掌声”响彻课堂,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发言,敢于表达、展示和质疑,激励学生认真倾听、思考和表达!而到了后期,即当学生已经形成了以上良好的学习习惯,发言已不再是为了赢得掌声,则该逐渐提高掌声的质量,减少掌声的次数,让课堂静下来,使学生的思维更连贯、更深入!随着实验的推进,课堂和学生都在发生着变化,在今天的课堂上,我细细品鉴着种种变化,酸甜苦辣一起涌过心头最后,留下的是欣慰:曾经的种种艰辛,熬过的无数个夜晚都是值得的!相比较以前的课堂,在“四导教学”指导下的课堂难道不比从前更有趣,更妙趣横生么?4、 幽默风趣为什么克拉玛依小学数学教学会变得如此有趣,这和张连勇老师幽默风趣的特质是分不开的。张老师不脱离生活,总是理论联系实际,让理论为实践服务。他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情趣,关心老师工作的感受和发展,潜心研究,力求改变课业负担重的现状,让学生和教师在有趣高效的课堂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张老师在汇报中幽默地说,他就是站在最美教师身后的支持她们成功的瘦高男人,此话一出,赢得全场教师会心的一笑。其实,张老师本来就是这样做的。当然,“四导教学”经过摸索实践已然到了推广的阶段,但它还有需要加强的方面,而这一点,张连勇老师也给出了指导意见。设计并制作了配套的“数学课堂过程性评价表”,供老师们参考使用。这份评价表通过“课前自学”、“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三个方面对学生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价,让“四导教学”在实践中更加完善。短短的2个小时很快过去了,大家似乎还意犹未尽,张老师精彩的汇报内容和铿锵有力的结束语赢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当年“五四”青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而今,“五四”践行的最美丽的教师们,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将为我们开辟一条走向光明的教育大道,掀开克拉玛依教学改革的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