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D卷【通用版】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674605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D卷【通用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D卷【通用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D卷【通用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24 页 人教版 2020 届九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D 卷 通用版 一 选择题 共 20 题 共 62 分 1 2 分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下列能够证实地球是球体事件是 A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 B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C 斯科特的南极探险 D 板块构造学说 2 2 分 人们按照地理方位 把亚洲分为六个地区 我国位于 A 南亚 B 西亚 C 东亚 D 东南亚 3 6 分 读我国某地景观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所示景观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耕地 B 林地 C 草地 第 2 页 共 24 页 D 建设用地 2 该最观最可能分布的地形区是 A 内蒙古高原 B 东北平原 C 云贵高原 D 四川盆地 3 目前 图示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 草场退化 B 水土流失 C 乱砍滥伐 D 乱占耕地 4 2 分 朝鲜族主要分布的省区是 A 吉林省 B 内蒙古自治区 C 河北省 D 山东省 5 2 分 我国河北农民收割队在 5 月下旬驾驶拖拉机远赴河南从南向北收割庄稼 最后回家乡参加 收割的原因是 A 在河南帮工收割的工钱比较高 B 河北农民发扬先人后己的高尚精神 C 我国气温从北向南降低 第 3 页 共 24 页 D 南方的庄稼比北方的先成熟 6 2 分 北京是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 有众多的体育场馆 博物馆以及许多国家级文艺团体 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A 政治中心 B 文化中心 C 经济中心 D 交通中心 7 4 分 2019 年 6 月 28 日前后 我国重庆涪陵发生特大暴雨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此次特大暴雨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有 洪涝 地震 泥石流 滑坡 台风 A B C D 2 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 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它多发生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节 我国 的洪涝灾害多发生在 A 东部季风区 B 西部非季风区 C 西北内陆区 D 青藏高原区 8 4 分 据国家海洋预报台消息 北京时间 2016 年 11 月 13 日 19 时 新西兰发生 7 8 级地震 据 图完成下题 第 4 页 共 24 页 1 关于此次地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内部 B 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 地震发生在印度洋板块内部 D 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 2 假如同学们正在二楼的教室上课 当地震发生时 下列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A 靠近窗户的同学迅速从窗户跳下 逃离教学楼 B 争先巩后地跑下教学楼 C 如果条件允许 应及时 有序撤离到安全空旷地带 D 大哭大叫 以排遣心中的恐惧 9 2 分 如图为泉州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 箭头 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 正午 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最大的是 A 春分 B 夏至 第 5 页 共 24 页 C 秋分 D 冬至 10 6 分 读太阳光照图 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珠 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半球 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 地分别处于 A 黑夜 早晨 白天 B 黑夜 黄昏 白天 C 白天 早晨 黑夜 D 白天 黄昏 黑夜 2 图中 地在以后一天中 将经历的昼夜状况应为 A 一直是黑夜 B 一直是白天 C 黑夜 白天 黑夜 D 白天 黑夜 白天 3 上题中的昼夜变化是因为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第 6 页 共 24 页 C 太阳的运动 D 天气的变化 11 6 分 读某地区等高线略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若小河河岸平均海拔高度为 30 米 那么山顶高出河岸约 A 250 米 B 350 米 C 450 米 D 550 米 2 图中小河的流向是 A 东北向西南 B 西北向东南 C 东南向西北 D 西南向东北 3 乡镇到图中山顶距离为 4cm 实际距离为 2km 那么该图的比例尺为 A 1 50000 B 1 20000 C 1 500000 第 7 页 共 24 页 D 1 200000 12 2 分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叫 A 海拔 B 比例尺 C 相对高度 D 等高线 13 2 分 下列海域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 渤海 黄海 B 黄海 东海 C 南海 东海 D 渤海 琼州海峡 14 2 分 贝贝平时喜欢听豫剧 我国简称为 豫 的省区是 A 海南省 B 江苏省 C 河南省 D 台湾省 15 4 分 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第 8 页 共 24 页 1 图中 山脉西侧地形区的突出特征是 A 雪山连绵 冰川广布 B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C 地势平坦 一望无际 D 崎岖不平 多山间小盆地 2 关于图中 省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简称哈 行政中心是哈尔滨 B 冬季寒冷漫长 C 与哈萨克斯坦隔江相望 D 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16 6 分 2017 年 1 月 15 日 成都地区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 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符号中能表示材料中提到的天气的是 A B 第 9 页 共 24 页 C D 2 当出现该天气时 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早晨跑步锻炼身体 B 开汽车高速行驶上班 C 出门戴口罩 小心慢行 D 打开蔬菜大棚草毡 促其快速生长 3 下列措施有利于降低大气污染深度的是 A 家族用煤炉做饭 B 植树造林以 C 增加小汽车数量 D 焚烧桔秆 17 2 分 造成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低温中心的主导因素是 A 冬季风 B 纬度 C 海陆位置 D 地形 18 2 分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A 塔里木河 第 10 页 共 24 页 B 黄河 C 黑龙江 D 长江 19 2 分 我国疆域 许多大江大河源远流长 关于如图中两河说法正确的是 A 长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 B 黄河上 中 下游的划分城市是湖口和旧孟津 C 人在水下走 船在天上行 描述的是黄河上游的情景 D 长江被称作 黄金水道 的主要原因是水力资源丰富 20 2 分 2012 年 7 月 21 日 北京遭遇 61 来最大暴雨致 79 人死亡 读图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北京地处季风区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全年降水丰富 B 北京地处暖温带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集中在 6 9 月 C 北京地处湿润区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多台风天气 D 北京地处半湿润区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多暴雨 第 11 页 共 24 页 二 综合题 共 6 题 共 83 分 21 13 分 第 21 届世界杯足球赛将于 2018 年 6 月 14 日至 7 月 15 日在俄罗斯举行 上届世界杯足 球赛在巴西举行 地理兴趣小组搜集地图及相关资料 对两国进行了对比研究 根据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俄罗斯 巴西示意图 材料二 从殖民者进入巴西 巴西经济长期依赖农矿产品的生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巴西现代工 业发展迅速 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1 读图比较两国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并根据已有表述完成表格 内容 要素 位置 地形 俄罗斯 分为四大地形区 西部以平 原为主 东部多高原 山地 北极圈附近分布有大片亚 寒带针叶林 巴西 大部分位于热带 跨南北半球 2 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 但是俄罗斯注入北冰洋的三大河流以及巴西亚马孙河 流域却属于世界人口稀疏区 其原因是人口分布明显受到了 因素的影响 除上述因素之外 人口 分布还会受到历史传统 国家政策 国土开发 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 据此推断俄罗斯和巴西人口主要 分布地区 3 根据图分析巴西东南沿海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 4 一艘满载农产品的货轮由巴西驶往俄罗斯 船上不可能有 单项选择 A 咖啡豆 第 12 页 共 24 页 B 柑橘 C 甜菜 D 天然橡胶 22 14 分 秋季秋高气爽 风轻云淡 此时群山锦绣 最适合登高望远 为了锻炼学生体能 培养 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某校组织了秋游活动 阅读材料和图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学们为秋游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 参看图秋游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 大家从王村火车站分 组出发 方案一 登大青山 锻炼体能 方案二 徒手攀岩 试试胆量 方案三 参观古庙 寻踪文化 材料二 廊桥 是一种有屋檐的桥 屋檐可以保护木质桥梁免受长期雨淋的侵袭 而廊桥可以起到风 雨亭的作用 供人休憩 交流 聚会 看风景等 1 方案二中之所以能开展徒手攀岩 是因为沿途经过 地形部位 2 同学们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读出 出发地的地形类型为 从出发地点登大青山沿 地形部位 前进 山顶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米 3 一组同学想去参观古庙 寻踪文化 在游览的过程中 他们遇到一个古香古色的廊桥 在图中 出发地到廊桥的路线距离为 3 4 厘米 按照 1 分钟走 100 米的速度 他们大概走了 分钟 4 根据图和材料二 你认为该地最可能位于 选择填空 A 甘肃省 第 13 页 共 24 页 B 山西省 C 浙江省 D 河北省 5 三个方案中 你会建议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路线 填数字 原因是 6 某队同学在山区迷路 有同学提出沿着溪流走 这个提议可行吗 说明理由 23 19 分 读下图 回答问题 1 写出 B D 两省名称 B D 2 A 省 区 的行政中心是 C 省 区 简称是 3 图中北回归线穿过的岛屿是 岛 4 在 A B C D 四个省区中 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少数民族最多的是 填字 母 5 我国将黑龙江省 市和云南省 县连成一线作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此线西北 部人口 东南部人口 6 为了使人口数最的增长同 相协调 同 相适应 我国政府把作 为一项基本国策 7 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A 劳动力短缺 B 兵源不足 第 14 页 共 24 页 C 人口老龄化严重 D 住房紧张 就业困难 8 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我国 2016 年起放开二孩政策 我国生育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分布不均 B 人口基数大 C 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D 交通压力增大 24 12 分 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 地形险峻的地区 因为暴雨 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 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材料二 我国泥石流分布略图 1 下列属于引发泥石流灾害的人为原因是 位于狭长的山谷之中 植被破坏严重 第 15 页 共 24 页 突发强降雨 大规模的水电开发 耕地的扩展 大规模的交通建设 城镇扩展 A B C D 2 泥石流主要发生地区从 山脉 到 山脉 经 A 省的西部 四 川 B 省 简称 到西藏东部一带 3 由图可知 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 4 图中 是 高原 河流 的中游流经该地形区 盆地是泥石流多 发地区之一 5 以下应对不同自然灾害的做法 合理的是 A 突发地震时 应躲在高大建筑物下 B 突遇洪水时 要往低的地方疏散 C 遇到泥石流时 要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向高处跑 D 收到寒潮警报 无需做好防寒保暖准备 25 8 分 旅游已成为当今一种时尚的休闲活动 结合所学知识及天津韩明同学外出见闻 如图 回答问题 第 16 页 共 24 页 1 春节 韩明前往 花城 广州 沿途经过的甲乙两地区的分界线是 山脉 河流 到达广州 他感觉当地气温与天津相差很大 主要影响因素是 2 暑期 韩明去青藏地区旅游 经请教当地向导得知 长江 黄河 澜沧江源头的水源均来自高 山上的 为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国家设立了 自然保护区 3 周末 韩明将旅行中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如下图 发现东北地区不仅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 还是我国重要的 基地 4 闲暇 韩玲在微信里分享了旅途中拍摄的照片如下图 其中属于黄土高原的是 填字 母 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第 17 页 共 24 页 26 17 分 读 长江水系示意图 并结合材料回答 材料一 长江养育了沿江近 4 亿中华儿女 实现南水北调后更是惠及 8 亿人口 然而长江流域的工业 废水和城市污水年排放量已高达 250 多亿吨 沿江 500 多座城市的饮用水供给受到威胁 2003 年统计 长江面临 6 大危机 森林覆盖率下降 泥沙含量增加 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枯水期不断提前 水质严重恶化 危及城市饮用水 物种受到威胁 珍稀水生物面临灭绝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 湿 地面积日益缩减 水的天然自洁功能日益丧失 材料二 国家十分重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18 年 4 月 24 日上午 国家主席习近平到宜昌考察 调研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 把脉长江经济带建设 1 长江是世界第 长河 发源于 A 高原唐古拉山 在 B 省级行政区 注 入东海 流经的地形区 M 是 2 图中湖泊 N 是我国最大淡水湖 湖 长江上 中游的划分地点是 C 城市 图 中字母 代表中 下游的划分地点湖口 第 18 页 共 24 页 3 长江水能资源丰富 干流建成有世界最大水利工程 F 工程 该工程的首要功能是 为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缺水的问题 我们兴建了 超级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 水源地之一是 位于长江最大支流 G 上的丹江口水库 4 长江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5 习主席在宜昌考察期间提出了 共抓大保护 不搞大开发 的要求 你有哪些对保护长江生态 环境的合理建议 列举不少于两项 第 19 页 共 24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 20 题 共 62 分 1 1 2 1 3 1 3 2 3 3 4 1 5 1 6 1 7 1 答案 略 7 2 答案 略 8 1 8 2 9 1 10 1 10 2 第 20 页 共 24 页 10 3 11 1 11 2 11 3 12 1 13 1 14 1 15 1 15 2 16 1 16 2 16 3 17 1 18 1 19 1 20 1 二 综合题 共 6 题 共 83 分 第 21 页 共 24 页 21 1 21 2 21 3 21 4 22 1 22 2 22 3 22 4 22 5 22 6 23 1 第 22 页 共 24 页 23 2 23 3 23 4 23 5 23 6 23 7 23 8 24 1 24 2 24 3 第 23 页 共 24 页 24 4 24 5 25 1 25 2 25 3 25 4 26 1 26 2 26 3 26 4 第 24 页 共 24 页 26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