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学期物理概念总结.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675932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上学期物理概念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二上学期物理概念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二上学期物理概念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1)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2)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相关概念:赫兹Hz)(3)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4)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 第二章 光现象 1、光源人造光源;天然光源、(月亮不能发光,而是反射阳光) 2、光沿直线传播)(激光束,且在同一种介质中。) 3、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济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4、光速为c=310的八次幂m/s。 5、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6、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局发现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7、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8 、凹凸不平的表面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9、由于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那里,所以把他叫做虚像。 10、凹面镜使平行光速会聚,凸面镜使平行光速发散。 11、光从一种介质中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像发现偏折。 12、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 13、品红、蓝、青是颜料的三原色。 14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他的色光决定。 15、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6、色散:红橙黄绿蓝靛紫,把他们按照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17、太阳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辐射到地球。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做红外线,紫光以外的部分叫做紫外线。 18、适当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使荧光物质发光。 19、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一、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二、基本概念: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2、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如下图: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三、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四、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五、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 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六、照相机: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七、投影仪: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八、放大镜:1、放大镜是凸透镜; 2、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九、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十、注意事项:三心共线: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又叫三心等高十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求熟记、并理解):成像条件物距(u) 成像的性质 像距(v) 应用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Fv2f 照相机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Fu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投影仪U=f 不成像0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Vf 放大镜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实像小,虚像大。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注意: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十二、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十三、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前,晶状体曲度过大,需戴凹透镜调节; 十四、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后面,晶状体曲度过小,需戴凸透镜调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十五、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十六、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像;第四章,物态变化1、要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2、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他的量程,或者说要看清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然后看清他的分度值,也就是一个小格代表的值。这样才能正确地测量所测得温度,并不会损坏温度计。3、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侵入被测得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玻璃泡侵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后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书。(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4 、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的温度。每次使用前,都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均不允许甩)5、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6、熔点和凝固点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反之,是非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9、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继续加热,熔化过程才能完成,这表明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吸热。反过来,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也要吸热和放热,但是温度在变化。10、汽化和液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沸腾时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蒸发和沸腾时汽化的两种方式。11、加快蒸发的方法:(1)提高液体的温度。(2)提高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3)增大液体蒸发面积。12、增大压强,使汽体液化。13、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体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物质叫凝华。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的现象。2、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3、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4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5、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比原子小的多,原子核的半径大约只有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直径为100m的大球,原子核只相当于一颗绿豆大小。6、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荷运动。7、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在电荷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8、有的物体善于导电,叫做导体。有的物体不善于导电,叫做绝缘体。9、把正电荷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10、电池,发电机都是电源,灯泡.电动机.门铃都是用电器。电源,用电器,再加上导线,往往还有开关,就组成了电路。11、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12 、画图时如果把电池,电灯等物体原样画出来,即麻烦又不清楚,所以我们常用的符号代表他们,这样画出来的就是电路图。13 、两个小灯泡首尾相连,我们说这两个灯泡是串联的,两个小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灯泡是并联。14、电流就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表示,他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15、这些设备中,电流很小,这是我们常用一个比较小的电流单位毫安,它等于千分之一安培。16、还有一个更小的电流单位微安,他等于千分之一毫安,或者说等于百万分之一安培。17 、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1)明确电流表的量程,即可以测量的最大电流,也就是说,表针指到最右端线时电流是0.6A还是3A,(2)确定电流表分度值,即表盘的一个小格代表多大的电流。例如,如果电流表的量程时3A,表盘上从0到最右端共有30个小格,那么每个小格就代表0.1A。(3)接通电路后,看看表针向右总共偏过了多少个小格,这样就能知道电流是多少了。第六章 电压与电阻一、电压(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是连通的。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单位:V 常用单位:kV、mV 、V 换算关系:1Kv1000V1V1000mV 1mV1000V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三)电压测量:1仪器:电压表,符号: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四)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电流表电压表异符号连接串联并联直接连接电源不能能量 程06A 3A3V 15V每大格02A 1A1V 5V每小格002A 01A01V 05V内阻很小,几乎为零相当于短路很大相当于开路同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每大(小)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五)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电压表损坏;电压表接触不良;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电流表短路;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二、电阻(一)定义及符号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2符号:R。(二)单位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3换算:1M=1000K1K=1000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三)影响因素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4结论理解: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L/S,其中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记住:银铜铝,锰铜镍隔。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便宜。(四)分类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滑动变阻器: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结构示意图:。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使用方法:选、串、接、调。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15A”字样,50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或变阻范围为050。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作用: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护电路。应用:电位器优缺点: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注意: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告诉了我们滑片放在两端及中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分析因变阻器滑片的变化引起的动态电路问题,关键搞清哪段电阻丝连入电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动导致变阻器的阻值如何变化。电阻箱:分类:旋盘式电阻箱:结构:两个接线柱、旋盘变阻原理:转动旋盘,可以得到099999之间的任意阻值。读数: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电阻。插孔式电阻箱:结构:铜块、铜塞,电阻丝。读数:拔出铜塞所对应的电阻丝的阻值相加,就是连入电路的电阻值。优缺点:能表示出连入电路的阻值,但不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