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及试题陆地和海洋陆地.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641144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结及试题陆地和海洋陆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总结及试题陆地和海洋陆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总结及试题陆地和海洋陆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陆地和海洋1陆地 一、单元知识体系二、重点、难点1、岩石的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2、地质作用与构造地貌3、六大板块4、褶皱(背斜、向斜的识别)与断层5、 潜水和承压水的区别6、内力作用和外里作用三、知识梳理(一)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 1. 组成岩石的矿物 (1)组成元素:氧、硅、铝、钠等。(2)常见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2. 岩石分类及其成因 岩浆岩。由炽热的岩浆冷凝形成的。常见的有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地壳裸露的各种岩石经风化形成碎屑物质,被风、流水搬运后沉积、固结而形成的。常见的有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变质岩。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使原来岩石的成份、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常见的有大理岩(石灰岩高温作用)、板岩(页岩高压作用)。3. 岩石的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二)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1. 地质作用地质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2. 板块构造学说:(1)六大板块:全球岩石圈共划分为六大板块。它们是: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非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中只有太平洋板块为海洋板块,其他都为海陆兼备。(2)板块与地壳运动: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之间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地震多。(3)板块与海陆形成: 板块张裂地区为生长边界常形成海岭、断层(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板地碰撞挤压地区为消亡边界常形成山脉。 如:喜马拉雅山脉。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如:亚洲东部的岛弧和海岸山脉、太平洋西岸的海沟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两个大陆板地碰撞形成巨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的印度板块碰撞形成的。3.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1)褶皱: 概念: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 基本形态:背斜、向斜。背斜:岩层上拱隆起、地貌上常成山岭、但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地貌上常成为谷地或盆地,但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成为山岭。(2)断层 概念:岩体断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 基本形态 断层一侧岩块上升成块状的高地。如:庐山、华山 断层一侧岩块下沉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3)实际应用意义 开采地下水资源应选在向斜部位。 开采油、气资源应选在背斜部位。 大型工程、水库选址应避开断层带。4. 外力作用与地貌:(1)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2)流水作用: 侵蚀作用:坡面水冲刷地面下切形成沟谷、瀑布。 堆积作用:山区河流流出山口,碎石、泥沙堆积形成山麓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3)风力作用。 侵蚀作用:在干旱地区、风吹蚀地表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戈壁和裸岩荒漠。 堆积作用:风沙堆积形成风积地貌。如:沙丘、沙垄等。四、 疑难突破1. 地质构造褶皱、断层及对陆地地貌的影响。(1)褶皱依据: 岩层的弯曲方向:向上拱起背斜;向下弯曲向斜。 岩层的新老关系:中心老、两翼新背斜;中心新、两翼老向斜地貌:年轻背斜山岭、古老背斜谷地年轻向斜谷地、古老向斜山岭意义:找油气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开矿石也应在背斜(如果在向斜部位,可能使隧道变为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开石方可降低成本)。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因为油气轻在上面,水重在下面)。(2)断层工程要避开五、习题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是三大类岩石关系示意图,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内容依次是A.喷出岩 岩浆 侵入岩 变质岩 岩浆岩 沉积岩B.岩浆 侵入岩 变质岩沉积岩 沉积物 喷出岩C.喷出岩 沉积物 变质岩沉积岩 岩浆 侵入岩D.喷出岩 侵入岩 变质岩岩浆 沉积岩 沉积物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回答-题。图中P点的地形及图示群岛所在板块分别是:A海岭、太平洋板块 B海沟、亚欧板块 C海盆、美洲板块 D大陆架、印度洋板块Q群岛的北部与南部气候类型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A大气环流 B地面状况 C洋流因素 D海陆因素位于北纬30左右的大陆东岸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野外调查记录中写道:“发现某山南北两冀的山麓地带的沉积岩质地较疏松,而山顶同类沉积岩则较坚硬,但在形成年代上山麓岩石早于山顶。山脚下土壤色泽黄约,pH值在5左右。在山麓地带沿河谷底部采集沉积物标本,发现从东南向西北,沉积物依次以粉砂、砂、砾石为主”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题。该山的地质构造最有可能是A.背斜 B.向斜 C.块状山地 D.断层文中所述的河流的汛期在A12月次年2月 B.3月5月 C6月7月 D.9月11月山麓河流的流向是A.流向东南 B.流向西北 C.流向东北 D.流向西南该小组建议当地政府在山区广泛种植的经济林应是A.天然橡胶 B.苹果树 C.茶树 D.荔枝读某地简图,回答8-9题8图中河流的汛期出现时间及主要原因是A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B秋季此时降雨量大C冬季此时降雪量大D春季气温升高快,融雪量最大9该地区处于板块交界处,但火山活动较少,其原因可能是A此处地壳活动不活跃 B此处断层较少,地质构造稳定C此处地壳厚度大,岩浆不易喷出 D此处为消亡边界,不会出现火山活动读下图,回答1011题。10.泉水补给区位于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1.溶洞常形成于A.沉积岩中 B.变质岩中 C.侵入岩中 D.喷出岩中12下图所示是我国南方地区,读图分析:(6分) (1)根据地质构造分析,乙处地质构造是_。(2)该地岩层形成的时间顺序由老到新排列,正确的是()花岗岩石灰岩沙岩沙土 沙岩石灰岩沙土花岗岩石灰岩沙土沙岩花岗岩 花岗岩沙岩石灰岩沙土(3)该地区地质演变过程是() 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 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 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 岩层下降水平运动外力侵蚀(4)若甲、乙、丙三口井深度相同,哪口井水量稳定?_。(5)在经济规划中,有人主张在甲地营造森林,有人主张在甲地建化工厂,试分析哪个方案是正确的,并回答原因。(6)在地建水库、修铁路,施工中应注意什么问题?_。原因是。13、读某地区等高线及地下岩层新老关系图(如图6所示),回答: (1)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处属于 。判断依据是 ,该构造在形成之初往往首先形成 。图中甲处地形名称是 ,形成的原因是 。 (2)准备通过甲在地下开凿一条隧道,你认为是否合理? 你的理由是什么?(3分)14、读图(如图7所示)回答下列问题:(l)图中地质构造是 ,其中A为 斜,B为 斜。(2)甲乙两处山地的成因是 。(3)、四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 和 。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处还是处? 处;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处还是处? 处。(4)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其中A为 ,B为 。(5)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泥沙含量 ,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 等地质灾害。(6)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主要原因是()(多项选择题)(2分)A黄土土质疏松B植被破坏严重C地面起伏明显D流水侵蚀严重答案BBABC AC A CD A12.(16分)(1)向斜(2)B(3)(4)丙 (5)营造森林;甲地是承压水的补给区,营造森林可保护水源,建化工厂则易产生水源污染 (6)可能有地下溶洞和暗河,地基不稳固。因为地是石灰岩地区,我国南方地区降水较多,易形成喀斯特地形13、(1)向斜岩层中间新两冀老谷地山岭向斜受挤压,岩层较坚硬,不易被侵蚀 (2)不合理向斜中心岩层向下凹,承压力弱,工程安全性差,稳定性不好。14、(1)褶皱背向(2)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 (3) (4)储油构造储水构造 (5)增大滑波和泥石流 (6)ABD答案BBABC AC A CD A12.(16分)(1)向斜(2)B(3)(4)丙 (5)营造森林;甲地是承压水的补给区,营造森林可保护水源,建化工厂则易产生水源污染 (6)可能有地下溶洞和暗河,地基不稳固。因为地是石灰岩地区,我国南方地区降水较多,易形成喀斯特地形13、(1)向斜岩层中间新两冀老谷地山岭向斜受挤压,岩层较坚硬,不易被侵蚀 (2)不合理向斜中心岩层向下凹,承压力弱,工程安全性差,稳定性不好。14、(1)褶皱背向(2)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 (3) (4)储油构造储水构造 (5)增大滑波和泥石流 (6)A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