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初中体育教师资格考试重要知识点.docx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664762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初中体育教师资格考试重要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初中体育教师资格考试重要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初中体育教师资格考试重要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全汇总河北教师资格历年真题河北初中体育教师资格考试重要知识点通过最新河北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河北教师资格考试时间与考试科目,河北教师资格考试一般一年进行两次,上半年1月报名,3月考试;下半年9月报名,11月考试。河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河北教师资格笔试真题供考生备考学习。考点一:肌纤维类型与收缩形式人类的全部骨骼肌均由不同类型的肌纤维混合组成,通常根据纤维的收缩速度将它分为两类,一类收缩速度较慢,称慢肌纤维;一类收缩速度快,称快肌纤维。1.形态特征直径:快肌纤维大于慢肌纤维;线粒体数量:快肌纤维小于慢肌纤维;毛细血管:快肌纤维少于慢肌纤维;肌球蛋白ATP酶的活性:快肌纤维高于慢肌纤维;2.代谢特征无氧代谢能力:快肌纤维高于慢肌纤维;有氧氧化能力:慢肌纤维高于快肌纤维;3.生理特征收缩速度:快肌纤维收缩速度远快于慢肌纤维。收缩力量:快肌纤维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大于慢肌纤维。抗疲劳能力:慢肌纤维抗疲劳能比快肌纤维强,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更容易疲劳。4.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项目:快肌纤维百分比高于慢肌纤维;耐力项目:慢肌纤维百分比高于快肌纤维需要速度又需要耐力项目:肌肉中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百分比相当。(如中跑、自行车)优秀的耐力项目运动员:腿肌中慢肌纤维百分比占优势,优秀的速度和力量项目运动员:腿肌中快肌纤维百分比占优势。考点二:运动性心脏肥大运动性心脏肥大:是运动心脏的主要形态特征,可发生在左、右心室和心房,但以左心室肥大为主。(肥大程度与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耐力运动员的心脏肥大表现为全心扩大,不仅左右心室均显著扩大,同时还伴有左心室室壁厚度的轻度增加。耐力项目运动员的这种心脏肥大,又称离心性肥大;力量项目运动员的心脏肥大主要以心室,特别是左心室心壁增厚为主,左右心室腔的扩大都不明显。因而力量项目运动员的心脏肥大,又称向心性肥大。考点三:出血的急救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液自伤口的近心端呈间歇性、喷射状流出,血流速度快,短时间内可大量出血,易引起休克,危险性大。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自伤口的远心端呈持续的、缓慢的向外流出,危险性小于动脉出血,但大静脉出血也会引起致命的后果。毛细血管出血:血色红、多为渗出性出血,危险性小。1.止血的方法:常用的外出血临时止血法有以下几种:冷敷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抬高伤肢法、屈肢加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2.间接指压止血法:又称止血点止血法,是止血方法中最重要、最有效且极简单的一种方法。(1)头部出血:头部前额、颞部出血,要压迫颞浅动脉。其压迫点在耳屏前方,用手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压在颞骨上。(2)面部出血:面部出血应压迫颌外动脉,其压迫点在下颌角前面约1.5cm处,用手摸到搏动后将该血管压迫在下颌骨上。(3)上肢出血:肩部和上臂出血可压迫锁骨下动脉;前臂出血可压迫肱动脉;手指出血可压迫指动脉;(4)下肢出血:大腿、小腿部出血可压迫股动脉;足部出血可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考点四:运动兴趣的分类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验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与体验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1.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可以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物质兴趣:指以人的物质需要为基础的兴趣,主要编写在对运动用品的兴趣。精神兴趣:指一人的精神需要为基础的兴趣,表现为对运动的偏好和渴望。2.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搞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间接兴趣:不是对体育活动本身产生的兴趣,而是对体育活动的未来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3.根据兴趣的广泛性,可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广泛兴趣:对多项体育运动或某一项体育运动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感兴趣。中心兴趣: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类(项)体育运动(如球类运动)或体育运动的某一方面(如运动心理)有特别浓厚而稳定的兴趣。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可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考点五:运动中血液的重新分布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但增加的心输出量将在各个器官内重新分配,通过体内调节机制,各器官的血流量发生重新分配。运动的骨骼肌和心脏的血流量显著增加,不参与运动的肌肉以及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减少。运动时皮肤血流量的变化:运动初期皮肤血流减少,随着运动的持续进行,肌肉产热增加,体温升高,通过体温调节机制使皮肤血管舒张,血流增加,促进散热。运动时血液重新分配的生理意义:肌肉运动时,交感缩血管神经兴奋,使不参加运动的肌肉和内脏器官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运动时骨骼肌和心肌的代谢活动增强,局部代谢产物增多而积聚,使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开放的毛细血管数量增多,血液与肌肉组织进行交换的面积增大,气体扩散的距离缩短,使运动的肌肉和心肌能得到较多的氧和营养物质。考点六:有氧耐力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肌肉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必须依赖于结构和机能方面的基础条件,如对氧的摄取、运输与利用,肌纤维类型和神经调节功能等。有氧耐力主要与人体肌肉中的糖原储备有关。个体乳酸阈是训练有氧耐力最有效的强度指标。1.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1)有氧耐力与心肺功能心肺功能是有氧耐力的重要条件。强有力的心肺功能是运动中供氧充足的保证。心脏泵血功能是有氧耐力素质的重要生理基础,被称之为有氧耐力的中枢机制。长期从事氧耐力训练,可以使心脏出现运动性肥大,其特点是左心室扩张时心室腔容积增大。(2)有氧耐力与血液功能最大吸氧量取决于心脏的泵血功能、血液的气体运输能力以及肌肉组织对氧的利用能力,如血液的携氧能力对最大吸氧量有很大的影响。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氧的运载媒体,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多少是影响最大吸氧量的重要因素。2.有氧耐力的训练有氧耐力训练一般采用持续性练习和间断性练习两种方法。在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的持续训练以及长距离的匀速跑或长段落的间歇训练。提高有氧耐力的关键因素是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长期耐力训练后期,随着心脏泵血功能的提高,有氧耐力水平也随之提高。最能发展肌肉耐力的方法是负荷强度小,重复次数多。3.有氧耐力的评价指标:有氧耐力的评价指标包括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考点七: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一般是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考点八:体育教师评价内容,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1.体育教师评价的内容。(1)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评价:专业道德评价,专业知识评价,专业能力评价,身心素质评价,专业潜能评价。(2)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促进新教师成长的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援助教师的评价。(3)体育教师教学表现和效果评价: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2.教师自我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内容: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教材化、教学方法的恰当性、教学效果方法:自省、自评、自我总结手段:教学目标回顾、阅览学生的学习卡片、对比学生前后变化、听取学生意见。3.同行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内容:教学思想、教材化工作、教学风格、教学方法的恰当性、教学效果方法:互评、互议、学习同行优点、指出同行不足手段:日常教学观摩与评议、教学科评优活动、教学研究活动、说课、教学总结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河北教师资格是如何设置教学的!中公教育河北教师考试网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招教考试大战中拔得头筹!河北教资格笔试真题邀请您一同刷题!河北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河北教师考试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