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综合检测教师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674206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必修三综合检测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综合检测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综合检测教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综合检测题(三)1中华文明勃兴并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奠基是在 A.夏商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2、下列属于先秦儒学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主张的是以德治民;克己复礼仁政;民贵君轻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存天理,灭人欲”。A B C D3、宋代理学是新兴的儒学,其“新”在A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B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神C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 D反对君主专制独裁,反传统4、“如果要使天下都富起来,丢掉贫穷;要使天下太平,丢掉混乱,就应该互爱互利,互相帮助。”“进行战争会破坏老百姓种庄稼,秋季破坏老百姓收割,老百姓因饥饿,寒冷而死去的就不可胜数了。”这反映了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5、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中学历史教学园地A B C D6、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比,其主要不同是强调人性以资本主义萌芽为基础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倡导人的发现和“解放”A B C D7、下列经世致用的思想中,最能体现17、18世纪发展潮流的是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工商皆本8、这一首诗被誉为“宗教改革的战歌”: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恶魔盘踞世上,仍谋兴波作浪,猖狂狡猾异常诗中“恶魔”指当时统治欧洲的教皇等人,如何才能打倒他们的权威呢?马丁路德利用九十五条论纲阐述基督徒有权阅读和解释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9、拿破仑说:“法国大革命是启蒙思想家的业绩。”主要在于:A思想家批判揭露旧制度B思想家领导人民起来革命C思想家推翻了专制王朝D思想家为新社会描绘了蓝图10、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A教随国定B信仰自由C信仰得救D反对信教11、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是指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B提倡摆脱宗教的束缚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12.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了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观点,这与启蒙运动的思想极为相似。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启蒙运动的发展已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B.黄宗羲的思想对启蒙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C.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D.黄宗羲思想的产生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启蒙运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13、鲁迅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鲁迅具有民主科学的先进思想B外国资本主义促进了科学与技术结合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D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能否发挥作用14下列著作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关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神曲 红楼梦物种起源老人与海A诗歌 剧本 散文 小说B彼特拉克 曹雪芹 达尔文 海明威C倡导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礼教阐述自然选择体现现代主义D抨击世俗王权叙述爱情悲剧挑战教会神学歌颂民主自由15、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风格应属于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16、鉴于社会上的孔子像多种多样、形象不一,甚至还有神化或丑化孔子形象的现象存在,中国孔子基金会决定征集“孔子像标准设计方案”,要求以某图所示的孔子像为创作样本,该孔子像为我国唐代一位画家的作品,他的画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他是:A顾恺之 B王维 C吴道子 D张择端17、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以上史实说明了儒家思想总体上符合欧洲资本主义的需要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符合德意志国家统一的需要中国的考试制度有利于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对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制有重要指导意义ABCD18、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科学技术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A. B. C. D.19、为达尔文发表不朽名著物种起源创造条件的是:A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启蒙运动的开展、蒸汽时代的到来B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细胞学说的确立C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展、自然科学进步、电气时代的到来D经典力学体系确立、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20、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由此看出爱因斯坦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是:A要和平利用核能,用核技术为人类提供电力B科学可以制造战争,也可以制止战争,关键取决于人类本身。C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D要使用科学工具给人类造福21、科技创新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蒸汽机车、蒸汽轮船的出现,使交通运输业发生了革命性改变B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家务劳动C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D南优二号杂交水稻的培育,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2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黄宗羲的政治主张对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起积极的推动作用B中国的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C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继承和发展了他的旧三民主义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完全否定了牛顿的经典力学23、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因为包含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A. B. C. D.24、高二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时,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他们对这句话中“变”的内涵产生了争议:甲说:变就是要变革教育制度。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政治制度。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思想观念。丁说:你们都不对,这里的变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他们中有一人的观点是正确的,他是 A甲 B乙 C丙 D丁25、“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先生狂人日记这部作品()抨击了儒家的传统道德推动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全面肯定了西方的思想文化A B C D26、“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下列表述不能正确阐释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的是:A认识到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B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主张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补充了无产阶级必须发展生产力的历史使命27、陈独秀说:“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宪,势必复辟一一孔教与共和乃相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关于陈独秀的政治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A.陈独秀主张尊孔 B陈独秀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C陈独秀主张复辟 D.陈独秀反对尊孔赞同共和28、文学、艺术虽然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在创作风格上却可以有相似之处。与自由引导人民具有相同创作风格的作品是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人间喜剧C巴黎圣母院D向日葵29、下列人物中采用西方现代主义手法进行文艺创作的是巴尔扎克海明威梵高毕加索A B C D30、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断涌入,形成了“西学东渐”局面,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 B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落后的封建文化的冲击 C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抵御外国侵略 D.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发展资本主义31、(18分)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文化高度繁荣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使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并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有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朱熹:朱子大全卷十四材料二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滑、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宋徽宗赵佶以画花岛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状况如何?(3分) (2)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核心思想主张及实质。(3分) (3)理学对材料二所述的书法、绘画特点有何影响?(2分) (4)宋代的二程、朱熹等人将儒学发展到新阶段,请简要列举春秋、战国、西汉时期儒家思想产生发展的概况。(6分) (5)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程朱理学大加鞭达。对此你应如何评价?(4分)(1)状况: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并用于印刷行业;火药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或火药用途更加广泛);指南针应用于航海。(3分) (2)核心思想是“理”(1分)实质是儒家思想的道德伦理规范。(2分) (3)影响: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反映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意意境。(2分) (4)概况:春秋时孔子儒家学说,核心是“仁”和“礼”;战国时孟子、荀子继承并发展儒家学说,主张实行“仁政”,以礼教治国;西汉时,董仲舒建立以“天人感应”为基础的新儒学,儒家思想成为封建国家的正统思想。(6分) (5)评价: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批判,有利于认清弊端和消极作用,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愿望,从这一方面讲具有进步意义;李贽全盘否定程朱理学,进而否定孔子及儒学思想,这就否认了儒家思想和程朱理学的合理成分,这是不可取的。(4分)32、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古代中国在世界文明历程中遥遥领先,曾以“中学西传”著称于世;但是由于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渐趋落后,近代以来中国在与西方文明的交汇过程中又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造纸术外传示意图材料二 徐光启于1606年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了克拉维新注释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一至六卷平面几何部分。他又编译了大测,把平面三角介绍进来。他还和利玛窦合译了测量法义一卷,并写了测量同义与勾股义两书。徐光启热心于农业的科学研究与试验,编著了农政全书,这是他最大的贡献。他又与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合作编译了泰西水法六卷,在中国原有水利灌溉方法和工具的基础上,选择对当时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方法,经过制器和试验,编译入书,并在天津开辟水田,试用新法,大获成功。材料三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有几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分别是: 林则徐 康有为 李大钊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举出宋元时期“中学西传”的具体史实。(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明朝晚期出现“西学东渐”的原因。(6分)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为何明朝晚期的“西学东渐”没能使中国从传统科技真正走向近代科技?(6分)(3)根据材料三的提示,简要概括中国近代前期(18401919年)“西学东渐”的特征。(6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由“中学西传”转向“西学东渐”过程中所蕴含的中国社会的变迁。(4分)(1)史实:12世纪造纸术传到欧洲;13世纪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13世纪中期印刷术经西域传入欧洲;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每个要点2分,满分8分)(2)出现西学东渐的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东西方的交流更加畅通;西方传教士的活动;中国杰出人士的努力。(每个要点2分,满分6分)未能转型的原因:明清时期,专制皇权达到顶峰;实行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政策;小农经济仍旧占据主导地位;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等。(每个要点2分,任答3点得满分6分)(3)特征:学习西方从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逐步深入;经历了向欧美的西方学习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的转变。(每个要点3分,其它要点言之成理亦可得分,满分6分)(4)变迁:由先进转为落后,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每个要点2分,其它要点言之成理亦可得分,主要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答出社会存在的变化即可,满分4分)33、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组别材料结论东汉组史料记载,东汉桓帝是中国第一位实行道教及佛教教化政策的帝王,他也支持翻译佛经和其他佛教活动。据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佛、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宋代组游酢和杨时去拜访老师程颐,程颐正用佛家打坐法瞑目而坐。游、杨二人遂恭敬地站在其身旁,等候良久,直到程颐发觉。据朱熹近思录中国古代有尊师传统。晚清组孙家鼐建议京师大学堂应“以中学(中国传统学术与政治思想)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据孙家鼐等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1896年)这份奏折中,孙家鼐认为中学比西学重要。请回答:(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1分)(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5分)(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8分)(1)晚清组。(1分)(2)东汉组、宋代组。(1分)考生可从增加材料或者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每组2分,共4分。如:东汉组的结论可修改为“东汉桓帝受道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比较大”。宋代组可增加其它朝代学生尊师典型事例、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尊师思想等。(3)东汉:佛教和道教成为某些帝王的治国理念,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被动摇,佛教、道教产生了较大影响。(3分)宋代:程颐吸收佛教的某些修习方法和思想,与其它思想家一起创立的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占主流地位的思想。(3分)晚清:某些官员的教育思想受到西学影响,西学对中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儒家思想仍占主流地位。(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